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全面护理,这是一种复杂而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对于精神科护士而言,由于面对的人群比较特殊,付出的劳动和精力也相应的较多,使护士产生了很大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2.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北京安定医院普通病房的97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经常倒班、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护士工作未被病人及家属承认、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晋升的机会太少、病人不合作、护理的病人突然死亡等压力为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其中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护龄、不同学历的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为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其中从事临床岗位的护士、男护士、大专以上学历护士、5~10年护龄的护士工作压力程度较重,护理管理者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岗位、不同学历、不同护龄采取有针对性的减压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压力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精神科护士压力源的影响因素。结果精神科护士压力源影响因素分别为:工作风险大、社会地位低、工作负荷大、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和护士自身素质要求高。结论为精神科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协助精神科护士正确认知和缓解工作压力,增强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及应对方式,关爱和促进精神科护士身心健康,对保证优质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源,探讨减轻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的对策.[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44名精神科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压力源依次为:病人护理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与工作方面、工作环境与资源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结论]精神科护士承受很大的职业压力,建议从管理角度减轻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并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减压训练,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精神科护士是特殊的护理群体,服务对象为失去理智的精神病患者,而且工作量大、环境封闭,故精神科护士要承受特殊的压力.了解精神科护士压力源,采取相应措施,来减轻其工作压力,保持护士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精神科护士心理疲劳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精神科护士的护理对象是丧失理智的精神病人 ,工作风险大 ,责任重。往往使护士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 ,导致心理疲劳、精神紧张 ,从而出现头痛、失眠、情绪低落、激惹、注意力分散及人际交往困难等表现 ,这直接影响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 ,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 心理疲劳分析1.1 责任重、高风险、受伤害造成心理疲劳 精神科护士护理的精神病人往往无自知力 ,随时可能出现自伤、自杀、冲动杀人、出走、严重药物反应等意外事件 ,工作风险大。病人的疾病转归 ,意外事件的后果与当班护士有直接关系[1] 。…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缓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工作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是一项复杂而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作为临床护理一线的护士,由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其身心承受很大压力。工作压力会导致工作疲惫感,表现为体力和精神上的疲倦感,严重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使护理质量下降。精神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应激因素多,与夜班负担重、人际冲突多、工作风险大、意外事件多、人身安全感不佳等有关。本文就造成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及缓解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赵英 《全科护理》2012,(18):1699-1700
护理工作是一种需要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使护理质量下降。通过分析压力源,从而找到维护和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的建议,以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精神科护士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常不可预测地受到患者的攻击和伤害,意外事件发生率高,被称为高风险职业群体.护士长期在高风险的压力下工作,极易产生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其心身健康、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和护理行业的稳定性[1].为了缓解护士的各种压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院自2009年1月-12月在精神科开放病房实施了预测管理,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预测管理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状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工作倦怠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心理反应[1].护理工作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较大的职业之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精神科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导致护理工作质量下降.2008年1月对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及影响因素相关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帮助精神病医院护理管理者及护士正确认识工作压力,从而设法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对本院精神科五个病区的临床护士进行工作压力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的高低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结论建议精神病医院应重视精神科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从管理角度减轻或消除护士的工作压力,从而使精神科护士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心态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12.
肿瘤医院护士工作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肿瘤病人的增多,肿瘤医院病床不断增加,但始终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病人的需求,垒床现象严重.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健康的概念及要求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对服务对象不关心,影响护士身心健康,使护理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余永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92-192,F0003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源,探讨有效的排解方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6名精神科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源依次为:病人护理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工作环境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结论】通过采取加强职业教育,定期轮换岗位,“人本原理”管理和自我调节的方式可有效排解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压力,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精神科的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评定,并以中国成人棠作比较。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心理问题阳履率明显高于常模。精神科护士较多的心理问题与其工作对象、工作风险、工作压力等有关。为减少精神科护士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提高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评定,并以中国成人常模作比较。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心理问题阳性率明显高于常模。精神科护士较多的心理问题与其工作对象、工作风险、工作压力等有关。为减少精神科护士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提高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的情况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倦怠量表(MBI-GS)对我院100名在职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年资护士情绪衰竭方面高于低年资护士,护师工作倦怠感最为严重;临床一线护士每天与病人接触时间长,情绪衰竭越明显;翻班护士比长日班护士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程度显著增大。结论 精神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学习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应对情绪困扰,提高精神科护士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可,建议管理者关注精神科护士的压力状况,加强对精神科护士的支持,以降低工作倦怠感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团队。  相似文献   

17.
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应对方式。方法对71名精神科临床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程度以中度为主,中度以上占81.69%;工作压力源前5位排序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病人不合作、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不同年龄护士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科临床护士压力较大,医院管理者及护士自身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7名精神科在职护士进行调查。并与内、外科护士的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源总分及上述5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内、外科护士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缓解或消除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可有效提高精神科的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状况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1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状况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性。结果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前两位是:工作量和时间分配方面,其次是病人护理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压力、护士自责应对方式与精神科护士的幸福感呈负相关,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与精神科护士的幸福感呈正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幸福感与他们在工作中承受着压力和自身采取的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应在其职业发展上创造更多的机会,鼓励其主动地解决问题、减少自责,以提升精神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科临床一线护士主要的压力来源及程度,为制定减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精神科63名临床一线护士和50名非一线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结果在压力源量表5个子条目的比较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临床一线护士的压力程度明显高于非一线护士。结论精神科临床一线护士的压力程度较高,压力源主要来自服务对象和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