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景方药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经典”,其方剂被称为“经方”,作者仲景因此被誉为“医方之祖”。本文试就其制方用药的思路作一探讨。1大胆创新,奠中医方剂学之基础 查《内经》载方仅十三首,其中半夏汤在配伍、煎法和服法上已有一定的要求,针对疾病有缓急、远近、深浅的不同,而制奇、偶、大、小、轻、重不等之方剂进行治疗。居延汉简中有不少关于医药方剂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汉代方剂学发展的水平[1]。仲景就是在那样的时代,“勤求古训,博览众方”,把中医药方剂学的基础奠定起来的。他在总结前人运用本草汤液治疗疾病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从方剂学角度探讨《金匮要略》治疗情志疾病规律。认为仲景提出了脏腑虚弱、七情过激两大病因 ,确立实不重镇、虚无大补两大治法 ,并要重视药物性味及膳养。  相似文献   

3.
从方剂配伍论仲景治疗情志病的特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方剂学角度探讨《金匮要略》治疗情志疾病规律。认为仲景提出了脏腑虚弱、七情过激两大病因,确立实不重镇,虚无大补两大治法,并要重视药物性味及膳养。  相似文献   

4.
早搏证治方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虽无“早搏”病名的记载,但从对脉律不整的形态及其症状的描述来看,“早搏”应属“惊悸”、“怔忡”、“脉结代”等范畴。所谓惊悸、怔忡,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与现代医学所说的早搏颇为一致。自汉·张仲景首创炙甘草汤治疗“脉结代、心动悸”以来,历代医家创制了大量的有效方剂。笔者根据古今有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中医治疗早搏的大法及遣药组方的基本规律,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部分方剂的比较分析,总结出经方配伍的一些规律,进一步探讨方剂学基础理论的相关问题,如方药证配伍与病证问的关系,发现了方剂因某一因素的变化而效用发生改变的活泼变化特点.旨在为方剂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提高经方临床运用时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亦可为创制新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部分方剂的比较分析,总结出经方配伍的一些规律,进一步探讨方剂学基础理论的相关问题,如方药证配伍与病证间的关系,发现了方剂因某一因素的变化而效用发生改变的活泼变化特点。旨在为方剂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提高经方临床运用时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亦可为创制新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部分方剂的比较分析,总结出经方配伍的一些规律,进一步探讨方剂学基础理论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方剂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提高经方临床运用时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陈新宝 《中医药学刊》2006,24(5):914-915
芍药味苦、酸,性微寒,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神农本草经》载有“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载方一百一十二首,《金匮要略》载方二百零五首,而运用芍药配伍组成的方剂,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七分之一。可见其对治疗之重要性,本文试就芍药的配伍运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力  张建荣 《光明中医》2016,(10):1375-1376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对虚劳的辨治做了相当精辟的论述,治病求本,辨证施治,创制重视脾胃肾,甘温扶阳的治法及用药特色,为指导实际临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首先对虚劳病病因病机进行论述,再对张仲景重视脾胃肾,甘温扶阳的治法及用药特色加以简要分析,以便遣方用药,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仲景处方用药以辨证为先,不拘泥于一方一法一途,展示了中医学的精髓和内涵,即立方以辨证为准绳;组方配伍精当巧妙;煎煮多法,剂型多样,给药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魏惠亚 《江西中医药》2007,38(12):17-18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虽非专论脾胃,但有关脾胃病证治约涉及四分之一篇幅,其顾护脾胃思想贯穿于辨证施治始末.李东垣《脾胃论》则力求经旨,同时吸收仲景治伤寒的特点,进一步强调"内伤脾胃学说".本文拟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与李东垣《脾胃论》调治脾胃方药的比较中得出两者的异同,以期使两者的脾胃学术思想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工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金匮虚劳证治特色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武 《陕西中医》2003,24(12):1144-1145
仲景约生活于东汉末年 ,其时社会动荡 ,战乱频仍 ,人民精神紧张、饥饱失常 ,故虚劳病的发生率也高 ,这给了他较多的实践机会 ,从而创立了特色鲜明的虚劳证治体系。仲景诊治虚劳的特色较为集中地体现在《金匮·血痹虚劳病》篇中 ,本文试举此篇为例 ,进行分析。本篇虽名为“血痹虚劳病”,实则只述及一个病 ,即“虚劳病”。因为血痹是其人素有虚劳 ,再罹外邪而起 (容于后述 ) ,可视作“虚劳外感”,是虚劳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 ,本篇约可分为三个部分 :1虚劳外感 ;2纯虚劳 ;3虚劳内结。1 虚劳外感  1条“问曰 :血痹病从何得之 ?师曰 :夫尊荣人…  相似文献   

13.
徐良兴 《陕西中医》1989,10(5):224-225
<正> 方药反佐配伍是方剂组成原则内容的一部分。是临床组方用药具有特色的一种配伍方法,也是千百年来中医前人经历了无数临床实践考验而总结出来的方药配伍之精华。此类方法组方灵活,配伍神妙。其奥妙之处主要是以药与药之间的性味不同,作用相反的反佐监制作用,如寒与热,补与泻,润与燥,通与涩,散与收,升与降,浮与沉,轻与重,气与血,阴与阳等配伍方法,可以达到治疗兼证,或消除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或协同主药更好地发挥作用。现就常见的几种反佐配伍方法介绍  相似文献   

14.
芍药味苦、酸,性微寒,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神农本草经》载有“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载方一百一十二首,《金匮要略》载方二百零五首,而运用芍药配伍组成的方剂,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七分之一。可见其对治疗之重要性,本文试就芍药的配伍运用作一初步探讨。1芍药配桂枝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主治外感风寒的表虚证,恶风、发热、头痛、汗出、脉浮缓等证。方如桂枝汤。桂枝汤是针对卫强营弱而设,卫强是卫表有风寒之邪,营弱是汗出营液外泄。桂枝发汗解表,疏风散寒,芍药敛收营液,固护卫阳,祛…  相似文献   

15.
在矛盾对立统一辩证观点指导下,以古方为例并结合个人经验,论述方药的阴阳、寒热、补泻、润燥、升降、散敛、行止等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清代著名医药学家徐大椿有"方药离合论",指出"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方以药成,药为方统,方药似合实离,离而仍合;药必合方,方必本药,一有偏失,方药俱废.药物必合气味七情,遵君臣佐使以成方.方药离合的关键在配伍,以配伍合和药之偏性而成方之法度,乃得方药离合之要义.故明晰方药离合之义,谨遵方药配伍之理,有助于增进对方与药的认识,促进方与药的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在<伤寒认>、<金匮要略>中所创的理、法、方、药,述证候简单扼要,方药精练单纯,只要方证对应,每收显著疗效.其科学性,实用性至今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今天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疗效,在急重症中使许多患者免除了刀割之痛苦,在继承中创新,充分发挥并开创了以人为本的论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仲景运用桂枝配伍组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性味辛甘、温,归膀胱、心、肺经,主要功用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是仲景配伍组方常用药物之一.温习经典,外感内伤诸病,深感仲景运用桂枝配伍组方之妙,大大扩展了桂枝的临床功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金匮要略》对虚劳证治的特点,一是在脉象方面提出了“脉大为劳,极虚为劳”这是虚劳脉象的总纲,大脉和虚脉可以概括其他虚劳脉象。二是把瘀血作为虚劳的重要发病原因、瘀血停留阻碍气血运行和新血生长,日久可成为虚劳,治方便当用活血化瘀之法。三是重视用桂枝汤类方治疗虚劳,如黄芪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均是。笔者还介绍了运用这些方剂的临床体会。四是用药方面的特点善于用黄芪、附子和当归等治疗虚劳,而且和《伤寒论》比较又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0.
李冀  于洋 《中医药信息》2004,21(3):F003-F003
通过分析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方的组方特点,探讨仲景温阳化饮法配伍规律.认为应根据饮停部位、脏腑偏重而酌定用药配伍,体现了"当以温药和之"这一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