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经历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和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留守经历的调节效应。方法:在四川、重庆3所高校中选取879名大学生(有留守经历396名,无留守经历483名),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尊量表(SE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负性生活事件、自尊、心理韧性、抑郁情绪,采用Bootstrap程序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使用多群组分析法检验有无留守经历的调节效应。结果: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ASLEC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者[(9.0±3.8)vs.(6.8±3.1),P0.001]。大学生留守经历与ASLEC和SDS得分呈正相关(r=0.22~0.28,均P0.01),与RSCA和SES得分呈负相关(r=-0.29~-0.56,均P0.01)。SES得分和RSCA得分在ASLEC得分与SDS得分中起着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分别为0.08、0.13、0.07,均P0.01);Bootstrap检验显示链式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95%CI=0.13~0.68);留守经历对自尊和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限制模型的拟合度变差△χ2=2120.68,△df=8,P0.001)。结论:自尊和心理韧性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留守经历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非适应性策略在抑郁症状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从全国10个城市抽取7110名(男生3486人,女生3624人;高中3496人,初中3614人)中学生,采用流调中心抑郁用量表(CES-D)、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评定中学生的抑郁症状、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值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并采用路径分析评估非适应策略的中介效应。结果:中学生的CES-D平均分为(17.0±9.2),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7.0%。男生和女生的ASLEC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5±20.0)vs.(30.5±18.9),P0.05],高中生的ASLEC得分高于初中生[(33.9±19.6)vs.(27.3±18.6),P0.01]。CERQ-C的非适应性策略得分为(38.6±10.4),与CES-D得分和ASLEC得分三者之间呈中度正相关(r=0.40~0.48,均P0.05);且非适应性策略在抑郁症状和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2,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中学生的抑郁症状可能与其经历较重的负性生活事件相关,而对负性生活事件的非适应性策略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相对剥夺感在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山东省某高校413例大学生(男200例,女213例,年龄16~21岁),采用相对剥夺感问卷(RD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网络成瘾量表(CIAS-R)分别对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水平进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BollenStine解靴带法和Bootstrap法对领悟社会支持和相对剥夺感在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相关分析显示,PSSS得分与ASLEC得分、RDQ得分和CIAS-R得分分别呈负相关(r=-0.11~-0.36,Ps0.05),ASLEC得分、RDQ得分和CIAS-R得分之间呈两两正相关(r=0.14~0.23,Ps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ASLEC得分对CIAS-R得分的直接通径无统计学意义(β=0.11,P0.05),PSSS与RDQ得分在ASLEC与CIAS-R得分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模型的Bollen-Stine Bootstrap P值为0.003,PSSS和RDQ得分的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的Bootstrap输出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10,0.103)、(0.002,0.032)和(0.005,0.061)。结论:本研究提示生活事件可能会降低个体领悟社会支持,增强相对剥夺感,间接促进个体网络成瘾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影响,以及述情障碍的中介作用和情绪调节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17名青少年,采用渥太华自伤量表(OSI)评估其是否存在NSSI行为,NSSI行为特征及严重程度,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评估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严重程度,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量表(TAS-20)评估个体述情障碍是否存在以及严重程度,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评估个体调节情绪困难的程度。结果:青少年NSSI严重程度、ASLEC得分、TAS得分以及DERS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64、0.61、0.59、0.78、0.61、0.64,均P<0.001)。青少年NSSI严重程度与ASLEC得分正向关联(β=0.49,P<0.001);TAS得分在青少年NSSI和ASLEC得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大小为0.21(95%CI:0.13~0.31,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1%;DERS得分在青少年NSSI和TAS得分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21,P<0.01)。结论: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既可以直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生孤独感对手机成瘾的具体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孤独感量表、负性情绪量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35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孤独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中是否起到中介效应。结果:(1)大学生孤独感与负性情绪、消极应对方式、手机成瘾之间均呈正相关(r=0.20,0.26,0.11;P0.05)。负性情绪与消极应对方式、手机成瘾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0.29;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手机成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P0.01);(2)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孤独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孤独感通过两条途径间接影响手机成瘾,并且数据显示两条中介作用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孤独感与手机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和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表明,神经质、消极应对以及生活事件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而积极应对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生活事件通过神经质到抑郁、生活事件通过神经质和积极应对到抑郁、生活事件通过神经质和消极应对到抑郁这三条中介路径均显著。结论:神经质和应对方式在大学生应激与抑郁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学生抑郁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检验应对方式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以期为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徐州医学院的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的抑郁检出率为32.23%,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医学生抑郁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抑郁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均两两相关(P0.01),应对方式在抑郁和生活事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应对方式在医学生的抑郁与生活事件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应对方式和神经质在生活事件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大五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30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神经质以及生活事件各因子与焦虑、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问题解决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均呈显著负相关(r=-0.09,-0.13,-0.16,-0.19;P<0.01),而其他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神经质、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显著(F=240.17,P<0.01)。结论大学生负性情绪与生活事件、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神经质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的应激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特质焦虑和抑郁简式量表对9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调节效应显著。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显著。与积极性质的应对方式的缓冲作用相比,消极性质的应对方式所起的负作用更明显些。退避与合理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生活事件所引发的负性情绪。结论:应对方式多个维度在生活事件与负性情绪间具有中介作用。仅主观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抑郁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儿童抑郁量表(CDI)对随机抽取的144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负性生活事件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睡眠质量;(2)抑郁部分中介了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3)抑郁的中介作用受到心理韧性的负向调节,即中介效应对于心理韧性水平低的初中生更大。结论:负性生活事件通过抑郁影响初中生睡眠质量,且抑郁的中介作用受到心理韧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自尊对大一新生抑郁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尊量表(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整群抽取的湖南省某大学的526名大一新生进行测查。结果:抑郁在大一新生的年龄(F=2.71,P0.05)和父母婚姻状况上(F=6.73,P0.001)存在显著差异,自尊在大一新生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且自尊的中介效应效果量为56.6%。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可以直接预测大一新生的抑郁,也可以通过自尊间接预测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主要探索青少年消极退缩、积极应对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孤独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对217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测量工具包括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量表的消极退缩与积极应对分量表、孤独感量表以及网络成瘾量表等。结果:(1)与女生相比,男生的消极退缩较低,积极应对、孤独感以及网络成瘾较高。(2)消极退缩正向预测网络成瘾,积极应对负向预测网络成瘾。(3)孤独感在消极退缩、积极应对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7.48%和37.50%。结论:青少年的消极退缩与积极应对可直接影响其网络成瘾,也可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心理弹性、人际关系困扰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72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人际关系困扰显著正相关(r=0.50,0.30;P0.01);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14,P0.01);抑郁与人际关系困扰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1),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45,P0.01);人际关系困扰与心理弹性评分呈负相关(r=-0.35,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困扰在负性生活事件影响抑郁的过程中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56%。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分别通过心理弹性、人际关系困扰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抑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同伴接纳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PIU)的影响。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核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同伴接纳自我报告、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全国7个省份1520名10-19岁青少年进行两次追踪问卷调查,使用多元依次回归和Bootstrapping法检验在生活事件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中,抑郁的中介效应和同伴接纳有调节的中介机制。结果:1抑郁对生活事件和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2同伴接纳调节了中介过程,具体而言,相比低同伴接纳(B_(simple slope)=0.82,P0.001),高同伴接纳(B_(simple slope)=0.56,P0.001)更能缓冲生活事件产生抑郁,最终减少青少年PIU的过程。结论:同伴接纳调节了生活事件通过抑郁影响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执行功能在儿童肥胖和负性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肥胖对儿童负性情绪的影响提供思路。方法:在北京选取408名四、五年级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学龄儿童执行功能评定量表父母版、正负性情绪量表儿童版、儿童抑郁量表及斯宾思儿童焦虑量表进行测查。结果:小学四、五年级肥胖/超重儿童在执行功能及负性情绪(负性情绪维度、抑郁、焦虑)上的得分表现在统计学意义上均差于正常体重儿童(t=3.30,2.82,5.43,2.56;P0.05);儿童的肥胖与执行功能、负性情绪(负性情绪维度、抑郁、焦虑)均具有显著正相关(r=0.19,0.11,0.22,0.123;P0.05);执行功能在肥胖和负性情绪(负性情绪维度、抑郁、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肥胖部分通过执行功能影响小学四、五年级儿童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负性情绪、赌博认知偏差和赌博成瘾的关系。方法:在澳门某高校选取大学生357名,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赌博认知偏差量表(GRCS)和南奥克斯赌博量表(SOGS)进行调查,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中介效应。结果:高赌博认知偏差大学生的DASS得分、SOGS得分均高于低赌博认知偏差大学生(P0.01或P0.001)。中介效应分析发现,负性情绪对赌博成瘾的直接效应为0.14,以赌博认知偏差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为0.05(均P0.05),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6.3%。结论:负性情绪不仅对赌博成瘾有直接作用,而且还通过赌博认知偏差对赌博成瘾有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少年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焦虑和绝望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Beck焦虑量表(BAI)、Beck绝望量表(BHS)对504名大一新生进行测评,运用层次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积极认知情绪调节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对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焦虑的调节效应分别是-0.097、0.125;青少年生活事件对焦虑的总体效应为0.412,其中直接效应为0.293,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的间接效应为0.119;青少年生活事件对绝望的总效应是0.222,其中直接效应为0.131,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的间接效应为0.090。结论积极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均可以调节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焦虑,均不能调节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绝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个人学业状况角度来考察网络色情成瘾的心理因素。方法:采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中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分量表、网络色情活动问卷、网络色情成瘾测试对1359名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中生的网络色情活动频率及成瘾倾向低于大学生;男生的网络色情活动频率及成瘾倾向显著高于女生。(2)构建链式中介模型,其拟合指标CFI=0.965,TLI=0.948,RMSEA=0.07为可接受模型。这一模型表明,学习自我效能感除了能直接影响网络色情成瘾,还通过学业负性情绪、网络色情活动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网络色情成瘾,总的中介效果量为57.54%,其中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通过学业负性情绪这一路径所起的作用最大。(3)多群组分析表明该链式中介模型在男女中不具有同等意义。结论:学业负性情绪和网络色情活动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青少年网络色情成瘾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并且这一多重中介模型在男女生中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对大学生情绪性进食的影响,检验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进食行为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734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1男生在负性情绪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女生在情绪性进食和积极应对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而在消极应对方式上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2负性情绪各维度与情绪性进食均呈显著正相关(r=0.117~0.179,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340~0.369,P0.01),而与积极应对成显著负相关(r=-0.151~-0.232,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情绪性进食呈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情绪性进食的相关不显著(P0.05)。3消极应对方式在负性情绪对情绪性进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P0.05)。结论:负性情绪与情绪性进食存在相关,消极应对方式能部分中介负性情绪对情绪性进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527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SCL - 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等工具对 5 2 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依次是 :负性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丧失因子、受惩罚因子、对支持的利用度。 (2 )负性生活事件与SCL - 90总分间有显著正相关 ;消极应对与SCL - 90总分间相关极其显著 ;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因子与SCL - 90总分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消极应对等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