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将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经急诊PCI治疗的ASTEMI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将ASTEMI患者分为无复流组和再灌注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集血液标本,测定并比较ASTEMI患者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48 h、对照组体检时的血清SCUBE1、Endocan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复流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PCI术前SCUBE1、Endocan预测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48 h血清SCUBE1及Endocan水平均较高(P<0.05)。无复流组与再灌注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冠心病病史占比、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肌钙蛋白T、发病至再灌注时间、病变长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  相似文献   

2.
严文英  王燕妮 《心脏杂志》2010,22(3):382-385
目的:通过不同时段再灌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出院12个月随访,探讨不同时段再灌注方法对ASTEMI的终点事件、心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科住院ASTEMI患者238例。根据是否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心肌再灌注时间分为3组:急诊PCI组(胸痛12 h)89例;晚期PCI组(胸痛24 h)86例;保守组(胸痛24 h)63例。分别记录3组的临床资料,出院后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预约心动超声检查。结果:①3组出院12个月主要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次要终点事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出院12个月急诊PCI组较晚期PCI组心功能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缩小,急诊PCI组vs.保守治疗组LVEF、LVED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降低终点事件,提高心功能方面,急诊PCI预后优于晚期PCI,晚期PCI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疏血通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在邢台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行PCI的老年ASTEMI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PCI前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PCI前加用疏血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持续至PCI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和PCI后2h、1 d、2 d、7 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PCI前和PCI后1 d、7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梗死面积,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2 h、1 d、2 d、7 d研究组患者血清hs-CRP、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CI前两组患者LVEF和心肌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1 d、7 d研究组患者LVEF均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PCI后研究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参麦注射液可有效预防老年A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约40%~65%是多支病变患者,这些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更高[1-4]。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再灌注治疗,成为更多STEMI患者和指南的首选治疗方法[5]。目前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关于PCI的指南都指出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对于AMI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治疗的关键是能否在症状发生后尽快实施心肌再灌注治疗,而且其获益程度是时间依赖性的~[1]。指南强调将导致AMI患者再灌注延迟的时间缩短到最小。而再灌注的开始时间,主要取决于患者院前延迟时间(pre-hospital delay time,  相似文献   

6.
以再灌注为核心优化救治策略是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所有指南均推荐,在有效的时间窗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STEMI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然而,对于不能第一时间就诊于PCI医院的患者,药物介入联合再灌注治疗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选择。因此,将溶栓与介入进行良好的结合,在基层医院尽早对STEMI患者进行溶栓,其后尽快转运到大型医院实施直接PCI,是一个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包括欧洲和美国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指南均推荐:对于每个确诊为PE的患者都应进行危险程度的分层,对于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持续性低血压的PE患者,我们很容易识别,并将其归入高危组,并及时给予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及外科取栓术等),这类患者也很可能从早期再灌注治疗中获益。然而亦有研究[1]表明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一部分伴有右心功能损伤的中危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因ASTEMI住院并行急诊PCI的患者158例,根据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发生情况分为正常复流组128例和无复流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情况、血压、心率、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Lp-PLA2水平、发病-再灌注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D2B)、球囊扩张次数、支架数量、支架长度、血栓抽吸情况、合并其他血管病变情况及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闭塞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空腹血糖、LDL-C、D2B、球囊扩张次数、支架数量、支架长度、血栓抽吸率、合并其他血管病变者所占比例及LAD、RCA、LCX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高于正常血流组、发病-再灌注时间长于正常血流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PLA2水平〔OR=3.203,95%CI(1.734,5.919)〕、发病-再灌注时间〔OR=8.908,95%CI(3.698,21.464)〕是A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校正发病-再灌注时间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PLA2水平是A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1.160,OR=3.190,95%CI(1.955,5.204),P=0.000〕。结论血清Lp-PLA2水平是A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血清Lp-PLA2水平可初步评估PCI术中无复流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建立急救绿道APP管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急救绿道APP管理模式建立之前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ASTEMI患者87例为对照组,急救绿道APP管理模式成立之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ASTEMI患者10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救治时间、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D2B)时间、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长、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期间平均花费。结果两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救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D2B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较对照组降低(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平均花费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急救绿道APP模式管理ASTEMI患者进一步提高了ASTEMI再灌注治疗的水平,缩短了心肌总缺血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长,降低医疗支出,临床实践中简便,易于推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应争分夺秒,以早期、充分、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为首要目标.选择正确再灌注策略可缩短再灌注时间,挽救濒死心肌,防止心室重构,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本文结合最新指南及大型试验研究结果,对STEMI再灌注策略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