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术中腹腔内5-氟尿嘧啶缓释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内局部复发及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1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胃癌D2根治术后腹腔内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800 mg;对照组术中未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两组患者术后按FOLFOX方案化疗.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45%和3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8%和16%.治疗组的3年生存率和3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中腹腔内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化疗可以降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并提高患者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区域性缓释化疗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疗效。方法60例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手术结束关腹前在瘤床和沿淋巴引流途径分多点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对照组手术后不植入药物。两组术后均行全身化疗。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吻合口漏、肠梗阻、腹膜炎、腹腔化疗的不良反应、腹腔复发和转移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化学性腹膜炎、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及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0%(18/30)和43.3%(13/30),优于对照组的40.0%(12/30)和30.0%(9/30)(P〈0.05),且治疗组复发率和转移率分别为10.0%(3/30)和6.7%(2/30),低于对照组的23.3%(7/30)和23.3%(7/30)(P〈0.05)。结论缓释氟尿嘧啶进行区域性化疗具有缓释和靶点的双重特性,体现了显著的药效学效果,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中局部植入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对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间接受直肠癌根治术并于术中局部植入5-FU缓释剂的226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试验组:收集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间接受直肠癌根治术但未于术中局部植入5-FU缓释剂的187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试验组患者局部复发率为14.2%(32/226),低于对照组40.1%(75/187,P<0.05);3年生存率为80.5%,高于对照组(66.3%,P<0.05).两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1.7%(49/226)和24.6%(46/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中局部植入5-FU缓释剂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4Ms理论构建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支持性照护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食管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构建并实施基于4Ms理论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支持性照护方案。结果试验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出院前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4Ms理论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支持性照护方案的应用,可促进老年患者康复并改善术后早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电视胸腹腔镜下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1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试验组58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住院等相关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但其术后引流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手术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等,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显著低于对照组(6.9%对20.7%,P0.05);试验组复发或转移3例,死亡1例,总生存率为98.28%(57/58);对照组复发或转移9例,死亡2例,总生存率为96.55%(56/58);两组总生存率接近(P0.05)。结论电视胸腹腔镜下较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更显著。电视胸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食管癌住院时间短,恢复时间快,失血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癌根治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的安全性及其对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完成肝癌根治手术的患者59例,按术中有无使用氟尿嘧啶缓释剂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未予其他化疗.检测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3周的白细胞、肝功能、AFP;术后半年内每月、半年后每3个月复查AFP及影像学,对可疑复发的患者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统计术后6、12、18、24个月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结果 术后3周治疗组WBC、ALT、AST、TBIL,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t=0.801、-0.854、- 1.948、- 0.503,均P>0.05).治疗组术前、术后3周、术后6个月AFP为(361.58±431.06) μg/L、(17.02±15.55)μg/L、(43.61±58.03) μg/L,对照组为(495.50±441.63) μg/L、(26.82±60.46) μg/L、(127.48±229.79) μg/L.术后6个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2.065,P<0.05).治疗组术后6、12、18、24个月的无瘤生存率为95.8%、91.7%、79.2%、75.0%,对照组为94.3%、71.4%、60.0%、48.6%(Log rank检验x2=4.035,P<0.05);治疗组术后6、12、18、24个月的总体生存率为100%、95.8%、91.7%、83.3%,对照组为100%、94.3%、77.1%、60.0%(Log rank检验x2=3.931,P<1.05).结论 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降低肝癌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加植入缓释氟尿嘧啶(中人氟安)治疗Ⅲ期胃癌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188例Ⅲ期胃癌临床资料。188例均行胃癌根治术,术中随机分为2组:A:治疗组,术中使用植入缓释氟尿嘧啶,96例;B:对照组,不植入缓释氟尿嘧啶,92例。术后4周均采用静脉化疗,并作随访观察。结果与B组比较,使用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患者腹腔引流液多,其中78.1%有腹痛、31.2%低热,且腹痛、低热持续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但无其他明显毒副作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年内复发率(6.30%∶16.30%)和死亡率(3.02%∶10.87%)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安全、可行,可降低Ⅲ期胃癌术后复发率及提高术后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肝创面植入氟尿嘧啶微粒(5 fluorouracil,5-FU)对预防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184例HCC(单发,直径≤5 cm,无肉眼癌栓)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2组,用药组90例,术中肝创面植入5-FU,对照组94例,术中未植入5-FU.术后随访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用药组与对照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43个月和35个月,用药组术后1、2、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86%、76%、64%,对照组为77%、61%、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7,P<0.05).2组患者术后第7天肝肾功能主要指标(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血清肌苷)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肝切除术后,残肝创面植入5-FU微粒,可显著提高HCC的无瘤生存率,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使用氟尿嘧啶植入剂对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2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患者为观察组(64例),术中未进行氟尿嘧啶植入剂治疗者为对照组(60例).记录术中接受氟尿嘧啶植入剂区域性化疗患者的术后15 d内体温、腹腔引流液和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生存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全身性不良事件记录.腹腔局部不良事件中,观察组腹胀10例(15.6%),对照组9例(15.0%),均为轻度腹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均未见异常.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64.3%,高于对照组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置入氟尿嘧啶植入剂是可以耐受的,对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术中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副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9月61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盐城市第五人民医院32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29例)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中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或联合放疗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1例患者分为两组,125I粒子植入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59.5±1.5)岁],采用手术切除+术中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0.1±1.6)岁],术后3~4周采用体外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比较生存率、复发率和转移率. 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和5个月,两组患者外周血WBC、PLT和免疫球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术后6个月125I粒子植入组患者行胸部X线片检查示:均未发现粒子移位.125I粒子植入组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年58.3% vs.42.8%,P<0.05;5年36.8% vs.26.6%,P< 0.05),复发率(3年0%vs.6.7%,P< 0.05;5年3.2% vs.13.3%,P< 0.05)和转移率(3年12.9%vs.20.0%,P<0.05;5年16.1% vs.33.3%,P< 0.05)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手术切除结合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食管癌,方法简单、使用安全、副作用小,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低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提高肝癌病人长期生存率的方法.方法:300例肝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5-FU缓释微粒植入组和对照组.植入组在肝癌切除术中将缓释5-FU微粒600 mg植入肝创面.全部病人术后均行定期随访.结果:植入组术后2、3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4.0%和23.3%,对照组为23.3%和34.7%(P<0.05);植入组术后4、5年肿瘤复发率为32.0%和43.3%,对照组为47.3%和59.3%(P<0.01),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切除中肝创面5-FU缓释微粒植入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并延长肝癌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08年5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肺转移瘤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43~72(65.0±8.8)岁。手术方式为肺部分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随访时间60个月,分析转移瘤数目及大小、原发瘤TNM分期及无瘤生存时间(DFI)对肺转移瘤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肺转移瘤患者术后12、24、60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0.0%、66.7%和6.7%,患者术后中位DFI为30个月,DFI≥24个月肺转移瘤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DFI〈24个月者(χ2=5.144,P=0.023)。肺单发转移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肺多发转移患者(χ2=3.990,P=0.046)。而肺转移瘤大小和原发瘤TNM分期对肺转移瘤患者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DFI是影响肺转移瘤患者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26)。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术后肺转移的手段之一,尤其在肺单发转移瘤和食管癌术后DFI〉24个月的患者手术切除效果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两种不同的营养方式对手术后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124例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1例、女53例,年龄31~85岁,平均年龄59.7岁。应用抽签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后采用经鼻肠管+胃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采取静脉滴注营养液。于术前、术后第1 d、第3 d、第7 d晨起未输液前检测外周静脉血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检测尿素氮、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以及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等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结果肝功能主要指标中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术前及术后第1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d及第7 d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静脉血尿素氮、肌酐等肾功能指标术前、术后第1d、第3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 d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 d试验组与对照组尿素氮比较:(4.94±1.07)mmol/L vs.(6.67±2.88)mmol/L;术后第7 d试验组与对照组肌酐比较:(52.50±12.46)μmol/L vs.(68.23±7.61)μmol/L;P〈0.05]。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42.00±1.68)h vs.(50.00±1.54)h]、第一次排气时间[(64.15±10.35)h vs.(70.64±14.73)h]、第一次排便时间[(4.20±1.50)d vs.(5.20±1.40)d]等胃肠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后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5-Fu)缓释剂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158例直肠癌患者被随机分为A(植入组)、B(腹腔灌注组)和c(对照组)3组,A组采用手术+术中腹腔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B组采用手术+腹腔热灌注化疗;C组采用传统手术+化疗。比较3组术后并发症和首次化疗毒性反应以及3组2、5年生存率。结果A组和B组并发症相当,对骨髓抑制和肝脏功能损害较C组轻;无论在2年还是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A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2年无病生存率均较C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2年生存率、5年总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安全可靠,能降低2年复发率,但并不能提高近期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癌根治间置空肠术对进展期近端胃癌(肿瘤直径>3cm)患者术后并发症、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近端胃癌患者85例,其中全胃切除术(对照组)40例,近端胃癌根治间置空肠术(试验组)45例,调查术后营养状况、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5年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55.6%(25/45)vs52.5%(21/40),P>0.05].试验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1%(5/45)vs22.5%(9/40),P=0.042].试验组术后5年累计胆囊结石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3%(6/45)vs17.5%(7/40),P=0.038].试验组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维生素B12和铁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2.2±8.6)vs(128.4±8.4),(41.3±5.8)vs(35.9±3.8),(271.5±49.7)vs(184.5±24.6),(220.2±59.7)vs(170.2±27.6),P值分别为0.036、0.024、0.032、0.026].试验组患者术后饮食情况和劳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2和0.048).结论 近端胃癌根治间置空肠术不影响进展期近端胃癌(肿瘤直径>3cm)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降低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胆囊结石发病率,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比较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112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解剖性肝切除术75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37例.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性肝切除手术时间显著延长(P<0.05),标本切缘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术后3 d血清ALT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性肝切除术组术后1年复发率较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显著降低,1年无瘤生存率增加(P<0.05).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对于无严重肝功能损坏的患者可以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腹膜转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腹膜转移的疗效.方法 总结2006年12月至2008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5例晚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行腹腔区域性化疗的22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术中未行腹腔区域性化疗的2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常规静脉化疗.术前第2天和术后第5天检测肝、肾功能和白细胞计数.术后随访1年.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前、术后ALT、AST、肌酐、尿素氮和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2.04,1.48,1.99,1.86,P>0.05).两组患者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1.51,1.08,2.00,1.91,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半年生存率分别为73%(16/22)和39%(9/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P<0.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0%(11/22),高于对照组的26%(6/23).结论 对于晚期胃癌腹膜转移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缓释氟尿嘧啶进行腹腔区域化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内植入生物蛋白胶缓释氟尿嘧啶的安全性和治疗价值。方法对96例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比较三组资料的安全性指标和1、3、5年生存率、复发、转移率。结果三组资料在腹腔化疗的安全性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术后复发率(15.15%)低于对照组A(36.36%)和对照组B(40.4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6%、62.32%和54.17%,而对照组A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98%、39.39%、30.30%,对照组B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5%、29.33%、26.35%。三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3、5年生存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生物蛋白胶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安全性好,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A群链球菌制剂联合化疗对结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肝转移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行根治手术的132例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60例(A群链球菌制剂联合腹腔灌注及全身静脉化疗)和对照组72例(单纯化疗,给药方式和化疗方案同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毒性反应、腹腔局部复发、肝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年内有9例(15.0%)发生肝转移,11例(18.3%)出现局部复发,均低于对照组(30.6%和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和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群链球菌制剂联合腹腔灌注及全身静脉化疗可降低结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发生率,并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新乡医学院附属南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91例接受标准的D2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组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者45例(试验组),术中仅行常规腹腔冲洗者46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4周后按mFOLFOX6方案行全身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8,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668、0.501、0.132,均P>0.05).试验组的1年复发率和总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733、0.501,均P>0.05),试验组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47、4.452,P<0.05).结论 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可降低3年局部复发率,提高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