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也就是说真正医术高明的人,不仅要擅长诊断和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要精通防病于未然的理论和实践。《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的理论,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和完善.目前经典的中医治未病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未病先防是未雨绸缪,保身防病,首要目标是不生病;既病防变则  相似文献   

2.
第十六讲不治已病治未病,标本有度《黄帝内经·素问》说:“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与其用药治疗得的病,不如平素注意调养,锻炼身体而不得病。这是我国预防医学的一句名言。就连非医学书古典名著《淮南子》中也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  相似文献   

3.
眼底保卫战     
陶勇 《健康世界》2012,(2):10-15
有一类眼科疾病,直接损害视力,治疗效果也不佳,这就是眼底疾病。《黄帝内经》中曾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策略;《格致余论》中也讲到“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意在告诫人们重视防患于未然,不赞成等到生病后再去治疗。  相似文献   

4.
人们大多知道葛洪在制药化学方面的出色成就,其实他在养生学方面造诣也颇深. 先治身后养生 葛洪在《抱朴子·附篇》写道:"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设,犹宫室也,支体治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至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国.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元气)所以全其身,民弊国亡,气衰身谢,是以至人之士,乃施药于未病之前,不追修于既败之后.故知生难保而易散,气难清而易浊.若能审机权,可以制嗜欲,保全性命."  相似文献   

5.
《养生四要》卷四为《却疾》,即专论防治疾病。万全笃信《黄帝内经》有关“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论述.十分注重预防疾病。他在本卷一开始就说:“吾闻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将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者十痊八九,治将病者十痊二三,治已病者十不救一。”认为医生如果注重治未病,也就是着重于预防疾病.其效果可高达百分之八九十;  相似文献   

6.
灸法四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生,<内经>称之为"道生",<千金要方>亦称为"摄生".今人多称为"保健",是强健身体,抵抗衰老,防病御病,延年益寿之意."治未病"--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历代医家、养生家的养生思想,亦如<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古人之养生,其意深广,岂敢小视!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即采用各种预防的方法,避免疾病的发生。"治未病"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内容广博。当前,随着回归自然热的逐渐兴起,人类追求返璞归真,养生保健,绿色疗法,"治未病"也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祖国传统医学一贯主张"上工治未病"。自《黄帝内经》以来的2000多年,历代医史文献对"治未病"的记载,主要可归纳为两方面:第一,"未病"的涵义。一  相似文献   

8.
论中医学"治未病"的特色与优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1].古医籍<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其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论篇>记有:"病虽未发,见赤者刺之,名日治未病"等论述.所谓中医"治未病",一是"未病先防",即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二是"既病防变",即突出了着重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这些理论和经验是中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是《黄帝内经》养生之道的总纲。《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之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并对懂得治未病、积极做好预防的医生,给以很高的赞誉,称之为“上工”,是最高明的医生。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就是未雨绸缪 《黄帝内经》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充分说明祖国医学早已认识到对疾病应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治未病”就是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1.
典故原文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相似文献   

12.
《长寿》1996,(10)
抱朴子,本名葛洪,我国晋代著名养生家。他不仅具有一套养生理论,而且躬行实践,炼丹制药,健步云游,寿八十余岁而终。其精粹短篇《养生论》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养生史上一篇名作。 以国喻身,治身如治国,这是葛氏《养生论》的立论根基。抱朴子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设,犹宫室也;支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神犹  相似文献   

13.
"未"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没,与"已"相对,"治未病"的字面意思是治疗没有发生的病症,这好像有些玄乎。但在中医里面,治未病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养生思想:没病要防病,小病防变大病。唐代的大医学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可见,在"未病"的时候防止疾病发生尤为重要。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国内一些大型中医院相继开设了治未病项目。那么,哪些人需要治未病?治未病过程是怎样的呢?您需要治未病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特别来到今年5月份刚刚成立的浙江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采访。该中心通过门诊为大家做体质辨识、建立体质档案,并提供保健、治疗建议。治未病中心的金明兰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秉承中医理论,治未病中心将人的体质分为9类,根据每一类人体质不同,小到每个人是该喝豆浆还是喝牛奶、头朝南睡好还是朝北睡好,大到开什么药方,用什么仪器治疗,专家都会给出意见。金医师说,来治未病中心的人基本上有以下四种情况。自己感觉"很疲劳"要求做身体保健的;有想怀孕的妇女提前做调养的;有孕妇来做产前、产中、产后体质调养的;有家长为了让宝宝健康成长,带出生不久的婴幼儿来做体质辨识的。在此,选载几个有代表性的病例,可能对读者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先贤的医学经典之作《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题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报告中庄严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一词的由来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里的“治”有调养、调摄之意;“未病”指尚未患病的机体,“治未病”就是调养、调摄尚未患病的机体.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益生曰祥     
益生曰祥。——[春秋]李耳据《史记》记载:“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的奠基者,也是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孔子曾问礼于老子,然后说了如下一段话:“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可见孔子对老子评价之高。《老子》  相似文献   

17.
健康网 《时尚育儿》2015,(10):63-6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两千年来,作为重要的治未病思想原则,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指导正确养生、治疗起着积极作用,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有才能的人。懂得防患于未然。病已经形成再治疗它,混乱的状况已经形成再去治理它,就好像口渴了再打井,开始争斗再制造兵器。“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行之,则可延年益寿、颐养天年;背之,则疾病缠身。苦熬时日。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此学说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随着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并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和完善。笔者对治未病思想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1理论基础《难经.七十七难》曰:"所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当传之予脾,故当先实其脾气,无令其受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