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与螺内酯联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坎地沙坦4~8mg,1次/d,并用螺内酯20mg,2次/d,口服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螺内酯20mg,2次/d,口服础治疗+螺内酯20mg,2次/d,口服,规律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18%,对照组为66.61%,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心搏量(SV)、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CI、LVEF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依那普利联用坎地沙坦可显著改善左室重塑,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LVEF,对冠心病慢性心衰的治疗疗效肯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螺内酯、培哚普利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82例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治疗组(螺内酯、培哚普利加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和对照组(培哚普利加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88%,对照组为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对心力衰竭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螺内酯、培哚普利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用是一种较好的抗心力衰竭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60例,在常规接受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小剂量螺内酯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20 mg;中剂量螺内酯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40mg。常规治疗组20例,不给予螺内酯治疗,余治疗同前。动态观察心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NYHA分级变化和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并应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中剂量螺内酯组、小剂量螺内酯组和常规治疗组1个月临床综合疗效分别为90.0%、90.0%和75.0%。螺内脂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NYHA分级均有所改善,但螺内酯组治疗后改善显著(P<0.05),治疗后小剂量、中剂量螺内酯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小剂量、中剂量螺内酯组血清BNP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降低血清脑利钠肽水平。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可作为评价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经螺内酯(小剂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均为27例,两组在采用ACEI、β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之螺内酯40mg/d治疗,观察组加之小剂量20mg/d螺内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26(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77.77%),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刺激患者交感神经,改善患者血管的舒张情况和心肌的活性情况,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而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并观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氢氯噻嗪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地高辛、氢氯噻嗪加用美托洛尔联用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通过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与螺内酯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螺内酯能有效对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进行治疗,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校医务室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CHF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螺内酯40 mg/d,观察组给予螺内酯20 mg/d,均连续口服2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5%(22/37),观察组为62.1%(23/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7/37),低于对照组的43.2%(16/37)(χ2=0.024,P=0.044)。结论长期口服不同剂量螺内酯治疗CHF患者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但小剂量螺内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选用利尿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洋地黄类为主要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氨酰心安,治疗10周后评判疗效。结果应用卡维地洛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91%,对照组为63.6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10周后卡维地洛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左室重塑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9.
左旋卡尼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长期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6 2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例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或 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 ;卡尼汀组 32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卡尼汀 3g d治疗 1年。 结果 卡尼汀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75 % )和总有效率 (87 5 % )均较对照组 (5 3%和 6 0 % )显著提高 (P <0 0 5 )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降低 18%和15 % ,高密度脂蛋白升高 14 % (P <0 0 1) ,E A、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分别增加 2 1%、14 %、11% ,左室内径减小 10 % (P <0 0 5 ) ,且无不良反应。 结论 卡尼汀辅助治疗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酚妥拉明联合利尿剂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的65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以氧疗、抗炎、改善通气功能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20mg+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同时加用利尿剂氢氯噻嗪50mg,1次/d,口服,螺内酯40mg,3次/d,口服.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利尿剂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道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739-2740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一般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律失常等,并同时给予洋地黄和利尿剂,水肿控制后停用洋地黄和利尿剂。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两组同时给予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观察组同时给予比索洛尔。给药后注意血压,监测血钾及肾功能。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功能分级以及LVEED、LVESD、LADD、LVEF等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出现上腹不适、恶心,1例出现咳嗽,经对症治疗后缓解。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出现2例低钾,经补钾后恢复正常,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螺内酯、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扩张型心肌病按轻、中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联合治疗组(培哚普利、螺内酯、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两组HR、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三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哚普利、螺内酯、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轻、中度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室重构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将60例明确诊断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必要时给予洋地黄类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12.5~50.0mg/d和螺内酯20~40mg/d。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3个月后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心功能。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心率、血压等,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LVEF、SV、CI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室重构性心力衰竭较常规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剂量螺内酯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螺内酯治疗,观察组选择20 mg/d小剂量,对照组予以40 mg/d中等剂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予以小剂量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低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选用利尿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洋地黄类为主要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10周后评判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维地洛治疗10周后治疗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左室重塑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3周及12周后作疗效判定,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3周总有效率47.22%,12周总有效率91.67%.结论 美托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或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联合用药依那普利和螺内酯,对照组联合用药卡托普利和螺内酯,连续用药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3.3%,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56,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E峰、A峰、E/A、E峰加速时间(ACTe)、E峰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EVRT)、左房前后径(LAD)等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试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454,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较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更优,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8.
林丽军 《山东医药》2008,48(7):57-58
4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常规药物纠正心衰,试验组在常规应用抗心衰药物的基础上增加依那普利、卡维地洛及螺内酯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7%,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认为依那普利、卡维地洛及螺内酯联合治疗难治性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临床上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对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之间收治,采用双色球法,用1:1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硝酸酯、强心剂、利尿剂与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联合盐酸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减慢,LVEF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加,LVEDD相比对照组显著减小,各项数据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对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螺内酯与贝那普利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8,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最佳疗法是螺内酯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