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中国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整群抽样选取广东省中山市3所中学1323名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hort-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Chinese,s-EMBU-C)。结果:(1)流动青少年睡眠障碍检出率27.51%;(2)九年级学生在PSQI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高于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P0.05);(3)母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对子女睡眠质量影响最大。结论:流动青少年近三分之一有睡眠障碍,且个体差异较大。父母对子女的关怀越多,子女睡眠质量越好;父母对子女越严厉或冷漠,子女睡眠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于2005年3月对四川省城乡青少年进行了父母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查,结果如下: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取分层随机取样,从四川省成都市、中小城市(乐山市)和农村地区各抽取初、高中各一所,共六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研究青少年归因方式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儿童归因方式问卷(CASQ)对269名14 ̄16岁的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与具有乐观归因方式的青少年相比,具有悲观紧因方式的青少年回忆出较少的父母的温暖,较多的母亲的拒绝、否认和父亲的惩罚;具有悲观归因方式的女孩比男孩回忆出更多的母亲的惩罚;悲观的紧因方式与父母的过度保护无明显关系。结论:青少年的归因方式与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市313名初中、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经改编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的身体自我概念、个性自我概念高于女生,父亲文化程度高的子女家庭自我概念高于父亲文化程度低的子女(P〈0.05);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与青少年自我概念各因素有正相关,父亲、母亲的严厉惩罚和母亲的情感疏远与青少年自我概念各因素有负相关(P〈0.01)。结论:青少年身体自我概念和个性自我概念存在性别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自我概念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人格的关系.方法:以湖南、四川、福建、北京四地的637名初二、高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中国人的个性量表(CAP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青少年人格特点方面,女生的神经质均数显著高于男生(t=2.923,P<0.01),而男孩的人际和谐性、面子、防御性的均数显著高于女孩(t=2.049,P<0.05;t=2.904,P<0.01;t=2.103,P<0.05).独生子女的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方面的均数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3.577,P<0.001;t=3.787,P<0.001;t=4.041,P<0.001).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素与青少年人格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多达到显著性水平.经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青少年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有积极作用;父亲的惩罚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对青少年的宜人性、人际关系有消极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点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究青少年人格特点和人格偏离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形容词检测表(PACL)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393名初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不同,青少年的人格特点也相应发生变化;反社会型人格偏离主要受到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度保护因子的影响.分裂样人格偏离主要受到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的影响,被动一攻击型人格偏离主要受到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的影响。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点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青少年心理韧性的特点,探讨青少年的心理韧性分别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400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1差异检验表明:心理韧性总分在年级(t=3.804,P0.01)、独生子女(t=2.023,P0.05)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心理韧性总分和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均有显著正相关(r=0.356~0.408,P0.01),和父、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均有显著负相关(r=-0.223~-0.273,P0.01);3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对韧性均有正向预测作用,父亲的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对韧性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2020年9-10月,运用问卷星,抽取广东省佛山市某高校大一到大四458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主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家庭功能量表与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功能与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主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当前青少年的依恋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CR),以及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6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进行了测评.结果:①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异.②依恋回避与母亲关爱、父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父亲鼓励自主均呈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母亲关爱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父亲控制呈显著正相关.③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关爱、父亲鼓励自主能显著预测个体的依恋回避,母亲控制和母亲关爱能显著预测依恋焦虑.结论:青少年的依恋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 抽取 2 0 6名青少年为本研究的对象 ,其中男生 1 0 4名 ,女生 1 0 2名 ,每位被试完成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 EMBU) ,其父母完成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 CBCL)。结果 青少年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行为问题 ,男女生的行为问题有所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女生的行为问题有显著的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与男生的行为问题有一定关联。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有关。父母亲要重视改善教养方式 ,减少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490名大学生被试完成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的评定。结果:被试总体的网络成瘾检出率为7.6%;在家庭环境方面,网络成瘾组家庭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在父情感温暖、父拒绝否认、父过度保护、父惩罚严厉、父过分干涉、母拒绝否认、母严厉惩罚、母情感温暖上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0.001)。结论:矛盾的家庭环境和拒绝、否认、缺少温情的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犯罪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犯罪青少年及作为对照样本的普通青少年进行测试,并对家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犯罪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等因子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及文化程度,父母是否健在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农村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与Piers-Harris自我意识量表(PHSS)对249名农村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①不同性别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显著。②农村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存在性别差异。②农村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父命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 父母应注重和改善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以促进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大量研究证明,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能够有效预测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性别、年龄在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关系中的差异研究并不一致,大多数研究证明,父亲和母亲不同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随着青少年年龄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具有稳定性,而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会有所改变。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中介变量主要是个体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 ),对237名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取语文、数学考试期中、期末成绩的均分做学业成绩的指标,比较其与EMBU因子的相关。结果:男生FSS1、MSS1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4.929,-3.987;P<0.01);FSS2、FSS5、MSS3、MSS4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913,2.997,3.976,3.578;P<0.05)。 FSS1、MSS1因子分与儿童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P<0.01),FSS2、FSS3、FSS5、FSS6、MSS3、MSS4因子分与儿童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有较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26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自尊在性别、独生与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父母教养方式部分因子在学生性别、独生与否上有显著差异;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高分组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均高于低分组,而父母拒绝否认高分组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分组;大学生自尊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都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尊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中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中文版(CFMPS)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等问卷对39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条理组织上性别与年级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3.039,P<0.01),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t=-3.00,P<0.01);行为迟疑度上年级差异显著,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t=-2.00,P<0.05)).②父母亲温暖理解型的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形成顺应型的完美主义有显著正相关;父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干涉保护与中学生形成顺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羞怯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羞怯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河北省某高校17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羞怯与父母亲拒绝、否认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19,0.16;P0.01),与父亲的惩罚、严厉显著正相关(r=0.16,P0.01),父母亲的拒绝否认可正向预测羞怯(β=0.18,0.16;P0.05)。结论来自城镇大学生的羞怯水平低于来自农村大学生的羞怯水平;父母亲采用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越多,其子女的羞怯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情况,并分析青少年罹患双向情感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旨在进一步认识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家庭养育特点。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回顾分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2例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时期内35例上海市健康青少年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青少年父母家庭教养方式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父亲教养方式中惩罚严厉得分较低(t=3.449,P0.01),过度保护得分较高(t=-2.206,P0.05)、拒绝否认得分较高(t=-2.238,P0.05);与对照组相比,母亲教养方式中偏爱被试得分较高(t=-2.682,P0.01);将青少年是否罹患双向情感障碍作为因变量,将父亲教养方式中惩罚严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与母亲教养方式中偏爱被试,经二元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惩罚严厉分值增加可能是造成青少年罹患双向情感障碍的危险因素(OR=1.889,P0.01)。结论: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发生双相情感障碍症密不可分,尤其是父亲惩罚严厉带来的影响较显著,父母应重视日常对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父亲,应减少对青少年惩罚与严厉态度,对减少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简易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简易应对方式状况,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简易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300名中学生进行评定。结果男生和女生在简易应对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性别差异,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简易应对方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