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往,我们需要在家中使用接有网线的电脑才可以上网。而现在,只需要一部联网或者可以接收Wi-Fi信号的手机就能够实现。在当今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里,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究竟是创造了亲密关系,还是增加了人际隔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特点及其与自我调控的关系。方法运用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和自我调控问卷,对西安市3所普通高校大一~大四年级的65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F(1,643)=2.89,P0.01)和年级差异(F(3,643)=4.16,P0.001),并且学习适应和情绪适应2维度上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F(3,643)=2.696,P0.05;F(3,643)=3.932,P0.01);2社会适应与自我调控各维度间存在显着相关(r=0.132~0.600);3除投射调控维度外,自我调控各维度能显著预测社会适应(β分别为:-0.30、0.43、0.24,P0.001)。结论自我调控能够显著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亲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母亲教养方式问卷和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对343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对母亲教养方式的3个维度(关爱、鼓励自主和控制)和大学生社会适应的3个维度(人际关系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得分进行相关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母亲关爱因子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情况呈显著性正相关(r=0.519,P0.01),鼓励自主因子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总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148,P0.01)),控制因子与大学生社会人际适应、情绪适应和适应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118,-0.147,-0.154;P0.01),大学生社会适应不存在显著城乡差异。结论母亲的关爱和鼓励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而过度控制则不利于大学生的人际和情绪的适应。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主性与社会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主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调控问卷、大学生社会适应问卷对6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男生的自主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大二、大三的自主水平无显著差异.大四稍有下降.②自主性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及总分间均存在显著相关.③不同自主水平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各维度及总均分上差异显著,高自主水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显著高于低自主水平大学生.④自主水平能显著预测个体社会适应状况.结论:自主性与社会适应存在显著相关,不同自主水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父母低头族在6个月期间与初中生手机成瘾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低头族量表和手机成瘾量表对湖北省一所普通全日制中学的312名中学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两阶段纵向追踪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父母低头族与初中生手机成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父母低头族与初中生手机成瘾这两个变量在前测T1和后测T2的相关之后,前测父母低头族对后测初中生手机成瘾的预测作用显著;前测初中生手机成瘾对后测父母低头族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结论:父母低头族与初中生手机成瘾呈显著正相关,父母低头族能够预测初中生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特点及其与五因素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社会适应问卷、五因素人格问卷对9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社会适应总体水平较高,男生的人际关系适应显著低于女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大一的社会适应状况最好,大四的最差.②人格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及总分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③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间两两差异显著,和谐型最好,情绪型其次,退缩型最差.结论:五因素人格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及社会适应与睡眠障碍的关系,为睡眠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对45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9.8%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组EPQ的P分、N分显著高于睡眠正常组( t=-8.234,-21.274;P>0.001),E分、L分和社会适应性显著低于睡眠正常组(t=9.077,7.855,9.379;P<0.001);PSQI总分、EPQ各维度及社会适应性之间均呈显著相关(P<0.001)。结论: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大学生具有情绪不稳、偏内向、有一定精神质倾向且社会成熟度偏低等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的社会适应问题。睡眠障碍、人格特征与社会适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建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要注重从调整和塑造个性行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改善大学生的睡眠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89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大学生学校适应与人格之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和开放性等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②大学生学校适应总分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除满意度与客观支持无显著性相关外)。结论:人格影响社会支持并作用于大学生学校适应,人格又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学校适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89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量表(AEICS)测量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IDS)、Beck抑郁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国际大学生调查问卷(ICS)中的主观幸福感分量表、自尊量表(SE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其中IRIDS测量人际适应,BDI、SAS、ICS测量情绪适应,SES和GSES测量自我适应)。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各维度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的AEICS得分与人际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得分均呈负相关(r=-0.19~-0.62,均P<0.01)。自我适应在自我同一性与人际适应、自我同一性与情绪适应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0.53和0.58)。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可以预测其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直接预测其自我适应,并通过自我适应间接影响其人际适应和情绪适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适应量表对15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t=3.426,P<0.001)和核心自我评价(t=2.668,P<0.01)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社会适应与核心自我评价、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核心自我评价和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能够预测个体的社会适应(P<0.01).结论 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好;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也越有利于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方法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对南昌市278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1.5进行数据整理和相关分析。结果 1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和考试负担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141,P0.05),与人际交往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252,P0.01);2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相关显著(r=0.152,P0.01);3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回归效果显著(F=60.736,P0.05)。结论社会支持系统是影响女大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国西部大学生的乐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适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乐观量表、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简版、生活满意度量表与积极情绪量表,对西部4所高校的10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社会文化适应对西部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乐观和抑郁关系间具有调节作用(β=0.193,P0.01);(2)社会文化适应对西部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乐观和生活满意度关系间具有调节作用(β=0.286,P0.01);(3)社会文化适应对西部大学生的乐观和积极情绪关系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西部大学生的乐观与心理健康二者之间相关显著,社会文化适应显著的调节自我效能乐观对西部大学生抑郁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编制大学生对权威的顺从感问卷,探究权威顺从感的概念结构,探索权威顺从感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563名大学生权威顺从感的内部结构进行探讨,使用SCL-90等量表研究权威顺从感和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大学生对权威的顺从感由三因子组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45.0%,分别命名为消极顺从感、法理顺从感和积极顺从感,因子负荷介于0.43-0.81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GFI为0.91,AGFI为0.88,CFI为0.87,RMSEA为0.062。内部一致性信度为分别为0.76、0.77和0.64,重测信度为0.76、0.68和0.79。法理顺从感与SCL-90等各项指标的相关介于-0.20~-0.32。结论:所编制的权威顺从感问卷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藏族大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适应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但是,国内学界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上较为薄弱。本研究探讨藏族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被试抽样以班级为单位,在西藏某高校4个年级中抽取319人,发放问卷319份,回收率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类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目的性取样的方法,考虑了地区、学校类型、民族、年级等因素,以云南省3249名本专科学生为被试,用应对方式量表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进行测量.采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划分出高情绪中心应对者、高应对者、低应对者和高问题中心应对者四种应对类型,探讨大学生的应对类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高问题中心应对者的学习、人际、角色、职业、生活和身心症状表现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应对者[如,学习适应得分(3.8±0.6)vs.(3.6±0.7),(3.3±0.7),(3.2±0.6);P<0.001].高情绪中心应对者的学习、人际、角色、职业和生活适应得分最低.分层回归显示,应对类型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各个方面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7~0.34).结论:高问题应对者的学校适应最好,高情绪中心应对者的学校适应最差.应对类型对学校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学习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1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学习适应在各学习成绩分组上存在显著差异(F=19.765,P0.001),学习成绩低分组学习适应得分显著低于高分组(F=19.765,P0.001);2社会支持和学习适应呈显著正相关(r=0.251,P0.001),心理韧性和学习适应也呈显著正相关(r=0.469,P0.001);3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学习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a*b/c=56.89%。结论:学习适应是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测学习适应,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学习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心理弹性理论的基础上,探索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社会支持因子。方法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福建师大和四川师范大学的286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①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学习适应(t=-2.643,P<0.01)、角色适应(t=-3.357,P<0.001)、职业选择适应(t=-2.074,P<0.05)、生活自理适应(t=-4.524,P<0.001)以及身心症状表现(t=-2.401,P<0.05)方面都显著优于非贫困大学生;②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t=-5.015,P<0.001)和对支持的利用度(t=-2.184,P<0.05)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而在主观支持方面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t=7.548,P<0.001);③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与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r=0.155~0.416,P<0.01),主观支持仅与人际适应呈显著正相关(r=0.246,P<0.001);④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适应良好的非贫困生的客观支持(t=3.999,P<0.001)、主观支持(t=4.193,P<0.001)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都极其显著地高于适应一般的非贫困生(t=3.380,P<0.001);适应良好的贫困生仅在客观支持(t=2.647,P<0.01)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显著高于适应一般的贫困大学生(t=2.737,P<0.01)。结论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社会支持保护因子表现为充分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社会适应和自卑感在大学生社交能力和网络成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社交能力诊断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自卑感量表和社会适应问卷对57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网龄之后,(1)社会适应在社交能力与网络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2)自卑感在社会适应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社会适应和自卑感在社交能力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恋爱适应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及动态影响。方法:招募102对恋爱中的情侣施测恋爱适应和关系满意度问卷,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三个时间点的追踪调查。结果:个体的恋爱适应对恋爱满意度有显著的行动者效应和对象效应,其中男性恋爱适应比女性恋爱适应更能预测双方的关系满意度;男女恋爱适应对双方恋爱满意度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只有当个体恋爱适应很低时,伴侣的恋爱适应正向显著预测个体的恋爱满意度;男性恋爱适应和女性恋爱满意度正向预测未来男女双方的恋爱适应及恋爱满意度,且男性恋爱适应的积极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结论:恋爱关系美满的过程就是伴侣双方相互适应的过程,要充分发挥男性恋爱适应在亲密关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与适应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30名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 1女大学生的总体复原力水平高于男性(t=-3.514,P〈0.001);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和适应总体水平均要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F=2.28,P〈0.05;F=5.70,P〈0.001);家庭情况中上水平的大学生适应、复原力水平高于其它大学生(F=3.52,P〈0.01;F=3.42,P〈0.01);2适应与复原力及其各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r=0.637,P〈0.01),且自我认同、压力知觉、支持性环境3个维度对总体适应水平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β分别为0.20、0.20、0.52,P〈0.001)。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与适应状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