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儿童全血锌铁钙铅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该市儿童锌、铁、钙、铅体内含量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品和排铅品。方法:对门诊健康体检和营养咨询的238名儿童进行血锌、铁、钙、铅4种元素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238名儿童中锌、铁、钙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标人群,其中锌低标人群比例最高,占73.1%,P<0.05,铁和钙低标儿童仅有16.0%和22.7%。锌和铁的低标人群均以7岁以下年龄组较高,P<0.05,铁有15.1%的人群超标;钙低标人群以0~3岁组比例较高,P<0.05;铅中毒儿童占46.2%;铅中毒与锌缺乏率有明显相关性,与铁和钙缺乏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儿童锌、铁、钙均有不同程度低标人群,锌缺乏和铅中毒的流行率较高,服用锌、铁、钙补充品应参照膳食结构和体内元素含量,不可盲目补充,同时应防治铅中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台州市椒江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水平及分布状况。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1200例0~6岁儿童静脉血中铜、锌、铁、钙、镁、铅元素进行测定。结果:微量元素缺乏率依次为钙15.92%、锌16.67%、铁14.41%、铜1.58%、镁0.67%,铅中毒率为3.75%;婴幼儿组铜、锌、铁、钙、镁缺乏率均显著高于学龄前组(P<0.05),但铅中毒率显著低于学龄前组(P<0.05);ADHD患儿血铅的含量高于健康体检儿童(P<0.05),血锌的含量低于健康体检儿童(P<0.05)。结论:ADHD患儿存在血铅、血锌异常现象;婴幼儿期和学龄前儿童应重点防治钙缺乏和锌缺乏,同时学龄前儿童还应重点预防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薛世萍  任为  黄彩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66-5068
目的:了解兰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的血中铅、钙、镁、锌、铜、铁6种矿物元素的水平,为预防儿童矿物元素缺乏和铅中毒、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兰州市城区随机选择4所幼儿园共388名儿童,采指尖血80μl,测钙、镁、锌、铜、铁、铅浓度。结果:男孩的血铅、铜、铁均高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锌缺乏率最高,为38.92%。总的铅中毒率为12.63%,但3岁组最高,达到28.57%。铅中毒儿童的钙、镁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3~6岁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以缺锌为主,铅中毒率较高。儿童缺钙易导致铅中毒,反之,血铅水平较高也影响钙的吸收。防止儿童缺钙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儿童血铅与其他五种元素的相关性,以便科学合理地指导儿童铅中毒防治的营养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血铁、锌、钙、镁、铜,采用阳极溶出电解仪测定全血铅;对本地区2010。2012年间2710例学龄前儿童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9.37%,以1~7岁儿童居多;(2)本地学龄前儿童血清钙、铁和锌三种元素的缺乏率较高。儿童铅、铁、锌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钙呈下降趋势。除血铅外其他五种元素在性别上无差异;(3)正常儿童的血铅水平与钙呈负相关,而与铁、锌成正相关;儿童铅中毒时血铅与锌呈负相关。结论在儿童铅中毒的防治过程中应注意钙和锌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儿童血铅与其他五种元素的相关性,以便科学合理地指导儿童铅中毒防治的营养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血铁、锌、钙、镁、铜,采用阳极溶出电解仪测定全血铅;对本地区2010~2012年间2 710例学龄前儿童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9.37%,以1~7岁儿童居多;(2)本地学龄前儿童血清钙、铁和锌三种元素的缺乏率较高。儿童铅、铁、锌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钙呈下降趋势。除血铅外其他五种元素在性别上无差异;(3)正常儿童的血铅水平与钙呈负相关,而与铁、锌成正相关;儿童铅中毒时血铅与锌呈负相关。结论在儿童铅中毒的防治过程中应注意钙和锌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李端  范义兵  张志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088-3090
目的:了解参加体检的儿童体内微量元素水平,为更好地做好营养及保健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0~10岁534名儿童的血样,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铜(Cu)、锌(Zn)、钙(Ca)、锰(Mg)、铁(Fe)和铅(Pb)元素的含量,并做统计分析。结果:缺铁异常率达58.2%,其次为锌(26.0%)、锰(14.2%),而钙基本正常,铜几乎不缺,微量元素异常率除锌元素女(31.4%)高于男(23.0%)外(P<0.05),其他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6种元素异常无统计学意义;铅元素各年龄段均有一定异常,总体异常率达21.3%。锌和铅元素与多种元素有高度相关关系。结论:儿童铁、锌缺乏率较高,提示应关注儿童营养均衡,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铅增高,应注意儿童的生活环境,多吃排铅食品,必要时进行药物排铅。  相似文献   

7.
儿童血铅水平与锌铁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铅接触会影响儿童其它元素的代谢,或者其它元素会影响铅吸收。为了解铅与锌、铁、钙间的关系,我们于2001年12月~2004年6月对深圳市盐田区住院患儿共372例进行了血铅、钙、铁、锌含量的测定和分析,铅在肠道吸收过程中,与锌、铁、钙等元素共用同一转运蛋白,相互间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使体内铁、锌、钙元素缺乏。笔者探讨了儿童不同血铅水平的状态下,锌、钙、铁水平的变化,在缺锌、缺铁情况下,机体对铅的吸收率增加,但钙与铅缺乏相关性,可能与本组儿童均处于轻度铅中毒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目前广东河源地区儿童体内钙、铁、镁、锌、铜、铅6种微量元素含量情况,为儿童科学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2554例儿童进行钙、铁、镁、锌、铜、铅6种微量元素检测,并按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6~7岁、7~8岁八个年龄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广东河源地区儿童钙、铁、镁、锌、铜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0.16%、37.35%、42.66%、26.76%、0.33%,其中血铅的中毒率为1.60%。除镁外,钙、铁、锌、铜缺乏率和铅中毒率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铁、镁、锌、铜5种元素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铅的含量在5~6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2.60%。结论:河源地区儿童镁缺乏最为严重,其次为铁和锌,铅中毒较少。提示各级政府医疗卫生保健单位应加强儿童保健,加大儿童微量元素监测力度,做到科学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兰州市3~6岁儿童体内钙、铁、锌、镁、铜和铅的水平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对388例儿童的血清钙、铁、锌、镁、铜和铅进行检测,并测量其身高、体重、头围及胸围。结果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的钙、镁、铜和铁水平与其他城市儿童相比处于中等水平,但是锌的缺乏率最高,达38.92%;铅中毒率为12.63%,其中3岁组儿童的铅中毒率最高,为28.57%。结论 3~6岁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注意儿童的膳食结构,培养儿童的健康行为。微量元素的缺乏与部分临床疾病和症状有相关性,因此今后应重视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儿童末梢血中铜、锌、钙、镁、铁和铅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2017年7月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0~8岁儿童2 570人,采集末梢血标本,采用原子吸光光度法检测铜、锌、钙、镁、铁和铅6种元素,同时分析元素间的相关性。结果钙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其他元素呈上升趋势(均P0.05)。铁、锌和钙缺乏在各年龄段均较常见,缺乏率分别为15.60%、13.19%、11.95%,铅超标率为1.05%,铜和镁的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铜、锌、钙、镁和铁5种元素中任2种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铅与钙、镁、铁含量均分别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连云港市儿童血液中铜、镁含量分布合理,钙、铁、锌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铅存在少量超标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刘银镖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74-2776
目的探讨河南省中牟县学龄前儿童血铅(Pb)水平及其与锌(Zn)、铜(Cu)、铁(Fe)、钙(Ca)、镁(Mg)、锰(Mn)水平的关系。方法对624名2—5岁学龄前儿童血液中Pb、Zn、Cu、Fe、Ca、Mg、Mn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中Pb与血中Zn、Cu、Fe、Ca、Mg、Mn等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以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制定的铅中毒标准(血Pb水平≥O.483μmol/L)为界限,学龄前儿童的铅中毒检出率为22.6%,其中男童铅中毒总检出率及其4岁~组铅中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男童血中Pb和Cu水平高于女童(P〈0.05,P〈0.01)。但是,血Pb水平与6种元素水平之间未见明显相关关系。结论中牟县学龄前儿童血Pb与Zn、Fe、Cu、Ca、Mg、Mn水平之间未见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孕妇血清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按孕周将614名孕妇分为早孕(〈12周)、中孕(13-27周)和晚孕(〉27周)3个实验组,102名正常体检妇女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清微量元素铁(Fe)、钙(Ca)、锌(Zn)、镁(Mg)、铜(Cu)和铅(Pb)含量,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实验组血清Fe、Ca、Zn含量低于对照组,孕妇血清Fe、Ca、Zn缺乏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Fe孕妇的比例(〉60%)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大。晚孕组血清Pb〉100μg/L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导(P〈0.05);孕妇血清Mg、Cu缺乏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妇应根据不同孕周,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铁、钙和锌;并采取措施,降低血铅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各年龄段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防治Pb、Cd污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918例0~12岁儿童按发育阶段分为4组,分别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取静脉血,采用北京博晖的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全血Cu、Zn、Ca、Mg和Fe含量,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Pb和Cd含量。结果:各年龄组间Fe、Cd含量无统计学差异,而不同年龄组间Ca、Mg、Cu、Zn、P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Zn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Ca、Cu、Zn缺乏和高Pb率在各年龄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Mg缺乏以及高Cd与年龄没有明显的关系,各年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十堰市儿童Ca、Zn、Fe缺乏普遍存在,Cu、Mg缺乏少见,存在一定程度的Pb污染,Cd污染程度较轻,需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预防Pb污染。  相似文献   

14.
儿童血铅水平与无机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铅水平与无机元素含量的关系,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铅及锌、铁、钙、镁、铜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12岁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铅中毒组儿童锌、铁、钙缺乏率均高于血铅正常组(P值均<0.05),血铅水平与锌含量相关系数为-0.43,呈中度负相关;与铁含量相关系数为-0.11,呈轻度负相关;与钙含量相关系数为-0.27,呈轻度负相关。结论铅中毒与锌、铁、钙缺乏有协同出现的趋势,且铅中毒儿童较血铅正常儿童更易存在无机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15.
江春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9):951-952
目的了解连云港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及缺乏类型。方法于2006年8月—2008年7月对幼、托机构进行健康检查0.6~6岁3275名儿童,按0.6岁-、1岁-、3—6岁年龄分组,采集微量末梢手指血,采用BH5100型和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测量Cu、Ca、Zn、Mg、Fe、Pb、Cd等7种元素。结果3个年龄组婴幼儿微量元素总体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婴幼儿缺乏的类型有4种:①缺乏一种微量元素;②同时缺乏2种或2种以上;③Pb超标,但仍缺乏某种微量元素;④某种元素超标(中毒)。发现在同一年龄组缺乏2种及多种微量元素比率显著高于缺乏1种微量元素(P〈0.05)。结论微量元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在婴幼儿期应定期进行微量元素监测,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6.
儿童血铅水平与5种微量元素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儿童铅中毒及血铅水平与5种微量元素锌、铁、钙、镁、铜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血铅等5种微量元素,选取杭州师范学院临床医学院附院儿科及学院中心实验室2001年6月~2006年6月3561例3~12岁儿童检测分析。结果:①3561例受检儿童,血铅最低值0·024mg/L,最高值0·186mg/L,几何均值为0·068mg/L,铅中毒发生率15·8%;②线性回归显示锌、铁、钙标准回归系数最大,分别为0·064、0·058、0·051与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显著(P<0·01)。③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血铅与血锌、血铁、血钙负相关。结论:儿童铅中毒可导致血锌、血铁、血钙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定厦门市部分12岁以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的含量,对各年龄组铜、锌、钙、镁、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E AA 800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1550例12岁以下儿童全血中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本市12岁以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显示,以缺铁最为严重,占8.64%,其次,缺锌为7.93%;3岁以下缺钙者较少。结论:儿童为生长发育较快时期,易缺乏铁、锌、钙等元素。对婴幼儿要倡导营养、全面、合理的饮食,要根据情况对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要有侧重地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连市的儿童血铅水平对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影响变化。方法:选择来医院就诊的592例2~18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铅中毒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铅中毒组和铅暴露对照组。结果:铅中毒组血清锌和硒水平(1096.08±221.46μg/L、92.88±16.06μg/L)与铅暴露对照组(1081.86±234.80μg/L、92.58±19.21μg/L)差异无显著性(P>0.05),铅与血钙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2.14,P<0.005)。对各组儿童年龄进行分段(学龄前期<7岁、学龄期8~12岁、青少年期13~18岁)比较,发现铅中毒对微量元素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学龄前期和青春发育期。结论:铅中毒患儿的防治中应首先纠正锌、硒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和不足,同时适当补钙以驱铅治疗。在大连市的铅防治中更应重视纠正硒的缺乏和不足,避免单纯补锌而加剧硒代谢的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与非妊娠期血清微量元素Pb、Cu、Fe、Zn、Ca、Mg的差异。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113例妊娠期及108例非妊娠期妇女血清中的Pb、Cu、Fe、Zn、Ca、Mg含量进行测定进而进行比较。结果:孕妇组血清铅和钙与非孕妇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组血清锌、镁、铁含量明显低于非孕妇组(P<0.05),而孕妇组血清铜含量明显高于非孕妇组(P<0.05);不同体质指数的孕妇,血清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血清中微量元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需要临床相应地给予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