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华  陶红  桂莉  张静  陈瑶  厉瑛 《护理研究》2009,(6):1574-1576
对美军自救互救课程理论考试进行分析研究,深刻剖析美军自救互救课程理论考试特征,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军队自救互救理论考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华  厉瑛  陶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8):37-38,44
现代战争的发展特点使得战场的自救互救成为最直接有效的“一线救治”方式。本文综述了美军自救互救训练的特点,并借鉴美军训练的优点,提出了对我军自救互救训练改进的启示.以探索适合我军的训练发展道路。促进训练手段的现代化,以保证基层官兵整体健康水平与新时期军事斗争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自救互救在战场中的作用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菊  李雅平  周梅 《现代护理》2007,13(7):1848-1849
自救互救是卫勤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减少阵亡和伤残率的关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线救治”;是战场救治的基础和开端,同时又是提高抢救率,弥补卫生员人数不足的重要方法。长期以来受到世界各国军队的重视,美军要求每个军人都要学会通气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休克辨认和处理、注射制式止痛剂、给予抗生素等自救互救技术。  相似文献   

4.
陈华  厉瑛  陶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28-29,66
分析自救互救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美、英、德、以等外军对自救互救训练的重视程度及做法。结合回顾我军自救互救训练体系及特点,指出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新形势下,我军改进传统的训练模式、促进训练手段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以确保基层官兵整体健康水平与新时期军事斗争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476名基层官兵自救互救知识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基层官兵对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部队作战特点及战伤救治标准自行设计问卷,对某部一线连队的476名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职级官兵对核武器伤防护和救护、生物武器伤救护、新概念武器伤救护等知识的知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干部优于士官及战士;五项战救技术全部掌握的占26.3%,均未掌握的占7.0%;自救互救教材、资料及培训少;官兵首选的培训内容是野外生存训练,培训方式是临床实践,培训场所是军队医院,培训师资是医院护理骨干。结论 应结合培训需求,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官兵的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救互救是卫勤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减少阵亡和伤残率的关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线救治“;是战场救治的基础和开端,同时又是提高抢救率,弥补卫生员人数不足的重要方法[1].长期以来受到世界各国军队的重视,美军要求每个军人都要学会通气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休克辨认和处理、注射制式止痛剂、给予抗生素等自救互救技术.英军连队不编配卫生员,要求所有士兵接受为期15 d的自救互救训练并进行严格考核[1].冷战结束后,德军卫勤部门决定采用不同于国内卫勤保障的新模式以及装备.新模式是将整个卫勤保障工作划分为3个保障工作区,分别以英文A、B、C标识,A区是临床前医疗,B区是临床紧急医疗,C区是确定性临床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开展多样化军事行动中我军自救互救培训研究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自救互救培训方式、方法,重点介绍了国外为提高各级各类人员自救互救能力所做的工作,包括资格认证和等级培训、胜任力研究、各类培训项目等,提出了我军在自救互救培训研究中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自救互救是卫勤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减少阵亡和伤残率的关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线救治”;是战场救治的基础和开端,同时又是提高抢救率,弥补卫生员人数不足的重要方法[1]。长期以来受到世界各国军队的重视,美军要求每个军人都要学会通气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休克辨认和处理、注射制式止痛剂、给予抗生素等自救互救技术。英军连队不编配卫生员,要求所有士兵接受为期15d的自救互救训练并进行严格考核[1]。冷战结束后,德军卫勤部门决定采用不同于国内卫勤保障的新模式以及装备。新模式是将整个卫勤保障工作划分为3个保障…  相似文献   

9.
423名武警部队官兵自救互救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官兵对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武警部队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和反恐怖作战特点,及战伤救治标准自行设计问卷,对基层干部、战士、指挥院校学员进行调查。结果指挥院校学员对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好于干部和战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干部、学员还是战士,其理论成绩均高于技能成绩。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最差,烧伤、烫伤、电击伤掌握程度较好,止血、包扎、固定和运送4大技术掌握欠缺,正确率较低。结论武警部队官兵对自救互救知识掌握欠缺,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对各级人员进行自救互救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0.
张红 《全科护理》2012,(30):2860-2861
[目的]了解社区公众对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需求情况,为宣传社区急性中毒相关知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南京市某社区348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2.63%居民表示曾经听过或看过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相关内容宣传,19.79%公众从未受到过相关知识的宣传;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整体得分为4.85分±1.12分;工人、自由职业、学生及老年人群的知识得分较低,不同人群间知识掌握情况有较明显差别(P<0.05);公众获取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的途径中前3位的依次为互联网(85.50%)、电视广播(70.21%)和宣传栏/手册(64.40%)。[结论]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有待加强。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应以日常生活中常见情况为重点,宣传实用、可用、易用的急救方法,培养社区公众简单易学的急救知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参加演习官兵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功能性胃肠病罗马(Rome)Ⅲ的诊断标准中的症状自评量表,对参加演习的1000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FD发生率为19.7%,其中焦虑者76.26%、抑郁者86.96%,高于非FD者,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FD与非FD官兵SAS得分χ^2=5.2157,FD与非FD官兵SDS得分χ^2=5.4728,P〈0.01);FD患者参加训练压力大,并不能耐受,与非FD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49.4804,P〈0.01);FD患者完成作训任务难度大,与非FD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5367,P〈0.01);症状居首位的是腹部不适(53.81%)。结论参加演习官兵FD发生率较高,与训练紧张引起焦虑、抑郁有关,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和条件,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保持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辛英  刘娜  胡丽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7):639-640
目的了解济南军区体系部队官兵心电图的异常情况。方法对随机抽取的733例体检者心电图进行分析,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体检结果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改变、早搏;心电图的异常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与地方人群比较,部队官兵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低。结论虽然部队官兵心脏功能较地方人健康,但心电图检查,对心脏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定期复查心电图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心脑血管疾患者群日益增多,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1]。同时,伴随经济高速发展,交通事故、工伤、中毒等意外伤害亦呈年轻化增长表现[2-3]。在院前,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各种创伤及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我国当前的公共卫生急救系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对边防官兵和海洋警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方法,观察其效果。方法集中1周时间对51名边防海警官兵进行全脱产全封闭式培训,内容包括止血、包扎等5项技能。于培训前后分别对学员进行急救理论与技能的考核,采用自设问卷评估学员对教师和自我的评价,并追踪调查学员归队后急救的成功率。结果51名学员均完成全部课程。培训前后学员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18.02,12.10,P<0.001);问卷调查表明100%的学员都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班,对教师的授课方法较为满意;追踪调查表明学员归队后抢救成功率达86.96%。结论对边防海警官兵进行为期1周的急救技能培训的方法切实可行,效果良好,可提高他们对现场伤员进行初步急救处理的能力,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军龄与士兵人格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我军现行管理与训练环境对士兵人格因素养成的影响,为我军管理、训练的内容与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3—05/09以驻湖北地区某部队562名基层男性兵员为调查对象。采用cattellRB的16项人格因素问卷为工具。共187个题目,包含“乐群、聪慧、稳定、持强、兴奋、有恒、敢为、敏感、怀疑、幻想、世故、忧虑:实验、独立、自律、紧张”16项根源人格因素,测试由专业人员按统一的指导语实施,限定60min内完成。遵循16项人格因素的标定记分方法和标定公式,计算各因素得分并分别计算得出4项二级因素和4项综合评估结果。以受测样本原始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对结果按2年以下和3年以上两个军龄组,进行两样本总体均值差异性检验,以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562名士兵的测试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军龄在3年以上的士兵群体的“聪慧性、实验性、独立性”显著优于军龄在2年以下士兵群体(P≤0.05或P≤0.01);在4项次元因素上,不同军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军龄在3年以上的士兵群体“专业成就能力”与“创造能力”显著优于军龄在2年以下士兵群体(P≤0.05,P≤0.01)。结论:军龄与士兵创造性人格因素具有同趋相关,军队环境对强化士兵创造性人格因素具有促进性作用;军人角色意识对职业军人特征人格因素具有暗示性强化作用;士兵”现代人格”训练应成为我军军政训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军现行管理与训练环境对士兵人格因素养成的影响,为我军管理、训练的内容与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3-05/09以驻湖北地区某部队562名基层男性兵员为调查对象。采用cattellRB的16项人格因素问卷为工具。共187个题目,包含“乐群、聪慧、稳定、持强、兴奋、有恒、敢为、敏感、怀疑、幻想、世故、忧虑、实验、独立、自律、紧张”16项根源人格因素,测试由专业人员按统一的指导语实施,限定60min内完成。遵循16项人格因素的标定记分方法和标定公式,计算各因素得分并分别计算得出4项二级因素和4项综合评估结果。以受测样本原始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对结果按2年以下和3年以上两个军龄组,进行两样本总体均值差异性检验,以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562名士兵的测试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军龄在3年以上的士兵群体的“聪慧性、实验性、独立性”显著优于军龄在2年以下士兵群体(P≤0.05或P≤0.01);在4项次元因素上,不同军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军龄在3年以上的士兵群体“专业成就能力”与“创造能力”显著优于军龄在2年以下士兵群体(P≤0.05,P≤0.01)。结论:军龄与士兵创造性人格因素具有同趋相关,军队环境对强化士兵创造性人格因素具有促进性作用;军人角色意识对职业军人特征人格因素具有暗示性强化作用;士兵″现代人格″训练应成为我军军政训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张立力  Wang Xiaoli  王平  闭晓君 《护理研究》2008,22(23):2145-2146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现场自救与互救能力,强化大学生急救知识,提高现场自救与互救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学习前后学生急救知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学习<现场自救与互救>课程前后,学生各项急救知识、技能、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医学院校应加强学生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现场自救与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19.
葛鑫  李妍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6):570-571
通过对2009年5月于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住院体检的182名军队离休老干部健康体检满意度分析研究,发现对老干部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及时掌握离退休老干部关心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做好老干部的疗养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