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吉非替尼对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影响疗效和疾病进展因素. 方法 70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Ⅲb-Ⅳ期复治NSCLC,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并对其进行随访,评价其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长短及PFS影响因素、不良反应. 结果疾病有效率25%,疾病控制率64.71%;女性、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不吸烟、小病灶、出现皮疹患者较男性、鳞癌、吸烟、大病灶及无皮疹出现患者疾病控制率高,无进展生存期长(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病灶大小、疾病是否得到控制是影响疾病进展的独立因素,RR分别为4.989,2.241,2.900,95%CI分别为2.150-11.576,1.290-3.892,1.227-6.855.皮疹和腹泻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不需特殊处理. 结论 吉非替尼对女性、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不吸烟、小病灶、出现皮疹的Ⅲb-Ⅳ期复治NSCL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铜陵地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率,观察EGFR基因的突变与吉非替尼的疗效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晚期NSCLC 34例,对其病理标本使用ARMS法进行EG-FR基因突变18~21外显子的检测。所有病例均给予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1次/d,持续服用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观察症状的控制、临床疗效、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和不良反应。结果铜陵地区34例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检出阳性率59.09%。34例吉非替尼治疗NSCLC疗效总有效率(16/34)47.06%,经Fisher精确检验显示无吸烟史、EGFR突变、肺内有播散有效率高,与有吸烟史、无EGFR突变、无肺内有播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EGFR突变、肺内有播散为独立影响因素。Cox模型回归分析显示EGFR基因突变使肿瘤进展的风险降低了70%。结论铜陵地区NSCLC 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EGFR突变可以较好地预测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降低了肿瘤进展的风险,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吉非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它选择性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而发挥作用。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吉非替尼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并能较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晚期生活质量。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吉非替尼具有瞄准特定的分子靶点、不良反应小和特异性强等优点。2003年5月,美国FDA通过快速审批程序,批准吉非替尼应用于临床。目前它主要用于终末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和三线治疗。 相似文献
5.
吉非替尼(gefitinib)是一种靶向抗癌药物,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具有减慢肿瘤细胞增值,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限的作用。适用于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晚期局部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或三线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适合化疗或者经过化疗进行治疗但是失败的患者49例,给予吉非替尼口服治疗,250 mg/次,1次/d,直至患者病情出现好转或者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对患者进行3~18个月的随访,客观有效22例(37.29%),临床获益35例(59.32%),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虽然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是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吉非替尼是一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良好的靶向细胞,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伏美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1年9月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收治的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治疗,37例)和实验组(给予伏美替尼治疗,39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安全性和预后生存情况。结果 实验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CEA、CA19-9、CYFRA21-1、MMP-9、TIMP-1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伏美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和血清MMP-9、TIMP-1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其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组时均停用全身化疗1个月以上,口服吉非替尼片250 mg/d,患者连续治疗直至出现病情进展、因副作用不能耐受,或患者要求退出治疗。治疗期间,患者不接受化疗或放疗。治疗4周期后,根据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统计治疗有效率,分析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吸烟史、骨转移、脑转移、肿瘤直径、既往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参照WHO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中,8例(7.27%)患者完全缓解(CR),30例(27.27%)患者部分缓解(PR),57例(51.81%)患者稳定(SD),15例(13.64%)患者进展(PD),治疗有效率(RR)为34.55%(38/110),疾病控制率(DCR)为86.36%(95/1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有无骨转移、肿瘤直径与吉非替尼治疗效果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肿瘤分期为Ⅳ期、肿瘤直径≤3 cm是影响吉非替尼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治疗期间出现Ⅰ~Ⅱ度皮疹40例(36.36%),Ⅲ度皮疹2例(1.82%),Ⅰ~Ⅱ度腹泻12例(10.91%),Ⅰ~Ⅱ度恶心呕吐8例(7.27%),有1例患者因出现进行性间质性肺炎而停药。结论性别、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有无骨转移、肿瘤直径可影响晚期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疗效果,其中性别为男性、肿瘤分期为Ⅳ期、肿瘤直径≤3 cm是影响吉非替尼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36例,其中属于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者24例(66.7%),给予吉非替尼250mg,1次/d,口服,服药时间至少30天,定期进行疗效及毒副作用的评价,一旦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或疾病进展即停药。结果:36例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2例,进展(PD)10例,有效(CR PR)14例(38.9%),疾病控制(CR PR SD)26例(72.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3.5个月,1年生存14例(38.9%)。常见毒副作用为Ⅰ、Ⅱ度皮疹和腹泻,Ⅲ度不良反应2例(5.6%),无因毒副作用严重而停药者。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明显,临床获益率高,体力状况评分较好者客观缓解率及生存期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对化疗耐药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2例既往化疗失败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服药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吉非替尼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6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2例,PR16例,SD38例,PD6例,总有效率(RR)为29.0%(18/62),临床受益率90.3%(56/62),ECOG评分稳定及改善为71.0%(44/6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27.4%),多伴发皮肤干燥和瘙痒。结论吉非替尼对化疗耐药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rsten鼠肉瘤基因(K-ras)和核苷酸剪切修复复合体1(ERCC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SCLC生理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CL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89例,其中取32例患者癌旁组织标本,检测各标本中EGFR、K—Ras和ERCC1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8%,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12%;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1.5%,在癌旁组织中为9.4%;腺癌表达率明显高于鳞癌;ERCC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4.9%,在癌旁组织中为3.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中EGFR、K—Ras和ERCC1蛋白的表达均为上调趋势,其表达是指导患者临床个体化疗方案及疗效和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后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45.24%,控制率为8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9%和59.52%;观察组患者血清中EGFR平均(11.33±4.12)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8±4.68)ng/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良好,可有效下调血清中EGFR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Yongmei Yin Yiting Geng Xiaodong Li Xiaoli Hu Xiaofeng Chen Wei Li Yongqian Shu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392-397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gefitinib as a single agent treatment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Methods
Forty-f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were treated with gefitinib at 250 mg daily until the disease progressed or the patient could not tolerate the toxicity.Results
None of the patients achieved a complete response (CR), while 15 patients achieved a partial remission (PR) and 17 experienced a stable disease (SD). Thirteen patients continued to have a progressive disease (PD). The response rate and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were 33.3% and 71.1%, respectively. The symptom remission rate was 72.5%, and the median remission time was 8 day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15.3 months. The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 was 6.0 months. The most common toxicities included rash (53.3%) and diarrhea (33.3%). Dehydration and pruritus of the skin developed in 26.7% and 22.2% of the patients, respectively. Hepatic toxicity occurred in 6.7% of patients and oral ulceration occurred in 4.4% of patients.Conclusion
Single agent treatment with gefitinib is effective against advanced NSCLC, and is well tolerated in Chin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14.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含铂类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76例含铂类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 mg/d口服治疗,持续服用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结果]7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3.9%),部分缓解(PR)19例(25.0%),稳定(SD)30例(39.4%).总有效率(RR)为28.9%.临床获益率为68.3%(52/76).有效患者的中位缓解时间为8.3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5.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个月,1年生存率为47.6%.女性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01).与药物相关的毒副作用依次为:皮疹29例(38.0%),腹泻16例(21.0%),皮肤干燥11例(14.43%),搔痒12例(15.7%).其他亦可出现恶心、ALT轻度升高等.[结论]吉非替尼可有效治疗含铂类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的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并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 ZD1839,IRESSA)治疗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观察2004年2月至2006年3月期间笔者所在科收集的32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250 mg)顿服,直至病情进展或死亡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情况.结果 32例晚期NSCLC患者,无1例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4例进展(PD);全组有效率(CR+PR)为59.38%,疾病稳定率28.13%,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7.5%.缓解最为明显的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减轻,胸闷气短好转及疼痛减轻.中位生存期3.5个月,截至随访时间,62.5%的患者仍存活.其疗效与性别和既往吸烟史有显著相关性,女性疗效优于男性,无吸烟史者优于有吸烟史者;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Ⅰ、Ⅱ度皮疹(25%, 9.38%)、腹泻(15.63%),不需特殊处理.结论 吉非替尼对于晚期NSCLC患者,尤其是对于亚裔女性、腺癌、未吸烟患者能较好地缓解疾病相关症状,毒副反应轻微,大多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具有较好耐受性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2例晚期NSCLC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蛋白表达检测。回顾性分析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预后与肿瘤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122例晚期NSCLC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5%、35.2%和46.7%。ERCC1和RRM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体力状况ECOG评分及肿瘤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肿瘤组织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63.6%)显著高于男性患者(40.4%)。ERCC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RRM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0.05)。结论肿瘤组织中RRM1蛋白表达与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2例晚期NSCLC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蛋白表达检测。回顾性分析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预后与肿瘤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122例晚期NSCLC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5%、35.2%和46.7%。ERCC1和RRM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体力状况ECOG评分及肿瘤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肿瘤组织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63.6%)显著高于男性患者(40.4%)。ERCC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RRM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0.05)。结论肿瘤组织中RRM1蛋白表达与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胸苷酸合成酶(TYMS)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科2013年2~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NSCLC患者97例,肿瘤组织标本由术中切取或穿刺获得。使用xTAG-液相芯片法检测EGFR(E18、E19、E20、E21)基因突变,使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ER-CC1、TYMS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 ERCC1、TYMS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97例检测样本中, EGFR基因突变29例,突变率为30%(29/97),女性、无吸烟史、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较高(P<0.05)。EGFR突变与ERCC1 mRNA表达有相关性(χ2=4.088,P< 0.05),与 TYMS mRNA 表达无相关性(χ2= 0.265,P> 0.05)。结论 NSCLC EGFR基因突变与ERCC1 mRNA表达存在相关性,与TYMS mRNA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1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7)与观察组(n=58).对照组行化疗(顺铂+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人类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药物化疗后的预后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120例,采用铂类为主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化疗前采集患者的外周血。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ERCC1(118)、XRCC1(399)的SNP,并随机抽取10%的样本进行基因测序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铂类药物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成功进行基因分型,野生型、杂合型和突变型的叠加荧光分别显示为绿色、黄色和红色,与基因测序结果完全吻合。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6~49个月)。携带ERCC1(118)C/C、C/T+T/T基因型患者铂类化疗后中位生存时间(MST)、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0.9个月、35.9%、6.3%、1.6%和13.5个月、59.5%、19.0%、14.3%,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XRCC1(399)G/G基因型、G/A+A/A基因型MST、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15.2个月、59.1%、15.9%、6.8%和11.1个月、35.5%、8.1%、6.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C1、XRCC1基因多态性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后的生存期有显著相关性,有可能成为铂类药物化疗后生存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