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少年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以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为测试工具,对云南省楚雄高级技工学校的888名青少年进行了测评。结果:①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正相关,而与父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母亲的偏爱被试、干涉保护负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有极显著的积极影响,而母亲的偏爱被试、干涉保护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有显著的消极影响;②父母养育方式对不同性别,尤其是不同的家庭背景的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趋于一致,但同时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发展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违法者父母养育方式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青少年违法者父母养育方式调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欣瑞张根海石家庄动力厂王二芳河北省少管所王振生石家庄劳教所邵东芝石家庄煤碳学校刘丽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已受到各界的关注。近10余年来我国在个性发展倾向异常的关系方面研究较多[1-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与同伴依恋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46名初二、初三、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父母养育方式和同伴依恋进行研究。结果父母养育方式中的F2、F3、F4、F5、F6、M5这6个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3.045,3.499,-3.430,3.277;P<0.01;t=2.094,-3.644;P<0.05);F4因子与M5因子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F=5.720,6.248;P<0.01);父母养育方式中的F1和M1因子与同伴依恋呈显著正相关(r=0.331,0.367;P<0.01);F2、F5、M3、M4这4个因子与同伴依恋呈显著负相关(r=-0.213,-0.276,-0.224,-0.165;P<0.01)。结论积极的父母养育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325名14~16岁的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男女性青少年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相关分析表明,SCL-90各因子与EMBU的父母亲严厉惩罚,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父母亲拒绝否认等项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父母亲温暖理解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父母偏爱与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的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及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父母离婚与SCL-90中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等因子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结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城乡及单双亲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上的盖异。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某中学654名学生进行测查,且在不同性别、城乡及单双亲学生之间进行对照。结果不同性别、城乡、单双亲学生之间的父母养育方式存在着许多差异。结论在不同性别、城乡不同区域、单双亲不同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教养方式不同,说明父母养育方式与孩子的性别、城乡不同区域、单双亲不同家庭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犯罪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与其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以便指导广大儿童青少年的父母采取正确的养育方法,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随机抽取的160名男性犯罪青少年和170名在校高中男生进行研究。结果①两组青少年的父母亲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FA1,MA1)、惩罚、严厉(FA2,MA4)、拒绝、否认(FA5)和过度保护(FA6,MA2)等主因素方面差异都呈现极显著水平(P〈0.01);②犯罪青少年与对照组在个性特征上,除内外向(E)维度差异不明显以外,特别是在精神质(P)和神经质(N)两个维度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③父母亲在情感温暖理解(FA1,MA1)和拒绝、否认(FA5,MA3)和惩罚、严厉(FA2,MA4)等教养方式的主因素与青少年个性特征之间关系极显著(P〈0.01)。结论犯罪青少年的父母与对照组青少年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差异极显著,且各主因素与犯罪青少年个性特征之间关系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犯罪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及与自身文化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犯罪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及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和父母文化程度问卷 (自制 )对犯罪青少年 2 40人和正常青少年 2 40人进行了集体测查和对照研究 ,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文化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犯罪青少年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 (FF1和 MF1 )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父母惩罚严厉 (FF2和MF4)、父母过分偏爱 (FF4和 MF5 )和父亲拒绝否认 (FF5 )明显高于对照组 ;父母养育方式与其受教育程度关系密切 ,高文化程度的父母给予子女高情感温暖、理解 ,低文化程度的父母对子女高惩罚严厉 ,高拒绝否认和过分偏爱。结论 犯罪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存在较多缺陷 ,父母文化程度过低是造成其养育方式失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教育方式的关系。方法:以父母养充方式量表(EMBU)和田纳西概念量表(TSCS)为测试工具,对河北科技大海珠723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评。结果:(1)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正相关,而与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负相关,(2)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极显著的积极影响,而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着有显著的消极影响;(3)父母养育方式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趋于一致,同时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父母养育不当与青少年犯罪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1.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 对重庆市3所中学生的父母共547名进行自编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测试和一般资料的收集,并用t检验和F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父母性别、受教育水平,子女所在年级和学校类型不同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受父母、子女及所在学校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要改进父母教养方式,必须建立父母-子女-社会干预系统,多方面努力才有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人格的关系.方法:以湖南、四川、福建、北京四地的637名初二、高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中国人的个性量表(CAP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青少年人格特点方面,女生的神经质均数显著高于男生(t=2.923,P<0.01),而男孩的人际和谐性、面子、防御性的均数显著高于女孩(t=2.049,P<0.05;t=2.904,P<0.01;t=2.103,P<0.05).独生子女的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方面的均数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3.577,P<0.001;t=3.787,P<0.001;t=4.041,P<0.001).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素与青少年人格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多达到显著性水平.经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青少年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有积极作用;父亲的惩罚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对青少年的宜人性、人际关系有消极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点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究青少年人格特点和人格偏离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形容词检测表(PACL)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393名初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不同,青少年的人格特点也相应发生变化;反社会型人格偏离主要受到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度保护因子的影响.分裂样人格偏离主要受到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的影响,被动一攻击型人格偏离主要受到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的影响。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点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父母养育方式与医学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医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60名医学生进行测定,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FF1、MF1)与医学生的内外向(E)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过度干涉与保护(MF2)、父亲的严厉惩罚(FF2)与医学生的内外向(E)呈显著负相关,其中MF2对E的影响更为显著。(2)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FF1,MF1)与医学生的精神质(P)呈显著负相关,父亲的过度保护(FF6)与医学生的精神质(P)呈显著正相关,其中FF6对P的影响更为显著。(3)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F1与医学生的神经质(N)呈显著负相关,父母的严厉惩罚(FF2、MF4)和拒绝否认(FF5、MF3)、父亲的过分干涉(FF3)与医学生的神经质(N)呈显著正相关,其中MF3对N的影响更为显著。(4)父母的严厉惩罚(FF2、MF4)和母亲的拒绝否认(MF3)与医学生的掩饰(L)呈显著正相关,其中MF3对L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对医学生人格特征有重要的影响,预防医学生的人格问题需要父母采取良好的养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内抽取2940名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对其施测一般资料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结果①广东籍贯组在惩罚严厉因子上父亲、母亲得分和拒绝否认因子上父亲得分都低于非广东籍贯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647,-3.012,-2.434;P0.05);②短期外居组(5年)在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上父母得分都低于长期外居组(5年),而惩罚严厉因子上母亲得分高于长期外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0,-2.784,2.343;P0.05);③不同文化程度下,父亲除过分保护因子,母亲除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籍贯和文化背景、移居时间长短以及文化程度对农民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EMBU)对64例符合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和64例健康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父母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因子得分高(P〈0.01),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低(P〈0.05),其他得分差异不显著。结论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 探求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TAI)及自编的被试及其家庭基本情况调查项目测查初一~高三各个年级的 475名学生 ,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男生和女生所感受到的父母养育方式、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NC、PC、M4、F1、F6等因子可以较好地预测中学生的特质焦虑水平。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对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和特质焦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特质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产生最直接最大的影响 ;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必须重视改善家长的教养方式 ,改善中学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8.
高三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三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江西某县普通中学110名高三学生进行应对方式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①高三学生的应对方式没有性别差异;②文科学生的应对方式显著高于理科学生(P〈0.001);③与祖父母生活或三代同堂在退避因子上显著高于与父母生活的学生;④父亲在"偏爱被试"和"过分干涉"因子,以及母亲在"过干涉过保护"和"偏爱被试"因子上,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⑤父母教养方式中"偏爱被试"、"拒绝、否认"等因子与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合理化"等因子显著相关。结论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养成孩子积极、成熟和理性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效应对师范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3所师范院校的421名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子女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教养方式,父亲拒绝否认(t=4.29,P<0.001)、情感温暖(t=-3.17,P<0.01)、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