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开展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进行心理测验,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乐群性、I敏感性、M幻想性的得分均是高中时的文科生高于理科生(t=3.016,3.667,2.081,P<0.05或P<0.01)。单亲大学生的H敢为性得分高于非单亲大学生(t=2.727,P<0.05)。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H敢为性均是大学生干部得分高于非干部(t=2.612,2.730,2.323,3.781,P<0.05或P<0.01)。恋爱的大学生在A乐群性、F兴奋性、M幻想性、Q 4紧张性的得分高于未恋爱的大学生(t=2.528,2.263,2.630,2.393,P<0.05或P<0.01),而在C稳定性、Q 2独立性、Q 3自律性的得分未恋爱的大学生高于恋爱的大学生(t=-2.348,-2.771,-2.371,P<0.05或P<0.01)。健康方面大学生主观认为好的在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H敢为性、Q 2独立性得分均较高(F=7.917,4.449,11.198,10.752,6.837,P<0.05或P<0.01),而O忧虑性和Q 4紧张性主观认为差的大学生得分较高(F=10.876,7.847,P<0.01)。结论文科生更外向、热情、乐群,敏感,感情用事,幻想;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更善于冒险,敢作敢为,做事少有顾忌;干部学生情绪更稳定,好胜心强,轻松兴奋,敢作敢为,恋爱的大学生更热情,易兴奋,易幻想任性,易紧张;主观认为健康好的大学生情绪更稳定,好强自信,轻松兴奋,敢于冒险,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动态测试60名男女医学生,随着学生年龄及年级的增长,男生Sc,Ma,Si量表分数与入学时相比,有显著降低;女性则在F,Pd,Pa,Pt,Pc,Ma量表上显著降低,Hs量表显著增加,男女医学的人格变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医学生人格特征形成的相关因素,为发展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探寻其理论依据。方法用EPQ量表对601名医学生进行团体测验,其数据在WJZ心理测验软件上预处理后转入电子表格,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PQ量表中E、N、P、L的均值、标准差与常模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L3个维度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当以EPQ为因变量,15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时,进入回归方程的主要是人际关系、家庭、学校教养(育)方式、经济状况、身心伤害否及自我形象、才能、专业的满意度。结论医学生的人格特征还处于发展阶段,其形戍过程与上述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与师范生人格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医学生与师范生的个性差异。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430名医学本科生,采取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并用WJZ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学生与常模比较,医学生与师范生比较,其个性特征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由于院校性质的不同,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对大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张彩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5):778-779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为制定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卫生保健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价睡眠质量,调查信息用SPSS 13.0建立数据库分析。结果入睡困难与失眠后反应的得分均为女生高于男生(t=2.593,-3.176;P0.01)。睡眠质量、觉醒不足、睡眠时间、总分的得分均是高年级组高于低年级组(t=-1.975,-5.155,-2.798,-2.719;P0.05或P0.01)。睡眠时间的得分在临床专业学生较高,其他专业学生次之,护理专业学生较低(F=3.019,P=0.05)。结论女生较男生入睡困难,而且失眠后女生心情更差;高年级与低年级相比:睡眠质量较差,白天更容易打瞌睡,睡眠时间较短;不同专业睡眠时间长短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广西民族地区医学生的身体成分,探讨广西民族地区医学生的腹部脂肪分布特点和体型特征,为学校对医学生的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C-180身体成分测试仪对1 049名(男生400名,女生649名)广西民族地区医学生的体成分进行检测,根据体成分检测结果对民族地区医学生的营养状况、腹部肥胖类型和体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男、女生脂肪过低分别占38.5%、26.35%,男、女生脂肪过高和肥胖分别占11.5%、3.08%;男生的腹部内脏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女生,皮下脂肪含量则明显低于女生;男生以标准型、偏瘦肌肉型、偏瘦型、运动不足型、肥胖型和偏胖型体型为主,女生则以标准型、偏瘦肌肉型、运动不足型和偏瘦型体型为主。结论:广西民族地区男性和女性医学生脂肪过低的人数偏多,应根据体型特点,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强腹部锻炼,防止向肥胖和脂肪过低两极分化,达到身体健康和形体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16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医学生SCL-90总均分及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t=4.44,5.11,3.96,3.43,2.41,3.63;P<0.05)多数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有显著性;②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男、女医学生EPQ的N分均较高(U=3.19,2.45;P<0.05),女生的E分、L分均较低(U=1.98,P<0.05;U=2.39,P<0.05);而男生的P分较高(U=2.02,P<0.05);③EPQ各量表分与SCL-90总均分及多数因子分呈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性格内向、高神经质及精神质的个体往往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NEO-FFI人格问卷,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对322名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医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等方面。2女生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生组。3被试的SCL-90症状总分与人格维度中的神经质(N)、外向性(E)、顺同性(A)和严谨性(C)均有显著相关。与低分组相比,高分组的N分高,而E、A、C分低。各个症状因子分别受到一个或几个人格维度的影响。结论以神经质为主的某些人格特征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医学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应对方式评定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应对方式测试结果,女生求助因子得分高于男生,男生合理化因子得分高于女生。EPQ问卷评定,男生的P因子得分高于女生,女生的L因子得分高于男生。应对方式因子分与EPQ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建议高校管理者应了解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其心理健康状况变得尤为受关注,国内的教育界和医学界都给予了相关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医学生的人格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高等医学教育界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父母养育方式与医学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医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60名医学生进行测定,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FF1、MF1)与医学生的内外向(E)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过度干涉与保护(MF2)、父亲的严厉惩罚(FF2)与医学生的内外向(E)呈显著负相关,其中MF2对E的影响更为显著。(2)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FF1,MF1)与医学生的精神质(P)呈显著负相关,父亲的过度保护(FF6)与医学生的精神质(P)呈显著正相关,其中FF6对P的影响更为显著。(3)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F1与医学生的神经质(N)呈显著负相关,父母的严厉惩罚(FF2、MF4)和拒绝否认(FF5、MF3)、父亲的过分干涉(FF3)与医学生的神经质(N)呈显著正相关,其中MF3对N的影响更为显著。(4)父母的严厉惩罚(FF2、MF4)和母亲的拒绝否认(MF3)与医学生的掩饰(L)呈显著正相关,其中MF3对L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对医学生人格特征有重要的影响,预防医学生的人格问题需要父母采取良好的养育方式。 相似文献
13.
医学生考试焦虑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 Zung氏自评量表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医学院学生进行测查 ,结果显示 ,1 88名医学生中 1 0 .1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其中专科生的 SAS得分高于国内正常成人。专科生 SAS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男女 SAS得分差异无显著性。SAS得分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 SAS得分与 EPQ的相关分析表明 ,情绪越不稳定者 ,倾向于有更严重的焦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8)
目的:比较中国医学生人数集中与学业表现出色者的人格类型。方法:应用MBTI-M中文版,测量我国11所医学院校17460名学生的人格偏好和类型。结果:①我国医学生数量最多的人格:在4个维度上为内向(56.4%)-感觉(57.8%)-思考(52.8%)-判断(66.8%);在8种偏好上,标准化分数较高的是判断(0.662)、感觉(0.597)、思考(0.585)、外向(0.531);在16种人格类型上,ESTJ(15.2%)、ISTJ(13.8%)、INFP(9.2%)最高。②我国医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格:在4个维度上,仅外向-内向和判断-知觉维度的学习成绩有差异(χ~2=12.312,15.875,P0.01),内向的学生成绩优秀和良好的百分比(8.9%和37.7%)均高于外向者(7.7%和36.6%),知觉型的学生成绩优秀和较差的百分比(9.1%和11.8%)均高于判断型(8.0%和10.3%);在8种偏好上,仅4个偏好(外向、内向、判断和知觉)表现出了受到学习成绩的影响(F=8.552,8.872,4.902,4.385;P0.01);在16种人格类型上,学习成绩优秀的比例最高的是INTP(12.1%)、ISTP(9.7%)、ENFP(9.3%)(χ~2=127.901,P0.01)。结论:我国医学生典型人格与优势人格并不一致;我国医学生优势人格具有与人格主辅功能无关、受到后天培养的影响大、与内向人格相关性大等特征;人格与专业的匹配性并非绝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的特点。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右江民族医学院4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5.458,P<0.001);②不同民族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上不存在差异;③大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与大四的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5.887,P=0.001),在人际关系归因上与大二年级的学生有显著差异(F=3.482,P<0.05)。结论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在民族间几乎没有区别,但与性别和年级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225名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SCL-90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t=3.13,2.18,1.95,P0.05);②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EPQ中神经质维度分高于中国常模(t=2.27,P0.05),内外向和精神质维度分均低于中国常模(t=1.81,3.05,P0.05);③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EPQ中神经质维度与SCL-90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内外向维度与敌对、偏执两因子分呈正相关,精神质维度与偏执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民族大学毕业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生坚韧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研究医学生坚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山东潍坊医学院临床专业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两个年级中的4个班,使用坚韧人格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大二学生的坚韧人格得分高于大三学生(70.21±9.10 vs.72.96±10.62,P<0.05),女生韧性因子和投入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16.15±2.48 vs.16.88±2.48;15.81±2.42 vs 17.17±2.45,P<0.05或P<0.01);②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高于男生(73.15±10.53 vs.78.24±9.71,P<0.01);③坚韧总分、韧性因子和控制因子皆与总体幸福感、精力、忧郁和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等具有显著正相关(r=0.15~0.31,P<0.01或P<0.05),而坚韧总分和控制因子也与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具有显著相关(r=0.16、0.15;P<0.05),投入因子与总体幸福感、精力、忧郁和愉快的心境具有显著相关(r=0.26~0.31,P<0.01),挑战因子和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和愉快的心境具有显著相关(r=0.16~0.18,P<0.01或P<0.05);④坚韧人格的投入和控制两维度对总体幸福感有预测作用(β=0.21,0.18,P<0.05)。结论①大二医学生的人格比大三医学生更坚韧;②女生比男生感觉更幸福;③坚韧人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某未成年人管教所不同类型少年犯人格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重庆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0)
少年犯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受刑罚处罚的公民[1].少年犯罪成因复杂,涉及个体、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其中,个体人格因素是内因[2].近年来, 国内有关青少犯罪者人格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集中于群体之间的差异比较,而对群体内差异的研究少见.本研究探讨不同类型少年犯人格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74-76
目的对贫困地区与相对富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为工具,对268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和测量。结果富裕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在人格特点上,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孤僻、与环境相处困难等特点。结论相对富裕地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尤其是留守女生显示的地区差异比留守男生更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