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鲁娟  周小栋  谭伟 《中国药房》2016,(5):668-670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辅助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0例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皮肤瘙痒的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氯雷他定10mg,qd,po;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辅助治疗,于透析结束当晚口服75 mg,如未见明显缓解可每周加量75 mg,最大剂量为300 mg。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瘙痒VAG评分、改良Duo氏瘙痒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瘙痒VAG评分、改良Duo氏瘙痒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辅助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皮肤瘙痒可有效缓解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沈娴文  朱俊  张瑞林  韩静 《上海医药》2023,(15):23-25+65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皮肤瘙痒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良Duo瘙痒评分。结果 :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改良Duo瘙痒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 <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能显著改善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胶囊联合甲钴胺注射剂治疗尿毒症透析致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尿毒症透析致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每次0.5 mg,qd,静脉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普瑞巴林每次75 mg,于透析当晚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和β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29例/32例)和75.00%(24例/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PTH分别为(113.18±7.36)和(216.21±26.65)ng·L-1,血磷分别为(1.89±0.18)和(2.33±0.25)mmol·L-1,β_2-MG分别为(6.80±0.73)和(11.28±1.07)mg·L-1,VAS评分分别为(3.22±2.55)和(5.59±1.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视力模糊、头晕、体重增加、血小板减少和便秘,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和嗜睡。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9.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胶囊联合甲钴胺注射剂治疗尿毒症透析致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iPTH、血磷及β_2-MG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普瑞巴林组(B组),两组患者均行神经阻滞,B组加服普瑞巴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QS)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2周~第10周,VAS和QS显著下降(P<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区别。结论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神经阻滞效果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化疗诱导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肿瘤化疗后出现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每日给予普瑞巴林300mg加甲钴胺治疗;B组22例,仅给予甲钴胺治疗。持续治疗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计算疼痛下降指数;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A组治疗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B组的40.9%(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兼用普瑞巴林更能有效缓解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江苏医药》2012,38(3)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化疗诱导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肿瘤化疗后出现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每日给予普瑞巴林300 mg加甲钴胺治疗;B组22例,仅给予甲钴胺治疗.持续治疗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进行疼痛评估,计算疼痛下降指数;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A组治疗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B组的40.9%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兼用普瑞巴林更能有效缓解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丙诺菲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丁丙诺菲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对照组:单独应用口服普瑞巴林。治疗8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2周、4周、8周的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睡眠评分、普瑞巴林日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4周及8周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05);联合应用丁丙诺菲透皮贴后可明显减少试验组普瑞巴林的用量(P<0.05);联合应用丁丙诺菲透皮贴可以显著减少普瑞巴林相关不良反应头晕、嗜睡的发生率(P<0.05)。结论丁丙诺菲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普瑞巴林,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与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治疗组予以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评分、镇痛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睡眠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6周VAS评分、睡眠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瑞巴林与阿米替林比较,能更快、持久地缓解PHN,不良反应轻且呈一过性,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方法86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 HAMD)、疼痛简明记录表评分( BPI)、视觉模拟评分( VAS)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一周后症状消失。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与卡马西平分别联合甲钴胺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分为普瑞巴林组(30例)和卡马西平组(30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本治疗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周、2周、4周时疼痛情况及观察其伴随症状。结果普瑞巴林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优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较卡马西平更能快速、强效的缓解并缩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持续时间,延长睡眠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阴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来我院疼痛科诊治的阴部神经痛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单用普瑞巴林治疗,试验组联合应用普瑞巴林与度洛西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及12周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PSQI和PHQ-9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和PHQ-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8、12周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普瑞巴林可以有效缓解阴部神经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抑郁状态,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普瑞巴林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疗程4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法评估普瑞巴林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VAS评分减少,睡眠质量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共发生6例,主要表现为头昏、嗜睡和共济失调等。结论:普瑞巴林治疗疱疹后神经痛,有一定的疗效,并能改善睡眠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癌性神经病性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102例癌性神经病性疼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睡眠干扰(SLPD)、睡眠量(SLPQ)、睡眠充足度(SLPA)、综合睡眠障碍指数(9-item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0%低于对照组的2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癌性神经病性疼痛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通过普瑞巴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确诊为纤维肌痛综合症的患者53名,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应用塞来昔布及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26例与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的实验组27例。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VAS评分、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通过加用普瑞巴林后在VAS评分、疼痛点数及治疗有效率(24/27,88.92%)方面上明显高于对照组(13/26,50.00%),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普瑞巴林对纤维肌痛综合症进行治疗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显著改变疾病伴随的睡眠障碍、晨僵和乏力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普瑞巴林和布洛芬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36例)和布洛芬组(36例),分别给予普瑞巴林和布洛芬治疗2周。用视觉模拟尺进行疼痛(VAS)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普瑞巴林组和布洛芬组治疗后1、2周末VA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末普瑞巴林组VAS评分较布洛芬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和第2周,普瑞巴林组疼痛缓解的有效率高于布洛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组在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和改善睡眠方面优于布洛芬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组合型人工肾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选择该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出现严重皮肤瘙痒的尿毒症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9例。对照组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口服抗组胺药、镇静及外用止痒药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即组合型人工肾)及甲钴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及皮肤瘙痒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磷、iPTH、β2-MG、皮肤瘙痒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组合型人工肾可减轻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降低血磷、iPTH和β2-MG。  相似文献   

17.
邓茂  廖勇梅 《北方药学》2016,13(9):24-25
目的:百乐眠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普瑞巴林75mg bid,维生素B110mg tid,甲钴胺片0.5mg tid等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百乐眠1.08bid,连续2周后改为1.08qn再使用2周,评估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痊愈率72.00%,有效率94.00%;对照组痊愈率52.00%,有效率84.00%。两组对比,总有效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痊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乐眠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会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带状疱疹的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脑卒中后可枢性疼痛(CPSP)的疗效。方法:70例CPSP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和卡马西平组各35例,分别给予普瑞巴林和卡马西平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普瑞巴林组与卡马西平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普瑞巴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普瑞巴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疗效。方法将42例确诊为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和联合组,每组21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 VAS 评分)、睡眠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后 VAS 评分明显低于普瑞巴林组,联合组治疗后睡眠均明显高于普瑞巴林组。结论联合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6-12月期间在我院疼痛门诊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普瑞巴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SF-36量表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及对血糖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头晕、嗜睡的发生率较高,对照组中便秘发生率较高,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镇痛效果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对血糖影响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