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内经》“其在表者,汗而发之”,温病解表法总的作用是“开腠透邪”,其具体作用是发汗、疏表、透疹。使用后多收到皮毛疏通,汗出而解的效果。温病在使用汗法时应把握辨证准、不失误、滋汗源三个重要环节。1选用汗法辨证是关键 温病解表是否需要发汗,关键是辨汗之有无。从汗之有无来判断其腠理属郁闭还是开泄,从而决定是否发汗。一般说,腠理郁闭无汗者,应发其汗。如温病寒遏暑湿之证,其治疗主方是新加香薷饮,运用要点是无汗,其用药不避辛温。寒邪外束,中遏湿邪,故当用辛温之品,如吴鞠通所说:“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者…  相似文献   

2.
3.
汗出异常是温病过程中常见的症状,并贯穿于病程之始终,故温病有“汗病”之称。通过观察温病过程中不同阶段汗出异常的表现,可为分析病机、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故辨汗是温病临床辨治的重要方面,兹将其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从病机、证候、治法等方面对温病学中战汗与转疟两概念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战汗与转疟为温病透邪法运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王某某,30岁,工人,1988年6月5日初诊。主诉背部时常出现红色汗液3周,无自觉症状。汗液每隔5小时至12小时1次,每次持续约半小时。曾用谷维素及中药玉屏风散、牡蛎等治疗未效。近两月来,未服利福平等含色素性药物,亦未接触化学药品、染料等。伴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口干,小便短赤等症。检查:肩及肩脚间,可见5×6cm~2和2×4cm~2大小皮肤潮湿区,其上布筛状粉红色粟粒大小汗珠,用衣物擦去后,不久又复出现。白色背心、衬衫皆被染成粉红色斑片。患部汗液经显微镜检查,见到红色三棱结晶状颗粒,未见  相似文献   

7.
温病救阴议津汗德州市中医院(253013)王玉生德州市直机关门诊部(253012)张明“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系温病大家叶天士的经验之谈。凡10言,概括了温病养阴救液的重要性。但历代医家对叶氏所言“津与汗”认识不一,笔者对此略述管见。“津与汗”的...  相似文献   

8.
汗法活用     
经云:“阳加於阴,谓之汗”。汗则心率加快,血管扩张,气血沸腾,阳气上升。证之中医,不仅外散风寒,驱邪外出;还能内鼓正气,振撼营卫。用之得当,大有消肿、止痛、决闭、收泻、止痒等功效。不信,请看实例,人但知过汗之弊,又孰知巧汗之功乎!此所以汗列八法之首也。  相似文献   

9.
温病初起治疗宜汗与忌汗之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温病初起治疗宜汗与忌汗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忌汗是指忌辛温发汗,宜汗则指病在表,汗是热邪的重要出路,用“辛”使热邪从肌表得以宣泄。指出温病一面宜喜汗解,一面忌汗伤阴,理论说法不一,治疗难以把握。强调宜汗忌汗这对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其结果同样是为了祛邪和保存津液。表明辨证地运用宜汗和忌汗,则能有效地提高温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德福  廉洁 《北京中医》1999,18(1):54-55
一、房事汗出郑××,女,31岁,1989年6月10日初诊。该患者1988年9月施“人流”术后,一直感觉周身倦怠,精神欠佳,月余后与偶交合即周身大汗出,罢毕汗收,人寐盗汗又作,是夜若无房事,则虽自汗、盗汗皆无,却又心中烦乱,久难入寐。初时诸症较轻,逐渐...  相似文献   

11.
汗法主要分"辛温"、"辛凉"两大法,即伤寒汗法和温病汗法。通过从理论基础、治法原则、适应病证及方药四个方面进行讨论,比较二者的异同。两大汗法都以《內经》为理论指导,都通过使用辛散的药物,使邪从表而出。但二者却又一寒一热相互对立。另伤寒汗法不仅运用于表证,内伤杂病也有广泛的运用,温病汗法则主要用于温热表证。二者同源异流,相互补充,都是汗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均可用测汗法测病情之轻重缓急,判断病证之顺逆吉凶。测汗法是判断外感热病转归的重要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汗症3则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汗症3则治验金道学,聂玉英(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411000)关键词汗症;中医药治疗例1.盗汗周某,男,51岁,1982年2月15日入院,住院号26942。半月前曾患外感,未几表证不药而愈,但白此却病盗汗,厂医务室按“肺结核”治疗1周余无好转,反渐加重...  相似文献   

14.
治汗十法     
朱杰 《江苏中医》1993,14(7):42-43
  相似文献   

15.
(一)晨汗严某某,女性,44岁,工人,1984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因身体素质较差,易罹感冒,近一个月来,每于凌晨三四点钟睡醒后,顿觉浑身燥热,随即通身溱溱汗出,衣被尽湿,心烦懊依,愠愠欲吐,面色潮红,脉博加快,咽干口渴,测量体温并不高或稍高,掀开被盖取凉片刻,热退汗收,诸证消失。平时感头晕疲乏,  相似文献   

16.
议温病透热转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博  牛阳 《江西中医药》2010,41(1):11-12
作为温病辨证依据的卫、气、营、血四个概念来源于《黄帝内经》,叶天士引伸其义,用以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说明温病的受邪部位和传变规律。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论及吴鞠通在清营汤、清宫汤中对辛凉质轻、透热转气之品如银花、连翘、竹叶的具体运用,对后世启发很大。温病热入营分,除运用清营养阴为主治疗外,尚须加入透热之品,以求病邪转出气分,即所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营热炽盛、阴液亏耗是营分证的主要病变机制,证见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脉细数。对于营分证治疗,在清营养阴药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入开达、宣透或通下之品,使邪有出路,有助于邪热透达。因不同病机变化所导致的兼证,注重配合相关治法治疗。透热转气虽为外感病在营分阶段的基本治疗大法,某些内伤杂病若出现与营分证相似的病机变化,也可使用此法或相近治法,而不必拘泥外感内伤之别。  相似文献   

17.
汗证治疗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汗为心液”,“肾主五液”,“阳加于阴谓之汗”,此乃汗证之概况。笔者诊读之余,对此略有所悟,现以管窥之见,归纳其证治八法如下:1调和营卫止汗法本法适用于风邪袭表,营卫不和,胰理不密之自汗。其症可见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有寒热,苔薄脉浮等。常用方为桂枝汤。若表邪轻微,无寒不热,或仅有表虚,汗出较甚者,可予桂枝龙骨牡顿汤和营调卫,潜镇摄纳。若盗汗之人,并无烦热口干、舌红脉细等阴虚见症,或仅见些许气阴亏乏之候时,可与生脉散合而用之。笔者曾以此法治疗小儿盗汗,获效良多。2益气团表止汗法肺脾气虚,卫外不固,…  相似文献   

18.
李俊滔  杨宇华 《新中医》2013,(1):178-179
温病乃感受温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因此,祛除温邪是治疗温病的关键。根据卫气营血病机演变,叶天士提出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说明温病的四个病程阶段各有主治,而汗法就是用于温病的初期阶段,邪在肺卫的治疗方法。温病的初期阶段,为温邪外袭,正邪抗争  相似文献   

19.
治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兰城 《四川中医》1993,11(3):18-19
汗液是体内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在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汗是一种肌体循环现象,但在外感或内伤的患疾中,汗则是常见症状,有助于分辨病情虚实和转化,是诊断中的一个重要依据。“汗”法为八法之首,亦可见汗之重要性。在临床辨证中以有汗或无汗乃至出汗时间、部位、程度来鉴别诊断均有一定意义。故此,谨将笔者对治各类汗证的一孔之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晓兰 《四川中医》2000,18(11):28-28
笔者于1987年1至10月运用自拟敛汗方治疗汗症共61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61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29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81岁;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2年;妇女产后患者15例,更年期患者19例,颅脑外伤术后者9例,其它患者18例。临床表现:时时汗出,动则益甚或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2治疗方法 基本方:五倍子(打)3g,五味子15g,龙骨、牡蛎、糯稻根、浮小麦各地,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5天为一个疗程。其中属肺卫不固者加北蔑30g,白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