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伏立康唑体内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的影响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伏立康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9名使用伏立康唑的患者,分析其CYP2C19基因型,测定血中伏立康唑及其主要代谢物浓度,统计分析性别,年龄,溶媒,CYP2C19基因型、C反应蛋白,药物相互作用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并统计分析使用伏立康唑前后肝酶指标的情况。结果:性别、年龄及临床常用溶媒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影响;不同基因型之间,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及代谢物浓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代谢率(代谢物浓度与原药浓度比值)有显著性差异;随着C反应蛋白增加,伏立康唑浓度升高,并在<40,40~200、>200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质子泵抑制剂能显著性影响伏立康唑浓度,其他利尿剂、激素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受影响因素较多,对于临床重症患者更应该加强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不同临床专科伏立康唑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并比较调整剂量前后的血药谷浓度数据,阐明TDM对伏立康唑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并给出相关的临床提示。方法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伏立康唑TDM的数据,对收治入院的154位患者的435例次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测定结果做一个初期评估。结果 肾移植科仅有4.3%的测定结果高于5.5 μg/ml,而有26.5%的测定结果低于1.0 μg/ml。感染科有52.3%的测定结果高于5.5 μg/ml,没有出现低于1.0 μg/ml的测定结果。结论 TDM对伏立康唑的合理用药十分必要,肾移植科患者伏立康唑TDM不在建议浓度区间的结果以低于1.0 μg/ml居多,而感染科患者则以高于5.5 μg/ml居多,临床上应予以重视。临床药师可根据TDM结果更密切地参与伏立康唑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
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易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药物相互作用、病理生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个体间呈现明显差异。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及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 年8 月至2022 年 12 月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并实施血药浓度监测的儿童患者病例资料。结果:共纳入64 例患儿,送检样品89 个,伏立康唑血药浓 度2. 90(1. 64~5. 22)mg/ L,达标率64. 04%。伏立康唑给药剂量与谷浓度呈正相关(r =0. 417,P<0. 05)。不同给药途径及是否 联合奥美拉唑、环孢素治疗的患儿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伏立康唑主要不良反应为电解质紊乱 和肝损伤,高谷浓度是伏立康唑发生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肝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 674,临界值为 1. 92 mg/ L(敏感度87. 1%,特异度50. 0%)。结论:儿童患者伏立康唑用药过程中影响其血药浓度因素众多,应基于血药浓度 监测指导个体化用药,以确保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伏立康唑HPLC测定法,为人体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取血浆0.5 mL,以劳拉西泮为内标,用乙腈-水(1∶9)2 mL以及乙腈洗脱,收集1 mL洗脱液,进样为20μL;色谱柱为Semmetry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为0.8 mL/min,在激发波长为256 nm和发射波长为372 nm处进行检测。结果:伏立康唑浓度在0.208~20.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2517ρ-0.0144,r2=0.999 8);高、中、低3种浓度质控样品的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5%,相对回收率均在98%~103%范围内,将其室温放置24 h以及在-20℃反复冻融3次后,检测其回收率在83%~10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伏立康唑(Voriconazole)血药浓度与各生化指标以及合并使用药物的相关性.方法 记录本院重症肺炎患者静脉注射伏立康唑后的血药浓度值、与之相关生化检验值及三唑类抗真菌药、护肝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使用等数据,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静脉注射伏立康唑单位剂量血药浓度与年龄、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性别、千克体重日剂量、质子泵抑制剂、阿奇霉素片之间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结论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不仅受外界因素影响,还受患者自身体内一些因素以及合用药物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伏立康唑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院肾移植科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并测定浓度的住院患者进行信息归纳,从浓度分布情况,质子泵抑制剂(PPIs)、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给药途径及产地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肾移植科伏立康唑谷浓度在2~4 μg·mL-1范围内仅占33.9%;联用PPIs可显著增加伏立康唑谷浓度(U=4578.5,Z=–3.096,P=0.002);联用他克莫司和环孢素可以显著降低伏立康唑日剂量(U=5420,Z=–1.618,P=0.106;U=754.5,Z=–2.905,P=0.004);口服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中位数低于静脉组,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U=6474.5,Z=–1.553,P=0.120);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者,进口组的血药浓度显著高于国产组(P=0.005);给药途径为口服者,进口组和国产组差异无显著性(P=0.949)。结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受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大,个体化治疗时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DM)手段,研究利福平和伏立康唑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方法 基于利福平和伏立康唑联用,及停用利福平后使用伏立康唑这两类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揭示利福平和伏立康唑间的药物相互作用强度与持续时间。结果 18例利福平和伏立康唑联用患者,94.44%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下限(1.0mg/L),其中72.22%患者低于定量下限0.16mg/L;19例停用利福平后再使用伏立康唑的标本中,停药6d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小于1.0mg/L共12例,占总例数的63.16%,占停药6d内例数的91.67%;停药7d及以上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大于1mg/L的5例,占总例数的26.32%,占停药7d及以上例数的83.33%。结论 利福平会严重降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在停用利福平第7d起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很可能才上升有效浓度范围,因此临床上应避免伏立康唑与利福平联用。临床药师借助TDM成功干预了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TDM是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9,(5):746-751
目的探讨静脉用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实现精准化治疗。方法共纳入154例患者的154个伏立康唑初始稳态谷浓度(C_(trough))。患者根据年龄段分为婴幼儿组(<2岁)、儿童组(2~17岁)和成人组(≥18岁)。根据2017年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指南》中推荐的伏立康唑C_(trough)范围为0.5~5 mg·L~(-1),在考察影响有效血药浓度因素时分为<0.5 mg·L~(-1)组和≥0.5 mg·L~(-1)组;在考察影响安全血药浓度因素时分为≤5 mg·L~(-1)组和> 5 mg·L~(-1)组。分别考察不同年龄组患者伏立康唑有效浓度和安全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婴幼儿组、儿童组和成人组伏立康唑C_(trough)达标率分别为60.00%、55.10%、79.00%。影响儿童组有效血药浓度的因素有苯妥英钠(用药前1周内)(OR:0.057,95%CI:0.013~0.246,P=0.000)、泮托拉唑(OR:0.169,95%CI:0.030~0.945,P=0.043),未发现儿童组安全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影响成人组有效血药浓度的因素为艾司奥美拉唑(OR:0.140,95%CI:0.020~0.962,P=0.046),影响成人组安全血药浓度的因素为谷草转氨酶(OR:1.036,95%CI:1.011~1.060,P=0.004)。结论儿童患者和成人患者伏立康唑有效血药浓度、安全血药浓度影响因素有差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例情况和联合用药情况制定伏立康唑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伏立康唑(VRCZ)血药浓度监测(TDM)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实用性,阐明影响VRCZ血药浓度以及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接受VRCZ TDM作为常规治疗的患者资料,提取临床数据后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患者110例,送检样品138份.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RP-HPLC法,并测定AIDS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方法留取患者稳态谷和稳态峰浓度时的血样,以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流动相为0.01mol·L-1醋酸铵-乙N(50:50,V/V),流速0.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5nm,内标为酮康唑,柱温40℃,进样量50uL。结果色谱峰分离良好,血浆内源性杂质无干扰,回归方程为Y=8.4002x+2.26×10-2(r=0.9999),血浆中伏立康唑在0.10~19.87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5%。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对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1月在重症监护室使用伏立康唑的患者资料,测定达稳态后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结果 60例患者平均血药浓度(3.99±2.94)mg/L,34例血药浓度在正常范围内.不同性别、年龄的药物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对儿童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1例儿童肾移植患者,长期口服他克莫司抗排异治疗后继发真菌感染,给予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后导致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升高,临床药师结合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对他克莫司剂量进行调整,使其血药浓度维持在目标浓度范围内。结果 :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儿童肾移植患者的临床预后。结论 :长期服用他克莫司的儿童肾移植患者,合用伏立康唑治疗时,他克莫司的剂量应调整为原来的1/2,后续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15.
临床药师在查房中发现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过高,分析原因为治疗其真菌感染的伏立康唑抑制了他克莫司的代谢酶细胞色素CYP3A的活性所致。药师由此提出减少他克莫司用量(当他克莫司与伏立康唑联合用药时,他克莫司的剂量调整为原来的1/3)及监测其血药浓度,建议被采纳,患者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重新达到目标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在儿童血液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接受伏立康唑治疗的62例血液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伏立康唑谷浓度。根据伏立康唑剂量将患儿分为3组,分别为<4.0 mg/kg组,4.0~6.0 mg/kg组,>6.0 mg/kg组,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总体血药浓度达标率为57.5%。伏立康唑剂量>6.0 mg/kg组患儿的年龄、体质量、身高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联用糖皮质激素降低伏立康唑浓度,而联用美罗培南升高伏立康唑浓度。伏立康唑肝损伤发生率为12.3%,肝功能异常患儿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肝功能正常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病儿童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达标率较低。小龄儿更易出现伏立康唑浓度偏低,需更大的体质量剂量达到治疗浓度。临床中合并用药时会影响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有利于指导血液病儿童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DM)方法对患者伏立康唑用药方案的评价。方法 通过搜集2020年住院患者伏立康唑的使用情况,对患者的人口学基本情况、病原菌分布进行统计,并研究血药浓度达标与否的影响因素,包括剂量、负荷剂量、测定时机、性别、Child-Pugh分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血药浓度达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的161例患者中,女52例(32.3%)、男109例(67.7%),年龄中位数为52岁(1~88岁),体质量中位数为50 kg(7.2~110 kg);153例进行病原学检查,送检率达95.0%,培养出病原微生物49株,曲霉菌属占63.27%;以血药浓度是否处于达标范围作为因变量,剂量是否按公斤体重(成人静脉负荷剂量6 mg·kg-1、静脉维持剂量4 mg·kg-1,儿童和轻体重青少年推荐静脉负荷剂量9 mg·kg-1、静脉维持剂量8 mg·kg-1)、是否负荷剂量、测定时机、性别、Child-Pugh评分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剂量、负荷剂量、测定时机三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稳态谷浓度,探讨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并对肺部真菌感染老年患者伏立康唑给药剂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并测定浓度的住院患者,从病历系统采集患者基本情况、伏立康唑及合并用药情况和肝、肾功能等临床数据,数据录入SPSS统计分析。结果:214名住院患者425例次伏立康唑稳态谷浓度中,<1 mg·L-1、1~5 mg·L-1、>5 mg·L-1分别占16.0%、71.3%、12.7%。使用伏立康唑400 mg·d-1和300 mg·d-1,年龄≥70岁患者平均稳态谷浓度显著高于年龄<70岁患者[(4.05±2.24) mg·L-1 vs. (3.24±2.10) mg·L-1,P=0.02][(3.28±2.03) mg·L-1 vs. (2.60±1.56) mg·L-1,P=0.04]。同时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伏立康唑稳态谷浓度高于未用患者[(3.41±2.15) mg·L-1 vs. (2.92±1.81) mg·L-1,P=0.03]。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伏立康唑稳态谷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者[(3.75±2.28) mg·L-1 vs. (2.72±1.83) mg·L-1, P=0.00],年龄≥70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谷浓度更高,为(4.44±2.25) mg·L-1。结论:伏立康唑浓度个体差异性大,年龄和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影响其血药浓度,需要开展伏立康唑浓度监测;建议年龄≥70岁患者伏立康唑给药剂量为300 mg·d-1。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