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BrdU是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常用来标记前脑室管膜下区具有增殖潜能的神经前体细胞。目的:建立不同年龄阶段BrdU标记方法,系统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特点以及变化规律。方法:选取胚胎期小鼠、新生小鼠、成年小鼠和老年小鼠各5只,腹腔注射BrdU,观察不同年龄阶段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潜能及不同年龄阶段前脑衰老细胞,探讨微环境对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潜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胚胎期小鼠、新生小鼠、成年小鼠和老年小鼠前脑室管膜下区BrdU+细胞分别为(897.20±22.38),(262.17±26.26),(76.67±5.63),(43.8±2.61)个,随年龄增加细胞增殖潜能逐渐降低(P〈0.05)。成年小鼠和老年小鼠脑室周围有大量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衰老细胞,说明随年龄增加脑内β-半乳糖苷酶染色活性增强,衰老细胞逐渐增多,神经前体细胞生存微环境失衡可能与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潜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
周俊英  罗祖明 《华西医学》2006,21(3):652-653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科疾病,癫痫患者出现心境障碍,特别是严重抑郁,要比患其他慢性疾病和一般人群更普遍。抑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了人们的认识和癫痫发作本身。心理、社会、职业残疾等都是心境障碍的因素,但功能性神经影象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功能异常与抑郁严重程度增加有关。目前大部分癫痫患者都没有常规筛查是否有抑郁,接受抗抑郁治疗的也只有小部分患者。脑各区域内5-羟色胺受体密度与癫痫有极大的关系,譬如颞叶与额前区,但仍没有对照实验研究表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用于癫痫患者的有效性。目前对癫痫并发的抑郁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法还需要深入的研究。总之,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对癫痫患者健康状况具有显著负面影响的病症,我们就以上几个方面对癫痫并发抑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国内外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心理治疗发展现状出发,探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心理治疗的有效性和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7-01/2004-08的与脑卒中后抑郁及早期康复相关文献,检索词“stroke,rehabilitation,depression”,并限定文献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2-01/2004-08相关文献,检索词“脑卒中,心理治疗,抑郁”,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就检索到11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脑卒中抑郁障碍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文献22多篇,排除综述类文献3篇,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且发表在权威杂志者优先。资料提炼:筛选到17篇相关文献,包括112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其中6篇与神经解剖学因素和非神经因素相关,3篇与生化代谢异常因素相关,8篇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治疗相关。资料综合:脑卒中后抑郁发生除了有其神经解剖学基础外,还与遗传、心理社会因素、药物因素和局部损伤因素相关,其生化基础涉及多个神经递质系统,其中较为肯定的是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和5-羟色胺系统。一级预防性心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抑郁症的发生。续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脑卒中早期一级预防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康复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耳鸣与抑郁的关系及耳鸣致残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的耳鸣患者5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必须具有耳鸣,收集及记录患者的耳鸣病史,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耳鸣致残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59例患者进行耳鸣致残程度和抑郁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探讨耳鸣的致残情况和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耳鸣发生时间和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59例耳鸣患者中,抑郁情绪、年龄是耳鸣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耳鸣致残程度与抑郁严重程度正相关(r=0.434,P=0.001),轻、中、重度耳鸣患者与年龄差异相关(P=0.049)。各等级耳鸣程度与年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急性耳鸣患者发病年龄(40.49~62.31岁)明显低于慢性耳鸣患者(60.76~66.84岁)(P=0.032)。结论在神经内科耳鸣致残群体中,抑郁情绪、年龄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耳鸣无残疾群体中,抑郁情绪是导致患者出现耳鸣症状的主要因素。性别不是耳鸣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彬  韩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952-2952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第二代新型抗抑郁剂,常见SSRIs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氟伏沙明、舍曲林等。本文重点对上述SSRI的疗效、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陶金 《护理学报》2019,26(14):59-60
目的 总结1例5-羟色胺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问题及护理经验。方法 入院以后,护士通过观察、病史收集、身体评估、辅助检查等方式,整体评估患者的文化程度、身体、心理,确定护理方面主要关注的问题有:用药护理、症状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停用西酞普兰等SSRI类相关药物,并对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最终患者病情好转,自动出院。出院1个月后回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护士做好预见性的判断和对症处理,提高对5-羟色胺综合征的认识,尽早确诊和尽早停用激发5-羟色胺综合征的药物,警惕医源性造成的危及患者生命的5-羟色胺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背景:5-羟色胺能纤维可以作为评价脊髓损伤后再生的指标之一。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的亚急性期(第7天)脊髓内移植对大鼠受损伤脊髓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将正常成年SD雌性大鼠分为3组,单纯脊髓全横断组、假手术组(仅仅打开椎板,但不横断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在脊髓全横断后第7天时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其他两组不移植神经干细胞。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瘢痕上1至2节段5-羟色胺的阳性纤维数量多于单纯脊髓全横断组。提示神经干细胞亚急性期移植能部分促进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的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运动应激对衰老大鼠神经免疫功能及HPA轴皮质酮分泌效果与机制。方法 32只6周龄SPF级雄性Sprang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衰老组、运动组、衰老运动组。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建立衰老氧化应激模型;采用8周跑台运动建立运动应激模型;用TBARS法检测海马皮质MD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不同脑区T-SOD、5-羟色胺(5-HT)以及血清皮质酮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衰老组大鼠海马MDA含量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SO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衰老组大鼠5-HT含量在海马和皮质不同区域均显著低下(P<0.05);衰老组和运动组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的良性刺激可增强神经抗氧化能力,减少大鼠神经免疫功能的损害,从而维持机体免疫稳态,预防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脑溢安对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来自新生3—5天的SD大鼠海马组织,将神经干细胞移入厌氧培养箱(37℃、95%N2和5%CO2)内培养6h造缺氧损伤,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脑溢安对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及白介素-6(IL-6)和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脑溢安能促进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存活;缺氧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内IL-6和IL-6mRNA表达增强,脑溢安血清组IL-6及IL-6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正常血清对照组(P<0.01)。结论:脑溢安可能通过增强IL-6和IL-6mRNA的表达发挥其对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的神经生化特征及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抑郁症神经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发展很快。在经典的神经递质中5-羟色胺的减少及其受体的基因调控,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及其受体也有一定的变化。近年来特别注意了谷氨酸和1-氨基丁酸及多种神经肽与抑郁症相关。目前发现的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与特定的中枢神经部位共同调控情绪及其表迭。因此了解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将对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及发病机制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弓形虫病淋巴结炎组织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共用的生物学语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5-羟色胺(5-HT)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ictureTM二步法检测淋巴结炎组织中的弓形虫、ACTH及5-HT。将弓形虫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2组ACTH与5-HT的检测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对照分析。结果50例淋巴结炎组织中有16例弓形虫阳性。ACTH与5-HT阳性标志物在2组淋巴结炎组织中分布大致相似,主要位于副皮质区的T淋巴细胞、淋巴滤泡生发中心细胞及巨噬细胞等部位,但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弓形虫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ACTH与5-HT表达强度增强,可能与弓形虫病淋巴结炎的发生与病情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10在佳木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完成。①实验动物:取新生6h内Wistar小鼠4只用于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另取新生1~7d Wistar大鼠4只用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②实验方法:取新生神经球按5×108L-1接种于预先置有盖玻片的6孔板中,2mL/孔,并加入含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F12条件培养基,于24h后行巢蛋白免疫组化鉴定。取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按3×107L-1密度接种于铺有盖玻片的6孔板中,2mL/孔,采用Ⅷ因子相关抗原进行鉴定。神经干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同接种于6孔板,接种密度分别为100∶1,10∶1,1∶1,1∶10,1∶100,每种密度均设6孔,以单纯神经干细胞作为对照。培养液为不含胎牛血清的神经干细胞培养液,2mL/孔,每2~3d全量换液,共培养14d,密切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③实验评估:利用免疫组化法计数神经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细胞数,观察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情况。结果:①细胞形态观察:神经干细胞聚集成球状,细胞团呈棕黄色,神经球呈悬浮生长,细胞排列紧密;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呈“鹅卵石样”或“铺路石样”排列生长,细胞呈多角形或扁平梭形,核卵圆形,可见核仁。②神经干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鉴定结果:新生神经球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胞浆深染呈棕黄色,胞核不着色。脑微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胞浆显示棕黄色或褐色颗粒。③神经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化学检测:培养14d与单纯神经干细胞对照组比较,神经干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100∶1,10∶1,1∶1,1∶10,1∶100接种密度共培养组神经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升高(19.00±5.12),(34.46±11.57),(72.83±7.54),(60.71±10.45),(43.08±7.46),(31.08±4.60)个,F=35.59,P均<0.05);且共培养组神经干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比例为10∶1时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其他接种密度(F=29.35,P均<0.05)。结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神经干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为10∶1比例共培养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能缓解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明确。研究显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有促进神经发生的潜能。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对培养的神经胶质抗原2阳性神经祖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成年大鼠海马原代及传代培养神经胶质抗原2细胞,以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性质,以乳酸脱氢酶分析法测定细胞活性,以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即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BrdU掺入法鉴定新生细胞。结果与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干预显著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并明显增加神经胶质抗原2细胞数和神经胶质抗原2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2a+2b、突触蛋白I、y-氨基丁酸和囊泡 y-氨基丁酸转运体表达水平。说明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能抑制神经胶质抗原2细胞凋亡,促进神经胶质抗原2细胞增殖,并能促进神经胶质抗原2细胞向神经元(特别是y-氨基丁酸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为研究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以及抗抑郁治疗的生物学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将3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设为病例组,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设为对照组.病例组口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病例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对照组于入组时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病例组治疗8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13.02,P<0.01),显效率71.4%,总有效率88.6%.(2)病例组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6.94,P<0.01),治疗前显著低于对照组(t=8.02,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t=1.62,P>0.05).(3)病例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病例组治疗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病程、年龄、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参与老年抑郁症的病因与治疗机制,并可能成为预测老年抑郁症抗抑郁疗效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5-羟色胺(5-HT)与IL-6水平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伴发抑郁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96例AD不伴抑郁症的患者,对其随访2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伴发抑郁症将其分为AD伴发抑郁症组(抑郁症组)与AD不伴发抑郁症组(非抑郁症组),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以及基线血清5-HT、IL-6、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糖皮质激素(GC)水平。对血清5-HT、IL-6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血清5-HT及IL-6水平对AD患者伴发抑郁症的影响,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剔除9例患者后最终纳入87例患者。抑郁症组(37例)与非抑郁症组(50例)的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均> 0.05)。抑郁症组血清5-HT水平低于非抑郁症组,血清IL-6水平高于非抑郁症组(P均<0.01)。血清5-HT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572, P <0.01),血清IL-6水平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609, P <0.01)。血清5-HT水平为AD患者伴发抑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皮质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模型,用GEArrayQ系列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基因芯片检测针刺治疗14d后大脑皮质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针刺组共有48条基因(占被检测基因总数的50%)与对照组有表达差异,其中40条[占差异表达基因的83.3%,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及受体(CNT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受体(FGFR1)等]上调,8条[占16.7%,如神经调节素1(Nrg1)、神经调节素4(Nrg4)及酪氨酸激酶C(TrkC)等]下调。结论针刺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质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基因的表达有调节作用,这可能介导了针刺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7.
脑损伤及功能重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尽管对中枢神经能否再生存在争议,然而脑损伤后的功能代偿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脑损伤后的功能代偿是以功能重组(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的方式进行.脑功能重组是神经科学、康复医学研究的内容.现有证据显示脑功能代偿伴有神经突起的发芽、突触新生、递质释放及神经回路的重组、再构及神经行为学功能评分的改变.临床康复治疗对脑功能重组的解释存在不足,缺乏充分的证据,不利于治疗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兔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经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成的神经元样细胞,能否合成分泌5-羟色胺神经生物活性物质成分。方法:分离兔BMSCs,应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和分化诱导因子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5-羟色胺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细胞培养所涉及的细胞因子主要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维A酸。结果:BMSCs培养12d可见大而圆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Nestin抗原阳性;培养20d可见长突起神经元样细胞,神经核蛋白(NeuN)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阳性,高效液相检测BMSCs、空白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及L-02肝细胞阴性对照组未测到5-羟色胺生物活性物质,经体外培养增殖14d的神经干细胞及培养液、体外诱导分化20d的神经元样细胞及培养液则可检测到5-羟色胺分别为:每1&;#215;10^7细胞中(1.7940&;#177;0.0095),(4.010&;#177;0.1170)μ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0.6323,P=0.001)。方差分析显示:随着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天数的增加,其所含的5-羟色胺浓度也渐增加,组间5-羟色胺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兔BMSCs能在体外增殖,并表达Nestin抗原;而且,在适宜条件下能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并表达成熟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合成、分泌5-羟色胺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鼠左侧迷走神经切断后肺神经内分泌细胞数量、分布及神经活性物质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30只SD大鼠切断左侧迷走神经,术后按取样时间随机分为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Grimelius银染色法观察肺神经内分泌细胞数量及分布,免疫组化法检测五羟色胺(5-HT)阳性神经内分泌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表达。结果:术后1周和1个月Grimelius银染色见神经内分泌细胞多位于肺内支气管上皮,其数量大幅度增加,且有多个神经内分泌细胞聚集形成的神经小体,至3个月其数量接近对照组;进一步免疫组化检测见5-HT阳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内分泌细胞数量大量增加,但主要集中在气管、大支气管,术后1个月逐渐下降,至3个月其数量接近对照组,并有5-HT阳性细胞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形成的神经内分泌小体聚集,而对照组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很少形成此类小体。结论:迷走神经切断后可明显影响肺神经内分泌细胞数量、分布及神经活性物质的分泌,从而表明迷走神经具有支配、调节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及分泌神经活性物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 d的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并分组,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实验A组的BDE-209浓度为10μg/mL,实验B组的BDE-209浓度为30 μg/mL,实验C组的BDE-209浓度为50μg/mL.实验组分别对海马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染毒,染毒72 h后分别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并于染毒后24、48、72、96、120 h记录各组光吸收度A值.结果:从新生鼠海马分离培养的细胞巢蛋白阳性.染毒72 h后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发现随着染毒剂量加大,神经球明显变小,数目变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MTT结果显示随着BDE-209暴露浓度及时间增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结论: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的新生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能力,BDE-209可以导致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发生改变,随BDE-209暴露浓度及时间增加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