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文瑞教授认为少阴病虽主证是寒证,然而在临床也有热证,且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少阴之本属阴而标属阳,故既有阴从阳化寒,又可有阳化热,所以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之别。少阴病热化证系热伤肾阴,热邪内郁,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之阴虚火旺证。症见心中烦,不得卧,口燥,咽痛,舌红,脉细数等,但临床证型各异。李文瑞教授根据《伤寒论》原文摘录内容,从病因病机、方解应用等方面对少阴病阴虚火旺心烦不得卧之黄连阿胶汤证、阴虚水热互结之猪苓汤证、阴虚热扰之猪肤汤证、少阴客热咽痛之甘草汤证及桔梗汤证、水亏火炎咽中生疮之苦酒汤证、少阴客寒阴盛阳郁咽痛之半夏散及汤证、阳邪郁遏之四逆散证等少阴病热化证进行论述,并附有治验案例。可能对临床在掌握经方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经方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喉痹为咽喉疼痛或梗阻不利或声音嘶哑之证,虚实寒热外感内伤皆可使咽喉机窍不利,阻痹为肿为痛为嘶哑。临床上属火者居多,寒者百中难得一二,故世人多用清凉解毒或养阴利咽之品治之,阴证喉痹临床每易疏忽。1阴证喉痹喉痹病本在太阴肺,病位在上焦,但与少阴肾密切相关,因肾脉系咽喉  相似文献   

3.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湿滞下焦,需淡渗通阳,因势利导。治湿之“开上、宣中、导下”三法均寓有“气化湿亦化”之机理,而轻宣、开泄、芳化、淡渗等诸法也应随证而用。“气化则湿亦化”学术思想的挖掘可为中医湿证的基础研究与治湿法的临证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长期临床实践,总结了支气管扩张症基本病机为痰瘀毒痹积损,正虚邪实间杂并相互影响。正虚为肺气虚、脾气虚、气阴两虚等,日久不复而又生痰、瘀;邪实为痰热、痰浊、瘀血,日久累积酿毒、痹阻肺气,复伤肺之形气。常见证候为实证类(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正虚邪恋类(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兼证类(血瘀证)三证类六证候,急性加重期则以实证类为主而常兼虚证,缓解期则为正虚邪恋而常兼实证。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机为正虚络痹积损,肺肾虚损为本,肺络痹阻、痰瘀互结为标;积损成痿、痹痿并存、虚实错杂为其特征。该病常见证候为虚证类(肺气虚证、阴虚内热证、肺肾气虚证)、实证类(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兼证类(血瘀证)等三类六证候,以正虚为主而常兼实证,急性加重时则以实证类为主而常兼虚证。该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大法,体现于补、润、化、消。在制方用药时应注意:宣降、润肺以顺肺之生理,补益同时兼顾化痰、活血通络、消积散结,治之缓图,固护肺卫以防外邪袭肺而诱发加重。  相似文献   

6.
鸡鸣散最早见于唐·王焘《外台秘要》,由木瓜、槟榔、胨皮、紫苏、生姜(连皮)、吴茱萸组成(后世增桔梗一味),治湿脚气、脚肿病。据报导对丝虫病、亚急性肾炎、咬舌症均有效果。本人用治不明原因浮肿效果也很满意。盖浮肿原因虽属多端,总不外风、寒、湿邪郁于肌肤,阳气不能宣散疏通,气湿淤滞不化所致。方中槟榔行气祛湿;木瓜利痹和络;吴茱萸祛寒降浊;陈皮行气燥湿;苏叶、生姜宣散风寒;桔梗宣开上焦气滞。诸药相合,具有散寒祛湿,化浊通络,行气解郁之功,故  相似文献   

7.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于头.外无非时之邪,内无阴阳失调焉有头痛之患.若六淫之邪外袭,或直犯清空,或循经上干,或瘀浊瘀血痹阻经脉,使之经气壅遏不行,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府经脉失养;或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情志怫郁,郁而化火,均可导致头痛.病因虽多,总不外内伤、外感两端.现将临床所治胪列于后,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8.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的“热痹”范围,也叫“风湿热痹”,一般为外感湿热侵袭人体,或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寒邪化热,湿热交织,阻滞经络而发病。1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前兆的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前兆征象是在发病前数日或两三周以前多有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此后发病急骤,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全身酸痛,烦躁,纳差,舌苔薄白,脉象浮数。辨证:风热客于上焦,热毒蕴于肌腠治法:疏风利咽,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2g连翘10g桔梗10g生甘草5g薄荷6g板蓝根15g牛蒡子10g葛根15g锦灯笼10g随证加减:咽痛明…  相似文献   

9.
孙郁芝教授认为浊瘀痹阻肾络是痛风性肾病的主要病机,贯穿疾病始终.强调痛风性肾病发作期为痰浊痹阻、化火化毒,治以祛浊解毒、缓急止痛为主;缓解期因肾络血瘀、肾微癥瘕,治以活血消癥、化瘀通络为主;疾病后期因浊瘀痹阻同时兼见脾肾亏虚证,可兼补肾健脾.根据本病病机发展过程,确立祛浊活血的特色治疗法,并创立特色验方"痛风方",临证...  相似文献   

10.
中医认为,伴有咽部症状的IgA肾病,主要由于感受外邪所致.“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风热之邪,上犯咽喉,风热入里或直入少阴,结于下焦,灼伤血络,故见尿血.急性期多为风热邪毒或湿热之邪搏结于咽喉,循经下犯至肾;迁延期则多为气阴两虚证.临证采用尿血宁、养阴清肺汤等加减,药用荆芥、连翘、金银花、赤芍、玄参、僵蚕、蝉蜕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舒心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0例口才和随机双盲对照,其中舒心片治疗组200例,舒心宁对照组100例。结果:舒心片对心绞痛的显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86.00%,心电图的显效率为25.50%,总有效率为57.00%,对中医证侯的显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91.50%,舒心片治疗组优于舒心宇对照组(P〈0.01~0。.05)。结论:舒心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9年江苏省某三甲妇幼保健院全年的超长住院日分布特征,探讨超长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并为医院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分析该三甲妇幼保健院2019年全部出院患者并按照病案首页信息,将住院超过30天出院患者按性别、年龄、出院科室、疾病分类、费用等情况进行分类,利用Stata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超长住院日...  相似文献   

13.
游离带血管空肠到颈部,应用空肠动静脉血管同甲状腺上动脉及颈前静脉吻合,在显微镜下操作,将切除喉咽及食道部位的缺损处,用空肠代食道在咽部同食道吻合,治疗颈段食道癌、下咽癌。我们成功地做了2例,此种手术是比较理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采用中医“从咽论治”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该院就诊的98例IgA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中医“从咽论治”治疗),每组各4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67.35豫)明显高于参照组(40.82豫)(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IgA肾病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从咽论治”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配合临床外科手术治疗下咽癌,开展针对性的下咽癌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以头颈外科整体护理为基础,针对下咽癌独特的临床特点,开展下咽癌针对性特色护理,从术前到术后,从常规准备、加强口腔护理、康复训练到重点进行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及并发症护理等各个环节均有完善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5~7天拆线;5例患者并发咽瘘,于加强换药及基础护理后或二期咽瘘修复术后愈合;全部病人恢复下咽功能,实现从口腔进食,其中9例患者出现轻至中度呛咳,4例经饮食训练,5例应用带气囊气管套管后正常进食;25例喉重建患者恢复全部或部分喉功能,发音流利清楚,声音略嘶哑,但不影响日常语言交流。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下咽癌患者外科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护理对于下咽癌患者的康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缩短平均住院日一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叶勇 《中国病案》2006,7(1):39-41
以皖南山区池州市人民医院2000年至2004年全院占前十位疾病为研究样本,对比五年期间各疾病平均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日可明显提高医院内病床资源利用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连续真空管束加热浸膏干燥机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固定内加热板结构连续真空制粒干燥机因结构原因不适合中药浸膏等小规模处理量的干燥,在干燥机小型化中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克服此困难中开发了加热元件可抽出清洗的连续真空管束加热浸膏干燥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咽吻合术治疗颈段食管癌的新途径.方法手分,尽量避免对胃的挤压,吻合时将胃由食管床上提至颈部,这样可减少胃的张力,符合生理通道,食物下咽时可顺利通过,同时胃在食管床中,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亦小,有利于心肺并发症防治.结果术后一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二例因胃壁坏死形成瘘口感染,经治疗而愈.其余35例恢复顺利,进食情况良好.结论凡高位颈段食管癌患者,如无手术禁忌,即使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都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再辅以化疗及放疗,这样可巩固手术疗效,提高治愈率及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不能等同于先秦法家的理论与实践,但是,从先秦法家到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变易之中自有其不变的思想内核。根据早期的学术文献,先秦法家是围绕着“治”的总体需要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流派与实践形态。为了实现“治”的目标,先秦法家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先秦法家提倡的“尚法”、“一断于法”、“以法治国”,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因为,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同样是在“治”的总体需要下逐渐形成的理论与实践;与先秦法家一样,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同样是为了实现“治”的目标而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旨在依靠法律实现国家的治理,它不同于西方的“法的统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咽喉部异物感为主诉的鼻后滴流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65例以咽喉部异物感为主诉的鼻后滴流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0.8%患者有鼻窦炎,仅一组鼻窦部病变占32.2%,67.8%的患者为2组以上鼻窦部病变,35.6%单侧鼻窦部异常,双侧鼻窦部异常占64.4%,57.6%的患者有鼻窦腔积液,鼻窦腔黏膜增厚占42.4%,20.3%的患者有鼻息肉,69.2%患者表现为频繁清喉或鼻吸后咯痰,有轻微咳嗽症状患者为26.2%,能咯出少许痰的患者仅占18.5%,有打喷嚏症状者占30.8%,16.9%患者有鼻塞症状,35.4%有流涕,27.7%为少许脓涕,6.2%有胸闷,9.2%有头痛,38.5%的患者有明确的鼻后滴流症状,36.9%的患者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32.3%有鹅卵石样改变,23.1%的患者咽部充血。96.9%的患者经鼻喷激素、口服复方盐酸伪麻黄碱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 咽喉部异物感或咽喉部有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的特殊临床表现,多数是由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所致,在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提高对鼻后滴流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经规范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