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青年脑梗死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询问方式收集21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心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家族史资料,收集病例及对照组一级亲属(除外儿女)脑梗死患病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有家族史青年患脑梗死的危险度进行定量评估,计算脑梗死遗传度。结果:69.9%的青年脑梗死病例有家族史,明显高于对照组18.67%(χ2=137.25,P<0.001),无论男性或女性病例对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暴露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青年脑梗死病例的母亲心脑血管病患病率51.85%明显高于父亲的患病率18.06%(χ2=71.18,P<0.001),脑梗死遗传度为(72±5)%。55.56%青年脑梗死病例有高血压家族史,而对照组只有11.33%,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17.29,P<0.001)。结论: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是青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在青年脑梗死发病中,遗传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岛农村中老年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4个村的2361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青岛市农村中老年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5.20%(83l/2361),男性为37.71%(408/l082),女性为33.07%(423/l279));体重指数(BMI)、年龄、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口味等因素可使其危险性增高(男:X^2=5.52,P&;lt;0.05,X^2=13.18l-25.819,P&;lt;0.0l;女:X^2=29.840—68.79。P&;lt;0.01);经济收入和劳动强度与患病率呈负相关(男:X^2=15.814,43.600,P&;lt;0.0l;女:X^2=31.373,44.958,P&;lt;0.01)结论:农村中老年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4139名被调查者分成脑卒中组、对照组及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组。观察各组间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组的高血压发病率最高为61.9%(39/63),高于TIA组45.45%(75/16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10.257,P(0.05).TIA组的脑卒中发病率最高为16.36%(27/165),明显高于其他相关因素组(X^2=4.924~109.089,P&;lt;0.01)。脑卒中组高血压,心脏病发病率高于TIA组(P&;lt;0.05)。TIA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lt;0.01)。结论:脑卒中与以高血压、TIA为主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梅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评估防治现状.完善防治对策。方法:在2002-04/2002-10在深圳梅林地区常住人口中随机取样24503例,实际调查22542例,应答率92.0%,调查项目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及填写高血压相关情况问卷。结果:共检出高血压患者2459例,患病率为10.9%,高血压患者中知晓率为37.5%(956例),治疗率为31.1%(793例),控制率为14.9%(359例),高血压患者按每10岁为1个年龄组组合后显示,随着年龄的上升,高血压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50岁以上各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整体人群χ^2=323.09~1161.06,P均&;lt;0.001),在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中,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56.37&;#177;18.75)岁,体质量指数(26.89&;#177;4.82)kg/m^2,吸烟量(7.35&;#177;3.26)支/d,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t=2.109~2.756,P&;lt;0.0l-0.05),前者中的脑力劳动者和高血压家族史也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χ^2=759.62和5193.81,P均&;lt;0.00)。结论:深圳梅林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肥胖、吸烟和遗传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寻求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老年患者198例,男196例,女2例,年龄72—92岁。应用彩色多普勒B超显像仪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70岁以上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81.3%。颈动脉粥样硬化高龄老年患者的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患者(X^2=8.8342,P&;lt;0.01)。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在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与颈动脉正常高龄老年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0332.P&;gt;0.05;X^2=0.6275,P&;gt;0.05;X^2=1.07018,P&;gt;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26.1%)与颈动脉正常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8.1%)比较相差显著(X^2=9.9675,P&;lt;0.01)。但是,当并存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时,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72%)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检出率(18.9%)。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在高龄老年患者中常见,高血压是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重叠增加后者的危险性,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深圳田厦社区高血压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深圳田厦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分析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田厦社区20岁以上已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常住居民2646人,通过健康普查,家访体检,慢性病筛查活动及20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等方式,开展对年龄、性别、职业、体质量和家族史等因素的调查,进行对照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年龄组(20~80岁,每10岁为1个年龄段)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0.3%,0.4%,2.8%,5.7%,13.4%,20.0%,39.0%。提示随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lt;0.01)。男女性别组高血压患病率无可比性(P&;gt;0.05)。单亲或双亲家族中高血压患病人群明显增高(P&;lt;0.01)。体质量指数越大,高血压患病率增高,两者呈正相关。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和干部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87.11,P&;lt;0.01)。结论:影响田厦社区高血压患病率的重要因素有年龄,职业,家族史,体质量和精神神经紧张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农民原发性高血压与行为因素的相关性,给农村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对新乡县洪门乡4个自然村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采用问卷式调查,并测定安静状态下血压水平。结果:调查老年农民203例,其中患原发性高血压者123例,患病率60.6%。肥胖、吸烟、大量饮酒和经常感觉烦躁的老年农民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几率分别为52.8%(65/123),46.9%(58/123),39.8%(49/123),44.7%(55/123)]高于非高血压者[(30.0%(24/80),26.7%(21/80),23.8%(19/80),25.0%(20/80)(X^2=7.098,P&;lt;0.01;X^2=5.793,3.871,5.328,P&;lt;0.05)。而坚持锻炼、有业余爱好和充足的睡眠老年农民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低(X^2=52.873,6.385,12.0,P&;lt;0.01)。结论:控制体质量、进行适量体力活动、不吸烟、少量或不饮酒、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和增加睡眠时间可作为预防或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因素、行为人格特征、情感障碍及生活相关事件对脑梗死患者早期智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178例脑梗死患者(男134例,女4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智能障碍组(98例),非智能障碍组(80例);对照组87例,对其应用A型性格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及生活事件量表进行心理学检查,对比分析其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患者的性格特点、个性特征、情感障碍及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结果 智能障碍有98例,其中轻度49例,中度23例,重度26例,智能障碍组、非智能障碍组、对照组3组A型行为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X^21=6.76,X^22=20.16,P&;lt;0.001;EPQ评定结果,神经质偏高和精神不稳定患者,智能障碍组较其他两组多X^21=23.56,X^22=34.49,P&;lt;0.001;有智能障碍者其焦虑情感及抑郁情感的发生均较其他两组高,X^21=21.904,X^22=88.5337,P&;lt;0.001。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者,发生智能障碍者比例较高,X^21=8.248,X^22=114.409,P&;lt;0.001。结论 A型行为是脑梗死的易感行为,对脑梗死后的智能障碍的产生有影响。精神质的个性和不稳定情绪是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情绪特征,与脑梗死后智能障碍的发生有关。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情感障碍较一般脑梗死患者更加严重,可能与肢体瘫痪有关,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对脑梗死后智能障碍的发生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9.
柳州市事业单位3311例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柳州市事业单位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为其防治提供基础数据依据。方法:对柳州市事业单位3311例中老年人(男1998例,女1313例)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检测;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提出的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柳州市事业单位中老年人MS总患病率为17.73%,男性患病率(19.87%)高于女性(14.47%)(x^2=15.836,P&;lt;0.001)。MS患者中高三酰甘油和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为82.96%和82.19%。男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出率(56.17%)高于女性(35.79%)(x^2=21.354,P&;lt;0.001),而女性空腹血糖升高检出率(79.47%)高于男性(61.96%)(x^2=17.995,P&;lt;0.001)。结论:本组中老年人中MS患病率已达较高水平,高三酰甘油、高血压和高体质指数是影响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或高血压家族史对人群血压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完成重庆地区.4个社区自然人群3717人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调查,对所有受试者行血压检测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1999年WHO诊断标准明确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诊断。结果: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中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高血压家族史者(31.23%比27.18%,P&;lt;0.05),而其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男性子代高血压的检出率更高,尤其父亲有糖尿病者(27.27%比4.35%,P&;lt;0.05);同时其男性子代胰岛素敏感性较女性子代更低(0.46&;#177;0.52比0.33&;#177;0.78,P&;lt;0.05)。②父亲有糖尿病者其女性子代的糖尿病患病率更高(13.04%,比9.09%,P&;lt;0.05),母亲有糖尿病对两性子代的影响相当。而父母有高血压者均表现为男性子代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子代(P&;lt;0.05)。③无论有糖尿病家族史或高血压家族史者.其男性子代中心性肥胖更明显、三酰甘油更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低[如父亲有糖尿病者:腰围(81.07&;#177;7.19)cm比(71.83&;#177;5.28)cm.P&;lt;0.05;三酰甘油(2.64&;#177;2.68)mmol/L比(0.94&;#177;0.35)mmol/L.P&;lt;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177;0.41)mmol/L比(1.65&;#177;0.27)mmol/L,P&;lt;0.05]。结论:父亲的遗传因素对非糖尿病及非高血压男性子代血压及脂代谢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背景:国外研究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与微量白蛋白尿有一定的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与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脑梗死复发的关系。设计:以急性脑梗死患者和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的病例一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对象:选择2000-01/2001—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及有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住院病例共214例,年龄50~80岁。急性脑梗死组(发病在1周之内)78例,脑梗死危险因素组,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6个月以上)患者56例,28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联合组包括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和脑梗死危险因素组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者3l例,共109例。方法:测定过夜空腹12h以上血白蛋白、血肌酐、血糖、总胆固醇、总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早晨第1次尿中自蛋白。主要观察指标:①终点结局指标:随访2年新血管事件(包括脑卒中复发、心肌梗死和血管性死亡)的发生率;②危险性指标:脑梗死危险因素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③替代指标:各组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者占35%,显著高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组(15%)和对照组(3.5%)(P均&;lt;0.01)。急性脑梗死组和联合组中存在6个独立预测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分别是糖尿病、血白蛋白水平、年龄、冠心病、高血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lt;0.05或P&;lt;0.01)。随访(1.5&;#177;0.9)年,急性脑梗死组23%再发血管意外,显著高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组(12%)和对照组(0%)(P均&;lt;0.01)。急性脑梗死组微量白蛋白尿者36%再发血管意外,与大量白蛋白尿者(41%)和正常白蛋白尿者(10%)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在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危险因素组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后,微量白蛋白尿是脑卒中复发独立的预测指标,危险率分别是3.8(95%CI,1.2~13.5;P&;lt;0.05)、4.7(95%CI,1.4-16.7;P&;lt;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较常见。在调整脑卒中基本危险因素后,微量白蛋白尿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探讨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以及抗磷脂抗体在偏头痛相关性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普通人群及脑梗死患者偏头痛的患病率,将脑梗死患者按有否偏头痛病史分为两组,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其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水平。结果:①脑梗死患者偏头痛的患病率与普通人群偏头痛的患病率分别为20.0%和6.0%,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3.2671,P&;lt;0.01)。②脑梗死伴有偏头痛史者和无偏头痛史者,其ACA阳性率分别为41.7%和19.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5.0133,P&;lt;0.05):结论:偏头痛病史与脑梗死具有明显相关性抗磷脂抗体可能参与偏头痛所相关的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卷烟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知晓率、2型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03-06/07对郑州卷烟总厂社区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850人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均自愿参加本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所填写问卷内容详实者共1789人,男738人,女1051人,年龄40~88岁。调查内容为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眼病、肾病4种疾病)的知晓情况以及其相关糖尿病知识,要求被调查者作出是或否的回答,结果统计得分(答对1题次计1分)。2型糖尿病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并排除1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采用X^2检验和趋势X^2检验分析所需数据资料。结果:共收回内容详实问卷1789份,剔除的61份均为回答不完整或失实的问卷。①烟厂社区居民对2型糖尿病的知晓率仅为57.14%。②2型糖尿病知晓率为60岁以下居民高于60岁以上居民[62.59%,50.00%,(X^2=3.87,P&;lt;0.05)]。男性高于女性[66.67%,54.68%,(X^2=3.87,P&;lt;0.05)]。文化水平高、经济状况好者高于其他人群(X^2趋势=5.14,4.16,P&;lt;0.05)。医务工作者高于其他职业者[66.67%,56.90%,(X^2=4.00,P&;lt;0.05)]。③2型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60岁以下居民优于60岁以上居民(X^2=4.45,P&;lt;0.05)。男性优于女性(X^2=6.31,P&;lt;0.05)。文化水平高、经济状况好者优于其他人群(X^2趋势=58.91,13.06,P&;lt;0.01)。医务工作者优于其他职业者(X^2=22.11,P&;lt;0.01)。④2型糖尿病患者的知晓情况在最近1次血糖测量时间上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趋势=109.06,P&;lt;0.01)。血糖监测意识男性好于女性(X^2=14.19,P&;lt;0.01),60岁以下居民好于60岁以上居民(X^2=9.68,P&;lt;0.05),高月收入居民好于低月收入居民(X^2趋势=4.26,P&;lt;0.05)。结论:烟厂社区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较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和血糖自我监测状况是影响2型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应作为社区医疗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病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无创性全自动血压监测仪对13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然后计算每例患者血压变异系数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非杓形发生率(69.8%)较杓形者明显增加(X^2=43.53,P&;lt;0.01),非杓形者伴随较高的靶器官损害(target organ damage,TOD)及脑卒中的发生(67%和33%)(X^2=4.64,P&;lt;0.05;X^2=18.00,P&;lt;0.01)。TOD和伴随临床情况发生率与24h收缩血压变异系数、24h舒张血压变异系数呈正相关(r=0.220,0.179,P&;lt;0.01)。结论:血压变异形态和系数可以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判断、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石牌村城乡结合部老年男女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对男女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等水平进行比较。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科广东省科委重点项目“广州石牌原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数调查”结果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普查的方法于2002—12对广州东面城乡结合部石牌村7个居委会的60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该人群高总胆固醇的患病率男女分别为50.8%和67.4%(χ^2=18.82,P&;lt;0.001),高三酰甘油为43.4%和50.8%(χ^2=3.68,P=0.0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为36.8%和46.7%(χ^2=6.28,P&;lt;0.05)。肥胖(BMI≥25kg/m^2)为27.1%和41.2%(χ^2=13.87,P&;lt;0.001),空腹血糖≥7.0mmol/L的检出率和高血压患病率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0~69岁组女性血清LDL-C,载脂蛋白B高于男性,70-79岁组女性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男性,80岁以上组女性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男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92~-3.69,P&;lt;0.05)。不同年龄组老年女性的BMI和腰臀围均比男性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2~3.38.P&;lt;0.05)。70~79岁和80岁以上年龄组的女性收缩压水平比男性显著升高,各年龄亚组女性舒张压水平比男性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9~3.39,P&;lt;0.05)。结论:该人群女性BMI、腰围、收缩压、脉压、血清总胆固醇、血清LDL-C、血清载脂蛋白B水平较高,舒张压水平女性较低,冠心病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寻找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共同危险因素,探讨不明原因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血浆蛋白Z(plasma protein Z,PZ)水平的变化及与年龄、体质量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天津渤海石油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3例不明原因青年脑梗死患者、39例不明原因青年脑出血患者,同时纳入78例体检者作为对照,以上对象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血浆PZ水平。结果:脑梗死组PZ水平为(2.85&;#177;0.69)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07&;#177;0.80)m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q=6.1977,P&;lt;0.01);脑出血组PZ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脑出血组PZ水平为(1.22&;#177;0.5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q=4.6448,P&;lt;0.01)。脑梗死组PZ水平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正相关(r分别为0.505,0.436,0.620,P&;lt;0.05)。结论:PZ水平的升高/降低可能与青年不明原因脑卒中有关,但进一步的结论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深圳市公职人员和农村人口居住小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及危险因素,寻找其规律性,完善防治对策。方法:2002-04/2002-10在深圳市梅林地区公职和农民居住小区随机取样8573和6126人,实际完成调查7970和5755人,应答率分别为92.9%和93.8%,调查项目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及填写高血压相关情况问卷。结果:公职小区检出高血压患者948例(11.89%),农民小区为56l例(9.7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r=15.74,P&;lt;0.01)。高血压患者按10岁为1个年龄组分组后显示,公职小区30~39岁组和40~49岁组的高血压患病率(4.55%&;#183;和11.39%)明显高于农民小区各对应年龄组(2.54%和6.77%,X^2=16.8和24.12,P均&;lt;0.01),公职小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45.9%),治疗率(37.0%)和控制率(19.1%)也均显著高于农民小区(X^2=16.87~42.64,P均&;lt;0.01)。在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中,公职小区的体质量指数、吸烟量、饮食偏咸、脑力劳动者均明显高于农民小区(P均&;lt;0.01~0.05),而后者中的平均年龄和锻炼嗜好也明显高于前者(P&;lt;0.05~0.001)。结论:深圳市公职人群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率和较多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青年和老年男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2000—01/2002—06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分为老年病例组(n=61)、老年正常组(n=37)、青年病例组(n=64)和青年正常组(n=59),进行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尿酸等影响因素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病例组脉压高于其他组,与青年病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88,P=0.03);青年病例组以饮酒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与老年病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0.802;P&;lt;0.001);青年病例组尿酸和脂蛋白a明显高于青年正常组,老年病例组脂蛋白a高于老年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519,2.054,3.981;P=0.013,0.043。0.005);青年正常组和青年病例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病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病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087~5.236;P&;lt;0.05~0.001);老年病例组的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明显高于青年病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16,P=0.017)。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病变以脉压增加的全身动脉硬化为主;高尿酸_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青年冠心病的主要特点;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在青、老年之间不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血压值与其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按正规测血压的要求,对32756例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测量坐位血压,并对血压分类进行统计。结果:32756例首诊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26.9&;#177;21.7)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为(78.1&;#177;11.4)mmHg,男性平均血压高于女性(t=10.387,22.424,P&;lt;0.001)。检出高血压11590例,男性检出4776例,女性检出6814例,男性检出的1,2级高血压构成比(38.10%)高于女性(33.70%)(r=65.357,P&;lt;0.001)。高血压构成比随年龄增高而增高(r=2388.55,P&;lt;0.0001)。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1级及2级高血压的构成比分别为27.44%,37.18%,22.48%及12.91%。结论:医院门诊为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对及早检出高血压患者并进行干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血脂代谢异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血脂代谢异常。方法:测定2000-05/09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住院的44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胰岛素及C-肽,与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与不合并高血压组的空腹胰岛素(fastmg insulin,FINS)、C-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1),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脑梗死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ISI与FINS(r=-0.82~-0.71,P&;lt;0.001),C-肽(r=-0.55~-0.53,P&;lt;0.01),ApoB(r=-0.46~-0.45.P&;lt;0.05)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r=-0.56~-0.58,P&;lt;0.01)呈显著负相关,与HDL(r=0.50~0.55,P&;lt;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