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任珊  张婷  陈岩  马巧琳  高希言 《中医学报》2011,(9):1142-1143
目的:设计一种艾灸足部使用的、可以调节温度、提高艾灸热量利用率、提高艾灸疗效的艾灸箱.方法:灸箱由箱体、“足”形防护网、“足”形框、艾条固定架、通气孔和温度计等部分组成.“足”形防护网用于固定足部,可避免艾火灼伤足部皮肤.“足”形框用于支撑“足”形防护网,及焊接艾条固定架.艾条固定架用于固定燃烧的艾条.通气孔和塞子用于...  相似文献   

2.
艾灸箱由箱体和可360°旋转的活页组成。内置带有蛇形固定架的箱内网层、箱壁开有通气孔。箱内网层高度可以上下调节,蛇形固定架用于固定燃烧的艾条,避免艾条集中,火力过大灼伤患者皮肤,通气孔可以控制箱内空气含量,调节温度,箱体可以折叠,方便携带。艾灸箱具有携带方便、制作简单、节能环保耐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艾灸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重要组成部分,艾草性苦味温,气味芳香,温通作用显著。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点燃后熏灸人体穴位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扶正祛邪、调节阴阳等功效。目前对于艾灸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现代研究多认为是综合效应产生作用,如艾灸过程中的温热效应、艾的药性作用等。 在艾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并伴随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有学者认为艾烟与灸法有着密切关系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可能与芳香疗法有关。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艾烟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从芳香气味角度为深入开展艾烟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在不同艾灸装置内艾燃烧生成细颗粒物(PM_(2.5))和多种气体的排放量,进一步讨论艾灸疗法的安全性。方法试验选取18个同一批次的1 g艾条在3种艾灸装置内燃烧,采用激光粉尘仪、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18个艾条样品随机分为自然暴露燃烧组、灸筒燃烧组、灸筒加过滤罩组,每组6个。将艾灸装置在密闭玻璃房内点燃,对其产生的PM_(2.5)质量浓度,CO、SO_2、NO_2摩尔分数进行实时监测,取各项指标的峰值。结果 3组艾条燃烧产生的PM_(2.5)、CO、SO_2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灸筒加过滤罩组的PM_(2.5)质量浓度低于灸筒燃烧组和自然暴露燃烧组(P0.05),且灸筒加过滤罩组CO、SO_2的摩尔分数显著低于自然暴露燃烧组、灸筒燃烧组(P0.05),灸筒加过滤罩组3项指标在3组内均为最低水平。燃烧过程中PM_(2.5)质量浓度峰值为灸筒燃烧组自然暴露燃烧组灸筒加过滤罩组;CO、SO_2摩尔分数峰值为自然暴露燃烧组灸筒燃烧组灸筒加过滤罩组。环境中NO_2摩尔分数的监测值并未因艾燃烧而增加。结论不同装置内艾燃烧所产生的PM_(2.5)以及CO、SO_2有差异,艾灸装置加过滤罩可以降低艾灸环境中的PM_(2.5)质量浓度和CO、SO_2摩尔分数,可以避免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净烟艾灸器具,方便医患的使用.方法:综合运用针灸学、燃烧学、传热学、流体动力学、污染控制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采用工业设计方法,研发出新型净烟艾灸器.结果与结论:新型净烟艾灸器消除了烟尘和气味对人体的刺激和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提高灸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更好地促进灸法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艾灸源流说     
从自然认知视角,提出原始艾灸一说。原始艾灸基于古人对自然、艾草、生命、疾病之文化特性的独特认知,为巫、医、道所共有,是早期自然哲学思想指导下神秘现象与神奇力量完美结合的实证;伴随劳动实践的用火行为则助推了原始艾灸的推广普及;其后,原始艾灸与传统医学在人体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交互融合,并在技术操作上借鉴针砭之术相融互通而为用,从而蜕变为疗疾之术即后世的中医艾灸。原始艾灸的出现早于医疗用灸,用火早于用药。研究艾灸的发展与创新首当认知和理解其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在思维格局、技术手段、方法工具等多方面吸收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精华,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灸疗的生物物理学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瑰宝 ,其中艾灸疗法因其独特的治疗作用而倍受青睐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 ,从生理物理学角度探讨艾灸疗法的机制。1 灸疗及其临床应用灸疗是通过点着艾条或艾柱 ,借其热力给人体穴位以温热性刺激 ,并通过经络腧穴的整合作用 ,以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三阴交"、"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水平的调整作用,并对艾灸与艾油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纳入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组和艾油组。艾灸组用艾条温和灸双侧三阴交和关元穴,每穴每次15min,隔日1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艾油组用艾油涂抹双侧三阴交和关元穴,隔日1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生长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艾灸后,患者血清E2含量显著升高(P〈0.01);FSH、LH显著降低(P〈0.01)。艾油组血清E2、FSH、LH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具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度和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油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艾灸组予艾条悬灸;艾油组予艾叶精油涂抹。采用TUNEL法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大鼠关节肿胀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及滑膜细胞凋亡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艾灸组、艾油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和滑膜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大鼠均有所改善,其中,艾灸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关节肿胀度和滑膜细胞凋亡指数改善明显(P〈0.01),同时艾灸组也优于艾油组。结论这些结果表明,艾灸疗法能够减轻大鼠关节肿胀度,并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对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艾灸调节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许多研究者发现,针灸对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艾灸疗法,它的防病、治病与保健养生作用在古医籍中早有记载。如《本草纲目》曰:“艾,外用灸百病,壮元阳,通经脉,行气补血”。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之说。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艾灸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在治疗与免疫相关疾病过程中,艾灸具有抗感染、抗自身免疫病、抗过敏反应、抗癌和延缓衰老等作用,这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失衡的免疫功能实现的[1]。笔者对近几年来艾灸调节免疫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从头颈灸疗法的定义、理论依据、灸具、应用等方面对“头颈灸”进行探讨认为,阴升阳降理论、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和名老中医周楣声教授、蔡圣朝主任医师灸法的治疗经验是头颈灸的理论和治疗应用基础.根据定位施灸、定性施灸、定量施灸以及头颈灸配合施灸法、头颈灸运动疗法的运用,佐证了头颈灸疗法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温灸盒艾灸中极、关元、气海穴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II°~III°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用温灸盒艾灸中极、关元、气海穴位,对照组用毛巾热敷膀胱区,观察二组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显效率为71.8%,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75%,两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灸盒艾灸中极,关元,气海穴位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效果确切,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高能量全身多发骨折患者行动功能严重受限,病患需长期卧床。研究~[1-2])表明,超过80%以上的患者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胀、便秘症状,严重的可发展为机械性肠梗阻。为探求有效预防和缓解腹胀症状及便秘的发生,我院自2014年2月起对全身多发性骨折患者的腹胀及便秘行艾箱灸神阙穴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效果优良,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全身多发骨折患  相似文献   

14.
灸法的作用因素包括以艾叶或艾叶为主的复方组成的灸材姜、蒜、附子等隔衬物的药力作用;灸材燃烧的热力,灸法操作的补泻作用;所选腧穴治疗部位的特殊治疗作用;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影响因素;灸法感传发生与热力是否持久、均衡有关,这也是影响灸法效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邪正相争强者胜。人体阳气盛衰决定着个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易感性及预后、转归情况。任督灸作为艾灸疗法中的一种特色大灸,以施灸面积广、火力大、持久深透且隔铺药物为特点,通过艾药结合的方式作用于任督二脉,可最大程度调整五脏六腑及全身气血,扶助人体阳气,提高抗御新型冠状病毒的能力。任督灸可根据个体的身体状态,辨证施以不同的药物。谨守病机,随证加减,以灸促药,以药强灸。一则可以温补元气,提升人体正气;二则可以温化寒湿,改变人体寒湿的环境状态;三则对证施药纠偏,恢复患者阴阳平衡的状态,营造不利于病毒生存的体内环境。在新冠肺炎防控中,任督灸可以发挥“未病先防”“愈后防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浙派针灸流派灸法的学术发展脉络及技法特色。[方法] 通过研究浙江灸法发展史料,整理各流派传承家谱,探寻基于不同学术及地域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派针灸流派灸法学术分支。[结果] 浙派针灸流派灸法以严氏、施氏、高氏、罗氏传承脉络相对清晰完整,以化脓灸、温针灸、铺灸为特色,具有一脉相承、代有传人、法从典出、理源于经、融会贯通、守正创新的特点。[结论] 挖掘浙派针灸中的灸法分支,整理其理论来源、发展创新、技法要点、后世影响等,对扩大浙派针灸的治疗范围,推广浙江特色灸法的临床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灸法调节急性高血脂模型大鼠效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灸法对急性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调节效应差异。方法:采用快速造模方法制备急性高血脂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温和灸10 min组、隔姜灸6壮组、麦粒灸6壮组,药物治疗组用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后,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①不同灸法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血脂均具有良性调整作用。②麦粒灸6壮组在降低TC、TG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与隔姜灸6壮组比较,其TC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TG含量显著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温和灸10 min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③温和灸10 min组HDL-C含量最高,与隔姜灸6壮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麦粒灸6壮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麦粒灸6壮组与隔姜灸6壮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④温和灸10 min组、隔姜灸6壮组、麦粒灸6壮组各组LDL-C含量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种不同灸法组对高血脂模型大鼠均具有调节作用,温和灸10 min组在降低TG、升高HDL-C方面,麦粒灸6壮组在降低TC、TG方面,较隔姜灸6壮组均有明显优势,表明不同灸法的调脂效应有差异,临床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悬灸得气与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为临床辨敏施灸提供科学依据。〖JP〗方法 纳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型)患者60例,依据在悬灸过程中患侧内、外膝眼穴有无得气现象(热感透至膝关节腔内)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得气组34例和非得气组26例,每日悬灸1次,每次悬灸时间为40 min,共治疗30 d。分别于治疗结束后即刻与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关节周径和临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得气组关节周径和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小于非得气组(P<0.05);得气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非得气组(P<0.05)。结论 悬灸治疗肿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悬灸得气者的即刻和远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非得气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透灸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透灸法。两组治疗结束后对总体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Mell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7.8%,治疗组有效率9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透灸法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缓解疼痛以及恢复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温针灸疗法,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