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讨谷氨酸( Glu)的神经毒性机理,采用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12~14天,再分别加入 Glu( Glu 组), Glu+ 尼莫地平(拮抗剂Ⅰ组), Glu+ M K801(拮抗剂Ⅱ组),检测各组神经细胞胞浆总钙( T Ca)及游离钙( Ca2+ i).结果显示: Glu 组 T Ca 和 Ca2+ 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拮抗剂Ⅰ、Ⅱ组 T Ca、和 Ca2+ 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而低于 Glu 组( P< 0.05)。提示:谷氨酸通过 Ca2+ 电压通道和受体依赖通道的激活,导致细胞内 Ca2+ i沉积而产生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2.
谷氨酸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余华  高峰 《浙江医学》2002,24(8):471-472
目的 探讨谷氨酸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在对体外新生大鼠(0-1d)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的基础上,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谷氨酸作用10min,24h后测定细胞死亡率、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在50μmol/L谷氨酸作用10min后,细胞死亡率和LDH活性增加,SOD活性降低,神经细胞MDA含量增高。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上述变化更明显。结论 谷氨酸可损伤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这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由氧自由基介导。  相似文献   

3.
谷氨酸在体外对新生大鼠中脑腹侧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谷氨酸(glutamate)在体外对中脑腹侧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 用培养的新生大鼠中脑侧神经元,暴露于谷氨酸后,经抗酪氨酸羟化酶(TH)和抗γ-氨基丁酸(GABA)双重免疫细胞染色,观察谷氨酸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以及与其受体的关系,结果 新生大鼠中脑腹侧主要含有多巴胺(DA)及GABA神经元,谷氨酸对体外培养1周的DA神经元的半数致死量为60μmol/L而对GABA神经元的半数致死量  相似文献   

4.
谷氨酸(GLU)既有递质功能又参与代谢.它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对谷氨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来源,其受体分布,作用及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将16只新生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IE后24小时组,以分离的新生猪前脑皮层粗制突触膜为受体制剂,检测两组动物SPM上谷氨酸受体,并同时查红细胞胞浆游离钙。结果发现HIE后24小时组的GluR最大结合位点数为12.4±2.1pmol/mg蛋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亲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亚军  周君富 《铁道医学》1998,26(5):286-289
目的研究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地塞米松对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地塞米松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谷氨酸受体(Glu R)的影响,作者检测了新生猪HIE时前脑皮层粗制突触膜上GluR的变化,并在建立HIE模型前后分别使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观察其对GluR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氨对不同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混合神经细胞。取培养成熟的细胞分组,加入含不同浓度NH4Cl的无血清DMEM,培养24h观察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随着培养环境NH4Cl浓度升高,神经元水肿,胞浆出现黑色颗粒,细胞核不清,突起僵硬屈曲,回缩消失,可见黑色颗粒状膨大,直至大量死亡。神经胶质细胞分布密度减低,水肿,脱壁,坏死。混合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主要以细胞水肿为主。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脱壁,影响神经元生长。MTT细胞存活率测定结果说明,随着培养环境NH4Cl浓度升高,所研究神经细胞存活率均逐渐降低,且与NH4Cl终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氨对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影响以细胞水肿为主,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均与NH4Cl终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星形胶质细胞对氨毒性比神经元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10.
谷氨酸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神经毒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明确谷氨酸作为一兴奋性氨基酸对中枢神经系统兼有兴奋性和毒性作用的机理.方法实验 选择具有较多NMDA受体的海马作为研究对象,选用SD种大鼠,给予MSG(MonosodiumL-glutamate剂量为 18mmol/kg)皮下注射,在不同的时间内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和其海马神经组织受损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大 鼠的早期行为表现较为兴奋,而后随时间的延长表现为迟钝;神经细胞早期为水肿,后期为水肿明显和细胞器的破 坏直至细胞的固缩,这些损伤主要表现在CA1区;同时在损伤的神经元周围常可见小胶质细胞的存在.结论表明 边缘系统的海马结构易受谷氨酸的影响,同时也表明了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兴奋毒性作用,此为临床药物和食物 添加剂的运用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彤  高歌  胡海涛  许杰华 《医学争鸣》2009,(21):2348-235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的影响;探索谷氨酸对皮层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Res对抗谷氨酸损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实验组加入20μmol/L的Res,在不同时间点观察Res对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的作用,应用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作为反应指标;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谷氨酸造成皮层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模型,加入最适剂量的Res,观察Res对上述损伤的作用;通过培养细胞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存活细胞数及Bax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指标来反映谷氨酸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同时观察Res对抗损伤的机制.结果:20μmol/LRes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谷氨酸对皮层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兴奋毒性,导致大量神经元死亡,MTT结果表明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下降;免疫组化染色表明谷氨酸可诱导神经元大量表达Bax,促进神经元凋亡;Res可对抗谷氨酸损伤而保护神经元,它可减轻谷氨酸的神经元兴奋毒性,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同时抑制谷氨酸引发的Bax表达上调.结论:适宜剂量的Res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无毒副作用,对神经元的存活率无影响,Res可以通过调节Bax的表达对抗谷氨酸兴奋毒性而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黎芦醇对谷氨酸神经毒性损伤的离体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5mmol·L-1的谷氨酸加入到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培养液中,制造神经元毒性损伤模型;将20μmol·L-1的白黎芦醇分别加入到原代培养正常的和兴奋性毒性损伤的海马CA1区神经元培养液中,观察细胞形态和存活率变化(噻唑蓝法和Hoechst33324荧光染色法);Westernblot检测细胞色素C来反映谷氨酸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同时观察白黎芦醇对抗损伤的机制。结果谷氨酸对海马CA1区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兴奋性毒性,导致神经元大量凋亡和死亡;20μmol.L-1的白黎芦醇对正常神经元的形态和存活率均无明显影响,但能对抗谷氨酸损伤和减轻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同时抑制谷氨酸诱发的细胞色素C表达上调。结论白黎芦醇可通过下调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卫东  费舟  章翔  王西玲 《医学争鸣》2004,25(4):307-309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 方法: SD胎鼠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 d,微量移液器塑料滴头于培养孔内机械性划割培养之神经元,依划割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3组,对照组除不进行机械性划割,其余处理同损伤组,伤后不同时间点(10, 30 min, 1, 3, 6, 12, 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 结果: 伤后30 min起,损伤轻、中、重组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损伤程度加重,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24 h达高峰,伤后30 min起LDH含量较对照组增加(P<0.05). 结论: 微量移液器塑料滴头机械性划伤操作简便,能较好模拟脑损伤后神经元损伤机制,造成神经元不同程度损伤,利于观察和研究神经元损伤及周围神经细胞反应,是一种较好的体外神经元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热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胚胎体外培养技术。结果:在一同作用时间,温度升至40℃时,70% 胚胎出现畸形;42℃时,100% 胚胎出现畸形。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延长高温作用时间,对胚胎毒性作用增强。光镜观察可见神经上皮变薄,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数量减少等。结论:高热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并与高温值和作用时间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的培养方法,以进一步对大脑皮层As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方法在M cCarthy方法基础上改用出生后5 d的SD大鼠的大脑皮层,制备单细胞悬液后,接种于培养瓶,培养箱中1 h后换瓶,3 d后换液,细胞融合成单层后传代,传3代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监测As特异性标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确认为As。结果体外培养的大脑皮层As经历了贴壁、去除成纤维细胞、纯化和传3代,GFAP阳性细胞达95%以上。结论大脑皮层As体外培养成功,并有较高的纯度,为进一步进行As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上的表达。方法在体外培养鼠的皮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培养第6、10、12d时收获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传代后培养待细胞密度约为每毫升5×105时和6×105时收获细胞,然后进行免疫染色以观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上COX-2的表达。同时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对COX-2阳性的细胞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体外培养6、10和12d时的胚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均呈现OX-2免疫阳性,但不同时间点免疫染色强度不同,10d时免疫染色最强;而体外培养的新生鼠的皮层神经胶质细胞只有极个别细胞呈现COX-2免疫阳性;双标记结果表明这些胶质细胞既有星形胶质细胞,又有小胶质细胞。结论离体条件下COX-2主要在神经元上表达,而神经胶质细胞则很少表达,与在体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低密度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申军现  金卫林  鞠躬 《医学争鸣》2003,24(6):489-491
目的 :建立大鼠海马神经元低密度体外培养方法 ,并观察其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学指征变化情况 .方法 :采用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立体共培养方法 .首先以新生大鼠为实验材料培养纯化单层星形胶质细胞 ,随后以孕 18d胎鼠为实验材料 ,分离海马皮层 ,经胰酶消化制备单细胞悬液 .以(2~ 5 )× 10 3·cm-2 密度接种于包被有多聚赖氨酸的盖玻片上 ,而后采用无血清培养液与星形胶质细胞立体共培养 ,并对不同培养时间的神经元进行形态学观察 .结果 :利用低密度体外培养方法成功培养出海马神经元 ,其在不同发育分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 .结论 :低密度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不同发育分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 ,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醛固酮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FBs)增殖及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一氧化氮(iN-OS-NO)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FBs为模型,用醛固酮剌激FBs增殖,螺内酯阻断醛固酮的作用,检测FBsNO含量、iNOS活性和iNOSmRNA表达,用3H-胸腺嘧啶掺入量作为反应FBs增殖的指标。结果醛固酮呈浓度依赖性的促FBs核酸合成速率明显增高,降低FBsNO含量、iNOS活性和iNOSmRNA表达;螺内酯能明显抑制醛固酮介导的FBs核酸合成速率增高,与醛固酮剌激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同时发现醛固酮剌激组NO含量、iNOS活性和iNOS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螺内酯抑制醛固酮介导的FBs的上述作用。醛固酮干预下FBs核酸合成速率与NO含量及iNOS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32和-0.928,均P<0.01)。结论醛固酮通过降低iNOS-NO剌激FBs增殖,螺内酯能逆转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19.
提高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产率以及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培养大脑皮质神经元的产率以及活性 ,使实验的细胞模型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方法 实验分析了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过程中 ,从选材、取材到分散细胞等一系列步骤中维持细胞活性的内在因素 ,应用细胞形态学指标 ,Trypanblue染色计数分析以及染色观察。结果 每侧大脑皮质得到细胞约 2 .5× 10 6~ 3.0× 10 6个 ,而且种植不同时间 6 ,12 ,48h细胞存活率均在 95 %以上。结论 该法是较好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5A(kinesin family member 5A,KIF5A)介导的溶酶体功能损伤在镉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以原代培养的SPF级C57BL/6J小鼠皮层神经元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镉暴露组.检测氯化镉暴露24h后皮层神经元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进一步用1、2、3μmol/L氯化镉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