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国产全反应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3例,完全缓解(CR)率为84.6%。治疗过程中病情稳定好转,直至CR。未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无骨髓抑制,副作用较轻。本研究表明RA诱导分化治疗是APL的最佳疗法。  相似文献   

2.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甲幼粒细胞白血病经验,探讨如何降低治疗中的早期死亡率。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APL。的患者,采用ATRA治疗。结果:53例达完全缓解。29例出现白细胞增多症。9例出现高白细胞综合征,加用小剂量三尖杉酯碱,羟基脲或米托蒽醌,8例症状消失。6例出现维甲酸综合征,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并用小剂量ATRA治疗后4例好转。  相似文献   

3.
近三年多来 ,我们试用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 (A TRA) 15~ 2 0mg·m- 2 ·d- 1治疗 1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病人 ,以降低维甲酸综合征 (RAS)发生率和延迟耐药性发生。结果显示与应用常规量 4 0~ 4 5mg·m- 2 ·d- 2 组比较 ,小剂量ATRA可使较多病人达完全缓解 (CR) ,并且可以降低维甲酸的毒副作用。1 病例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5年 1月~ 1998年 3月 ,10例APL初发患者在我院接受 15~ 2 0mg·m- 2 ·d- 2 A TRA治疗 ,年龄 16~ 62岁 ,男女比例为 6∶4。根据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等…  相似文献   

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严重出血为主要表现,病情凶险,早期死亡率高。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应用使APL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现将我院1992年1月至1997年3月可供分析的30例APL用ATRA治疗的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用ATRA分化诱导40例APL,男27例,女13切,年龄11~62岁,ATRA剂量每天40ms/m ̄2,31例在CR后以HOAP方案或DA方案化疗两疗程。其后除9例中途停药,均以A-TRA间隔14天2疗程化疗每月主替至复发。用ATRA至CR时间23~59天,CR率87.5%,中位级解期16个月,其中5例持续缓解达3年以上,3例死于脑出血,两例分别死于感染和ATRA综合征,还见到少见特异急性胰腺炎,假性脑瘤综合征和ATRA综合征各1例。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现已知道急性白血病细胞并不像过去那样被认为是完全丧失了分化、成熟能力的恶性细胞。Breitman等报道应用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诱导分化人类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经含有1  相似文献   

7.
用国产ATRA治疗APL 16例47天,获CR13例,疗程中未发生DIC,副反应轻,还探讨了疗程中血象和骨髓象的变化规律,并认为APL获CR后采用ATRA与联合化疗交替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明显优于单纯化疗,这一点被国内外学者公认[1,2],但部分息者在ATRA治疗期间外周血白细胞迅速增加,在法国和美国约1/3初治患者出现上述情况[3]。邓星明等[4]报道白细胞增高的发生率为25.4%,这种增多的白细胞...  相似文献   

9.
10.
对2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单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进行诱导缓解,20例(90.9%)达到完全缓解(CR),平均时间42天。20例白细胞升高,平均26.44×10~9/L白细胞升到最高值所需时间中位数为11天。CR后用阿糖胞苷、阿霉素、三尖杉进行2个疗程的巩固化疗。ATRA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粘膜干燥、头痛、骨骼肌肉酸痛等,患者一般能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转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对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的诊断、连续缓解和复发的整个过程应用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进行监测。结果该患儿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以及融合基因检查确诊为APL,缓解期间PML/RARα融合基因始终阳性;完全缓解30个月后复发,而此时染色体恢复正常、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示转型为AML-M5,转型后经再诱导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转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特殊复发形式,耐药性强,治疗效果差。其原因可能与白血病次级克隆扩增或药物诱导的克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是近年来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包括诱导方案的改进和巩固治疗策略的优化。以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用于APL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预后,提高了APL的完全缓解率。根据危险度不同进行分层治疗可以提高巩固治疗的疗效,而将微小残留病监测技术与抢先治疗相结合大大减少了血液学复发风险,使APL的治疗成为个体化治疗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学创新》2019,(4):165-16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以骨髓异常早幼粒细胞增多、造血功能衰竭并伴t(15;17)(q22;q21)染色体异位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白血病。经历了蒽环类化疗药物、全反式维甲酸(ATRA)、亚砷酸(ATO)的时代变迁,APL最终成为一种可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但儿童APL的总体疗效较成人差。本文将对儿童APL治疗进展做一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阿糖胞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查阅国内外已公开发表或未发表的比较含与不含阿糖胞苷治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以无事件生存期、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完全缓解率、诱导期内死亡率、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复发率等为评价指标.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504例受试对象。结果表明,加用阿糖胞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总生存期和完全缓解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效应统计量危险比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1(0.93,1.59)、1.02(0.80,1.31)和1.51(0.17,13.45);加用阿糖胞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期内病死率和化疗相关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的影响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其效应统计量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6(0.70,2.29)和6.91(0.15,315.6);对无病生存期的影响亦不明显。而加用阿糖胞苷对复发率的影响尚存在争议。结论根据3篇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中应用阿糖胞苷并没有显示提高疗效的证据。目前的证据尚不足以推荐阿糖胞苷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常规化疗中。  相似文献   

15.
粟世勇  黄莘芳 《华夏医学》2002,15(6):882-88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亚型 ,病情严重 ,常伴致死性出血。 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相继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后 ,完全缓解率大大提高 ,病死率减少。笔者就目前治疗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联合复方黄黛片的方案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查找与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关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12月。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0评价标准和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计纳入10个随机对照研究,共498例患者。结果: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目前常用治疗方案比较,在完全缓解、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早期病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的RR及其95%CI分别1.64(0.53,5.05)、2.91(-4.55,10.38)、0.98(0.39,2.44);同时也对药物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在肝功能异常、胃肠反应、皮疹方面比较,两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评价指标的RR及其95%CI分别为0.98(0.39,2.44)、1.08(0.74,1.57)、0.75(0.38,1.48);在凝血功能异常方面,其RR及95%CI分别为0.12(0.02,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未提高治疗有效性或减少治疗相关肝功能异常、胃肠反应、皮疹的作用;但可降低患者治疗相关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61岁,因"确诊急性白血病4年余,左耳闷1月"于2009-05-09入我院耳鼻喉科.患者4年前(2005年2月)因检查发现血细胞减少入住我院血液科,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PL-M3)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予全反式维甲酸(ATRA)30 mg/d诱导缓解,1月余后复查骨髓像提示完全缓解(CR),以后规则化疗,方案为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ATRA、AA(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等交替,治疗满3年后停止化疗.化疗期间合并肺结核,予HRE三联抗结核治疗9个月后好转停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使用维甲酸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亚砷酸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期间依从度与主观体检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患者主观体验得分和治疗依从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可以有效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三氧化二砷(AS2O3)和复方柏子仁(AS4S4)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维甲酸(ATRA)联合AS2O3(Ⅰ组)或AS4S4(Ⅱ组)诱导缓解治疗APL,统计分析两组CR率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和Ⅱ组的CR率分别为96%、100%,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S2O3和AS4S4治疗APL疗效均显著,不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2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较特殊亚型,以异常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全反式维A酸、蒽环类药物及三氧化二砷的应用显著提高了APL的缓解率及生存率。但是治疗中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分化综合征(DS)。DS进展迅速,常可危及生命。然而,DS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临床表现与多种疾病相似,极易误诊、漏诊,诊断困难,且有效控制DS的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因此,如何早预测、早诊断、有效治疗DS成为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