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毛方敏1池永龙1徐华梓1林焱1急性颈脊髓损伤常发生在颈椎骨折脱位之后,但不伴有颈椎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在临床上也非少见。我院1991年1月至1997年7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19例,占同期颈椎损伤患者的13....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特殊的脊髓损伤,其X线片、CT、MRI检查并未发现骨折、脱位.过去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往往诊断为颈髓休克或颈椎一过性损伤,或误诊为脑血管病变或颅脑损伤,从而延误治疗.本院自1991年8月至1996年8月共收治了颈椎、颈髓损伤129例,其中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43例,占33.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而临床表现为高位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截瘫的颈脊髓损伤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常不满意。自2001年3月~2005年12月,笔者共收治29例此类患者,21例采取手术治疗,其中17例获得随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总结5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发病的病理基础、手术时机以及术式选择.方法 从1997~2003年8月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56例,经X线及MRI检查均无骨折脱位,确立诊断,明确脊髓受压、损伤节段,选择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54例,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2例.结果 56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完全恢复至伤前状态42例,大部分恢复14例,无1例完全不恢复.讨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大都有以下病理基础:1、间盘退变突出;2、发育性椎管狭窄;3、后纵韧带骨化;4、黄韧带肥厚或骨化.外伤是诱因.根据受压、损伤脊髓节段的多少选择手术入路,手术时机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5.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70,自引:7,他引:63  
头颈部遭受外力时发生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脊髓损伤,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致伤轻微、检查后未见颈椎骨折、脱位,却发生颈脊髓损伤的情况在临床上也不少见。对这种损伤的原因、机制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传统观点认为,这种损伤系颈椎一过性脱位所致,但是这种理论从未得到临床证实。Jefferson(1941)提出这种损伤的原因是椎间盘损伤或突出;Taylor(1948)指出颈椎过伸损伤时即使没有骨折脱位,黄韧带的皱褶向椎管内突出也可以引起脊髓损伤;Epsten(1980)发现没有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有关。但对于这种损伤的概念、主要病因、病…  相似文献   

6.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1例,其中单节段椎间盘突出4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10例,三节段及多节段突出7例,合并椎体后缘骨赘6例,黄韧带肥厚5例,先天性椎体融合2例。合并先天性和发育性颈椎管狭窄9例。致压物主要来源于脊髓前方的单节段、二节段压迫脊髓,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术14例。三节段及以上多节段压迫脊髓,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或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型术7例。结果 21例经平均30个月随访,2例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术后难以忍受胸腹部束带感缓解,但四肢肌力、大小便功能无恢复。19例按JOA评分,术前平均5.58分,术后提高到11.46分。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根据脊髓致压部位节段争取早期手术治疗,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可较好地改善脊髓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75例患者行常规 X线摄片、CT扫描及 MRI检查。结果 常规 X线摄片及 CT扫描均不能确切了解颈脊髓损伤的病因及机理。根据 MRI检查分为两种类型 ,a)颈椎间盘突出颈脊髓损伤型 ,本组 6 2例。4 9例脊髓受压明显者予以手术治疗 ,13例脊髓受压较轻者予以非手术治疗。b)无颈椎间盘突出颈脊髓损伤型 ,13例均予以非手术治疗。随访 6 7例 ,随访时间 1~ 10 a,平均 4 a,除2例 Frankel A级、1例 Frankel B级无恢复外 ,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应尽早行 MRI检查 ,以明确临床类型。对颈脊髓受压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者 ,应尽早手术治疗 ,对无颈椎间盘突出者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等非手术治疗 ,亦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指颈椎遭受外力损伤并无骨折脱位 ,然而发生急性颈脊髓损伤。我院自 1990年 4月— 1995年 10月对 3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病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前路或 (和 )后路手术方法治疗 ,取得了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中男 2 6例 ,女 4例 ;年龄 2 1~ 6 8岁。因车祸、高处坠落引起的损伤为重度损伤 ,6例 ;骑自行车意外跌倒的损伤为中度损伤 ,16例 ;日常生活中受到意外的力的损伤为轻度损伤 ,8例。外伤后至入院时间 2小时~ 1年。1 2 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例伤后均立即拍摄颈椎正侧位片 ,当发现无…  相似文献   

9.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保守与手术疗效差别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1996年10月~2002年1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45例疗效进行探讨。结果 保守治疗病例脊髓功能恢复程度低。而手术治疗病例脊髓功能恢复程度较高,并县城越早手术脊髓功能改善率越高。手术均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论 手术治疗效果显优于保守治疗,伤后1个月内手术效果最佳,伤后至手术时间越长,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0.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骏  王凯  谌德雄 《颈腰痛杂志》2003,24(5):284-285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及效果。方法 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评价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43例行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Frankle分级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提高。结论 无骨折和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大多数保守治疗有效,部分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无脊髓损伤的骨折脱位是颈椎损伤一种特殊类型。本文报告28例,其中4例新鲜骨折脱位,24例为陈旧性损伤。屈曲性损伤27例,垂直压缩外力致伤1例。作者对X线片的非损伤和损伤节段椎管矢状径作了测量,结果表明,二者椎管矢状径均在15mm以上,无显著差异(P>0.05)。作者认为无脊髓损伤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屈曲性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椎弓骨折及分离移位,后部韧带结构撕裂并分离使间隙扩大等,只导致椎管有限的变形,而矢状径并不缩小。  相似文献   

12.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病原因、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9例外伤后颈椎骨折脱位者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 ,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分析颈椎骨折脱位的损伤机制 ,总结病变特点 ,提出治疗原则。 9例全部采用颈前路椎体复位术。结果 完全复位 8例 ,部分复位 1例。全部患者术后获得随访 1~ 3年 ,症状明显好转 2例 ,完全恢复 7例。未发现有神经症状加重 ,均可从事日常工作。结论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 ,发病机制特殊 ,采用手术治疗颈椎固定稳定、脊髓致压因素去除彻底 ,不易引起迟发性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能显著减轻脑外伤及中风动物模型脑水肿,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探讨AG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脊髓水肿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50只(体重230~255 g),分为对照组(A组,25只)、假损伤组(B组,25只)、SCI后未治疗组(C组,25只)和SCI后AG治疗组(75只);AG治疗组按给药剂量分为AG 75 mg/kg组(D组,25只)、AG 150 mg/kg组(E组,25只)和AG300 mg/kg组(F组,25只)。A组未行任何处理,B组仅行椎板切除术但不治疗;C、D、E、F组制备静压型大鼠SCI模型后,C组腹腔注射5%DMSO,D、E、F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AG。于造模后0、12、24、48 h用干湿重法检测受损脊髓组织含水量以筛选最佳剂量,进一步用伊文思兰(Evans blue,EB)法评测血-脊髓屏障功能,用RT-PCR检测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s 4,AQP4)mRNA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QP4蛋白表达。结果脊髓组织含水量检测示,E组在造膜后12、24、48 h对SCI后脊髓组织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选择该剂量组用于后续实验。造模后12、24、48 h,E组EB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降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RT-PCR检测结果示造模后12、24、48 h,B、E组AQP4 mRNA表达明显低于C组;Western blot检测示造模后24、48 h,B、E组AQP4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造模后48 h,B、E组AQP4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指标各时间点B、E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CI后大鼠经150 mg/kg AG治疗后,能降低AQP4表达,改善脊髓水肿,减轻损伤。  相似文献   

14.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一种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自行设计一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以一恒定的外力和打击时间,以观察35只大鼠在不同的打击深度下的运动功能和病理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苏醒后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正常;打击深度为0.5mm时,动物苏醒后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正常,打击度为0.8mm 时,动物出现不瘫,数天后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破坏较轻;打击深度为1.0 mm时,动物出现全瘫,4周后不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破坏,打击深度为1.5 mm时,动物出现全瘫,4周后不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破坏严重。结论:以打击深度为参数建立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重复性好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fibri nglue,FG)对完全横断性脊髓损伤修复和再生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雌性SD大鼠10只,体重250~300g,制备急性完全横断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脊髓断端注入FG(100 μL/只),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术后4周,采用BBB运动评分法进行运动功能评价。术后4周处死动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神经中丝(neurofilament,NF)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对脊髓横断处远、近端进行神经纤维计数及GFAP面积比分析。结果BBB运动评分:对照组(2.40&#177;0、51)分,实验组(3.00&#177;0.45)分,两组间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示,对照组近、远端可见少量NF阳性细胞和GFAP阳性结构;实验组近、远端可见大量NF阳性细胞及GFAP阳性结构生长,并向损伤中心区汇聚,但未到达中心区。图像分析显示,神经纤维数量:实验组近端(113.10&#177;20.75)根、远端(73.60&#177;33.61)根,对照组近端(45.50&#177;17.18)根、远端(23.50&#177;8.20)根;GFAP面积比:实验组近端33.75%&#177;11.06%、远端27.75%&#177;7.15%,对照组近端23.78%&#177;5.76%、远端19.78%&#177;5.17%;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对脊髓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修复及促进其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6月,收治8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8~49岁,平均37.6岁。患者分为2组,A组伤后24h内手术(39例),骨折脱位按Meyerding分类:Ⅰ~Ⅱ度23例(A1组),Ⅲ~Ⅴ度16例(A2组);Frankel分级:A级17例,B级7例,C级9例,D级6例。B组伤后3~7d手术(41例),骨折脱位Ⅰ~Ⅱ度21例(B1组),Ⅲ~Ⅴ度20例(B2组);Frankel分级:A级20例,B级7例,C级11例,D级3例。对80例患者经后路行椎管减压、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治疗。结果 A1组患者失血量(407.4±24.3)mL,B1组(397.4±8.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4,P=0.078);A2组失血量(1046.9±128.6)mL,B2组(494.4±97.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60,P=0.000)。8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年6个月,平均2年3个月;所有患者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满意,术后12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A、B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椎管容积、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椎弓根螺钉无松动、脱落或断裂,后凸畸形无明显加重。A1组术后12个月脊髓损伤好转率为47.83%(11/23),B1组为19.05%(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6,P=0.044);A2组脊髓损伤好转率为12.50%(2/16),B2组为10.00%(2/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813)。A组术前Frankel分级为A、B级者术后脊髓损伤好转率为12.50%(3/24),B组为11.11%(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878);A组术前Frankel分级为C、D级者术后脊髓损伤好转率为66.67%(10/15),B组为21.43%(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2,P=0.014)。结论伤后24h内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复位良好、固定牢固、融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注意对患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 G F)对脊髓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方法 选34 只 S 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 Allen 氏技术,以10 g×2.5 cm 致伤力造成大鼠 T8 急性脊髓损伤,并于损伤平面以下蛛网膜下腔置入细塑料管,治疗组给予b F G F治疗,对照组同时注入生理盐水。术后切取损伤区脊髓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受损伤段脊髓组织水含量增多,钙离子水平升高,镁离子水平下降,白质内髓鞘结构紊乱,囊性变严重,而b F G F可明显改变上述变化。结论 b F G F对脊髓损伤早期的继发性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