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理疏导结合感知控制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劳(CRF)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鼻咽癌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放疗期间全程给予心理疏导结合感知控制,对照组仅给予感知控制干预。评估放疗近期疗效、心理状态、CRF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放疗近期疗效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_(观察组)=-10.29,-10.65,P0.001;t_(对照组)=-9.51,-10.05,P0.001),而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较对照组大(t=-2.60,-2.47,P0.05)。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CRF程度较干预前明显轻(U=21.14,5.69;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CRF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U=8.59,P0.05)。干预后观察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调查表(QLQC30)评分中5项功能量表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3项症状量表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功能量表评分)=3.41,3.49,5.07,3.47,2.73;t_(症状量表评分)=-5.02,-3.66,-2.36;P0.05)。结论:对严格筛选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结合感知控制可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减轻CRF,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认知干预和技巧干预对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和社会功能缺陷的疗效。方法:选取外伤后6个月以上的稳定期脑外伤患者90名,随机分成认知干预组(n=30)、技巧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认知干预组采用针对患者现实生活表现的认知取向的生活事件讨论、情境扮演、家庭作业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技巧干预组采用针对测试技巧的心理推理能力故事理解、图片理解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的门诊随诊服务。三组干预均为每周1次,共12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采用心理推理能力经典任务、脑外伤患者心理推理能力他评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三组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和社会功能。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认知干预组与技巧干预组的心理推理能力经典任务总分[(14.7±1.3),(15.2±1.7)vs.(12.5±1.6)]、脑外伤患者心理推理能力他评量表得分[(128.7±17.8),(126.8±17.9)vs.(109.5±16.5)]高于对照组(均P0.05),SDSS得分低于对照组[(9.4±1.1),(10.0±1.0)vs.(12.1±1.3),P0.05],认知干预组和技巧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认知干预组与技巧干预组的心理推理能力经典任务总分[(16.5±1.4),(15.9±1.2)vs.(13.3±1.5)]、脑外伤患者心理推理能力他评量表得分[(146.6±15.7),(134.5±14.6)vs.(115.8±21.2)]高于对照组(均P0.05),SDSS得分低于对照组[(7.1±1.2),(8.0±0.9)vs.(11.4±0.8),P0.05],认知干预组的他评量表得分高于技巧干预组[(146.6±15.7)vs.(134.5±14.6),P0.05],SDSS得分低于技巧干预组[(7.1±1.2)vs.(8.0±0.9),P0.05]。结论:认知干预和技巧干预均能提高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认知干预方法的疗效可能优于技巧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正性团体心理指导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CI)后偏瘫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80例CI后偏瘫患者分为正性团体心理指导+康复训练组(联合组,n=40)和康复训练组(对照组,n=40)。于干预前(T1)及干预3个月后(T2)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一致感(SOC)[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生活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比较前后有无差别。结果:T2时,两组SDS、SAS评分均较T1时降低,但两组降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SDS)=1.971,P=0.052;t_(SAS)=1.071,P=0.287)。两组SOC-13各维度评分均较T1时升高,且联合组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t_(理解感)=2.544,P=0.013;t_(可控制感)=6.952,P0.001;t_(价值感)=3.478,P=0.001)。两组MCMQ面对评分较T1时升高,且联合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t=3.883,P0.001),屈服评分较T1时降低,但两组降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2,P=0.638);各组回避评分组内及组间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88,P=0.063)。两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总分评分均较T1时升高,且联合组运动功能、总分评分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t_(运动功能)=2.704,P=0.008;t_(总分)=2.829,P=0.006),但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升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认知功能)=1.112,P=0.265)。结论:正性团体心理指导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CI后偏瘫患者有助于减轻其负性情绪,提升其SOC,调整其应对方式,改善其生活能力,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中途过渡宿舍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对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入住中途过度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病人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常规的专科治疗,分别治疗8周,采用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为期8周过度宿舍的系统康复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SDSS量表评分(t=2.73,P0.01)优于对照组,WCST量表评分(t=3.04~14.20,P0.01)优于对照组,临床记忆量表评分也有明显改善,在指向记忆、联想学习两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2.13、2.90,P0.015或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中途过渡宿舍行系统康复治疗对其认知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按摩手法对更年期综合征伴抑郁症患者心理应激、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更年期综合征伴抑郁症患者为对象,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实施按摩手法治疗)各41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理应激指标[血清5-羟色胺(5-HT)、色氨酸羟化酶-2(TPH-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围绝经期症状评分[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KMI)]、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SL)、总睡眠时间(TST)、觉醒次数(AT)],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MEN-QOL)评估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5-HT、TPH-2、HAMD-17、KMI评分、SL、TST、AT、MEN-QOL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两组5-HT、TPH-2明显升高,TST明显延长,HAMD-17、KMI评分、MEN-QOL评分明显降低,SL、AT明显缩短(t_(观察组)=57.281、26.626、-53.113、-55.507、-19.057、15.455、-16.641,t_(对照组)=40.937、11.954、35.621、-38.789、-11.644、9.838、-7.356,F_(观察组)=21.057,F对照组=13.262;P均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t=15.982,12.119,-16.629,-20.905,-5.351,4.667,-8.166,-12.903,-24.118,-24.741;P0.01)。结论 :按摩手法在更年期综合征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可明显缓解其心理应激、围绝经期临床症状、睡眠障碍,并有效减轻抑郁情绪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程序化疼痛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9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程序化疼痛干预+心理干预,n=248)和对照组(常规干预,n=248)。于干预前(T1)及干预1个月后(T2)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症状自评量表(SCL-90)]、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评分(Charnley)]及生活质量[生存质量量表(SF-12)],于T1、干预后1d(T3)、2d(T4)、3d(T5)时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简化McGill疼痛问卷-2(SF-MPQ-2)]。结果:T2时,研究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恐惧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9,-5.535,-7.397,-6.425,-7.896;P0.05);研究组Charnley量表中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0,6.030,10.826;P0.05);研究组SF-12量表各因子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08,10.017,8.469,8.219,4.929,10.651,7.641,7.976;P0.05)。T1、T3、T4、T5时,两组静息和活动状态SF-MPQ-2评分组间效应、时间点效应及组间与时间点交互效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静息F_(组间)=63.568、F_(时间点)=6713.101、F_(组间与时间点)=268.979,活动F_(组间)=33.260、F_(时间点)=9172.793、F_(组间与时间点)=422.453,P均0.05)。结论:程序化疼痛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对改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情况、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一定帮助,于疾病转归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心理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院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简明精神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的得分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行心理行为干预后,BPRS、SANS、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积极参加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以强化,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局限性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缺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额叶、颞叶、额颞叶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的缺陷,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组为110名在本所进行司法鉴定的局限性颅脑外伤患者,包括额叶损伤组29例,颞叶损伤组33例,额颞叶损伤组48例。选取正常对照50例。所有被试接受3个心理推理能力测试(错误信念、解释性任务、失言任务),以及3个执行功能测试(河内塔测验、Stroop测验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比较各组间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差异,并对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个研究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的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额叶组的错误信念和Stroop卡B正确数最低;颞叶组的失言任务得分最低,河内塔测验步数最多;额颞叶组的解释性任务和威斯康星完成分类数最低(均P<0.01)。研究组的错误信念与河内塔步数(r=-0.30)、Stroop测验卡B耗时(r=-0.43)和威斯康星完成首次分类所用卡数(r=-0.30)均呈负相关(均P<0.01);解释性任务与河内塔耗时(r=-0.36)和Stroop卡AB时差(r=-0.36)呈负相关,与威斯康星测验完成分类数呈正相关(r=0.66);失言任务与河内塔耗时(r=-0.69)、Stroop卡B耗时(r=-0.46)和威斯康星完成首次分类所用卡数(r=-0.52)均呈负相关(均P<0.01)。对照组各项心理推理能力任务和执行功能之间无明显线性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三组脑外伤患者各个心理推理能力的相关因素基本相似,其中,Stroop卡B耗时越少,其错误信念得分越高;威斯康星完成首次分类越快,其解释性任务得分越高;河内塔测验耗时越少,其失言任务得分越高。结论:脑外伤患者存在心理推理能力的下降,这种下降与其同时存在的执行功能低下存在正相关,其中,错误信念成绩与Stroop测验成绩、解释性任务与威斯康星卡片测验、失言任务与河内塔测验的相关关系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配合呼吸康复训练在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机治疗与呼吸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脱机情况,呼吸、血气及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1周、2周成功脱机率(70.0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0%、70.00%),脱机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5.00;t=4.04;P0.05)。两组干预后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t_(实验组)=11.23,9.92,11.33,-11.56;t_(对照组)=8.22,7.75,10.40,-10.48;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率、呼吸频率及PaCO_2显著较低,PaO_2明显较高(t=-8.79,-5.26,-8.18,3.11;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_(实验组)=11.41,11.61;t_(对照组)=9.98,10.82,P0.01),但实验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65,-4.59;P0.01)。结论:在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前治疗中,早期心理干预配合呼吸康复训练有助于缩短脱机时间、短期内提高脱机成功率,并对改善呼吸、血气及负面情绪状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化干预对老年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命体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化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满意度。结果:与干预前相较,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t_(观察组)=23.656,27.635;t_(对照组)=17.209,14.734;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30,-14.438;P0.05);麻醉前、术后1小时观察组HR和MAP均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显著(F=4.165,29.285;P0.05);术后6、12小时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显著(F=63.914,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高(χ~2=6.832,P0.05)。结论:系统化干预可明显调节老年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稳定其生命体征并提高患者干预满意度,临床积极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应对治疗(CCT)联合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短期临床疗效、社会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70例G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CT联合帕罗西汀组35例(31例完成)、帕罗西汀组35例(32例完成)。两组患者分别在基线期以及治疗4周后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估、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查、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成套认知测验。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CCT联合帕罗西汀组在SAS评分、HAMA评分、SDSS评分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P300波幅、MCCB评分注意/警觉性、推理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认知领域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P<0.05),CCT联合帕罗西汀组的总显效率(51.6%)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25%)。结论:认知应对治疗联合帕罗西汀对GAD患者的治疗在短期内起到增效或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干预辅助综合性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认知干预和综合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χ~2=4.36,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83,P0.05),观察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4.02,P0.05);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为显著高于对照组(t=9.70,P0.05),观察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6.31,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量表中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社会功能、情绪角色、活力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8.31,8.79,9.31,5.81,6.66,8.43;P0.05)。结论:心理认知干预辅助综合性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信群延续性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实施微信群延续性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早期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0)评分、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分、生活质量问卷(COHQOL-OQ)量表评分及出院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出院时相较,出院后3个月两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及社会生活适应评分、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精神维度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显著(t_(观察组)=18.003,28.973,18.280,4.433,5.299,6.889,7.932;t_(对照组)=8.814,15.543,10.616,2.235,3.142,4.678,5.011;P0.05),并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t=8.498,17.216,8.309,2.390,2.295,2.421,3.106;P0.05);出院后1、3个月两组ESCA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显著(F=8.923,7.502;P0.001),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F=6.852,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63%较对照组34.88%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5,P0.05)。结论:微信群延续性干预可有效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患者早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达到提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人际心理治疗对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人际心理治疗等心理康复干预。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社会功能缺陷及社会支持水平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为期16周人际心理治疗干预后,研究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482,P0.05),研究组SSRS客观支持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6.648,P0.05);主观支持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6.691,P0.05);支持利用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3.4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SDSS缺失总分及各因子分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50~-16.338,P0.05)。结论:人际心理治疗干预能够很好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改善家庭与社会功能,让患者更好融入社会,缓解症状,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况、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依从性、神经功能[神经功能障碍量表(CS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pitzer)]。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048,-8.128,-5.477;P0.01),观察组依从性评分及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及朋友支持、生活前景认识等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968,8.639,6.911,12.485,9.935,8.367;P0.001)。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GSES、CQQ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t_(对照组)=10.792,13.511,13.176,13.935;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t=2.621,4.683;P0.05)。干预前,两组GSES、CQQ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CQQC评分均明显提高(t=-13.244,-15.524,-25.508,-20.155;P0.05),且观察组于对照组相比GSES、CQQC评分更高(t=5.224,2.684,P0.05)。结论: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可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倒,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精神科治疗,研究组患者合并音乐治疗.分别治疗半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PANSS评分优于对照组(t=16.32,P<0.01);研究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t=8.60,P<0.01);研究组SDSS评分优于对照组(t=2.69,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音乐治疗对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朋辈式心理辅导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采用朋辈式心理辅导模式进行护理,在入组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评定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并于出院6个月统计依从服药的例数。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ITAQ总分、SDSS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干预组的ITAQ总分高于对照组的ITAQ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P﹤0.05);干预组的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的SD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出院6个月干预组的ITAQ总分高于对照组的ITAQ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5);干预组的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的SD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5)。出院6个月干预组有43依从服药(87.8%),对照组有32例依从服药(65.3%),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87,P﹤0.01)。结论将朋辈式心理辅导理念运用到精神康复护理中,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态度,提升对疾病的自知力,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同时改善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中途过度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对恢复期精神病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入住中途过度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病人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常规的专科治疗。分别治疗半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为期半年过度宿舍的系统康复治疗,研究组PANSS量表评分(t=2.20,P<0.01),ADL量表评分(t=1.87,P<0.01)和SDSS量表评分均(t=2.13,P<0.01)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中途过渡宿舍行系统康复治疗对其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乳汁分泌、婴儿照顾能力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产后抑郁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常规产后抑郁心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患者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的评估,并对母乳量及婴儿照顾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治疗6、12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SDSS评分降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t=-2.870,-3.622;P0.05)、SDSS评分(t=-5.603,-8.651;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6、12周后两组患者泌乳量及婴儿照顾能力提高,观察组患者泌乳量评分(t=4.604,5.224;P0.05)及婴儿照顾能力评分(t=3.562,3.465;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团体人际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提高泌乳量及婴儿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