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网膜冷冻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二例姜燕荣,黎晓新,齐慧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是未成熟儿视网膜毛细血管发育异常的疾病,严重者可引起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自70年代始,国外开展了视网膜冷冻术治疗早产...  相似文献   

2.
晶体后纤维增生症(Terry综合症)按现代的观念认为:早产儿用氧过量导致发育未成熟的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使视网膜组织缺血水肿,继而导致血管生成因子的释放,引起视网膜及玻璃体新生血管的增生、渗出及出血,最后机  相似文献   

3.
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相似文献   

4.
李璐  陈长征 《眼科研究》2011,29(9):862-86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可发生于未成熟儿的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为特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造成儿童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ROP虽以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但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证实,ROP同样影响视网膜视神经的发育,引起视网膜和视神经功能的异常,出现视网膜电图(ERG)暗视视杆反应、暗视振荡电位、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异常,此外,对患儿屈光系统的发育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ROP动物模型及ROP患者视觉电生理的特点及屈光系统的异常发育与病变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视网膜功能的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产儿视网膜功能变化特征。方法 对78例4~5个月婴儿在口服镇静 剂熟睡后进行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ERG)检查,测量各项反应的a波和b波的振幅和隐含期 ,以评价未成熟儿的视网膜功能。78例156只眼中,健康足月产儿33例66只眼,健康早产儿2 5例50只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20例40只眼。结果 所有足 月产儿和健康早产儿 都可以记录到明显的ERG波形。足月产儿的标准混合反应b波振幅为388.7 μV,健康早产儿 的标准混合反应b波振幅为336.7 μV,分别为正常成人混合反应b波振幅的64.4%和55.6 %。ROP患儿中,20只眼记录不到波形,其余20只眼的标准混合反应b波振幅为183.8 μV,和足月产儿相比,隐含期也显著延迟。健康早产儿的ERG振幅较足月产儿 轻度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出生后视网膜还处于不断成熟发育过程中, 健康足月产儿的ER G尚未达到正常成人的水平;早产儿视网膜发育程度较足月儿慢,不论是健康早产儿还是ROP 患儿,其ERG均不及健康足月产儿。因此ERG检查是评价早产儿视网膜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二极管激光治疗三胞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一种视网膜毛细血管发育异常的疾病,表现为视网膜无血管区、新生血管形成和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轻苦仅引起周边视网膜无血管区周围的轻度增生;重者增生广泛,可发展为全视网膜脱离,导致盲目。早产、低出生体重、吸氧史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自2002年底我院对出生后同时具备上述高危因素的三胞胎姐妹进行密切眼底随访,适时地进行了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尤其是伴有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毛细血管发育异常化的双侧性眼病,表现为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和增生性视网膜病变,重症者可引起视网膜脱离而导致永久性失明。ROP已经成为我国儿童致盲的原因之一。本文着重阐述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尚不成熟,在吸入过多氧或其他因素造成机体相对缺氧后,易致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在胎儿期,雌激素水平较高,视网膜血管发育过程正常有序,对于早产儿补充适量雌激素,是否可以抑制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从而预防ROP?我们以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REC)为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0引言视盘毛细血管瘤是先天性发育性良性肿瘤,发病率为1∶22000~1∶10000,同时合并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者较少见,本例视盘毛细血管瘤同时合并双眼视网膜多发性毛细血管瘤则更为罕见[1,2],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早产儿、尤其是伴有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毛细血管发育异常化的双侧性眼病。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早产儿成活率逐渐增加,相应ROP发生率也呈增加趋势。孕期短、低体重、吸氧不当等因素与ROP的发生有关,其诊断有赖于病史和早期眼底检查。ROP的药物和基因治疗尚在动物实验阶段,目前还主要通过冷冻、激光光凝、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等治疗手段。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是改善ROP预后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发育和增生导致的病变,是引起早产儿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低孕周和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开展筛查,能早期发现和治疗ROP,减少致盲,传统的筛查方法是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需要一定的检查经验,结果不易准确记录,RetCam数字视网膜照相机(简称RetCam)可观察并记录婴幼儿视网膜图像,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是原因不明的血管异常,可看到扩张的、不规则的毛细血管,其渗透性不正常。虽然有少数家族性的报告,但极大部分被认为属发育性或可能为先天性。此种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不合并任何其他全身或眼部疾病的。这些原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应当与继发于许多视网膜血管病的相似改变鉴别:比如糖尿病、静脉阻塞、视网膜小动脉的大动脉瘤(macroaneurysm)、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周边部血管阻塞病(镰状红细胞视网膜病变、肉样瘤病、Eales病,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海绵状血管瘤及毛细血管瘤。具有原发性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特做的视网膜病曾用过许多不同的名称来描述。根据视网膜受侵犯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临床上表现不同:有最严重的,Coats病,,有中  相似文献   

13.
对做了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的112例3~10岁低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围产期调查,发现低体重儿F-ERG改变与其在围产期中的温箱监护、吸氧、窒息及母亲被动吸烟有关。提示应重视围产期异常的低体重儿视网膜功能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尤其是伴有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毛细血管发育异常化的双侧性眼病,表现为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和增生性视网膜病变,重者可以引起视网膜脱离而导致永久性失明。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早产儿成活率逐渐增加,相应ROP发生率也呈增加趋势。由于其后果严重,对患儿及其家庭造成巨大伤害,ROP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ROP的确切病因仍未明确,真正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亦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从ROP的发病因素、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三方面对其新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的选择性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性分离,培养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方法:采用有限的胶原酶消化和筛网过滤,辅以细胞的克隆分离和除杂,培养近乎纯净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结果:原代培养时,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形态不规则,呈现出典型的非接触性抑制重叠融合生长,传代培养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0天进入平台期。培养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对单克隆抗体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染色显阳性,而对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抗GFAP抗原抗体染色显阴性。结果:此方法能简单、经济、有效地获得了较纯净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纯净度>98%),并能连续传代,为研究与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有关的各种正常生理或病理过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65(heat shock protein 65,HSP65)对视网膜毛细血管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实验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建立视网膜毛细血管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正常喂养,8周后测定两组大鼠血清与视网膜组织中HSP65表达情况,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毛细血管粥样硬化情况与斑块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血糖值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中HSP65含量分别为(45.66±8.24)μmol·L-1和(20.67±9.44)μmol·L-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视网膜中的HSP65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56±0.11,高于对照组的0.1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和弹力板均完整且贴附紧密;实验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内膜有程度不等的增厚,管腔呈偏心性狭窄,内膜中细胞外基质增多。实验组视网膜毛细血管的血管面积、斑块面积与斑块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HSP65在视网膜毛细血管粥样硬化大鼠的血清与视网膜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可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的血管面积、斑块面积与斑块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和肌醇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毛细血管周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给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分别管饲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或肌醇,于实验6个月末进行视网膜毛细血管消化铺片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糖尿病组的视网膜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比值升高、无细胞毛细血管形成、周细胞线粒体肿胀、内皮细胞增生和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管饲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组的视网膜血管形态无明显改变;但管饲肌醇组的视网膜血管改变较管饲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组明显。结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有效预防实验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形态学改变,肌醇能部分阻止视网膜形态学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于早产儿和(或)低体重儿的一种视网膜毛细血管发育异常的双侧性眼病.急进性后极部ROP(aggressive posterior ROP,AP-ROP)是一种少见的发展迅速的恶性ROP.随着辅助生殖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试管婴儿诞生,多胎及双胎的发生率逐渐增高,早产试管婴儿并发症的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目前国内外对早产试管婴儿AP-ROP尚未见报道.2011年4月我们医治了双胎试管婴儿AP-ROP,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未成熟或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增生性病变.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发生率也因各国各地区早产儿出生后的监护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为了探讨ROP形成的危险因素,同时对ROP筛查标准进行简单评估,我们对一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进行了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斌  刘恒明  曹敏  程铮 《眼科研究》2007,25(2):124-127
目的 研究苯磷硫胺对体外高糖环境中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 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苯磷硫胺对高糖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选定浓度的苯磷硫胺对高糖环境中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的影响。结果 MTT法显示,一定浓度的苯磷硫胺可以降低高糖对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相关性。在浓度为75μmol/L时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显示,75μmol/L的苯磷硫胺可明显减少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结论 一定浓度的苯磷硫胺对体外高糖环境中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于苯磷硫胺能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