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负载骨结合式牙种植体的骨构建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骨结合式牙种植体与骨髓基质成骨细胞(MSO)及松质骨基质(CBM)支架复合人工骨皮下移植后,新骨的形成及与种植体的愈合情况。方法 将骨结合式牙种植体置于圆柱状的CBM中,在其表面及孔洞内接种培养扩增的MSO,形成负载骨结合式牙种植体的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藻酸盐-松质骨基质复合人工骨(MCCAB),然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组织中,对照组植入负载骨结合式牙种植体的藻酸盐-松质骨基质复合物。植入4、8周取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学定量分析评价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负载骨结合式牙种植体的MCCAB皮下成骨效果明显优于负载骨结合式牙种植体的藻酸盐-松质骨基质复合物组。复合人工骨标本内有大量新骨形成,兼有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特点,并以前者为主;种植体与新骨结合。对照组成骨作用不明显,为单纯软骨内成骨,与种植体未见结合。结论 骨结合式牙种植体与复合人工骨复合植入后,在支架材料与种植体表面均有大量新骨形成,并可与种植体结合,表明用组织工程学方法进行颌面部骨修复时,可以同期植入种植体。  相似文献   

2.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陶瓷作为种植材料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它不但用于人工牙根的植入、萎缩牙槽嵴的增高、牙槽窝的充填、颌骨缺损的修补、颌面部的整容等,而且也逐渐用于医学临床的其它领域。但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不好,就会导致种植失败。因此,大家都重点关注种植体—骨界面的研究。对人工骨来说,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80例193枚人工种植固定义齿的临床经验的总结,探讨人工种植牙的种植体数量、植入位置和角度及手术方法对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方法 选用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研制的CDIC钛种植体及种植器械,对80例患者193枚牙齿进行骨内种植及作固定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结果 种植体两年存留率为91.25%。结论 人工种植的种植体数量、植入位置、角度及手术方法对人工种植牙的成功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粗糙表面的牙种植体表面形式应用于口腔种植学领域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优势性:可以加快骨 愈合,提高骨结合率,增加结合强度,改善骨界面应力分布形式,减少牙种植体颈部骨吸收,防止龈上皮根向生长,大大缩短牙种植体治疗周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代表着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种植牙患者应用骨劈开技术增宽牙槽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9例上前牙缺失患者,有充足的牙槽嵴高度(≥12 mm),但牙槽嵴骨宽度仅3~5 mm,行骨劈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治疗。共植入种植体29枚,其中ITI种植体21枚,Replace种植体8枚。根据骨劈开术后间隙及唇侧骨壁厚度等不同情况选择植入或不植入人工骨粉修复手段,术后6个月暴露种植体,完成上部修复,定期随诊。结果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经过6~24个月追踪观察,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松动或脱落。结论 当上颌前牙区牙槽嵴宽度为3~5 mm时,通过使用骨劈开术来增加牙槽嵴的宽度,是一种使种植体能够获得同期植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粗糙表面的牙种植体表面形式应用于口腔种植学领域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优势性,可以加快骨愈合,提高骨结合率,增加结合强度,改善骨界面应力分布形式,减少牙种植体颈中骨吸收,防止龈上皮根向生长,大大缩短牙种植体治疗周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代表着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第三章种植义齿的生物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口腔牙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骨在生物体中起着支架和运动杠杆作用 ,骨和骨组织所具有的力学特性 ,是实现这种功能的基础。当口腔牙种植体植入颌骨组织内以后 ,就与周围骨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它在功能状况下要承受载荷 ,并分布和传递力量。由于载荷的分布与传递 ,一方面骨和种植体产生移动和变形 ,甚至可能出现结构破坏等物理效应 ,同时要产生各种生物效应。研究种植体和骨在载荷作用下所产生的效应 ,认识了解口腔牙种植体的功能预后。从而指导种植生物材料研制 ,口腔牙种植体设计和种植义齿设计。口腔牙种植体和人工关节均属骨内种植体 ,…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延期种植骨结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6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两个拔牙窝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钛膜;另外两个拔牙窝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在植入种植体,Golden's三色法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种植体周围新骨均生成良好,实验组3个月可见Bio-oss颗粒;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及种植体周围骨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植入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及种植体周围骨面积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有利于延期种植骨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畸治疗支抗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方义玉  陈扬熙 《口腔医学》2000,20(4):218-219
正畸治疗中稳定的支抗是控制牙移动的基础。支抗由抵抗单位组成 ,它可能是单个的牙、一组牙、或是任何能够提供抵抗力的解剖结构及部位。加强支抗的方法较多[1 ] 。本文主要讨论骨支抗系统、软组织支抗系统、牙支抗系统和药物支抗系统在正畸中的应用 ,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1 骨支抗系统 :1 1 种植体支抗 : 种植体支抗分为种植体植入支抗[2 ] 与小夹板植入支抗[3 ] ,是新近发展起来用于进行牙移动的正畸治疗新方法 ,它由植入基骨中作为固定源的种植体或小夹板组成 ,植入部位有上下颌的牙槽部分 ,磨牙后区及腭中份。目前常用钛种植体。近…  相似文献   

10.
上颌窦提升术中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颌窦提升术解决了上颌后部牙种植骨量不足种植体易穿透上颌窦而导致种植失败的问题 ,而植骨材料是影响牙种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上颌窦提升术中植骨材料 (自体骨、人工骨、人工与自体混合骨)的研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牙种植术中,制备种植窝时收集到的自体骨碎屑与Bio-Oss人工骨混合作为骨移植材料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17例22颗牙种植病例分成2组。第1组6颗植体,植入螺纹种植体后,在部分暴露的植体处植入Bio-Oss人工骨。第2组16颗植体,自各种钻针上收集到的自体骨碎屑与Bio-Oss人工骨混合,植入种植体周骨缺损区。记录Ⅰ、Ⅱ期手术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高度。结果 植入术后3-12个月,Ⅱ期手术时,2组病例均有新生骨形成,第2组形成的新生骨量较单纯植入Bio-Oss人工骨组多。结论 牙种植术中制备种植窝时收集到的自体骨碎屑可作为有效的植骨材料,该方法简单,避免开辟第二术区获得自体骨,对扩大牙种植适应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骨牵张器式牙种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牵张器式牙种植体是由Gaggl所设计的一种具有骨牵张品与牙种植体双重功能的新型牙种植体。手术方法包括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与分段截骨术,利用其骨牵张器功能增高牙糟脊后,通过更换牵张器的驱动结构为种植体基台,从而完成骨牵张器到牙种植体功能的转换。临床上主要适用于牙槽脊萎缩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择合适的适应征进行微创拔牙后行即刻种植术,观察人工珊瑚颗粒、海奥生物膜行GBR技术,应用于前牙区即刻种植成骨效果.方法:25例前牙冠根折伴骨吸收患者进行即刻种植手术.微创拔除残根,牙槽窝嵴周少量骨缺损或伴唇侧骨壁洞穿,常规预备后植入种植体,种植体与牙槽窝骨壁间隙内、骨缺损处植入人工珊瑚颗粒(天博骨粉),盖海奥口腔修复膜,种植体均为潜入式愈合,二期手术后常规修复.观察二期手术及修复后6月或1年植骨区外形及牙龈状况.结果:二期手术时牙槽嵴成骨明显,包绕种植体颈周,二期手术修复后6月或1年牙槽外形均较植骨前丰满,牙龈质地、色泽良好.结论:珊瑚骨粉颗粒联合海奥生物膜应用于即刻种植修复少量骨缺损,成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在人体中,牙齿是唯一穿通上皮组织的结构.种植体作为天然牙的人工替代物,因此,也具备了有别于其他种植体的特殊性,即具有穿粘膜特性(transmucosalpenetration).种植体植入机体后分别与软、硬组织形成种植体-软组织和种植体-骨组织两个界面.以往研究者对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的研究较深入,所谓“骨融合式种植体”(osseointegrated implant)均指骨组织界面而言.但近年研究表明:种植体-软组织界面对于保护其根部骨结合界面的长期稳定,使之免受口腔中有害物质的侵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理想的种植体-牙龈组织界面结合形式应具有类似天然牙上皮附着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非开窗式上颌窦提升术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方法:对21例上颌后牙区牙槽脊顶距离上颌窦底5-8mm,牙缺失的病人进行非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前,曲面断层片测量牙槽骨高度,提升2 ̄6毫米窦底放置bio-oss人工骨。结果:共植入29颗种植体,半年后种植体与骨结合满意,义齿修复后效果良好。结论:非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手术简便,创伤小,术后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牙槽骨劈开技术在口腔种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6例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大于12 mm,颊舌向厚度在3~5 mm之间的牙列缺损患者,行牙槽嵴劈开同期植入种植体治疗。共植入ITI种植体147枚,Replace种植体52枚。根据骨劈开术后间隙及唇颊侧骨壁厚度等不同情况选择植入或不植入自体骨、人工骨粉等修复手段。术后6月种植修复,定期随诊。结果 种植区软组织愈合好,无红肿,颊舌向牙槽骨较种植前明显增宽。术后除1颗种植体失败取出外,其余种植体稳固,种植修复体能正常使用。复诊时X线检查骨吸收≤1 mm。结论 骨劈开术使牙槽骨宽度在3~5 mm的病例有了一期种植的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增宽牙槽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病理性骨折是晚期下颌骨萎缩的严重并发症,它可能由于系统性疾病引起如骨质疏松症、软骨病、肾性骨发育不全,也可由局部因素引起如外伤、植入的骨内种植体、修复体的异常压力等。 重建萎缩的无牙下颌骨有许多方法。要恢复足够的牙槽嵴高度和外形,可选择的方法有:中厚皮片移植的前庭沟成形术、口底降低术、种植体支持的义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不同桥体长度结构下天然牙-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中种植体周骨组织的应力反应特点。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不同桥长的固定桥力学模型计算分析。结果 天然牙-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中种植体颈部周围骨应力最大;长桥体固定桥在集中斜向载荷作用下种植体颈缘骨最大应力是集中垂直载荷下种植体周骨最大就力的3倍,桥体长度增加,应力值增加。结论 桥体长度对种植修复体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桥体长度增加导致牙种植体及其周围骨应力集中程度增大,对其破坏作用增强,因此临床设计桥体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9.
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研究即刻人工种植体的愈合,作者应用ITI系列的螺钉型种植体植入成犬的拨牙窝内进行了观察。实验分两组进行,一组植入种植体,另一组植入种植体后,再植入骨松质,观察期分别为1、3个月。结果发现:种体植入后1个月有显著的新骨形成,有骨松质植入的标本上骨量明显增多。3个月的标本上,新生骨已成熟,骨量有所减少,有骨松质植入的标本与无骨松质植入的标本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牙槽嵴顶入路行冲顶式上颌窦提升同期植入牙种植体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5例上颌后牙缺失的患者接受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骨并植入牙种植体,共植入种植体51颗,采用自体骨和人工骨的混合骨粉作为植骨材料,术后随访1-3年.结果:原牙槽嵴高度为4-8.9mm,术后提升上颌窦底高度2~6mm,平均提升高度3.98mm.种植体长度在8-13mm之间,平均11.5mm.有一例术后24 h有轻微鼻腔出血,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上颌窦穿孔.三颗种植体在二期修复前松动,拔除后有两颗重新植入获得良好的骨整合效果.所有病例均在术后6-18个月行固定义齿修复,在随访期内未发现种植体或上部结构松动.结论:冲顶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较开窗式上颌窦提升创伤小,操作步骤简单,避免了二次手术,节约了患者的时间和费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垂直骨量相对不足的上颌后牙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