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842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暴力风险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自杀意念、暴力风险在性别、年级、户籍、家庭结构、独生子女等的分布差异,并从家庭、个体、心理压力的角度分析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自杀风险检出率为16.5%,暴力风险检出率为15.4%。自杀意念者在性别(X2=11.92,P〈0.01)、家庭结构(r=4.49,P〈0.05)和年级(X2=7.97,P〈0.05)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暴力风险在性别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r=4.17,P〈0.05)。家庭、人格、心理压力与自杀意念、暴力风险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父母对子女的干涉限制、神经质倾向人格以及心理压力感会增加自杀和暴力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我国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和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帮助。方法在中国知网中,以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作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形成是内部因素如人格特征等、外部因素如生活事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目前大学生自杀意念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显不足。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阳性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针对大学生自杀意念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包括性别、年级、所学专业、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家庭类型、人格特征、对自杀态度、受生活事件和其他因素影响以及所采用的心理测量量表,分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发现测定自杀意念阳性率的方法以及影响自杀意念的因素不尽相同.结论 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对自杀的早期预防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武昱  杨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6):1263-1269+1343
目的:在有自杀史的精神科住院病人中,探索自杀意念及其风险因素在短时间内如何变化以及三种风险因素对短期自杀意念的预测效力。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天津市某精神病院27名有自杀史的住院病人进行自然住院周期内(1-28天)每日随机4次的自杀意念生态瞬时评估(实时纸笔作答,累计评估538天,共计完成1883次评估,整体遵从率90.9%)。结果:几乎所有被试的自杀意念及其风险因素在研究期内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自杀意念及其风险因素的时间序列均遵循锯齿形的变化模式。多层线性模型显示,同一时刻的绝望、归属受挫、累赘感知与自杀意念显著相关,但在控制前一时刻的自杀意念后,三种风险因素均与数小时后的自杀意念不相关。此外,自杀意念在一天之内遵循显著的线性增长模式。结论:在有自杀史的精神科住院病人中,自杀意念及其三种风险因素均具有短时波动性,自杀意念从早到晚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绝望、归属受挫以及累赘感知均不能显著预测短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特征,初步分析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2所高校,采用问卷法调查大学生867名。结果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率为12.9%;②女生(χ^2=16.267,P〈0.01)、新生和毕业生(χ^2=23.670,P〈0.001)、医科生(χ^2=25.050,P〈0.001)、独生子女(χ^2=4.988,P〈0.05)、单亲家庭(χ^2=205.883,P〈0.001)及农村学生(χ^2=21.609,P〈0.001)自杀意念流行率较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③经过Lo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家庭结构对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结论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教育,重点关注女生、医科生、单亲家庭及农村学生,多渠道的心理疏导及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环境有利于减少大学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一、四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有显著差异:四年级学生自杀意念高于一年级学生,探讨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在不同年级的差异。方法抽取大连市高校726名一、四年级大学生,数据统计采用SPSS 10.0统计软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处理,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人格特征、生活事件、对自杀的态度等因素做进一步比较分析。结果大四年级的学生在神经质、精神质方面的均值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结论通过对不同年级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对不同年级的关注和教育方法要有所侧重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726名一、四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四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受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大连市高校726名一、四年级大学生,数据统计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处理,统计方法主要采用t、F、与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质、精神质、自杀行为、生命的价值观、人际关系等因子进入方程.均为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论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筛查,对易感因子和易感人群的早期发现,起到预警信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中国研究生产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方法整体抽取21072名国家科研所的研究生,采用自评量表对研究生的一般心理健康状态(UPI)、抑郁状态(SDS)、自杀态度、人格特征(16PF)进行测量,采用Logistic方法对自杀意念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78%的研究生出现过自杀意念,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抑郁状态、自杀态度、年级与自杀意念有显著的相关。人格因素作为整体与自杀意念有相关,但单个人格特征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结论研究生的自杀意念和一般心理健康状况、自杀态度和抑郁状态都有关系,提高心理健康状况、克服抑郁状态、改变对自杀的社会态度能够降低自杀意念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格因素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五人格问卷(NEO—FFI)和自杀可能性量表(SPS)对615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有无自杀意念者之间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t=26.28,P<0.001);②相关分析表明,自杀意念与神经质呈正相关(r=0.41,P<0.001),与其他人格因素呈负相关(r=-0.35,P<0.001);③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宜人性、外倾性和开放性等4种人格因素进入自杀意念的回归方程.结论 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受其人格因素的影响.其中神经质对自杀意念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宜人性和外倾性对自杀意念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30名大学生,采用人格诊断问卷、自杀态度问卷以及Beck自杀意念问卷进行测查。结果:①有自杀意念组在人格诊断问卷(PDQ-4+)的偏执型、分裂样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依赖型、被动攻击型以及抑郁型等亚型上得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组;②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在自杀态度量表(SPAS)的预防自杀的难度、自杀行为自我不可控制性、自杀问题的社会重要性等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有自杀意念组更倾向于认为自杀不可预防、自杀不可以自我控制、自杀不是重要的社会问题;③PDQ-4+各分量表得分与自杀态度中的预防自杀的难度、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杀问题的社会重要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与自杀意念关系密切,关于自杀的某些非理性态度可能是人格障碍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为采取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信效度比较高的自杀意念量表,调查山西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488人。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16%;大学生有无自杀意念与应对方式量表中除合理化因子外(t=2.13,P0.05)、生活事件量表各因子都有差异性(P0.01);结果还显示大学生不成熟应对方式、负性生活事件等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显著影响,P值均0.01。结论对不成熟的大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预防自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自杀行为的整合动机意志模型框架下,分析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自杀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际需求量表、挫败感量表和困境感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天津某大学1458名学生进行调查。基于自杀行为史将被试分为正常组(n=1000)、自杀意念组(n=283)、自杀尝试组(n=175)。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预测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风险因素有显著差异。预测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包括:困境感(OR=1.04)、累赘感知(OR=1.06)、强迫思考(OR=1.07)、死亡无畏(OR=1.06)、自杀行为暴露史(OR=1.87)。预测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变的风险因素包括:累赘感知(OR=1.07)、死亡无畏(OR=1.09)、自杀行为暴露史(OR=1.93)。结论:有自杀意念无自杀尝试者和自杀尝试者是两个不同的人群,人们产生自杀意念和做出自杀尝试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初中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自杀意念提供针对性策略。方法:在深圳市选取2016级初一学生共1301人,进行每年1次、共3年的追踪测查。使用危险行为评定量表(RBE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积极青少年发展量表(CPYDS)和家庭功能量表(CFAI)进行测查。结果:本样本的自杀意念逐年检出率分别为21.4%、22.2%、16.9%,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3.4%、34.6%、28.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初一、初二、初三OR=1.48、1.35、2.47)、有抑郁症状(初一、初二、初三OR=4.41、1.83、1.83)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杀意念风险,而积极青少年发展水平高(初一和初三OR=0.72、0.67)和家庭功能好(初一和初三OR=0.68、0.73)的学生,其自杀意念风险较低。结论:深圳市初中生存在一定的自杀意念检出率,关注特定人群,提升积极青少年发展水平、改善家庭功能能降低自杀意念风险。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自然意念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0  
应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和自杀态度问卷(QSA),了解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和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状况,并探讨3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79名大学生中,22.69%的人存在自杀意念;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总体上是持矛盾的或中立的态度;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开展新兵入伍适应期自杀意念者的早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某新兵训练单位25名新兵自杀意念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军人生命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文版),分别在入伍第1周(T1)、第11周(T2)对新兵自杀意念者进行测查;纵向比较自杀意念和相关因素的变化,分析在入伍适应期影响新兵自杀意念的关键因素。结果:与T1相比,T2时25名新兵自杀意念者SIOSS评分显著降低(t=4.602,P0.01),职业归属、自我悦纳、逆境应对、家庭支持及内外倾因素评分显著升高(t=-2.768,-3.017,-2.875,-2.787,-2.742;P0.05),神经质与精神质因素评分显著下降(t=3.572,2.729;P0.05);其中18名新兵筛选为无自杀意念组,7名筛选为有自杀意念组;两组在职业归属、自我悦纳、逆境应对、情绪调节和神经质因素上的变化值存在显著差异(U=26.50,19.00,11.50,22.00,29.50;P0.05)。结论:经历入伍适应期后,该部新兵自杀意念水平显著下降;在入伍适应期内,职业归属、自我悦纳、逆境应对、情绪调节、神经质等因素提高或改善显著对新兵自杀意念转阴有重要影响作用;针对新兵群体的自杀干预应注重增强职业归属感、提升自我悦纳水平、强化逆境应对技能、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关注和干预神经质倾向。  相似文献   

16.
北京某综合大学一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探讨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北京某综合大学9个院系的所有一年级学生进行现况调查,使用Beck抑郁问卷、Beck焦虑问卷、Beck无望问卷、青年健康危害行为问卷(YRBS)、人格障碍诊断问卷-4(PDQ-4)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及相关心理行为问题.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一学年内自杀意念和一周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2055人填写了问卷,一学年内自杀意念的报告率8.1%,危险因素按OR值大小排列依次为有物质滥用(OR=4.37,95%CI:2.27-8.41)、一学年内有过明显抑郁情绪(OR=3.21,95%CI:2.20-4.68)、一学年内使用过远程求助(OR=1.78,95%CI:1.13-2.81)、一周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OR=2.14,95%CI:1.36-3.37)、分裂样人格因子分(OR=1.21,95%CI:1.07-1.37)、边缘人格因子分(OR=1.23,95%CI:1.09-1.38);一周内自杀意念的报告率5.5%,危险因素按OR值大小排列依次为一周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OR=4.62,95%CI:2.86-7.46)、阳性精神障碍家族史(OR=2.96,95%CI:1.34-6.56)、一学年内有过明显的抑郁情绪(OR=2.35,95%CI:1.49-3.69)、女性(OR=1.65,95%CI:1.09-2.52)、边缘人格因子分(OR=1.50,95%CI:1.30-1.72)、分裂型人格因子分(OR=1.17,95%CI:1.03-1.34).文科专业显示为一学年内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OR=0.63,95%CI:0.41-0.95).大一学生一学年内寻求精神卫生服务的比例占12.5%,9.8%使用远程求助方式.在使用当面求助方式上女性多于男性(4.8%/2.9%,x2=4.42,P:0.035);报告有自杀意念者一学年内总体求助、当面求助、远程求助比例均高于无自杀意念者(22.5%/11.3%、7.4%/3.2%、18.2%/8.9%,x2=23.0、10.3、19.7,P<0.01).结论: 大学生自杀风险的筛查指标除自杀意念外还应考虑纳入抑郁、物质滥用、人格特点、阳性精神障碍家族史.大学生精神卫生服务宜从鼓励求助行为、主动提供延伸式服务、大力发展网络精神卫生服务三方面人手,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军校本科学员对自杀的态度和存在自杀意念的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4个年级共413名学员,施测自杀态度问卷(QSA)。结果 总体上军校学员对自杀持中立态度,年级间存在显着差异,20.34%的学员存在自杀意念,有自杀意念的学员与无自杀意念的学员在自杀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加强对军校学员的生命教育,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芜湖市大学生自杀意念人口学特点及其与死亡态度的相关性,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和自杀预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芜湖两所高校分层整群抽取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SIOS)及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为测量工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950名被调查对象中,自杀意念平均分为(10.61±2.43)分,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7.1%,且在是否独生子女(χ2=5.957,P=0.015)特征上有统计学差异;大学生自杀意念得分在不同生源所在地及是否独生子女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死亡态度平均得分为(2.61±0.51)分;自然接受维度得分(3.58±0.80)较高,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者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离接受维度和死亡态度总分均明显高于无自杀意念者(P0.05);绝望因子与死亡恐惧(r=0.216)及死亡逃避(r=0.098)维度呈正相关,乐观因子与趋近接受(r=-0.132)及逃避接受(r=-0.155)维度呈负相关。结论:芜湖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自杀意念与死亡态度呈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研究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构建研究生自杀预防干预体系提供初步参考。方法:选取安徽省某医学院校研究生345名,应用研究生心理压力问卷(PPSQ)、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E)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研究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结果:共45(13.0%)名研究生存在自杀意念。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三年级及以上、医学类、学术型、单亲家庭、学习任务压力大、环境与心境糟糕压力大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4.83、5.50、4.57、6.09、1.36、1.69),而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高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OR=0.77、0.89)。结论:医学院校研究生存在一定的自杀意念检出率,关注特定人群、加强心理疏导、提高社会支持等可以降低自杀意念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约会暴力及自杀意念的现况,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对某省会城市453名MSM进行匿名调查,收集研究对象6种类型的约会暴力(控制、情感虐待、安全威胁、躯体虐待、性虐待、威胁公开身份)及自杀意念的相关信息。结果:62.0%(281/453)的研究对象报告自己在过去1周或抑郁最严重时有过自杀意念。过去6个月,75.5%(342/453)的研究对象遭遇过至少一种类型的约会暴力。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约会暴力(OR=5.84,95%CI:3.59~9.50)是M SM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将约会暴力放进M SM自杀的干预体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