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胰腺分裂症合并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2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近3年零8个月"于2008-05-28入院.外院多次查血淀粉酶200~300 μmol/L,曾经行胰腺假性囊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上腹部CT提示:慢性胰腺炎,胰腺萎缩.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提示: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开口变异并炎性狭窄.入院后查体:中上腹部深压痛,无其他阳性体征.淀粉酶:160μmol/L,癌抗原19-9(CA19-9):23.78 kU/L.初步诊断:慢性胰腺炎.分别于2008-05-30和2008-06-03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胰管内超声及胰管内子母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并胰腺分裂症(PD)患者。患者为老年男性,反复胰腺炎发作,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再次发作时影像学检查示PD、胰头囊性病变、胰管扩张、钙化等,被误诊为PD合并假性囊肿,进一步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提示IPMN合并PD可能,内镜下行主胰管括约肌切开+十二指肠副乳头括约肌切开+胰...  相似文献   

3.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是一种以导管扩张、导管内乳头状生长和黏液分泌为特征的肿瘤,具有一定的恶变潜能。内镜下光动力治疗是一种腔内局部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可使肿瘤组织坏死、脱落,达到局部杀灭肿瘤的作用。本文报道了2例内镜下光动力治疗该病的病例,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3岁,因"中上腹胀痛9 h余"于2019年8月18日于当地卫生院就诊。患者因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中上腹持续性胀痛,无恶心呕吐、畏寒寒战、头痛头晕、胸闷胸痛,于外院就诊查腹部CT提示:急性胰腺炎。血淀粉酶4188 U/L,尿淀粉酶38 508 U/L。外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抑酸、抑酶、补液、胃肠减压等治疗后患者腹痛未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苏北人民医院就诊。既往发作急性胰腺炎2次,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1年。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  相似文献   

5.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是由胰腺导管内产生黏液的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殖形成的肿瘤。与经典的胰腺癌相比,IPMN具有低度恶性、生长缓慢、少有侵犯周围组织、淋巴结转移率和再发率低的特点。IPMN根据肿瘤累及的部位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病理组织特征涵盖从单纯腺瘤到浸润癌等多个亚型,临床表现多样,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可显示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的主胰管和囊状扩张的分支胰管,ERCP经扩大的乳头获取黏液和胰液,取胰腺导管内皮组织和壁结节供活检均有助于诊断。IPMN确诊后应积极手术,手术切除率高,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一般的胰腺癌。本文就其临床表现、分类、病理特征、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伴胰腺分裂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3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1年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中上腹胀痛,无放射痛,不伴恶心、呕吐及腹泻。1年来体重下降6 kg。1996年曾因急性胰腺炎住院,经治疗后好转。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淀粉  相似文献   

7.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近年来被临床医师逐渐认识的一种胰腺囊性病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具有胃肠上皮分化倾向、由产生黏液的上皮乳头状增殖形成的肿瘤[1],是胰腺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之一[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的诊断、内镜下治疗,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内镜对其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诊治的IPMN患者12例,总结并分析他们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下治疗等方面资料。结果 12例IPMN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发生部位为胰头或钩突部,CT主要表现为囊实性低密度影,其内可有壁结节,胰管扩张伴或不伴胆管扩张,2例侵及胰腺实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主要表现为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胰头部圆形高信号影。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显示十二指肠乳头膨大,开口扩张,可见胶冻样粘液流出,胰管造影显示胰管全程扩张或胰头部囊状扩张,3例伴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9例行ERCP治疗,清除粘液栓并置入胰管支架,3例同时置入胆管支架。结论 IPM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囊性疾病,影像学检查有其独特的表现,ERCP对其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s)为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分化程度多样的胰腺肿瘤,位于主胰管或其分支内,可分泌黏液,为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区分IPMNs的良恶性对制定治疗方案,预估患者预后意义重大.随影像学和内镜的发展,IPMNs发现率逐年提...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壁内憩室临床上发生率低,病因不清,多认为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本文介绍我院成功治疗1例以复发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同时合并十二指肠壁内憩室的胰腺分裂患者,2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置入胰管支架后治疗效果满意,随访未再复发。本文结合文献综述,报道此罕见病例。  相似文献   

11.
不能耐受或拒绝外科手术的主胰管型/混合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报道一例既往未确诊病因的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经直接胰管镜观察及活检确诊混合型IPMN,并进行多次胰管内射频消融姑息性治疗,术后随访20个月,未再发胰腺炎,疾病较前无进展。直接胰管镜下活检及胰管内射频消融治疗作为IPMN的姑息性内镜治疗方式存在巨大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胰管内来源的肿瘤,由日本Ohhashi等于1982年首先报道,随后陆续有一些文献出现,但命名上未统一,较常用的有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导管高分泌黏液肿瘤、导管产黏液肿瘤、导管扩展型黏液性囊腺瘤等。1996年WHO将胰腺囊性产粘蛋白肿瘤分为两类: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IPMT)和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tumor)。2000年,WHO将IPMT修正为IPMN。  相似文献   

13.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IPMNs)是新近被认识的一种胰腺囊性肿瘤.在不同类型胰腺肿瘤中,IPMNs预后相对较好,具有与一般胰腺肿瘤不同的分子及临床病理特征:按照乳头状结构及黏蛋白的表达又可将其分为多个亚型,不同亚型又具有不同的病理特点.病理学家提出IPMNs是胰腺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深入研究IPMNs及其不同亚型的病理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分子变化,将能更好的揭示IPMNs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征.本文回顾相关文献,从分子特征、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不同角度对目前IPMN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 of the bile ducts,BPMT)和胰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 of the pancrease,IPMT)临床少见[1-3],不易早期诊断。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治BPMT和IPMT患者各2例,发现两病有共同的特点。本研究拟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规律。  相似文献   

15.
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胰腺导管腺癌,其预后很差。然而,胰腺导管上皮发生的另一类肿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s,IPMT) 却有着较好的预后,以前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其尚不熟悉,直至近几年才逐渐被认识。Kimura等曾以以下特点作了报道:(1)胰腺导管内大量的黏液产生和潴留;(2)乏特乳头部开口由于黏液流过而扩大;(3)主要在主胰管内发展和播散;  相似文献   

16.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联合SpyGlass内镜直视系统(简称SpyGlass)诊断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IPMN-B)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ERCP联合SpyGlass检查的IPMN-B 9例患者资料,分析其ERCP及SpyGlass特征、并发症、病理、预后等资料。9例IPMN-B最终诊断5例良性,4例恶性;成功实施ERCP 9例,SpyGlass技术成功8例。内镜见乳头开口黏液流出5例,ERCP球囊取出黏液8例。所有患者ERCP见胆管广泛扩张伴充盈缺损,SpyGlass见胆管内黏液。SpyGlass显示病变黏膜呈“鱼卵状无血管像”(Ⅱ型)3例,“鱼卵状伴血管像”(Ⅲ型)1例,“绒毛状”(Ⅳ型)4例,8例明确病变范围。1例SpyGlass发现病变累及肝内外广泛胆管,因此建议肝移植,避免外科手术探查。1例Ⅲ型病灶SpyGlass检查进行直视下活检,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与术后病理吻合。9例均无并发症发生。ERCP联合SpyGlass可明确IPMN-B病变范围,为后续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其诊断IPMN-B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刘西禄  赵小琳 《山东医药》2013,(40):84-87,90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指起源于主胰管或分支胰管内上皮细胞,形成大体可见的乳头状(偶见扁平状)、产黏液的,并伴有不同程度胰管扩张的一类肿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囊性肿瘤.1982年由Ohashi等首先报道,并命名为产黏液胰腺癌;IPMN曾被称为绒毛状腺瘤、乳头状肿瘤、乳头状癌、胰腺黏液导管扩张症及胰腺产黏液性肿瘤等[1].2000年,WHO将胰腺产黏液性肿瘤分成IPMN及黏液性囊性肿瘤(MCN).根据细胞及组织异型程度,IPMN又被分成非浸润性IPMN(包括低级别、中等级别及高级别异型增生)和浸润性IPMN;根据累及胰管的范围,IPMN又被分为主胰管型(20%)、分支胰管型(40%)及混合型(40%)[2].  相似文献   

18.
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是指胰胆管汇合部位位于十二指肠壁外或汇合部形态和解剖发生先天性异常的一种情况。而胰腺分裂(pancreas divisum,PD)是胰腺最常见的先天性解剖异常,由胚胎发育时期腹侧胰管与背侧胰管融合失败所致。本文报道1例3岁患儿在ERCP下证实同时存在3种胆胰管解剖异常,除PBM合并PD外,在背侧胰管与胆总管末端之间还存在罕见的交通支,内镜下成功治疗。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40例经外科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非浸润性IPMN 26例,浸润性IPMN 14例。浸润性组患者CA19-9>37U/ml 7例,CEA>3.4 ng/ml 6例,肿瘤长径>3 cm 10例,胰管直径>5 mm 11例,增强CT可见壁结节10例,均显著多于非浸润性组的2例,1例,3例,5例,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这些指标均有助于鉴别IPMN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20.
超声内镜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EUS检查,并与体表超声(US)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果作比较。结果:EUS诊断慢性胰腺炎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显著高于US和ERCP,其诊断符合率达91.3%,亦显著高于US(45.7%)和ERCP(58.7%)(P<0.01)。结论:EUS对慢性胰腺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