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MRI与临床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93例临床表现为TIA的患者行头颅MRI检查,发现腔隙脑梗塞54例,分析临床和预后。结果 (1)93例TIA中纯运动性卒中(PMH)23例,纯感觉性卒中(PHS)11例,感觉运动性卒中(SMS)9例,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PHS)6例,共济失调轻偏瘫2例,闭锁综合证1例,丘脑性痴呆1例,半身舞蹈综合征1例。(2)MRI表现为多病灶(2个以上病灶)5例,单病灶3例。(3)病灶与临床相符的16例,占MRI阳性的29.6%。(4)经过2年随访,MRI阳性发生脑梗塞者24例,频繁TIA发作发生脑梗塞者11例,两者差别显著,结论 TIA发作频繁和持续时间较长的高龄患者,MRI多能发现多发腔隙性梗塞。  相似文献   

2.
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CT结果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的CT检察结果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年来收治的50例TIA病人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50例TIA病人行头颅CT检查,33例无异常,17例有病灶性改变,表现为腔梗14例,占28%,陈旧腔梗3例,占6%。随访的30例患者中,1月内发生脑梗塞4例,占8%,1年内发生脑便塞10例,占20%。结论:TIA病人行头颅CT检查可发现病灶性改变,但不决定其预后,其预后是否发生完全性卒中,与TIA综合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概念与诊治的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龙洁 《中国医刊》2002,37(11):2-4
传统观念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 chemicattack ,TIA)定义为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局灶性或视网膜功能障碍 ,2 4小时以内症状、体征完全缓解 ,不留后遗。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进展 ,人们对上述观念已经提出质疑和挑战。实际上 ,大多数TIA仅持续 5~ 15分钟 ,因此只导致轻微的脑部损伤 ,而不留神经功能缺损后遗症。但当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时 (>1小时 ) ,尽管在 2 4小时之内可以完全缓解 ,但影像学上多出现梗死灶。即所谓伴有一过性症状的脑梗死 (cere bralinfarct…  相似文献   

4.
林峰  薛俊玲 《新疆医学》2007,37(3):66-67
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其病因有微栓塞、血液动力学改变、颈部动脉受压、脑血管痉挛等学说。早在1914年Hunt氏提出“脑性间歇性跛行”为颈内动脉疾病的一个症状。直到1950年Denny Brown氏认为这种发作,可由魏利氏环缺血发作引起,并在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动力学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赵华  刘智舒 《医学综述》2012,18(7):1054-105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短暂性发作,临床常见。它的一些常见病因已为临床医师所熟悉,但临床上一些特殊病因引发的TIA往往被忽视,从而导致了误诊的发生。TIA少见病因包括低血糖、慢性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出血、偏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动脉夹层等。现就这些病因导致TIA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90 d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62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90d随访,应用SPSS 13.0软件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TIA后90 d内有柏例(24.7%)患者发生脑梗死,发病后30d内脑梗死风险较大.发作持续时间(RR=17.172,P<0.01)、高纤维蛋白原血症(RR=3.071,P<0.01)、血糖异常(RR=2.651,P<0.01)和高血压(RR=3.356,P<0.01)是与TIA后90 d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发作持续时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糖异常和高血压是与TIA后90 d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探讨病因及预后。方法:对15例TIA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A及TCD证明大部分TIA为血液动力学型,发作与脑动脉狭窄及血压下降密切相关。结论:MRA和TCD对血液动力学型TIA有重要诊断价值,治疗应以改善血液循环为主,慎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凤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7):780-781,78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是短暂的、可逆的、不遗留任何残损症状的神经功能缺损。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传统定义将症状持续24h为标准扩大了TIA的诊断范围,将一部分脑梗死误诊为TIA,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实际上,TIA症状虽轻,但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据统计,约有25%~40%患者在5年内将产生严重的脑梗死而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医学家们常常把它看成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是最有治疗价值和治疗效果最好的脑血管病,因此不断的完善对本病的认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TIA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46例TIA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分治疗组与非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IA经治疗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低于非治疗组,而高于对照组。结论TIA与脑梗死关系密切,积极治疗可避免其发展为脑梗死,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57例,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182例)和无代谢综合征组(175例),随访12个月,平均随访(15.3±2.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再发TIA和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病率,分析综合治疗条件下代谢综合征对TIA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TIA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51%,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较无代谢综合征患者出现了更多再发TIA和脑梗死(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在TIA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是预测TIA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现代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医学发展使人们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认识有了巨大进展。仅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类、影像学、神经保护作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诊断、治疗、预后等现代认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attack,TIA),也称一过性脑缺血性发作或小中风,是脑梗死的先兆发作。它是指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导致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发作突然,历时短暂,一次发作持续数秒至24h,一般常为5~20min,其发作有多种机制。为进一步探讨血液流变学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对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杨剑波  崔长琮 《吉林医学》2010,(24):4061-406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急性期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为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高FIB)和对照组(正常FIB组)。观察比较两组再次发作及进展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再次发作及进展的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随着纤维蛋白原的升高其危险度增大。纤维蛋白原增高是脑梗死有力的预测因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其再次发作率、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作用及对TIA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23例TIA住院患者,根据出院时是否进展为脑卒中分为脑梗死组、非梗死组.另选同期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尿酸、HDL-C,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IA组血尿酸、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HDL-C与TIA发作有关,为危险因素.TIA组内不同预后组之间,血尿酸、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HDL-C与TIA预后无关.结论:血尿酸、HDL-C降低是TIA发作的危险因素,与TIA短期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6.
贾绍华 《中外医疗》2009,28(30):188-18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缺血性病变,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脑缺血研究的深入,传统定义将临床症状持续24h,标准扩大了TIA的诊断范围,将有一部分脑梗死误诊为TIA,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根据TIA定义的新观点,对TIA患者应尽早做诊断检查和开始治疗,TIA和脑梗死都是脑缺血的严重状态,须积极干预和治疗。本文综述了TIA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以及TIA发作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开卷有益》2008,(4):50-51
[问]请问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什么危险?怎样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IA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症状发作持续时间界限应该改为1小时,治疗应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结论:对TIA患者应尽早做诊断检查和开始治疗,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机制及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4年9月本院的26例伴有TIA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随机对26例无TIA的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5例,治愈率为80.76%。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8例,无变化4例,治愈率为53.84%。两组患者治愈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IA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微栓子学说及脑血管痉挛有关。TIA诱导神经组织产生缺血耐受即缺血预处理,使大脑通过内源性或血管保护机制以对抗脑梗塞后的严重损害,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素香 《中国医刊》2001,36(2):15-1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ThomasWillis1679年首次描述并于本世纪50年代定义的,被描述为突然起病的局灶性脑及视觉功能缺损,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TIA即是一个独立性疾病,又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所以研究它的病因、发病机制、预后,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治是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1 病因及发病机制11 微栓塞学说 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心脏附壁血栓脱落,散落在血流中成为微栓子。栓子由血小板、胆固醇结晶、纤维素、白细胞所组成,阻塞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