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杨继洲针刺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分析明代医家杨继洲的针刺补泻手法。针灸补泻手法的刺激量对针灸的治疗效应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度的针灸刺激量,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杨继洲提出针刺手法中补泻刺激量的大小有“刺有大小”和“刺有深浅”。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中的“弱补强泻”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刺治疗中的“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泻”说,流传甚广。作者认为,补泻与刺激强弱有关,但强刺激不等于泻法,弱刺激不等于补法,决定针刺补泻的关键不是刺激的强弱,而是手法和机体当时所处的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针刺补泻法与刺激量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煦东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2-1772
针刺的治疗作用是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来实现的,而补泻手法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针刺补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机体产生刺激的过程。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生理病理功能状态的不同,补泻过程中,机体所需的刺激量和所适应的刺激量则不相同。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掌握针刺补泻的量的大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与《论针刺深浅与补泻》一文的磋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论针刺深浅与补泻》一文的磋商《中国针灸》1993年第2期,在百家园栏目内刊载了杨骏同志《论针刺深浅与补泻》一文。文中谈到浅刺是轻刺激,深刺是重刺激。孙思邈说:"补泻之时,以针为之,重则为污,轻则为补",也是将深浅刺法作为一种补泻方法提出的。笔者认...  相似文献   

5.
再论针下气——候气针刺补泻的“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建业 《中国针灸》2001,21(6):14-22
通过笔者多年针灸实践,从失误的病例中,反证了候气针刺补泻,除了正确分辨针下气,准确进行补(导)、正、泻邪外,还要注意针灸的刺激量-补(导)泻的度,过与不及都不适宜,这是候气针刺补泻的第二难点。  相似文献   

6.
传统补泻手法与刺激强弱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过对传统艾灸补泻,呼吸补泻 、疾徐补泻、开阖补泻、针刺时间长短及针刺深浅等刺激强度的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得出“补法是强刺激,泻法是弱刺激”的结论,指出当前针灸界一些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五输穴子母补泻法源自《黄帝内经》的补泻理论,经过后世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络腧穴配伍体系。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取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子母补泻法和异经子母补泻法,临床中可应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疾病。目前,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研究仍存在研究量较少、临床应用局限、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未来可将其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疾病的研究、治疗当中,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8.
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210029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徐兰凤针刺补泻手法是在补虚泻实原则的前提下施行的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它是建立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之上,以不同的手法达到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目的、从古到今,补泻手法不断发展,40年代末,有人提出进退补泻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医家对针灸补泻手法中的“强弱刺激”的争议,提出“强弱刺激”与针刺补泻手法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以《内经》为立足点,通过总结当代针灸名家关于针刺补泻的经验,并结合当前与针刺补泻效应相关的科研进展,古今相参,认为针刺补泻手法不能简单地以“强弱刺激”一言蔽之,但是“强弱刺激论”可以对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实践和现代科研的标准量化起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针刺刺激参数探讨补泻手法与轻重刺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针刺刺激参数探讨补泻手法与轻重刺激的关系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系许建敏徐向东刘炎有关补泻手法与轻重刺激关系的文献论述不少,但多从手法的定性方面加以分析。本实验通过“针刺手法测定仪”测取补泻手法的刺激参数,对这些客观指标进行定量的分析比较,并...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的针刺补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青  余瑾  靳瑞 《中国针灸》2007,27(4):303-305
整理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对现代针刺补泻手法特点的论述,古代针刺手法补泻重点在于针下出现寒热的结果,现代针刺手法受到神经学说的影响以刺激量为要,以酸麻胀痛等的神经感应为标准。靳老认为古今手法是作用身体不同层次的反应,古代手法作用效应在脏腑深层,现代手法作用效应在经筋浅层,如二者互参可提高疗效,但要特别注意针刺补泻不等同于刺激量大小,还要与刺激时间、技巧等综合运用因素密切相关。古代补泻的真旨——针下寒热是人的整体性的综合反应,是针刺补泻的深层次,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刺量即指针刺的物理量,它在临床疗效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内经》有云:“补泻无过其度。”补泻,指针刺手法;度,指针刺激量的大小、强弱不要超过机体所需的限度。可见,针刺治病主要是通过适度的刺激量的物理效应。下面就48例患者的临床观察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新河 《新中医》2014,46(5):244-245
根据针刺疗法中"补泻"手法和"强弱刺激"手法的认识,从立论观点、刺激量和留针时间、手法的操作和临床感应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认为"补泻"与"强弱刺激"不能完全划等号,"补泻"手法和"强弱刺激"手法基于各自的基础理论,作用机制不同,两者有相同和不同之处,运用时要灵活掌握并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4.
俞明 《中国针灸》1996,16(7):37-38
试论调节毫针刺激量在徐疾补泻法中的应用俞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210029)主题词剂量效应关系.针灸,毫针,徐疾补泻徐疾补泻手法是针灸临床常用的补泻手法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载:"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表明徐疾补泻法是以进针和出针过程的快...  相似文献   

15.
从手法歧义看补泻手法的实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吴强  靳瑞 《中国针灸》2002,22(2):129-131
从补泻手法的歧义,矛盾及临床实际应用看出,补泻手法虽然是调节刺激量值的手段之一,但与补泻效应无对应关系。古人对手法的误解并已将手法神化,使后人的研究不能摆脱强调具体招式,这是补泻手法研究多年来无重大进展的根本原因。补泻效应的产生是医者的刺激量值与患者的感应量值相匹配的结果。医者的刺激量值段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应将注意力集中到探寻患者的感应量值上,并建立患者个人的,客观的感应量值体系可能才是研究针灸补泻的理性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孙学全教授自身针感体验的研究总结。孙学全教授通过自身针感体验,从针感的表现形式、产生的物质基础、针感的区别及临床意义等方面提出了新认识。孙老认为针感的产生及传导方向有其物质基础,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刺激量与刺激总量的概念。认为刺激量的大小对个体而言是产生补泻的主要基础,刺激总量与针刺的深度、强度,留针的时间,针刺的数量等因素相关。孙老认为针灸补泻是针对疾病的虚实性质相对而言,是针刺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反应,并认为个体对针刺刺激量的耐受程度也是影响补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智能型呼吸补泻仪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现代控制论角度理解、诠释经典手法语言,探索补泻手法的物理本质.方法:采用计算机,以电脉冲作为刺激源,模拟补泻手法.结果:脉冲输出波形的图形表明了对手法的模拟结果,并从临床典型病例得到体温凉热感受的佐证.结论:传统补泻手法是一种对腧穴刺激的强度对比,可以由计算机手段模拟,并具有提高电针疗效、扩大适用范围、深化针刺机理研究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灸法补泻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希言 《河南中医》1995,15(6):340-341
以灸法补泻为纲领,列举历代医家对灸法补泻的论述,针对灸法“有补无泻”的偏见提出:“寒热虚实,均能灸之”的立论,认为灸法的刺激量与补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提出“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原则不但适应于针刺,实质上也是灸法治疗中的大法,塔称灸法之圭臬。  相似文献   

19.
井穴补泻论     
本文在分析井穴的穴性特点、“泻井当泻荥,补井当补合”的井穴变通补泻方法以及古代针灸医家运用井穴的经验基础上,从多方面论证了井穴补泻的可行性,并针对井穴特点,相应提出了八种补泻手法——补泻前按摩、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提插补泻、灸法补泻、荥合补泻、刺血泻法等,还对施行补泻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如针刺手技、井穴特异性及辨证选择刺激量等也作了说明。对扩大井穴应用范围、丰富针刺手法内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针灸补泻手术,是在科学术语所称为轻刺激与重刺激者实包括在内。这轻重刺激法,对病体会引起不同的反应,所以中医治病,无论外感内伤,用针灸治疗,绝不能不讲补泻,比如遇到应补应泻的病症,徒以随便应用刺激的手法,于病未能中肾,每不能收到奇效,甚至会给予社会人士以恶劣印证而遭鄙视。根据针灸大成,席弘赋:“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诀”玉龙歌:“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这可以证明补泻手术,丝毫不容忽视了;还有勝玉歌:“小儿惊风刺少商,人中涌泉泻莫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