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颅清除血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推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死亡16例,总有效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存活患者均进行3~6个月随访,以日常生活能力(ADL )评估:观察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优良率为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宋亚利 《中原医刊》2006,33(22):62-62
近1年来,我科应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70岁1例,50~56岁4例,37~45岁5例。(其中45岁1例在押犯反复脑出血3次,前2次治愈,最后1次死亡)。意识恍惚7例,浅昏迷1例,深昏迷2例;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在头颅CT引导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CT证实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0例,分为微创清除组(63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57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血肿的清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组治疗前血肿体积为(48.66±9.09)ml,保守组为(48.31±7.06)ml.治疗7d后,微创组血肿体积为(12.38±4.35)ml,保守组为(25.40±3.23)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63例血肿吸收明显快于57例保守组;治疗后,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保守组,BI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肖水洋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785-3786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血肿清除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天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及对照组各20例,微创组使用软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对照组使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结果:微创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要高,而且微创组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软通道颅内血肿微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并具有损伤小、见效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丽  李箫曲  陈杰 《西部医学》2013,(11):1650-1652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长期神经功能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入院符合入选标准的20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组(微创组,n=104)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开颅组,n=99).随访患者脑出血后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改良Rankin评分(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和是否死亡.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无明显差异(P>0.05).脑出血后1年,微创组较开颅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能够改善脑出血患者长期神经功能缺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我院对15例脑出血患采取微创颅内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并回顾性与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我院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的15例脑出血患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1~2005年我院共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65例,其中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微创组)34例,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31例。为探讨两组的临床疗效,现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对比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①微创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52~76岁,平均63.5岁;出血量30~70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7例,丘脑出血5例,血肿破入脑室5例,脑叶7例;GCS4~12分;发病至手术时间6~24h。②开颅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48~71岁,平均60.4岁;出血量30~80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1例,脑叶10例;GCS4~12分;发病至手术时间6~24h。1.2方法①微创组:选用YL-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病情及其家属的意见将其分为微创组(34例)和开颅组(28例),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为微创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大骨瓣开颅清除术为开颅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34例微创组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1例,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患者有0例,死亡的患者有2例,放弃治疗的患者有0例,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为38.24%。在28例开颅组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6例,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患者有2例,死亡的患者有3例,放弃治疗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为78.57%。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34例微创组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优的患者有9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良的患者有11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中的患者有11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差的患者有1例,死亡的患者有2例。在28例开颅组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优的患者有5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良的患者有8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中的患者有9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差的患者有2例,死亡的患者有4例。微创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开颅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时机及术后注意事项。方法:选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60 ml)99例,并根据发病到手术时间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组及延期组进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结果:两组在住院期间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的ADL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明显优于延期组。结论:把握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时机对于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病人或家属意愿分为微创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各28例,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及再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1),微创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保守组(P〈0.01),两组E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微创组较保守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优于常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减少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并发远端锥体束急性华勒变性(STWD)、改善患者预后的价值,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河北省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24 h内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30~60 ml)患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25例完成试验。依据患者或家属的意愿分为A组(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118例和B组(保守治疗组)107例,在发病7 d和14 d依靠磁共振DWI和ADC序列,评估脑出血并发远端锥体束急性华勒变性的发生率,同时通过统计学分析寻找并发急性华勒变性的相关危险因素。另外,通过随访和NIHSS评分明确2种治疗方法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A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B组(t=16.240,P=0.032);A组脑出血并发远端锥体束急性华勒变性的发生率低于B组(χ~2=10.174,P=0.001)。随访6个月,A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B组[(7.4±4.1)分vs.(12.7±6.7)分,t=21.530,P=0.014]。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83.9%vs.62.9%,χ~2=12.142,P<0.01)。出血量、出血部位、治疗方法与CSTWD发生密切相关(r=0.753、0.689、-0.536,P=0.043、0.037、0.041)。应用多变量统计学分析发现,MIDD治疗和内囊出血是急性华勒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相比保守治疗,可显著减少脑出血并发远端锥体束急性华勒变性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内囊出血患者更易并发远端锥体束急性华勒变性。对内囊出血患者,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减少脑出血并发远端锥体束急性华勒变性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56-159+164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其中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希望水平评分(41.23±5.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15.28±2.01)分、焦虑评分(16.23±2.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1.00%(满意90例,一般1例,不满意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和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薛维  张书琼  张杰  古美颖 《海南医学》2011,22(22):45-47
目的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软通道组和硬通道组。两组中按血肿大小又分别分为小量组(25~40ml)和大量组(41~60ml)。两组均于早期行血肿清除,硬通道组在WTF-1型定向仪导引下行穿刺清除血肿。四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分别行Glasgow Coma Scale(GCS)量表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14d分别行Scandinavian(SSS)卒中评分量表评分;治疗后3个月行改良Rankin Scale(MRS)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手术后GCS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硬通道小量组与软通道小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硬通道小量组优于软通道小量组。结论通过评价,在小血肿组,应用WTF-1型定向仪硬通道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微创引流加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医院共以微创引流加尿激酶治疗HICH98例。结果术后即刻颅内压低于术前,14日后颅内压、ME-S评分低于术前,血肿清除率、ME-S低于术后即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日后,好转41例、无变化32例、恶化21例、死亡4例;好转组再出血、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引流加尿激酶清除血肿效果好,再出血等并发症已成为HICH患者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需做好并发症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发性幕上大容积脑出血的保护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量是否≥30 mL分为大容积脑出血组(255 例)和非大容 积脑出血组(397 例),对2 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幕上大容积脑出血组与非 大容积脑出血组患者的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钙离子浓度、国际标准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OR=0.709, 95% CI: 0.564~0.892,P=0.003)、钙离子浓度增高(OR=0.084, 95% CI: 0.023~0.309,P<0.001)是幕上大容积脑出血的保护因素;而白细胞计数增多(OR=1.268,95% CI:1.194~1.347,P< 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OR=1.884,95% CI:1.199~2.961,P=0.006)、入院时收缩压升高(OR=1.022, 95% CI:1.014~1.030,P<0.001)、国际标准比值增大(OR=26.209,95% CI:4.712~145.764,P<0.001)为其危险因素。 结论: 幕上大容积脑出血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细胞计数增多、入院时收缩压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水平增高、国际标准比值增大可能会增加其发生风险,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钙离子浓度的增高可能降 低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42-44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微创穿刺术(微创组),3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S评分、MR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微创组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微创组患者的SSS评分术后显著低于对照组、MRS评分术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微创穿刺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对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4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分为3组:超早期组(n=80)、早期组(n=81)和延迟组(n=80)。各组患者均行微创穿刺术,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优良率比较各组术后2周治疗效果,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价优良率,以及患者远期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再出血情况。结果:超早期组患者术后2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总优良率及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总优良率均高于其他2组(P<0.05~P<0.01),3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行微创穿刺术有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及远期功能恢复,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0.
梁长鸣  王勇  张海涛 《当代医学》2021,27(22):16-18
目的 探究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出血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炎性因子、血清铁蛋白(SF)及血清P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