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炎性因子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分为活动组(n=75)以及缓解组(n=47),另选取6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肠道菌群、炎性因子、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与炎性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组大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以及乳酸杆菌数量对比,其中(F=33.94、82.83、38.48、22.81,P<0.05);将三组炎性因子TNF-α 、IL-6、IL-17以及内毒素进行对比(F=794.05、47.25、50.69、2870.83,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与TNF-α、IL-6、IL-17以及内毒素呈正相关,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与TNF-α 、IL-6、IL-17以及内毒素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存在明显菌群失衡,且菌群变化与疾病炎性程度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参数联合维生素 D 在肝纤维化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我院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 98 例肝炎者,统计对比纤维化与无纤维化患者肠道菌群参数与血清 25-羟维生素 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水平,分析肠道菌群参数联合25-(OH)D3在肝纤维化诊断与病情评估中价值.结果:纤维化患者双歧杆菌、血清25-(OH)D3水平低于无纤维化患者,肠杆菌、肠球菌高于无纤维化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显示,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25-(OH)D3联合应用诊断肝纤维化的AUC为0.820,最佳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61%、82.35%(P<0.05);高水平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以及血清25-(OH)D3水平肝炎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危险度为低水平者的0.426倍、1.974 倍、2.123 倍、0.375 倍(P<0.05);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双歧杆菌、血清 25-(OH)D3 水平对比:S0 期>S1 期>S2 期>S3 期>S4 期,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肠杆菌、肠球菌对比,S0 期<S1 期<S2 期<S3 期<S4 期(P<0.05);双歧杆菌、25-(OH)D3和肝纤维化分期成反比,肠杆菌、肠球菌和肝纤维化分期成正比(P<0.05).结论:肠道菌群参数与血清25-(OH)D3水平联合应用于肝纤维化诊断中,诊断效能高,并能反映病情程度,可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肠道菌群、胃肠激素水平及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肠内营养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膳食纤维组,各54例.待两组患者均恢复肠鸣音、且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肠内营养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膳食纤维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在肠内营养液中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持续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周后的肠道菌群组成、胃肠激素水平和肠粘膜屏障功能.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胃动素(Motilin,MTL)、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膳食纤维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内毒素、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膳食纤维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可改善SAP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肠道菌群、调控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和种类的变化及其与白细胞介素23(IL-23)/IL-17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例UC活动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直接涂片镜检和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法分析菌群分布;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菌群种类的变化;常规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经结肠镜活检取UC患者正常及病变肠黏膜组织,进行Mayo评分和Baron分级,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观察IL-17和IL-23表达的改变。结果:(1)与对照组比,活动期UC患者菌群失调程度明显升高(P0.05);(2)需氧培养结果表明,活动期UC患者的大肠杆菌数量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1),肠球菌数量明显增加(P0.01);厌氧培养结果发现,活动期UC患者的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较正常人显著减少(P0.01);(3)目标菌属定量分析表明,UC患者粪便中大肠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相对定量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肠球菌数量明显升高(P0.01);(4)与对照组相比,UC患者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变,白蛋白明显降低(P0.05),血沉和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P0.01);(5)UC患者Mayo评分显著升高(P0.01),Baron分级显著增加(P0.01),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P0.01);(6)与对照组比较,UC患者表达丰富的IL-17和IL-23(P0.01);(7)相关性分析表明,IL-17和IL-23表达的平均吸光度与Baron分级(r=0.717,P=0.02;r=0.849,P=0.016)和病理组织学评分(r=0.660,P=0.030;r=0.675,P=0.032)呈正相关;同时,IL-23表达的平均吸光度与大肠杆菌数量呈明显负相关(r=-0.669,P=0.025),与肠球菌数量呈正相关(r=0.872,P=0.010),IL-17表达的平均灰度值与肠球菌数量呈正相关(r=0.764,P=0.046),但二者与其它目标菌属的数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活动期UC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改变的细菌与患者炎症程度密切相关。IL-23/IL-17轴作为UC发生发展的关键因子,与肠道菌群含量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其相互作用在UC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MT)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n=12)、单纯烧伤组(n=12)和FMT干预组(n=12)。单纯烧伤组和FMT干预组大鼠制作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正常组大鼠不致伤。单纯烧伤组、FMT干预组大鼠伤后即刻腹腔注射平衡盐溶液40 mL/kg补液复苏。收集正常组大鼠新鲜粪便10 g,制成粪便滤液。伤后1 h,对FMT干预组大鼠进行粪便滤液灌胃(10 mL/kg),间隔12 h后再次给予相同剂量粪便滤液灌胃;正常组、单纯烧伤组大鼠在相同时相点均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分别于伤后24、72 h,取伤后各组大鼠结肠内新鲜粪便各1 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属水平,即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取制备好的大鼠血浆,采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葡聚糖通透性实验检测3组大鼠肠道通透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水平;分别取伤后24、72 h 3组大鼠的末端回肠组织约1 cm,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结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1)3组大鼠在伤后24、72 h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单纯烧伤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分别为(2.76±0.15)、(3.27±0.40)、(2.33±0.33)、(7.06±0.49)、(6.42±0.50) LogN/g,FMT干预组大鼠分别为(3.18±0.16)、(4.52±0.58)、(2.92±0.28)、(6.14±0.47)、(5.28±0.43) LogN/g;伤后72 h,单纯烧伤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分别为(3.16±0.19)、(3.79±0.42)、(2.64±0.43)、(6.34±0.56)、(5.56±0.61) LogN/g,FMT干预组大鼠分别为(3.53±0.25)、(5.50±0.32)、(3.26±0.39)、(5.37±0.70)、(4.10±0.85) LogN/g,FMT干预组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单纯烧伤组,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低于单纯烧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伤后24 h,正常组、单纯烧伤组和FMT干预组大鼠肠道通透性分别为0.94±0.16、2.39±0.37、1.58±0.33,伤后72 h,正常组、单纯烧伤组和FMT干预组大鼠肠道通透性分别为0.94±0.17、1.88±0.57、1.21±0.24,2个时相点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092、7.064,P<0.05);与单纯烧伤组比较,FMT干预组伤后24、72 h大鼠肠道通透性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71、2.664,P<0.05)。(3)伤后24、72 h,3组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IL-6、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FMT干预组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分别为(0.93±0.13) U/mL、(3.54±0.78) μmol/L,伤后72 h分别为(0.55±1.15)U/mL、(2.58±0.51)μmol/L,均明显低于单纯烧伤组伤后24 h[(1.28±0.18)U/mL、(4.83±0.57) μmol/L]、伤后72 h[(0.86±0.21)U/mL、(4.13±0.55)μmol/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72 h,与单纯烧伤组比较,FMT干预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伤后24、72 h,正常组大鼠肠黏膜上皮均完整,无炎症细胞浸润;伤后24 h,FMT干预组大鼠肠黏膜绒毛稍变短、排列略紊乱,散在上皮细胞破坏、黏膜脱落,有炎症细胞浸润,较单纯烧伤组相比较肠黏膜损伤减轻。伤后72 h,FMT干预组大鼠肠黏膜上皮基本完整,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肠黏膜修复较单纯烧伤组相比更为明显。 结论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可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全身炎症反应加重、肠道屏障功能损害,FMT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炎症反应,起到保护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阳性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伴SIBO阳性RE患者(2019年8月~2020年12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GerdQ评分)、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积分)、肠道菌群变化(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DCI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伴SIBO阳性RE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肠道菌群环境,增强患者食管收缩功能,促进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联合胰酶肠溶胶囊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 1月至 2023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154 例中重度NAFLD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77 例.对照组采用胰酶肠溶胶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道症状缓解时间、肝功能及脂代谢指标、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埃希菌、肠球菌)、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肠鸣、里急后重、腹胀、肛门排气、腹泻、大便黏液、腹痛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埃希菌、肠球菌水平明显降低,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谷胱甘肽(Total Glutathione Assay Kit,T-G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联合胰酶肠溶胶囊治疗中重度NAFLD肠功能紊乱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持肠道正常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增强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的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微生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9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早期EN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营养状态、肠道屏障功能、肠道微生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平均上臂肌围(Mean 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血乳酸水平、肠道肠杆菌、消化链球菌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EN支持的sTBI患者中加入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能够有效纠正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稳定肠道微生态,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营养状态,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生物屏障破坏、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是促进细菌移位的主要原因。应用双歧杆菌改善肠道生物屏障减轻细菌移位的发生是近几年来新的研究热点。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的重要生理性细菌 ,具有益生、营养、免疫等作用 ,对维持肠道生物屏障起主导作用。双歧杆菌与宿主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是其发挥生理作用的第一步 ,铜绿假单胞菌是肠道细菌移位的常见菌 ,其粘附于肠粘膜细胞是其移位的首要条件。为了更系统地探讨双歧杆菌粘附后生物保护作用 ,我们以青春双歧杆菌 (B .ado0 92 6 )体外粘附培养鼠肠上皮细胞株IEC 6 ,观察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探讨双歧杆菌、柔嫩梭菌与复发性SLE活动的关系。方法 提取粪便细菌组DNA,运用qRT-PCR法分析此二菌绝对数量的变化。结果 SLE复发活动期双歧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较治疗后稳定期减少(P<0.05),对比正常对照组也均减少(P<0.05)。结论 双歧杆菌、柔嫩梭菌菌群数量与SLE活动度评分相关,肠道内此二菌数量减少可能与SLE病情的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信心团体治疗对改善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与自尊水平的效果。方法将7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自信心团体治疗(每周2次,每次3小时,持续5周,共10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两组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尊量表(SES)评定,了解患者焦虑症状和自尊水平改善情况。结果入组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尊量表(SES)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71,0.89;P〉0.05),干预前后SAS得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t=4.38,P〈0.01),干预前后SES得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t=3.99,P〈0.01)。结论自信心团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焦虑症患者的自尊水平,改善患者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舰艇军人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618名某水面舰艇军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筛查出41名有焦虑症状的军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21)和对照组(n=20),干预组采用心理疏导结合放松训练指导;对照组单独采用心理疏导。监测两组军人在每次干预前、后的心率及血压值,并在实验结束时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情绪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焦虑水平分别较干预前下降,但干预组干预前后焦虑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t=6.097;P=0.000);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t=1.692;P=0.107);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得分差值也有显著性(t=3.060;P=0.004);干预组每次干预后的心率较干预前有一定的下降,且在第7次自身配对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2.341;P=0.030),对照组每次干预前后心率水平变化升降不一,自身配对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干预后两组血压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采用心理疏导结合放松训练指导比单独进行心理疏导效果好,且可以有效缓解或减轻舰艇军人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时肠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700mg/kg)/内毒素(LPS,10μg/kg)建立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造模6h后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取肠内容物及肝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检测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结果腹腔注射D-GalN/LPS6h后,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显著提高(P〈0.01);肠道内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上升(P〈0.01),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下降(P〈0.05);肠组织DAO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脏细菌培养阳性率达100%。结论急性肝功能衰竭时肠屏障明显受损,并发生菌群失调及细菌易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将体重管理应用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控制及其有效性。方法伴有肥胖症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人,前者接受健康教育、饮食控制、有氧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体重管理,后者接受常规护理,为期12周。分别于研究基线、终点时,测定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和血糖所得简易指数(index derived from triglycerides and blood glucose,TyG)评估的胰岛素抵抗。结果①干预组12周时BMI显著下降(t=2.675,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②干预组12周时FPG、TC、TyG指数显著下降(t=2.205~2.820,P0.05或0.01),TG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③12周时,干预组、对照组分别有7例(19.4%)、0例(0%)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体重下降(BMI下降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Fisher's精确检验,P=0.011)。结论体重管理有助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训练对护理技能竞赛选手竞赛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所高校即将参加护理技能竞赛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选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所高校被试作为实验组(18人),另外1所高校被试作为对照组(22人)。实验组施以为期2周的音乐放松训练。两组在实验前、赛前1周、赛前1天及赛前1小时共4次施测运动竞技状态焦虑量表。结果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CSAI-2各分量表得分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赛前1周实验组在认知状态焦虑上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163,P0.05),两组在躯体状态焦虑(t=1.199,P0.05)及状态自信心(t=0.460,P0.05)上得分差异不明显;赛前1天实验组在认知状态焦虑(t=3.207,P0.01)及躯体状态焦虑(t=2.296,P0.05)上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状态自信心上得分差异不明显(t=1.145,P0.05);赛前1小时实验组在认知状态焦虑(t=3.755,P0.01)及躯体状态焦虑(t=3.048,P0.01)上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状态自信心上得分差异不明显(t=0.912,P0.05)。结论音乐放松训练可以显著降低护理技能竞赛选手的认知状态焦虑及躯体状态焦虑水平,但对选手的自信心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度的关系。方法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某师范大学不同年级的2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①大学生的焦虑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t=1.697,P>0.05),但在年级和出身地上的差异明显(t=4.179,4.813;P<0.05);②大学生的年级、出生地和性别在家庭支持上没有显著差异(t=4.172,2.714,3.797;P>0.05),在朋友支持上也是如此(t=4.639,0.157,3.392;P>0.05),但性别在其他人的支持上存在差异(t=3.221,P<0.05);③大学生的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各因子之间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有助于大学生焦虑水平的降低,应重视和加强其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06例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中的53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并与对照组(未干预组)进行比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末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主要心理问题为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等,干预组在干预后4周末SCL-90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6个因子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因子分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卫生状况,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清热解毒中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建立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的小鼠模型和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灌胃小鼠模型,与正常小鼠比较,评价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情况。结果灌胃14d后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出现菌群失调,其肠道益生菌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无菌群失调现象,其肠道益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与抗生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条件致病菌肠球菌显著减少。结论黄连解毒汤在高剂量长期应用时有类似滥用抗生素的破坏作用,在低剂量使用时或许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箱庭干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法对5~7年级所有学生进行前测调查,筛选被试进行团体箱庭干预并进行后测。结果①所调查对象中,留守儿童为118人(75.641%),非留守儿童为38人(24.359%)。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 SC)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超出临界分的分别为71人(45.513%)和40人(25.641%),重合人数为40人(25.641%),均为留守儿童,作为干预被试;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两量表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t=3.091,P<0.01)、害怕否定评价(t=2.711,P<0.01)、社交回避及苦恼(t=2.643,P<0.01)和抑郁水平(t=2.550,P<0.05)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③干预被试两量表前后测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社交焦虑问题(t=4.111,P<0.001)、害怕否定评价(t=2.718,P<0.01)、社交回避及苦恼(t=4.250,P<0.001)和抑郁问题(t=3.490,P<0.01)在干预后明显减少。结论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及抑郁水平比非留守儿童高,团体箱庭干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抑郁问题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硫平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中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7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单用帕罗西汀)和合用组(帕罗西汀合用奎硫平)。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两组间比较,合用组起效快,治疗第1、4、6周末,合用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单用组(P均0.05);②合用组疗效优于单用组,但在第6周末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9,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χ2=1.08,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小剂量奎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起效快,可增加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