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伴焦虑特征抑郁发作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趋势,并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焦虑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处于围绝经期、且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20分的抑郁发作患者,用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价其焦虑水平,HAMA-14总分7分时判断为伴有焦虑特征。并收集和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患者组口服可变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并于基线、治疗4周末和8周末评估临床疗效(HAMD-24和HAMA-14),同时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共入组围绝经期抑郁发作患者133例,其中伴焦虑特征者81例(焦虑组,治疗8周末脱落19例),不伴焦虑特征者52例(无焦虑组,治疗8周末脱落15例);健康对照者40例。基线时,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在组间(P0.01)及组内时点(P0.01)有显著差异,分组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P0.01)。基线时焦虑组血清F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004,P0.01);焦虑组和无焦虑组的血清FT4水平均随治疗时间逐渐下降,其中焦虑组组内各时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4.736,P0.001)。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在基线时组间效应显著(P0.05),焦虑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600,P0.05),但组内时点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血清FT4水平与HAMD中体重因子评分在基线时、4周末及8周末变化值均呈负相关(P0.05),与HAMA-14总分、精神性焦虑评分在基线时均呈正相关(P0.05),4周末及8周末的变化值分别与HAMA-14总分、躯体性焦虑分、精神性焦虑分的变化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FT4水平与围绝经期抑郁发作患者的焦虑症状显著相关,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是改善焦虑症状的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99例入组的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40例同一时期入组的围绝经期健康女性(对照组)依次采集临床相关资料、评估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总分和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4)总分、测定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otal 3,5,3'-triiodothyronine,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otal 3,5,3',5'-tetraiodothyronine,TT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将两组间初筛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指标量化后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在离婚或丧偶、有应激事件、伴焦虑症状、BMI、血清TT3、血清TT4、血清FT3、血清FT4及血清TS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离婚或丧偶、有应激事件、伴焦虑症状、BMI超重、血清TT3低于正常值及血清FT4高于正常值最终进入回归方程(P0.05);该回归方程的整体拟合优度良好(Nagelkerke R~2系数为0.545)。结论:离婚或丧偶、有应激事件、伴焦虑症状、BMI超重、血清TT3低于正常值及血清FT4高于正常值此6项参数指标可作为围绝经期女性发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给予个体化的、必要的医学干预对于预防发病或降低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阶段老年抑郁障碍患者抑郁主观体验与医师进行的临床评估的一致性,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组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抑郁障碍的老年患者69例,在基线、治疗2周末、4周末及52周随访4个时间点,患者用抑郁视觉标尺(VSD)完成抑郁主观体验的自我评估,医师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与基线相比,2周末和4周末时的VSD分[(2.7±1.6),(5.3±2.0)vs.(7.0±1.8),P0.001]增加,HAM D分[(36±11),(17±9)vs.(9±8),P0.001]、HAM A分下降[(27±10),(14±8)vs.(7±6),P0.001],4周末与52周随访时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及2周末患者VSD评分与HAMD、HAMA评分无相关性,4周末和52周时VSD与HAMD负相关(r=-0.31、-0.74,P0.05或P0.01)、与HAM A负相关(r=-0.36、-0.76,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SD与HAMD评分一致性与抑郁特征有关,焦虑躯体化因子得分较高的患者一致性较低(OR=0.87),而体重因子(OR=1.86)、日夜变化因子(OR=2.00)、绝望感因子(OR=1.13)得分高的患者一致性较高。结论: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对抑郁的主观体验与医师评估的严重程度一致性,在抑郁病情改善后相对发作期更高,提示抑郁症状特征与患者抑郁体验的自我认知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老年患者的急性期躯体症状特征及治疗后转归,分析相关因素,为临床实践中提高对老年患者躯体症状的鉴别和处理提供依据。方法:纳入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中"抑郁发作、单次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老年患者(≥60岁)69例,62例完成12个月随访。分别在基线、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及12个月末随访时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病情,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因子(SSS-S)评估躯体症状的严重程度;12个月末随访时增加了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估社会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抑郁发作期躯体症状发生率100%,胃肠道症状(91%)、头晕头痛(65%)、心血管症状(58%)等最常见;SSS-S评分在治疗2周末和4周末与基线相比均有明显下降[(13.6±3.2),(12.4±2.8)vs.(17.1±4.8),P0.05]。分层线性模型分析显示SSSS评分改善与HAM A评分改善以及躯体病影响生活程度正向相关;康复期躯体症状残留与焦虑程度正向关联(OR=2.13,P0.05),与抑郁程度、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水平无关联。结论:抑郁障碍住院老年患者在急性期存在丰富的躯体症状,有效抗抑郁治疗后躯体症状随着抑郁病情改善而减轻,康复期仍有躯体症状残留。躯体病影响生活的程度和焦虑症状是躯体症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CBI)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SP)对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90例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干预,联合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CBI联合SP,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焦虑抑郁水平、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联合组强迫症、人际关系、焦虑、躯体化、偏执、敌对、恐怖、抑郁、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52,-2.66,-3.03,-3.27,-3.17,-3.14,-2.31,-3.38,-2.64;P0.05),联合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t=-4.81,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t=-3.58,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积极应对评分(t=2.38,P0.05)、消极应对评分(t=3.35,P0.05)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联合组饮食、睡眠、情绪状态、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42,6.09,6.23,7.71,5.07;P0.05)。结论:CBI联合SP可有效改善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和应对方式,缓解或消除焦虑、抑郁,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研究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口服米氮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给予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结果在治疗第1、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t=2.43,2.64;P0.05),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显示在第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27,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疗效与米氮平相似,但比米氮平能更快地控制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舍曲林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高频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后,给予两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HAMD-24和PSQI评分。结果:①干预4周后研究组的认知障碍因子分(t=-2.1192,P=0.0366)和睡眠因子分(t=-2.8680,P=0.0050)和HAMD-24总分(t=-7.6010,P=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②干预4w后研究组的睡眠质量因子分(t=-4.6736,P=0.0000)、入睡时间因子分(t=-6.3793,P=0.0000)、睡眠时间因子分(t=-2.5391,P=0.0127)、睡眠效率因子分(t=-3.1686,P=0.0020)、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t=-2.4805,P=0.0148)和PSQI总分(t=-18.6077,P=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舍曲林联合高频rTMS比单纯舍曲林治疗更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睡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舍曲林和艾司西酞普兰对女性抑郁发作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住院的女性首次抑郁发作患者98例,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舍曲林组(41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57例),收集基线期和治疗4周末的催乳素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副反应情况;同时选取与研究组相匹配的我院体检数据库中健康青年女性5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3组催乳素水平在基线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4周后均较基线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3,-2.444;P0.05)。治疗4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催乳素水平高于舍曲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催乳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22.81%和1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和艾司西酞普兰可升高女性抑郁发作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园艺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躯体功能障碍及心理-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园艺疗法,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情况,发放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自主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总胆固醇(TC)水平(t=-2.038,P0.05)、甘油三酯(TG)水平(t=-2.280,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t=-2.323,P0.05)、空腹血糖(FBG)水平(t=-2.195,P0.05)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t=2.134,P0.0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HAMD评分(t=-3.102,P0.01)、HAMA评分(t=-3.855,P0.01)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t=2.322,P0.05)、Fugl-Meyer评分(t=2.932,P0.0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园艺疗法,不仅有利于减轻抑郁、焦虑情绪,还可改善糖脂代谢异常及躯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所伴发躯体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帕罗西汀联合音乐治疗(音疗组,n=40)或单一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n=40)。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4周末,分别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疼痛、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结果①音疗组、对照组治疗后2、4周末时,SDS、SAS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517~5.664,P均0.001);治疗后4周末时,两组VAS评分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t=3.507、2.158,P0.01、0.05);②音疗组治疗4周末的VAS、SAS评分的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2.458,P均0.05);③音疗组、对照组的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4周末VAS评分,与SDS、SAS评分均正相关(r=0.329~0.464,P0.05~0.01);2周末的VAS评分变化值与SDS评分变化值正相关(r=0.408、0.343,P0.05);4周末的VAS评分变化值与SAS评分变化值正相关(r=0.484、0.395,P0.01、0.05)。结论音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伴发的躯体疼痛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辅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天津市安定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老年抑郁症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口服舍曲林)及心理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 TMS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于基线和治疗2周、4周末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程度变化。结果:基线、治疗4周末,两组HAMD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周末,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2周末与基线比较,HAMD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D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末与基线比较,HAMD及SDS评分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2周末、4周末与基线比较HAMD及SDS评分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较好,起效较快,且安全简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DNFrs6265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共病焦虑的关联。方法:采用HAMA-14量表对冠心病患者共病焦虑进行筛查,收集到冠心病共病焦虑患者71例和冠心病未共病焦虑患者19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AMD-17量表对冠心病患者抑郁进行评估,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对BDNFrs626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BDNFrs6265基因型分布频率,在冠心病共病焦虑组与冠心病未共病焦虑组之间无显著差异(χ~2=5.51,P=0.064),但是冠心病共病焦虑组突变等位基因Met频率显著高于冠心病未共病焦虑组(χ~2=4.60,P=0.032);回归分析显示:携带BDNFrs6265等位基因Met和HAMD-17阻滞因子、HAMD-17失眠因子对冠心病共病焦虑有显著预测作用(P均0.05)。结论:中国冠心病患者中BDNF rs6265 Met等位基因携带者对共病焦虑更易感。携带BDNF rs6265 Met等位基因和HAMD-17阻滞因子,以及HAMD-17失眠因子,可以预测冠心病患者是否发生焦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与焦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伴有或不伴有惊恐发作的46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焦虑组)及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估,并分析述情障碍与焦虑的相关性。结果 1焦虑组的TAS总分、因子1、因子2、因子3显著高于对照组(t=3.41,P0.05);2焦虑患者的TAS总分与HAMA总分及躯体评分呈显著正相关(t=17.27,P0.01),与精神焦虑分无相关性(t分别=-0.13,0.16,P0.05);TAS因子1、因子3与HAMA总分、精神焦虑分、躯体焦虑分无显著相关性(r=0.50,P0.05);因子2与HAMA总分、躯体焦虑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存在述情障碍,且述情障碍与焦虑症状存在正相关,缺乏情感描述能力者躯体焦虑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心理状况调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状况评定,并采用支持性及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结果:急性期治疗SCL-90评分,抑郁、敌对、恐怖、躯体化、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t=3.77,2.82,3.10,2.37,2.46,2.16,2.42;P0.05)。恢复期观察第一周后和出院后一周内SCL-90评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其他因子比较均减轻(t=3.54,3.58,2.93,3.09,2.81,3.65;P0.01)。常住湖北与非常住湖北患者两个阶段SCL-90评分比较,非常住湖北患者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高于常住湖北患者(t=3.22,3.43,3.76,3.57,3.59,3.91;P0.01)。患者急性期治疗前、后及恢复期观察第一周后和出院后一周内SDS、SAS自评量表的评分比较显著降低(t=7.39,4.56,14.21,4.3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严重程度(OR=1.412,95%CI=0.523~4.221)、痰核酸检测结果(OR=1.698,95%CI=0.672~4.156)及居住地(OR=1.425,95%CI=0.589~4.435)为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的情绪变化会影响躯体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也可能会让患者出现与疾病症状不相符的躯体表现。在疾病治疗初期同步开始心理干预,在两个阶段制定不同的干预计划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项(TAS-20)对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和60例健康产妇进行评定。结果①产后抑郁症组患者TAS-20总分及3个因子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94,21.450,10.006,26.053;P<0.01;);②TAS-20总分及3个因子分与HAM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Hf1)、体重因子(Hf2)、认知障碍因子(Hf3)、阻滞因子(Hf4)呈显著正相关(r=0.273~0.638,P<0.01或0.05);睡眠障碍因子(Hf5)与TAS-20总分和3个因子分相关均不显著(r=-0.141~0.030,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述情障碍;述情障碍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抑郁症状相互影响;有述情障碍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功能性躯体不适症状更突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人格障碍倾向,比较帕罗西汀对有人格障碍倾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人格诊断问卷第4版(PDQ-4)对符合研究条件的5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筛查,筛查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余分入对照组,两组服用帕罗西汀治疗,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的2、4、8周末各评定1次,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58例患者中人格障碍筛查阳性34例(58.62%),焦虑组阳性率最高(30例,51.72%),奇异古怪组(24例,41.38%)和表演组(23例,39.66%)稍低。阳性率比较高的人格亚型为强迫型(29例,50.00%)、回避型(22例,37.93%)和偏执型(21例,36.21%)。治疗结束时,研究组(34例)显效率50.00%,有效率85.29%,对照组(24例)显效率54.17%,有效率87.50%,两组间显效率和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别(χ2=0.098,0.022;P0.05),治疗2周后两组SCL-90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4周时的躯体化因子与4、8周时的焦虑因子两组间差别显著(P0.05)。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人格障碍倾向明显。具有明显人格障碍倾向的患者与其他患者比较临床疗效大体相当。人格倾向相对不明显的患者在焦虑、躯体症状方面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认知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口服盐酸氟西汀,同时给予认知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氟西汀,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疗效依据HAMD减分率评定,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0.01,P0.05)。研究组焦虑/抑郁因子分在治疗4周低于对照组(t=2.37,P0.05),第8周低于对照组(t=2.56,P0.05),治疗第8周时研究组睡眠障碍因子分低于对照组(t=2.61,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4.02,P0.01),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3.68,P0.01)。结论认知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内)、康复期(1年后)3个阶段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对术前、术后及康复期各60例患者和6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乳腺癌患者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术前与术后、术后与康复期都有显著差异(F=14.03,P<0.01);迟缓(F=10.003,P<0.01)、睡眠障碍因子分(F=10.00,P<0.01)和HAMA总分(F=8.297,P<0.01)术前与术后有显著差异;HAMD-17总分术前与术后、康复期有显著差异(F=8.297,P<0.01);与对照组相比,躯体性焦虑因子分(t=8.688,P<0.01)、精神性焦虑因子分(t=12.33,P<0.01)、HAMA总分(t=12.7,P<0.01)、焦虑/躯体性(t=11.97,P<0.01)、认知障碍(t=3.366,P<0.01)、迟缓(t=9.743,P<0.01)、睡眠障碍(t=3.317,P<0.01)、HAMD-17总分(t=14.66,P<0.01)有明显差异。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有着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术前表现最高,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在抑郁发作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未服药抑郁发作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血清VEGF、FGF-2的浓度;以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血清VEGF、FGF-2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来分析抑郁发作组血清VEGF、FGF-2的影响因素。结果:1抑郁发作组血清VEGF[(697.9±132.9)ng/L]、FGF-2[(333.8±85.9)ng/L]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17.3±83.7)ng/L、(270.6±42.5)ng/L,P均0.05];2抑郁发作组血清VEGF的水平与年龄(r=-0.465,P=0.011)负相关,与疾病持续时间、体质量指数(BMI)、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总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l OSS)总分无相关性(P均0.05);血清FGF-2水平与年龄、疾病持续时间、BMI、HAMD-24总分、HAMA总分、Sl OSS总分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清VEGF、FGF-2的浓度升高可能与抑郁发作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4、6、8周末研究组HAMD、HAMA、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6.74%,对照组显效率55.81%,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14,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帕罗西汀,且疗效出现较早,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