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的头部整形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根据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t=-6.816,P0.05)、SDS评分(t=-5.890,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H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987,P0.05);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308,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占比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5.600,P0.05),工作满意度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1%(χ~2=5.908,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用于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中,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自制趣味视频指导干预对哮喘患儿心理状态、自护能力及呼吸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于某院治疗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每组49例;在给予入院常规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物应用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观察组给予自制趣味视频干预方案;比较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儿心理状态[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评分(EPQ)]、自护能力[自护能力量表(ESCA)]、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评分(Frankl)、治疗完成性评分(Houpt)]及呼吸训练依从性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心理状态(EPQ)优于对照组(t=3.003,3.382,1.465,2.19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自护能力(ESCA)高于对照组(t=8.527,4.742,7.010,3.130;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Frankl、Houpt)高于对照组(t=3.266,3.154;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呼吸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4.504,P0.05)。结论:自制趣味视频干预应用于哮喘患儿的辅助治疗中,可纠正患儿心理状态,增强患儿自护能力,提高治疗及呼吸训练依从性,利于患儿病情控制及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理支持辅助治疗对单侧唇裂儿童及其家属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我院84例单侧唇裂儿童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给予双向综合心理支持辅助治疗,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儿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Herth希望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患儿及家属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并观察2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SDS评分(t=-7.329,P0.001)、SAS评分(t=-4.875,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Herth量表中对现实以及未来积极态度(t=3.749,P0.001)、与他人之间保持亲密关系(t=2.465,P0.05)、采取积极行动(t=3.014,P0.05)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CL-90中精神病性(t=-2.038,P0.05)、躯体化(t=-3.502,P0.001)、偏执(t=-2.129,P0.05)、强迫症(t=-2.173,P0.05)、恐怖(t=-2.580,P0.05)、人际关系敏感(t=-2.952,P0.05)、敌对症(t=-3.123,P0.05)、抑郁(t=-2.480,P0.05)、焦虑(t=-4.187,P0.001)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GQOLI-74量表中物质生活状态[(t=4.431,P0.001),(t=4.462,P0.001)]、社会功能[(t=4.152,P0.001),(t=5.162,P0.001)]及心理健康[(t=3.274,P0.01),(t=2.643,P0.01)]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26.19%(χ~2=3.977,P0.05)。结论:在单侧唇裂儿童围术期给予双向综合心理支持辅助治疗,可有效减少患儿及家属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儿希望水平,同时提高患儿及家属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模式健康宣教干预对肥胖型哮喘患儿身心健康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肥胖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多模式健康宣教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肺功能指标水平、出院后1年内复发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769,-6.306;P0.05)。观察组患儿的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和营养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65,5.414,9.680;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儿FVC、FEV1、PEF水平高于对照组(t=3.572,2.499,7.253;P0.05)。出院后1年内观察组患儿哮喘复发次数、入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3.234,-8.361;P0.05)。结论:多模式健康宣教干预应用于肥胖型哮喘患儿,能显著改善患儿心理状态、肺功能情况,同时提高治疗依从性,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希望水平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96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干预后呼吸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t=5.193,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607,-3.387;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呼吸锻炼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Z=9.649,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SF-36量表八大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554,16.687,17.943,6.769,4.529,13.180,12.030,10.713;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老年COPD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其希望水平及呼吸锻炼依从性,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况、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依从性、神经功能[神经功能障碍量表(CS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pitzer)]。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048,-8.128,-5.477;P0.01),观察组依从性评分及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及朋友支持、生活前景认识等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968,8.639,6.911,12.485,9.935,8.367;P0.001)。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自我管理在支气管哮喘(BA)儿童中的应用及对自我效能、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稳定期BA患儿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管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自我管理方案进行干预,比较干预6个月时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效果及患儿自我效能、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6个月时,两组FEV1%(t=-9.711,-5.970;P0.05)、PEF%(t=-8.887,-5.143;P0.05)及C-ACT评分(t=-7.810,-2.181;P0.05)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FEV1%、PEF%及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t=2.632,2.548,3.829;P0.05);两组CDSES量表完成自我管理(t=-8.406,-5.197;P0.05)、一般自我效能(t=-7.400,-4.767;P0.05)、达成结果(t=-8.065,-4.165;P0.05)及应对问题(t=-10.981,-6.507;P0.05)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完成自我管理、一般自我效能、达成结果及应对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004,2.136,2.157,2.184;P0.05);两组CICRS量表个性特征(t=-7.849,-4.173;P0.05)、应对方式(t=-7.447,-3.750;P0.05)、人际关系评分(t=-6.115,-3.124;P0.05)及心理韧性平均分(t=-6119,-2.440;P0.05)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及心理韧性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t=2.350,2.163,2.466;P0.05));两组CODI量表逃避(t=7.759,-3.831;P0.05)、远离(t=6.164,3.247;P0.05)及负性情绪反应(t=6.003,2.938;P0.05)评分均明显降低,幻想(t=-6.158,-2.535,P0.05)、自我安慰(t=-8.408,-5.108;P0.05)及接受(t=-8.786,-6.785;P0.05)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逃避、远离及负性情绪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t=-2.261,-2.652,-2.523;P0.05),幻想、自我安慰及接受评分高于对照组(t=2.231,2.084,2.063;P0.05);两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日常生活管理(t=-14.555,-7.415;P0.05)、疾病医学管理(t=-14.450,-9.218;P0.05)、社会心理管理(t=-25.510,-11.651;P0.05)评分及总分(t=-21.245,-10.272;P0.05)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社会心理管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5.793,3.961,9.748,7.356;P0.05)。结论:采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自我管理对哮喘儿童进行干预可有效增强患儿自我效能和心理韧性,改善患儿应对方式并提升患儿自我管理水平和哮喘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风险管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风险管理,评估两组入院时、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QOL)、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满意度、依从性。结果:联合组出院时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089,P0.05);联合组干预后SAS(t=2.771,P0.05)、SDS(t=3.104,P0.05)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干预后QOL(t=2.092,P0.05)、FIM(t=2.719,P0.05)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20,P0.05);联合组满意率(χ~2=5.316,P0.05)和依从率(χ~2=5.005,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结合风险管理可以改善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配合家长心理辅导对尿道下裂患儿社会心理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行常规干预的200例尿道下裂患儿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0月实施心理行为干预配合家长心理疏导的综合干预模式的200例尿道下裂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及主观生活质量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9.708,-6.043;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尿道裂开、尿瘘、尿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92,14.414,6.926;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5.077,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3个月抑郁、交往不良、社交退缩、多动及攻击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190,-9.474,-8.072,-9.226,-7.003,-12.789;P0.01),社会生活质量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01,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配合家长心理辅导能明显缓解尿道下裂患儿家长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儿心理行为及其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情景游戏为中心的干预措施对小儿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哮喘患儿80例,按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字进行分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患儿常规干预,观察组予患儿以情景游戏为中心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心理发育及哮喘控制情况,并随访记录干预后两组患儿及家属对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信任干预人员、遵医嘱服药及掌握雾化吸入的人数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信任医护人员、遵医嘱服药及掌握雾化吸入的人数均高于对照组(χ~2=6.746,4.242,5.708;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HAMA、HAMD、SASC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HAMA、HAMD、SAS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589,3.601,4.263;P0.01);干预后,两组患儿哮喘症状、SF-36评分、ACT评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哮喘症状、SF-36评分、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089,11.001,8.996;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51,P0.05)。结论:情景游戏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小儿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缓解患儿负性情绪,提高患儿的哮喘控制能力,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宣教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门诊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健康宣教,共干预8周。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水平、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高血压知识、药物知识、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饮食知识、并发症等疾病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7.861,13.689,18.240,6.968,6.359,14.315;P0.05);观察组服药、生活习惯及行为、定期复查等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205,4.889,4.795;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30,-2.254;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宣教能够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改善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手术室实施心理干预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92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手术室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8周后心理状态[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韧性[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对照组患者各因子评分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t=3.481,2.741,3.950,3.817,3.158,3.284,2.185,3.809,3.877;P0.05),且低于对照组(t=2.901,2.740,3.498,2.495,2.180,3.321,2.418,2.907,2.704;P0.05);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t=8.336,10.447,9.074,8.906;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595,3.207;P0.05);两组患者CD-RISC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t=-20.412,-12.103,-13.102,-21.565,-8.903,-9.601,-6.754,-13.954;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9.249,6.668,6.710,11.186;P0.05);两组患者面对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因子评分较干预前降低(t=-12.569,11.628,12.580,-11.889,10.797,9.800;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6.632,-5.194,-6.527;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心脏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心理韧性,改善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于术后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小儿哮喘使用语言沟通联合团体游戏干预对其心理应对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116例小儿哮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语言沟通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言沟通联合团体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应对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疾病控制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逃避、负性情绪管理、远离、幻想、接受、自我安慰等心理应对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69,3.387,-2.252,-2.229,-3.184,-2.124;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Frankl评分和Houpt评分等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4.069,-3.088;P0.05);干预后观察组复发、急诊以及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9,4.697,11.536;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心理支持、干预技术和干预质量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763,-5.552,-8.958,-5.030,-5.879;P0.05)。结论:小儿哮喘使用语言沟通联合团体游戏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心理应对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自杀性农药中毒洗胃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观察动机性访谈干预对患者影响。方法:以86例自杀性农药中毒洗胃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干预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MSSNS评分、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自杀性农药中毒洗胃患者MSSNS中焦虑、抑郁、愤怒、孤独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常模(t=8.178,6.737,15.144,3.698,9.480;P0.05);干预后,干预组MSSNS评分中焦虑、抑郁、愤怒、孤独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68,-3.792,-3.497,-2.447,-6.280;P0.05);干预组HHI评分中对现实与未来态度、保持积极行动、同他人保持亲密度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210,4.235,3.471,6.487;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性好率6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19%(χ~2=4.715,P0.05),依从性差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3%(χ~2=5.108,P0.05)。结论:自杀性农药中毒洗胃患者心理状态较差,进行动机性访谈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希望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个性化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正畸知识教育,个性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正畸治疗效果,采用简式的Mc 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估疼痛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的治疗满意度和依从性。结果:个性化组治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χ~2=8.015,P0.05);个性化组口腔正畸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279,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疼痛评分方面组间和时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9.547,P0.05;F时间=249.053,P0.05;F组间×时间=87.491,P0.05);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个性化组戴入矫治器后2h(t=7.403,P0.05)、6h(t=8.288,P0.05)、12h(t=8.849,P0.05)、24h(t=6.964,P0.05)、48h(t=6.808,P0.05)、72h(t=6.395,P0.05)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个性化组干预后SAS(t=-3.069,P0.05)、SDS(t=-3.696,P0.05)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个性化组治疗满意度(t=2.283,P0.05)、治疗依从性(t=3.127,P0.05)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正畸治疗性疼痛,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和依从性,最终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支持性心理干预在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于2013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照住院号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干预期间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HAMA(t=-6.733,P0.05)、HAMD(t=-5.910,P0.05)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HI评分(t=5.949,P0.05)、GSES评分(t=4.688,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期间观察组依从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332,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干预用于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疗法配合心理支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应用及对心理韧性、希望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1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57)与干预组(n=57),对照组患者予以心理支持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团体认知疗法干预。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压力水平、心理韧性、希望水平以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尿素氮(t=4.99,P0.0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生理压力源(t=3.15,P0.05)、心理压力源(t=3.14,P0.05)、社会压力源(t=2.033,P0.05)3个维度评分及HSS量表总分(t=4.83,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坚韧(t=4.66,P0.05)、力量(t=3.08,P0.05)、乐观(t=8.27,P0.05)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积极的行动(t=4.04,P0.05)、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t=5.61,P0.05)、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t=3.46,P0.05)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4.001,P0.05)。结论:对MHD患者应用团体认知疗法配合心理支持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降低压力水平,增加患者心理韧性,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表达性艺术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管理对自闭症患儿心理行为、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家庭康复管理,观察组采取表达性艺术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管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正负情感量表儿童版(PANAS-C)评分、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CE)评分及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评定量表(PedsQL 4.0)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50%(χ~2=4.588,P0.05)。干预后,观察组PANAS-C量表中正性情感评分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t=4.412,P0.001),负性情感评分(t=-2.552,P0.05)及ATCE量表评分(t=4.183,P0.001)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PedsQL量表中患儿父母代评量表情感功能(t=4.742,P0.001)、角色功能(t=6.447,P0.001)、社会功能(t=6.948,P0.001)、总体评分(t=4.302,P0.001)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表达性艺术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管理科可以提高自闭症患儿治疗效果,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其疾病转归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儿童精神病患者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0例患儿父母进行量表测评后给予2周的心理干预,设对照组50例,对比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干预效果.结果 患儿父母的SDS评分比较(t=29.85,P<0.01)、SAS评分比较(t=37.05,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叙事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成年子女心理韧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叙事疗法对45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成年子女进行心理干预,用心理韧性量表(RSA)评分来测定干预前后的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未成年子女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047,P0.05),采用叙事疗法治疗组较干预前心理韧性得分有显著性提高(t=-12.64,P0.01)。结论:叙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未成年子女的心理韧性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