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儿童浮肘损伤的特点,根据骨折部位进行分型并探讨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4-06诊治的26例儿童浮肘损伤,根据骨折部位及儿童存在骨骺的特点将浮肘损伤分为3个类型:Ⅰ型为肱骨干骨折并尺桡骨干骨折,Ⅱ型为至少一侧为干骺端骨折,Ⅲ型为至少一侧存在骨骺损伤。根据患儿年龄、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法及固定方式。结果 2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不愈合,神经损伤均在8周内完全恢复。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Flynn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4例。1例Ⅱ型、2例Ⅲ型骨折患儿肘关节活动受限约10°,1例Ⅲ型患儿肘内翻约5°(健侧肘外翻约5°)。结论儿童浮肘损伤分型考虑了儿童上肢解剖特点,分型简单,便于记忆与临床使用,同时根据年龄、分型个性化治疗浮肘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erbert螺钉治疗Ⅱ、Ⅲ型距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应用Herbert螺钉治疗Ⅱ、Ⅲ型距骨颈骨折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5~45岁,平均25岁。根据Hawkins分型,Ⅱ型10例,Ⅲ型5例。均在6h之内手术。结果本组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疗效按美国足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标准评定,优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3%。结论Herbert螺钉治疗Ⅱ、Ⅲ型距骨颈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应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9~45岁,平均(30.20±8.56)岁;车祸伤4例,高处坠落伤4例,行走跌伤2例;Garden骨折分型,Ⅲ型2例,Ⅳ型8例;Pauwels骨折分型,Ⅱ型2例,Ⅲ型8例。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随访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5个月,平均(19.0±4.3个)月;愈合时间11~16个月,平均(12.5±1.6)个月。X线及CT复查提示骨不连均完全愈合。患者均能正常行走,无明显关节疼痛。结论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具有解剖位置恒定、血运丰富、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骨感染的临床分型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至2008年85例外伤性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应的治疗措施及效果。依据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我们将外伤性骨感染分为三型,其中I型14例,经清创、灌注冲洗、外固定架治疗;Ⅱ型46例,在I型的基础上选择外固定架固定,软组织移植,感染控制后二期行自体松质骨移植重建骨组织结构。Ⅲ型25例,在Ⅱ型的基础上选择游离髂骨移植或腓骨移植。结果:全部病例均获1-3年随访,感染控制,达到骨性愈合,肢体长度基本均衡,其中I型病例治疗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Ⅱ型病例治疗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Ⅲ型病例治疗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论:外伤性骨感染的临床分型对其分期综合治疗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喙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2年7月,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喙突骨折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57岁,平均40.1岁.根据Eyres分型:ⅡB型3例,ⅡA型1例,ⅢB型3例,ⅤA型2例.患者均有外伤史,术前经X线片及CT证实喙突骨折.术后按照Herscovici疗效评定标准对肩关节进行功能评定.结果:9例患者中7例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伤口Ⅰ期愈合,喙突骨折均达骨性愈合,肩锁关节复位良好.按Herscovici疗效评定标准:优6例,良1例.结论:手术内固定可恢复移位型喙突骨折喙突正常的生理解剖位置,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附84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分型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关系,为临床内固定的选择提供依据,提高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愈率。方法 8年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84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其中:I型13例、Ⅱ型25例、Ⅲ型5例、Ⅳ型13例、V型20例、Ⅱ并Ⅳ型8例。I、Ⅱ、Ⅲ型前人路T形钢板或骨盆重建钢板固定,Ⅲ、Ⅳ、V型和Ⅱ加Ⅳ型选择后入路π棒、骶骨棒或松质骨空心拉力螺丝钉固定。18例前环骨折予耻骨上支髓内空心拉力螺丝钉或骨盆重建钢板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皆骨性愈合,无下肢不等长,骨盆畸形基本纠正。治愈率达92.9%。结论 只有根据骨折分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器械,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方能取得满意效果。对前骨盆骨折尽可能手术固定。  相似文献   

7.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25例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7~15岁,平均10.7岁;按照Judet分型:Ⅱ型6例,Ⅲ型17例,Ⅳ型2例(Ⅳa型1例,1Vb型1例)。术后记录患儿桡骨颈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的疼痛、畸形和活动范围。结果:所有患儿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25倒桡骨颈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按照Tibone-Stoltz的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18例,良4例,中3例。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9例Hoffa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Letenneur分型:I型6例,Ⅱ型1例,Ⅲ型2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受累髁部位选择手术人路,采用螺钉内固定。结果9例全部随访,时间11-36个月,平均18个月,4~7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5.5个月。根据Letenneur术后功能评估系统评价:9例患者中优良5例,可3例,差1例。结论手术治疗Hoffa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根据骨折类型及骨折的具体状况选择切口及固定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I.CO.S.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I.CO.S.螺钉内固定治疗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19例.结果 本组获得8~18个月随访,平均愈合时间4.8个月(4~7个月).采用Harris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2例,中2例.结论 I.CO.S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骰骨骨折的分型标准及其指导骰骨骨折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5月-2014年4月收治并有完整CT资料的415例(416足)涉及骰骨骨折的成人患者临床资料。男337例,女78例;年龄19~64岁,平均38.8岁。左足220例,右足194例;双足1例。致伤原因:扭伤106例,交通事故伤65例,高处坠落伤129例,重物压伤11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 h~3 d,平均8.5 h。结合CT检查结果提出骰骨骨折分型标准,并统计治疗方法:285足Ⅰ型、18足Ⅱa型及5足Ⅲ型骨折行外固定保守治疗;41足Ⅱb型及67足Ⅲ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58足Ⅲ型骨折复位后采用植骨修复遗留缺损。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5年11个月,平均2年3个月。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Ⅰ型骨折中165足骨折愈合,愈合时间4~6周,平均5.5周;余120足骨折未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标准评分为95~100分,平均96.7分。Ⅱ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8周,平均6.5周。末次随访时根据AOFAS标准评分为92~100分,平均95.5分。Ⅲ型骨折中,5足保守治疗者于6~8周畸形愈合。67足手术治疗者中,9足骨折复位不充分者术后6~8周畸形愈合,出现足外侧柱短缩,中前足外展畸形、骨关节炎、中足外侧疼痛症状;58足骨折复位充分者术后8~12周愈合,植骨均愈合,无骨关节炎、足外侧柱短缩及骰骨处明显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AOFAS标准评分为75~97分,平均93.5分。结论结合CT检查提出的成人骰骨骨折分型标准可行,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严重Pilon骨折患者189例,获得随访的76例患者中,骨折按AO/OTA分类,均为C型,其中C1型19例,C2型35例,C3型22例。合并腓骨骨折75例。开放性骨折9例,软组织损伤程度按Gustilo分型,9例均I型。开放性骨折急诊行清创缝合及跟骨牵引后等待延期手术。闭合性骨折人院后均行跟骨牵引后延期手术。延期手术均在踝部肿胀消退后进行,伤后至手术时间5~14d,平均7.2d。65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侧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其中11例加用前或后侧小钢板固定,21例加用螺钉固定。11例采用骨折有限切开固定加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有腓骨骨折者先行腓骨内固定术。61例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7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54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骨折复位情况影像学评估结果(Burwell—Chamley标准):解剖复位33例,复位一般41例,复位差2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周-73周,平均17.6周,其中骨折延迟愈合9例。皮肤创面浅表坏死7例,浅表感染6例,深部感染2例。发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8例,按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OFAS)评分标准:评分为47~95分,平均82.7分。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对严重Pilon骨折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合理的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35例,年龄60~85岁,平均65.6岁。骨折类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按Evans’s标准分型:I型4例,II型5例,III型12例,IV型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6例。术中正规微创手术操作,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疗效评定,术后6个月患髋Harris评分:优20例,良13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4.3%。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4.5个月)。结论应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背景:应用髓内固定系统规范化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已得到临床上的广泛共识,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股骨近端骨折如股骨转子下骨折、股骨近端外侧壁不完整等的治疗仍较困难。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FP)治疗特殊类型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应用LPFP治疗特殊类型股骨近端骨折22例,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伴股骨近端外侧壁不完整9例(Evans-Jensen分型:Ⅲ型5例,Ⅴ型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10例(Seinsheimer分型:ⅡA型2例,ⅡB型2例,ⅢB型4例,Ⅴ型2例);股骨颈骨折伴股骨转子下骨折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伴股骨上段骨折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LPFP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65~150 min,平均96 min;出血量为80~750 ml,平均360 ml。2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7个月,平均12.8个月。1例患者在术后4个月发生锁钉断裂,2例发生延迟愈合,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和深静脉血栓。骨折愈合时间为2~20个月,平均3.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8~99分,平均86分。结论:LPFP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股骨近端外侧壁不完整等特殊类型股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是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34例复杂胫骨干骺端骨折,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16—63岁,平均41.3岁;病程1h-8d。31例为开放性骨折,采用Gustilo分型:Ⅱ型11例,ⅢA型13例,ⅢB型7例。胫骨平台骨折19例,采用Schatzker分型:Ⅱ型6例,Ⅳ型1例,Ⅴ型5例,Ⅵ型7例。胫骨远端骨折15例(其中1例患者为双侧),按AO分型:A2型2侧,A3型1侧,C1型1侧,C2型5侧,C3型7侧。分别采用Rasmussen和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膝、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创面获得Ⅰ期愈合19例,Ⅱ期愈合15例。发生浅表伤口感染2例,骨不连2例(再手术后获得骨愈合)。34例患者均荻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4.3个月。末次随访时,Rasmussen评分为23.58±3.98,优5例.良11例,可3例;AOFAS踝-后足评分为80.75±14.21,优5例,良8例,可3例。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用于治疗复杂胫骨干骺端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断端的稳定性,组织感染坏死率低,对关节活动影响小,但长期使用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方法 随访1997年~2002年治疗的胫骨Pilon骨折16例,平均随访28.2个月。骨折类型: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8例。手术方法:合并腓骨骨折12例,占80%,均用钢板固定。胫骨骨折:螺钉固定5例,三叶草钢板固定5例,胫骨远端钢板固定2例,一期行踝关节融合3例。结果 按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5例,良5例,可3例,差3例。总体优良率为64%,并发症为31%。结论 对大部分Pilon骨折主张施行有限手术、有限内固定。而对严重胫骨关节面粉碎骨折的Ⅲ型骨折宜一期融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方法,评估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4例。均为外伤后2周内的新鲜骨折,男58例,女16例,年龄16~72岁,平均46.3岁。合并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损伤共30例。骨折按Schatzker分类,I型9例,Ⅱ型42例,Ⅲ型8例,Ⅳ型5例,V型3例,Ⅵ型7例,根据骨折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切口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7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3~42个月,平均34个月,伞部骨性愈合。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参照HSS评分标准:优51例,良12例,中9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方法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而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骨折损伤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复位的质最密切相关。应尽肇争取早期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固定和早期非负重功能锻炼。术前必须重视软组织损伤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π型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中青年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中青年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21例,根据AO分型:A3型5例,C2型7例,C3型9例.术前掌倾角为-34°~21°,平均-15°;尺偏角-10°-21°,平均14.5°;桡尺骨相对长度-2.0~0.5 cm,平均-1.2 cm.均采用π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移植术,术后平均石膏托外固定6周后行功能锻炼.术后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量术前、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尺骨远端相对长度.结果 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6.2个月;术后掌倾角为8°~170°,平均13.2°;尺偏角为16°~29°,平均22.7°;桡尺骨相对长度为0.9~1.6 cm,平均1.3 cm.骨折愈合拆除内固定后:前臂旋前60°~87.,平均75.0°;旋后72°~97°,平均87.7°.术后腕关节功能采用Gartlant和Werley标准评分:优1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未出现肌腱断裂、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π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术是治疗中青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偏髓分型,探讨和分析偏髓分型指导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2月间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3例,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4.5个月。疗效按Ander标准:优23例,良8例,差2例。结论偏髓分型指导下应用股骨粗隆间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坚强,损伤小,允许早期活动,减少关节僵直,有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偏髓分型是一种有效、方便、实用的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的适宜手术、手术时机及疗效和有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01~2008年手术治疗的16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经过16~22个月随访,骨折根据Rudi-Allgower分型,Ⅱ型12例,Ⅲ型4例。结果按照Mazur评分系统,优6例,良6例,可3例,差1例,总优良率75%。术后并发症创面延迟愈合2例,关节退性性改变2例,结论影响Pilon骨折预后因素较多,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内固定方法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