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A型肉毒毒素在痉挛型脑瘫儿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Korean 1993年首先报告对27例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儿童使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局部肌肉注射治疗用以减轻痉挛以来,使用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局部痉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日益增多。本拟对这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小腿三头肌BTX-A局部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后给予下肢改良Ashworth评分(MAS),并评定伸膝踝关节背屈度.结果:治疗1、2、3个月后,观察组M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0.05);2组伸膝踝关节背屈度均较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0.05);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MAS评分才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BTX-A局部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比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小腿三头肌痉挛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电刺激定位技术与经验定位引导肉毒毒素A(BTX-A)注射治疗脑瘫患儿踝跖屈肌群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电刺激定位组23例,经验定位组22例。2组接受BTX-A注射后3d,开始进行10d物理治疗,之后改由家长在家治疗。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d、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以下评定:①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PROM);②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③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④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D、E项评分;⑤步行速度。结果 2组患儿的PROM、MAS评分、CSS评分、GMFM评分和步行速度,在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OM、CSS评分在治疗后3d、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评分在治疗后3d、2个月、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M评分在治疗后2个月、3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速度差值在治疗后2个月、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定位技术较经验定位引导BTX-A注射结合物理治疗能更好地缓解脑瘫患儿踝跖屈肌群痉挛,提高患儿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A型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择例10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BTX-A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A型肉毒毒(botulinumtoxin A,BTX2A)组加用兰州产BTX-A干粉制剂,(于-20~-5℃避光保存,以生理盐水稀释后立即使用),运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下肢痉挛肌局部注射,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的肌张力与ADL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A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仍是有效的脑瘫治疗手段,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结合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对51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施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痉挛解除情况并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术后疗效优298例、良187例,优良率达93.8%。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的影响.方法:选择例10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BTX-A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A 型肉毒毒(botulinumtoxin A ,BTX2A)组加用兰州产BTX-A 干粉制剂,(于-20~ -5 ℃避光保存,以生理盐水稀释后立即使用),运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下肢痉挛肌局部注射,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的肌张力与ADL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A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仍是有效的脑瘫治疗手段, 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结合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定位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矫形器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BTX-A注射,并于BTX-A注射24h后指导脑瘫患儿穿戴膝踝足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对2组患儿下肢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检测、比较2组患儿大腿内收肌角、腘窝角及踝关节活动范围情况。 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分别经6周治疗后,发现其MAS评分[分别为(1.26±0.63)分和(2.56±0.71)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GMFM分值[分别为(69.21±11.67)分和(62.61±10.74)分]及大腿内收肌角[分别为(100.9±21.1)°和(89.3±23.2)°]、腘窝角[分别为(126.1±10)°和(117.4±13.4)°]、踝关节活动范围[分别为(80.1±9.1)°和(70.4±9.2)°]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治疗脑瘫患儿下肢痉挛具有定位准确、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有效缓解脑瘫儿童下肢痉挛,如注射BTX-A后穿戴膝踝足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则能进一步缓解痉挛性脑瘫患儿下肢痉挛并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或衡力)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治疗疗效及肉毒毒素注射的护理要点。 方法 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69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结合运动训练、针灸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治疗前后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 结果 患儿经过3-6个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四肢肌张力明显改善,运动功能进步明显,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对于患儿的站立和步行功能的建立有良好的作用。配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护理干预,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早期干预在小儿痉挛型脑瘫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是由于儿童在胎儿期或婴儿早期大脑尚未发育成熟时受到了损害。而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障碍,有时还存在其他异常表现,如感觉功能、视觉、听觉、语言、认知、行为等障碍。以及智力障碍和学习障碍等。本文总结了34例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诊治经验,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徒手肌肉定位和超声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强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影响。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徒手定位组(31例)和超声引导组(30例),2组患儿均接受BTX-A注射,注射部位均为内收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徒手定位组采用徒手定位注射,超声引导组在超声引导下给予BTX-A注射,并在注射后第3天进行强化康复训练。注射前、注射后12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 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对2组患儿的下肢痉挛进行评定。 结果注射前,2组患儿MAS、GMFM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12周,2组患儿MAS均较组内注射前降低(P<0.05),且超声引导组注射后12周MAS评分[(1.43±0.50)分]低于徒手定位组[(1.77±0.56)分](P<0.05)。注射后12周,2组患儿GMFM评分较组内注射前升高(P<0.05),且超声引导组注射后12周GMFM评分[(72.43±10.50)分]高于徒手定位组[(67.10±11.25)分](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联合强化康复训练能显著降低下肢痉挛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增加其关节活动度,提高运动功能,改善姿势步态。 相似文献
11.
12.
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非肌电引导下定点后多点注射治疗,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注射后1周配戴AFO或KAFO,并强化康复训练.注射前及注射后3天、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听取父母的报告,观察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腘窝角、踝背伸角,痉挛肌改良Ashworth分级及粗大运动评分的变化.结果:①父母的报告:起效时间为注射后6-72h,到达高峰时间为1-2周,疗效维持>3月,有少数患儿1-2个月后疗效开始减弱.痉挛严重,注射剂量>24U/kg体重的10例患儿,于注射后24h出现无力、食欲减退等副反应,并在3周至1个月消失;②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腘窝角、踝背伸角自注射后3天开始显著增大(P<0.05),1个月时达高峰(P<0.001),至3个月后又有变小,但并未回复到注射前;③痉挛肌改良Ashworth分级与关节活动度的变化规律一致;④粗大运动评分(GMFM-66)1个月后显著改善(P<0.05),并在随后的观察中持续性改善;⑤疗效及副反应与剂量呈显著相关.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矫形器及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非肌电引导的徒手定位注射技术经济、便捷、有效,多点注射技术有可能减少由于高剂量带来的远处副作用及非靶肌的扩散. 相似文献
14.
肌电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瘫的电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肌电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定位刺激电流强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1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接受肌电定位下BTX.A阻滞术治疗,根据患儿体重和修改的Ashworth评分确定BTX—A剂量。对疗效持续时间与诱发肌肉收缩的最小电刺激强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电流强度与BTX-A的疗效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769,P=O.01)。结论在应用绝缘针注射BTX-A时,应该在所需电流强度较小的部位注射。 相似文献
15.
痉挛型脑瘫(CP)患儿52例,均符合美国脑性瘫痪学会分类标准,男37例,女15例;年龄4~16岁;智力中等36例,基本正常16例;肌张力〉3级。52例患儿均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术后3d即进行被动的关节活动,包括屈伸髋、膝及踝关节;术后3周开始主动运动训练,包括屈、伸膝关节抗阻训练及肌力训练;针对下肢主要肌肉的指导训练;从仰卧位坐起到四点爬位的转换训练、抬臀训练、Bobath球的坐位跳跃训练、高爬训练与直跪训练,并辅助跪行、蹲起及上下楼梯训练;双下肢前、后、侧抬腿训练和勾脚训练等12],每日1次,20-30min,并配合指导家庭的延续训练等。 相似文献
16.
17.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在2岁以内发病。痉挛型占60%~70%,随着病情进展,痉挛日益加重,而药物和功能训练对痉挛的治疗有限。因此,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SPR手术逐渐被多家医院开展,由于CP病人存在发育迟缓,更应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脑瘫1号治疗福利院儿童脑瘫临床疗效。方法福利院脑瘫儿童12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口服"脑瘫1号",对照组服用脑复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8.67%(P<0.05)。结论中药脑瘫1号对儿童脑瘫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在麻醉下行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总结2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在氯胺酮麻醉下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护理。结果所有患儿均能在安静状态下完成注射治疗,未出现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合康复训练,均能达到治疗效果。结论术前做好查体和询问,做好禁食宣教和心理疏导,术中积极观察患儿体征,术后注意患儿体位以保持呼吸通畅,严密观察麻醉延迟反应及肉毒毒素不良反应,做好康复训练指导和宣教,可减少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充分发挥A型肉毒毒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凌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0):121-12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及徒手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72例脑瘫患儿,根据A型肉毒毒素注射方式分为徒手定位组和超声引导组,各36例。徒手定位组实施徒手定位注射,超声引导组实施超声引导注射,比较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结果:治疗后4、8、12周,与徒手定位组相比,超声引导组MAS评分更低,GMFM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应用超声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