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的影像学特征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Kümmell病患者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67~83岁,平均73.4岁;腰背部疼痛病史2个月~3年,平均4.7个月。回顾性分析所有病椎X线片,CT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与MRI矢状位T1WI、T2WI及STIR影像学资料。结果:正侧位X线片病椎可见线形透亮线样"椎体裂缝征",CT可见椎体内伴有气体和(或)液体的空壳样改变,MRI提示椎体出现边界完整的液体信号区域。结论: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结合临床发病特点,为早期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22例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的方式防止骨水泥渗漏。术后CT扫描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36个月,平均15个月。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无其他并发症出现。VAS评分及ODI术前分别为8.1、85.5,术后分别为2.3、28.9,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分别为2.2、23.7,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骨水泥渗漏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骨移植与骨形成蛋白治疗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相关指标,为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对于自体骨移植与骨形成蛋白治疗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Jadad评价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学软件对两种方法的感染发生率、成功愈合率、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及术中失血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652例患者,自体骨移植组有410例,骨形成蛋白组有2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体骨移植组与骨形成蛋白组在感染发生率[RR=1.32,95%CI(0.90,1.93),P=0.16],成功愈合率[RR=0.95,95%CI(0.84,1.08),P=0.43],二次手术率[RR=1.16,95%CI(0.43,3.12),P=0.76]及住院时间[MD=0.69,95%CI(-0.38,1.75),P=0.21]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骨移植组术中失血量明显高于骨形成蛋白组[MD=223.00,95%CI(32.72,413.28),P=0.02]。结论:对于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骨形成蛋白可以获得和自体骨移植一样的骨折愈合率,同时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骨形成蛋白可能更适合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于过伸体位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Kummell 病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2年6月手术治疗18例骨质疏松性Kummell病患者,男6例,女12例;年龄62~86岁,平均69.5岁;背部疼痛病史1个月~3年,平均3.5个月。测量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侧位X线片上受累节段矢状面Cobb角,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估乎术疗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15.8个月。 Cobb角由术前的32.60°±3.82°改善至术后7.60°±1.68°,VAS评分及ODI由术前平均8.7分、88.6%改善至术后平均2.6分、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Cobb角9.60°±2.06°,VAS评分和ODI分别为2.2分和26.4%,与术后2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过伸体位下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 Kummell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4例伴有后凸畸形Kümmell病患者,其中男6例,女18例,年龄63~85(73.1±6.5)岁。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受累节段矢状面Cobb角等指标以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2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15.5±3.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5.21±1.06下降至术后3 d的2.38±0.58以及末次随访时的1.71±0.75;ODI由术前的(50.4±13.5)%下降至术后3 d的(20.9±8.0)%以及末次随访时的(16.7±9.6)%;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8.0±4.2) mm恢复至术后3 d的(18.1±5.0) mm以及末次随访时的(16.8±5.1) mm;Cobb角由术前的(19.5±6.3)°下降至术后3 d的(7.6±2.1)°以及末次随访时的(8.4±1.7)°。术后3 d和末次随访VAS、ODI、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出现1例无症状骨水泥渗漏,1例浅表切口感染。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Kümmell病具有手术创伤相对小、临床效果优良、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凸角度纠正满意、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伴有明显后凸畸形Kümmell病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众多,但临床疗效报道不一。更换髓内钉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金标准,极大提高了骨折不愈合治疗成功率,骨科医师至今仍首选此种治疗方法。但近期研究表明,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失败率越来越高,保留原髓内钉加接骨板及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的药物治疗研究集中于甲状旁腺激素(1-34),又称特立帕肽,其主要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最新研究证实其在加速骨折愈合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目前关于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众多治疗方法缺乏循征医学等级支持。本文旨在对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详细阐述及评价,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Ⅲ型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37例Ⅲ型Kümmell病患者,其中男11例,女26例;年龄61~84(68.6±4.2)岁;病程2~10(6.5±2.3)个月;Frankle分级,C级9例,D级20例,E级8例。所有患者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联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其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60(22.4±10.9)个月,手术时间(240.9±77.4)min,术中出血量(315.0±149.2)ml,术后引流量(220.8±72.0)ml,术后住院时间(12.6±4.7)d。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红肿1例,感染1例,未出现骨水泥松动。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ODI指数低于术前(P<0.05),椎体前缘高度大于术前(P<0.05),Cobb角小于术前(P<0.05)。根据患者末次随访结果进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D级2例,E级35例。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联合椎体成形术是Ⅲ型Kümmell病一种安全有效且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和股骨骨折中的广泛应用,骨折愈合率已大大提高,但交锁髓内钉治疗后的骨不连还是存在,并时常困扰着骨科医生.自1998年3月至今,笔者应用更换髓内钉的方法治疗胫骨股骨骨不连,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股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伴大段骨缺损时治疗较为棘手,若处理不当,骨不连、短缩畸形等并发症多见,病废率高。自1999年6月-2006年2月,对10例大段骨缺损股骨骨折,采用带血管蒂双折叠组合腓骨移植,结合适当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9~54岁;均为开放性骨折。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塌方压伤4例。骨缺损部位:股骨髁上6例,中段4例。骨缺损长度为6~10cm。2手术方法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急诊行清创缝合术,术后行胫骨结节牵引(5例)或单侧外支架固定(5例)以维持下肢长度及股骨对线,伤口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裂隙周围硬化的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裂隙周围硬化的Kümmell病患者在本院接受PKP治疗。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测量并记录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的矫正情况。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16个月;无脊髓神经根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术前VAS评分、ODI、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后凸角分别为(8.9±0.4)分、(87.5±3.5)%、(41.3±5.2)%、22.1°±1.8°,术后2 d分别为(2.2±0.6)分、(31.8±4.1)%、(71.2±4.9)%、12.6°±1.4°,末次随访时为(2.0±0.3)分、(26.1±1.3)%、(70.7±4.8)%、13.2°±1.8°,术后2 d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用于治疗椎体裂隙周围硬化的Kümmell病安全、有效,能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采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PVP治疗的25例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 d、末次随访时手术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手术前后腰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计算伤椎术前术后相对高度,并观察局部后凸Cobb角恢复情况;观察术中骨水泥渗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7±1.5)个月,术中透视(14.7±4.3)次,骨水泥用量(6.2±1.0)mL。术后2 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相对高度及局部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中出现椎体周围骨水泥渗漏,未出现静脉渗漏、椎管内渗漏、肺栓塞及其他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率为20.0%。结论采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PVP治疗Kümmell病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学习曲线平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椎体内裂隙样变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PKP治疗18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将患者分为裂隙组和无裂隙组。裂隙组44例,男5例,女39例;年龄56~89岁,平均71.6岁。无裂隙组139例,男22例,女117例;年龄51~91岁,平均70.2岁。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分布情况、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渗漏类型、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价疗效。结果裂隙组与无裂隙组在骨折椎体的分 布存在差异,裂隙组骨折椎体主要分布在T11~L2椎体,无裂隙组主要分布在T11~L5及T79。裂隙组和无裂隙组骨水泥注入量及渗漏率分别为3.4~5.6 ml和3.5~5.1 ml, 45.3%(24/53)和41.9%(72/172),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骨水泥渗漏类型存在差异,裂隙组主要在椎体周 围软组织渗漏,无裂隙组主要沿血管渗漏。两组术后骨折椎体高度均明显恢复,裂隙组较无裂隙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明显。裂隙 组和无裂隙组术后VAS评分及ODI指数分别为(2.8±1.1)分和(2.4±0.7)分,29.3%±6.8%和27.6%±6.9%,两项指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椎体内裂隙样变的OVCFs的骨折椎体主要分布在活动度较大的T11~L2椎体。采用 PKP治疗伴椎体内裂隙样变的OVCFs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2周内(接受手术时病程≤14d)与2~4周(14 d<接受手术时病程≤ 28d)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高度及骨水泥渗漏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椎体后凸 成形术治疗4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2周内和2~4周手术组,2周内手术 组22例,男4例,女18例;年龄54~85岁,平均71.17岁。2~4周手术组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56~88岁,平均73.12 岁。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均位于T7~L4。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术前椎体高度丢失率、 术中注入骨水泥量、 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2周内和2~4周手术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水泥注入量、骨密度T值、椎体高度恢复率分别为47%±21%和48%±19%、(3.69±1.03)ml和(3.66±0.71)ml、-2.79±0.57和- 2.87±0.95、25%±8.3%和23%±7.7%,两组上述四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周内手术组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为 9%±2.8%,2~4周手术组为1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内和2~4周手术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22.2% (6/27)和11.8%(4/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2周内与2~4周行椎体后凸成 形术均能较好恢复椎体高度,且骨水泥渗漏率相似,但2周内手术的患者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4例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Kümmell病组),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71.1±8.5)岁,以37例年龄(69.3±6.7)岁匹配的无症状人群为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节段性后凸角(segmental kyphosis,SK)或胸腰椎后凸(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以及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的匹配关系(PI-LL)。同时测量Kümmell病患者患椎椎体楔变角(wedge angle,WA),并分析WA、SK等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结果:Kümmell病组TK、SK、PT、SVA、TPA、PI-LL均高于对照组(P<0.05),Kümmell病组LL、SS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ümmell病组患椎WA为(30.8±5.9)°,并与SK、TK有相关性(r=0.366,0.597,P<0.05),SK与LL、SS有相关性(r=0.539,-0.591,P<0.05),LL与PI、SS、SVA、TPA、PI-LL有相关性(r=0.559,0.741,-0.273,-0.356,-0.882,P<0.05)。结论: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不仅存在节段性后凸畸形,而且整体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亦发生改变,包括腰椎前凸丢失、骨盆后旋、躯干前倾等。Kümmell病的手术治疗不仅要重视塌陷椎体高度的恢复,对于合并脊柱后凸患者还要着眼于脊柱-骨盆矢状面的整体平衡。  相似文献   

16.
杨祖清  薛颖  赵宙  王伟  李锦华  左康康  周鹰飞 《骨科》2016,7(5):338-343
目的:比较过伸位经皮椎体成形术(hyperextension reductio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HRPVP)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OVCF患者97例(119椎),其中男25例,女72例;平均年龄为(73.40±5.16)岁。本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RPVP组52例,采用HRPVP治疗;PKP组45例,采用PKP治疗。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 d及术后第3、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椎体高度、Cobb角等临床和影像学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2 d,术后3、6个月的腰背痛VAS评分、ODI、椎体高度、Cobb角等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RPVP与PKP治疗OVCF,两种方法都能够迅速缓解腰背部疼痛、很好地矫正后凸畸形,而HRPVP操作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退变性脊柱侧凸中分布的规律性,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椎 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2年7月治疗136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是 否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骨折组34例,男9例,女25例;年龄(71.7±1.7)岁。无骨折组 102例,男23例,女79例;年龄(63.3±6.7)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胸背部疼痛程度,采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T值,测量侧凸Cobb角,观察侧凸范围内骨桥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 法筛选出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折组发生T11骨折3例,T12骨折12例,L1骨折15例 ,T12及L1两个椎体骨折4例。 无骨折组平均年龄低于骨折组(t=17.20,P<0.001),两组的性别组成并无差异(χ2=0.218,P=0.641),胸背部 疼痛的VAS评分小于骨折组(t=9.30,P< 0.001),侧凸Cobb角与骨折组相比无差异(t=1.84,P=0.08),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低于骨折组(t=5.63,P<0.001),骨桥发生率低于骨折组(χ2=12.333,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伤 史(OR=1.36;95%CI,1.09~2.11)、骨桥形成(OR=3.31;95%CI,2.10~5.38)、骨质疏松(OR=2.45;95%CI,1.58~4.36) 会增加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机会。结论 在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好 发于胸腰段椎体,外伤 史、骨质疏松以及侧凸范围内骨桥形成是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邓晓强  吴永生  王慧敏 《中国骨伤》2018,31(12):1168-1171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弥散不佳时,行对侧补充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单侧穿刺PVP方法治疗285例(319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中,骨水泥弥散不佳时行对侧补充穿刺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63~88岁;T_(11)1例,T_(12)4例,L_13例,L_22例,L_31例,L_5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6 d。观察该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残余腰痛、椎体两侧高度丢失等情况。结果:行对侧补充穿刺的13例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且均未出现术后残余腰背痛。随访期间内椎体两侧高度丢失(原穿刺侧0.35~3.69 mm;补充穿刺侧0.59~3.66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单侧PVP出现骨水泥弥散不佳时,采取对侧补充穿刺能减少术后残余痛的发生,同时可减小椎体两侧高度丢失差值,继而防止患椎侧方畸形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伴与不伴椎内裂隙征的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不同类型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的评估,探讨椎基静脉孔和椎内裂隙相通是否为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行PKP手术的224例患者的270个手术椎体术前与术后X线片、CT及MRI。所有病例依据是否存在椎体内裂隙分为裂隙组和骨小梁组。将骨水泥渗漏分为五型:通过骨皮质缺损进入椎旁软组织(A型),通过椎基静脉孔(B型),通过进针管道(C型),通过骨皮质缺损进入椎间盘区域(D型),以及通过椎旁静脉(E型)。分别统计两组各类型的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并分析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裂隙组72例,骨小梁组198例。B型骨水泥渗漏最为常见,占总手术椎体的15.5%(42例),其次为D型骨水泥渗漏(7.8%,21例)。裂隙组B型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3.6%,高于骨小梁组的12.6%,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其余各型骨水泥渗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型骨水泥渗漏在伴椎内裂隙征的椎体中更为常见,说明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之间存在通道。因此,在伴椎内裂隙征的椎体行PKP手术时,需特别小心避免骨水泥通过椎基静脉孔漏入椎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