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各期乳腺癌的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35例乳腺癌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5例中施行乳腺癌根治术46例(34.07%),改良根治术87例(64.44%),单纯乳房切除术2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26例。局部复发11例(8.73%);死于肿瘤复发与远处转移8例(6.35%)。结论对于大多数Ⅰ、Ⅱ期和部分Ⅲ期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比较适合;对于大部分Ⅲ期乳腺癌或肿瘤已侵犯胸肌、乳腺小而肿块大时,乳腺癌根治术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46例乳腺癌施行改良根治术以评价其治疗意义。方法:严格遵循乳腺癌施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46例女性患者均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术后发生皮缘坏死2例(4.3%),皮下积液6例(13.0%),上肢淋巴性水肿4例(8.7%),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2例(4.3%)。3年生存率83.9%;5年生存率64.5%,其中Ⅰ期为81.1%,Ⅱ期为52.3%,Ⅲ期为32.2%。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根治清扫效果与Halsted根治术一样具有彻底性,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保持较美观的身体外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乳癌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1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Auchincloss改良根治 10 2例 ,Halsted根治术 61例。结果 :手术后局部复发根治组 7 61例占 10 .2 % ,改良根治组 9 10 2例占 8.8% ;死于肿瘤复发与远处转移改良根治组 14 10 2例占 13 .7% ,死于根治组 7 61例占 11.5 %。改良根治组Ⅰ、Ⅱ期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0 .3 % ( 14 15 )和84% ( 63 75 ) ,根治组Ⅰ、Ⅱ期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5 .6% ( 6 7)和 83 .7% ( 4 1 49)。结论 :改良根治术与根治术局部复发率及 5年生存两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总结改良根治术Ⅰ式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癌(Ⅰ期28例,Ⅱ期35例,Ⅲ期5例)施行改良根治术Ⅰ式的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发生皮下积液6例(8.8%),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4例(6.0%),上臂感觉障碍3例(4.4%)。3年生存率86.4%,5年生存率63.9%,其中Ⅰ期为80.2%,Ⅱ期为50.8%,Ⅲ期为37.7%。结论:改良根治术Ⅰ式治疗乳腺癌应注意选择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注重保护胸前神经的内外侧分支和肋间臂神经,注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以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自2003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52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保留ICBN组和不保留ICBN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两组乳腺癌切除均行常规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或保留上干或上支组34例,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0例(88.2%),感觉异常4例(11.8%);不保留ICBN组18例患者感觉异常12例(66.7%),无异常感觉6例(3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肿瘤随访均无局部复发。结论:腋静脉下方途径最为方便和安全,Ⅰ、Ⅱ、Ⅲa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6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时完整保留ICBN 32例,切除28例.术后对两组患者患侧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功能进行检查.结果: 保留ICBN的32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区皮肤感觉正常30例(93.8%),感觉异常2例(6.2%);而切除ICBN的28例中术后感觉正常10例(35.7%),感觉异常18例(64.3%).两组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经随访无1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预防术后上臂及腋窝感觉障碍的发生,不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应成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标准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88例经Halsted根治术治疗的Ⅰ~Ⅲ期乳腺癌远期疗效进行分析。5年生存率50%(44/88),10年生存率26.3%(10/38)。应根据病期、病理类型、肿瘤部位、雌激素受体(ER)测定,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推荐Patey手术治疗Ⅰ期孔癌,Ⅱ、Ⅲ期乳癌可选择改良扩大根治术或Halsted根治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评价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3年12月共施行该手术40例,其中Ⅰ期16例,Ⅱ期22例,Ⅲ期2例。结果:40例病人中,术后发生切口部分表皮坏死1例,1个月后皮肤痂下愈合;皮下积液6例,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很快愈合,33例切口甲级愈合,顺利出院。术后40例随访,1例Ⅲ期乳腺癌术后18个月复发,其余39例5年内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改良根治术可作为Ⅰ、Ⅱ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术式,Ⅲ期乳腺癌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Ⅰ、Ⅱ和Ⅲa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87例Ⅰ、Ⅱ和Ⅲa期乳腺癌患者均采用改良根治术行手术治疗及CAF或CMF方案进行化疗,部分患者加用放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 死亡2例,复发1例,皮瓣下积液8例,部分皮瓣或皮缘坏死3例,5年生存率95.7%。结论 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和Ⅲa期乳腺癌,辅以化、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探讨Ⅰ期和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与改良根治术的比较,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5月~2009年3月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乳手术组(248例)和改良根治术组(1 850例),并对两组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美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保乳手术局部复发5例(2.0%),远处转移8例(3%),死亡6例(2.4%),乳房外形美容评价:优良者236例,占95.2%;不满意者12例,占4.8%;改良根治组局部复发率2.8%(52/1 850),96例(5.2%)死于肝,肺,骨转移。两组复发,远处转移和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疗效确切,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可行规范化保乳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我院自1964.4~1982.12月收治的女性单侧Ⅱ、Ⅲ期乳腺癌55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的组合分为四组:根治术组(160例),根治术+化疗组(182例),根治术+放疗组(137例),根治术+化疗+放疗组(75例),并分析比较了各组的疗效,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以探讨各种辅助治疗在Ⅱ、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价值。本文资料表明:化学治疗是乳腺癌根治术后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不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的疗效,亦不能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术后同时并用化疗及放疗,其疗效比术后化疗略差或无显著差异,不必常规并用。  相似文献   

12.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施行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2年4月~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乳腺癌发生皮缘坏死1例(2.9%),皮下积液4例(11.8%),上肢淋巴性水肿2例(5.9%),切口瘢痕或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2.9%)。3年生存率82.6%,5年生存率60.5%。其中Ⅰ期为82.3%,Ⅱ期为50.4%,Ⅲ期为29.9%。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目前已成为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常用手术方式,Ⅰ、Ⅱ期乳腺癌应用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其术式保留了胸肌,术后外观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少,操作易于掌握,值得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乳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乳组(保乳根治术治疗,32例)和改良组(改良根治术治疗,28例),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5年,比较两组患者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及术后1、3、5年生存率,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栗:两组患者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及术后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良组(9.38% vs 35.71%,P<0.05).结论:保乳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均能获得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且保乳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同期行乳腺癌手术的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留乳房根治术组(36例)和改良根治术组(58例),两组手术后均给予常规放疗和化疗,定期随访.比较两组之间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3、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保乳组分别为5.55%、5.55%;改良根治组分别为8.33%、8.62%;两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5年生存率保留乳房组分别为96.43%、90.48%,改良根治组分别为95.24%、85.29%,两组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根治术使病人获得了良好的体态和心理优势,在辅助放化疗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与改良根治术同样的远期效果.在临床应用过程当中,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商亭  张洪宜 《吉林医学》2015,(3):437-438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根治术与典型根治术治疗Ⅰ期、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Ⅰ期、Ⅱ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典型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局部复发、复发并转移及远处转移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从并发症上看,观察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Ⅰ期、Ⅱ期乳腺癌能明显减少患者在局部复发、复发并转移及远处转移的发生率,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手术疗效优于典型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发生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2月该院收治的25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术后随访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发生情况,分析并总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5年,10.12%(26/257)出现复发或转移,包括局部复发20例(7.78%),远处转移6例(2.33%),术后3~4年的发生率最高;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瘤体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激素受体表达及术后放化疗是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术后放化疗和护理干预,确保手术效果,减少复发及转移发生。  相似文献   

17.
贺昕源  刘青云 《吉林医学》2011,(18):3635-363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在86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时完整保留ICBN 46例,切除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及腋窝部皮肤感觉功能。结果:保留ICBN组46例,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6例(13.04%)。切除ICBN组40,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30例(7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72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保留患者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预后改善的价值,讨论该项操作用于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3月~2010年6月行改良根治术的8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7例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观察组),42例切除(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区皮肤感觉状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经过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感觉正常41例(87.23%),异常6例(12.77%);对照组感觉正常22例(52.38%),异常20例(47.6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肋间臂神经的保留可以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臂及腋窝感觉障碍的发生,且并不增加复发的风险,值得作为一项标准纳入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19.
车红缨 《吉林医学》2010,(30):5396-5396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本组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完整保留ICBN89例,主干保留16例。保留率为100%。淋巴结切除数12~40个(中位数18),平均手术时间(110±12)min。术后随访率100%,患者出现感觉障碍14例,多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随访期内全组患者未发现局部肿瘤复发。结论:乳腺癌患者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明显降低了术后患侧胸壁和上臂内侧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PMPS)的发生,合理的解剖途径不会延长太多手术时间,也不会增加胸壁和腋窝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6例(实验组)和传统乳癌改良根治术34例(对照组)术后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和肿瘤腋窝复发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30%(8/86)、85.29%(29/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8,P<0.001).随访6~24个月,两组均无腋窝肿瘤复发.结论 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保存了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功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