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心煜 《校园心理》2020,(2):121-122
本研究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理论参考。对224名大学生采用Herek编制的男女同性恋态度量表(ATLG)的修订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男同性恋者比女同性恋者的态度更严格,而男生比女生在同性恋态度方面表现更为负面;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年级;接触过同性恋的大学生比没接触过的更容易包容同性恋。因此,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存在性别、年级以及认知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长沙市两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方法:采用由Herek编制的男、女同性恋态度量表(the Attitudes Toward Lesbians and Gay Men Scale,ATLG)中文版对长沙市两所高校共13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409名学生接受10天后重测.结果:大学生对男同性恋的态度比对女同性恋的态度更严厉,而男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女生更严厉:本科院校的学生对同性恋更加宽容,而专科院校的学生则相对比较保守;来自农村的学生对女同性恋的态度相对城市学生而言比较严厉.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性别、学历和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特点和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同性恋态度等因素对艾滋病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艾滋病态度量表、艾滋病知识量表、同性恋态度问卷、对HIV高危人群态度量表、对同伴艾滋病态度的觉察问卷、艾滋病易感性和严重性觉察问卷对北京、南昌、怀化三地11所高校1067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较来自农村的大学生(99.5±8.1/93.0±7.6,t=4.18,P<0.01)、汉族大学生较少数民族大学生(93.3±7.9/91.0±8.0,t=3.13,P<0.01)对艾滋病态度量表得分高;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量表得分高于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科专业学生(96.3±8.8,92.6±7.5、92.9±8.3,F=6.56,P<0.01);北京大学生艾滋病态度得分高于南昌、怀化大学生(94.3±8.2,91.0±6.4,91.9±7.9,F=16.26,P<0.01);(2)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和对性工作者的态度、对同伴艾滋病态度的觉察、对艾滋病易感性的觉察和艾滋病知识能显著预测其对艾滋病的态度(β=0.26、0.09、0.25、0.11、0.09)。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量表得分在专业、地区和部分人口学变量上有差异;同性恋态度和艾滋病知识等因素影响大学生艾滋病态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编制适用于中国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问卷。方法:在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预测和实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对1010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内在结构进行探讨。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由三个因子组成,提取的3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6.7%、10.3%和6.9%,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8%,分别命名为认知赞同、情感认可和行为接纳,因子负荷介于0.501-0.851之间。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NFI为0.979,NNFI为0.981,CFI为0.985,RM-SEA为0.073。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10,重测信度为0.8390,P<0.001。结论:所编制的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5.
同性恋态度量表的构建及其信度、效度检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构建适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同性恋态度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根据同性恋态度相关研究的性别差异以及态度的三维模型,从男、女两个层面,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来构建同性恋态度量表;整群选取长沙某大学学生353名进行测试,通过4种条目筛选方法进行条目筛选。应用新编制的同性恋态度量表在404名大学生以及533名社区居民中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对其中193名学生,在初测10天后进行了重测。结果:同性恋态度量表共20个条目;该量表10天后重测信度为0.959,Cronbach’sα系数为0.898,分半信度为0.912。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包括道德评判、情感反应以及社会交往。结论:同性恋态度量表信度和效度可接受,可用于同性恋态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探究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89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以自编《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问卷》为工具。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行为了解与接受程度均不高,非常了解仅占3.9%,对同性恋行为能接受的仅占55.5%。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性恋行为,并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101,P0.05)。来自农村、城镇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不容易接受亲友有同性恋行为,并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435,P0.01)。在性教育方面存在差异,系统地接受过性教育的大学生对亲友同性恋表现的更加宽容,并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321,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了解与认知,有助于对同性恋采取更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同性恋仍被视为一种病态,而媒体对同性恋带有偏见的报道,加深了这一误解;同性恋者之间的恋爱关系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且缺乏社会支持;同性恋人群与主流社会的性价值观差距较大,社会排斥亦较为明显,这些都对同性恋人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态度对同性恋人群影响及后果进行客观分析。借此希望社会公众能客观认识同性恋人群,为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原军人对环境和服役的认知评价与自测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高原军人对环境和服役的认知评价与白测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海拔3000-4000米高度的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白测健康评定量表以及高原环境和服役认知评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水平各因子均分在6.5~7.9之间(满分10分);对高原军人自测健康影响较大的认知评价项目主要为信息沟通不便(53.6%)、与异性接触少(51.8%)、休闲娱乐单调(48.4%)、卫生保健不便(46.2%);高原军人认知评价的身心健康影响因子、当前生活影响因子、基本需要影响因子得分与自测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三个子量表得分和总分均呈一定的相关(r值存0.20~0.58之间,P〈0.01)。结论:高原军人的认知评价与其自测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性别变量与对同性恋群体态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内群体区分的中介作用和性别中性化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同性恋态度量表和内群体区分量表对234名异性恋者进行调查。结果:受试者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女性受试者相比,男性受试者对于同性恋者的态度更加消极;与女同性恋者相比,受试者对于男同性恋者的态度更加消极。内群体区分在性别与同性恋态度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性别角色中性化对内群体区分的中介路径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结论:异性恋男性比异性恋女性更容易产生同性恋偏见,且对同性恋男性的态度更消极。性别变量可以通过内群体区分来影响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内群体区分对于对同性恋群体态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中性化程度的异性恋者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真实态度。方法采用IAT内隐联想测验进行内隐态度测量,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同性恋态度问卷"进行外显态度调查。结果外显态度上88.9%的大学生接受同性恋或持中性态度,而内隐测量中88.9%的大学生排斥同性恋,两者出现分离现象(χ2=24.30,P0.001)。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持有积极的外显态度,但也存在内隐偏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在军人群体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53名军人完成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的评定;随机抽取113名接受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临床定式访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SCID),并计算GAD-7的信度系数、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GAD-7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6;GAD-7与PHQ-9总分相关系数为0.653。在与SCID比较时,GAD-7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0.5%,Kappa值为0.847(P0.05)。ROC曲线中,在GAD-7截点值取10分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和82%,曲线下面积为91.7%。结论:GAD-7在军人群体应用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不同性别和专业军医大学生对毕业到基层工作的态度。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学员是否知道本专业可能的就业去向、对到基层工作的态度以及担心等。结果不同性别、专业学员对本专业将来可能的就业去向的了解程度不同(χ2=16.946,P〈0.01;χ2=123.366,P〈0.001);对到基层工作的态度(χ2=10.338,P〈0.01;χ2=41.397,P〈0.001)和担心(χ2=23.592,P〈0.001;χ2=43.911,P〈0.05)不同。结论女学员、长学年制学员更清楚本专业将来可能的就业去向;女学员、护理学员对到基层工作的态度"愿意"的比例更高;男学员、生物技术学员更担心"学无用武之地"。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毕业思想教育,引导学员正确看待到基层工作。  相似文献   

13.
军人群体的自我和谐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军人自我和谐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量表(GSQ)和自编的基本状况调查表对12133名军人团体施测。结果:①军人自我和谐程度总体偏低(平均总分:90.0±14.8)。②不同军事职别军人的自我和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部的自我和谐优于士官(86.3±14.6,91.6±13.8,P<0.05),士官优于士兵(94.0±13.2,P< 0.05)③不同年龄组军人自我和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和谐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1)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14个因素影响军人的自我和谐,14个预测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R为0.575,可联合解释自我和谐程度的33.1%,位于前5位的影响因素是解决问题、自责、SCL-90总分、职别、幻想 (Beta=0.237,-0.220,0.152,-0.123,-0.117,P<0.05)。结论:军人自我和谐程度偏低,不同军事职别及年龄组军人的自我和谐程度不同,影响军人自我和谐的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军人的睡眠质量,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驻华东地区陆、海、空军及第二炮兵部队各一部共1887名军人,填写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睡眠卫生习惯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结果 PSQI总分为(5.41±3.09),以PSQI7为睡眠质量不佳的界值,失眠发生率12.5%。年龄(r=0.361,P0.01)、受教育程度(r=0.063,P0.05)、职别(r=0.058,P0.05)、服役时间(r=0.216,P0.01)、大量吸烟(r=0.061,P0.05)、睡前饮酒(r=0.178,P0.01)与PSQI总分相关。进入PSQI总分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年龄、睡前饮酒(β=0.40,-1.54;P0.05)。结论驻华东地区军人睡眠质量尚可,睡眠质量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别、大量吸烟、睡前饮酒相关,其中年龄和睡前饮酒习惯对睡眠质量有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紧急开赴高原展开抗震救灾任务官兵的心理应激损伤状况,探讨影响官兵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玉树抗震救灾某部158名官兵,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 PTSD-S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救灾官兵存在明显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的占16.5%,显著高于同部未参加抗震救灾的官兵6.5% (x2=7.09,P<0.01).PTSD-SS总分与职务、兴趣爱好、社会支持和救灾经历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与创伤史、LES负性事件分和LE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ES负性事件分、兴趣爱好、职务、LES总分和救灾经历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部分救灾官兵存在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负性生活事件、兴趣爱好、职务和救灾经历等因素对官兵的心理状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军人愤世嫉俗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性哲学修订量表(RPHN)中的愤世嫉俗分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对1800名陆、海、空现役军人进行测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军兵种愤世嫉俗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军人愤世嫉俗与个性因素(r=0.05~0.154,P<0.05或<0.01)、SCL-90总分及各因子(r=0.06~0.13,P<0.01)相关显著;Amos路径分析显示,稳定性特质对军人个性的贡献最大(β=0.75,P<0.001);抑郁因子对军人心理健康的贡献最大(β=0.91,P<0.01);个性、心理健康对愤世嫉俗直接效应(β=-0.16,0.07;P<0.001)及个性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与愤世嫉俗之间的调节效应(β=0.135,0.07)显著。结论军人愤世嫉俗受个性及心理健康影响显著,且个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西沙群岛驻岛礁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163名西沙群岛驻岛礁官兵进行测评,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除人际敏感和恐怖因子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外(t=-2.05,P=0.04;t=-3.48,P=0.00),驻岛礁军人SCL-90各因子分与中国军人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4.36%,不同性别军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存在及其显著差异(χ2=34.77,P=0.00),女性(94.74%)远高于男性(26.39%);SCL-90总分与性别、年龄、婚恋状况、军龄、职别、驻地相关(P均0.05);进入SCL-90总分回归方程的变量只有驻地(β=-0.36,t=-3.48,P=0.00)。结论:驻岛礁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心理问题检出率仍然较高,驻地环境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们对待性骚扰是否存在态度上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编性骚扰行为模型对1018名中国大学生及1117名职场工作人员进行性骚扰态度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①在胁迫性骚扰(t=-5.632,P〈0.01)、攻击性骚扰(t=-2.217,P〈0.05)、非自愿性关注(t=-2.092,P〈0.05)以及总分(t=-2.777,P〈0.01)上,女性对待性骚扰的态度都比男性敏感;②除非自愿性关注外,其他4个维度上男性遭遇性骚扰频率比女性更高(胁迫性骚扰:t=4.508,P〈0.001;描述性骚扰:t=4.746,P〈0.001;性别骚扰:t=6.631,P〈0.001;攻击性骚扰:t=2.62,P〈0.01);③除性别骚扰外,性别与群体类型在其他维度及总分上交互作用都显著(胁迫性骚扰:F=8.681,P〈0.01;描述性骚扰:F=32.848,P〈0.001;攻击性骚扰:F=30.483,P〈0.001;非自愿性关注:F=15.757,P〈0.001;总分:F=30.520,P〈0.001)。结论性骚扰态度和性骚扰遭遇频率上都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