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维超声对围产期脑损伤小儿脑额叶发育评价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三维颅脑超声对围产期脑损伤小儿额叶体积发育评价的意义。方法通过三维超声观察226例不同胎龄新生儿及86例各类围产期脑损伤的足月儿在生后不同时间额叶体积增长规律,分析围产期脑损伤对小儿额叶发育的影响,额叶体积增长缓慢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关系。结果新生儿生后7d内额叶体积随胎龄增加而增大(r=0.676,P<0.01);33例重度脑损伤小儿出生后1个月时脑额叶体积已低于对照组,3个月、6个月时差异显著(P<0.01),6个月时重度脑损伤组、轻度脑损伤组、对照组的额叶体积分别为:(107.82±28.76)cm3、(156.42±12.61)cm3、(174.0±13.27)cm3;远期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与脑额叶体积增长缓慢具有一致的规律性,轻度与重度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小儿中,额叶体积增长缓慢率分别为22%和77%。结论额叶体积随胎龄增长而增加;围产期脑损伤影响额叶发育,与神经发育异常有关;三维超声有益于正常与异常脑发育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5 月至2012 年5 月出生并定期随访至校正胎龄6 个月的17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IUGR早产儿40 例,早产适于胎龄儿(AGA)131 例。比较两组校正胎龄40 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及校正胎龄3 个月、6 个月时的神经发育情况。神经发育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IUGR 组校正胎龄40 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均明显高于AGA 组;校正胎龄3 个月时Gesell 各项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均低于AGA 组;校正胎龄6 个月时,IUGR组精细动作及语言发育商低于AGA组,但两组大运动、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发育商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IUGR组6月龄时体重追赶落后的患儿各项发育商均明显低于追赶理想的IUGR 和AGA 患儿。结论 IUGR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生长迟缓可对早期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营养强化对出院后早产儿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刚出院的早产儿并随机分为营养强化组(接受营养强化配方奶粉喂养)和对照组(普通配方奶粉喂养).从出院时干预至矫正年龄9个月.矫正年龄1、3、6、9个月时分别检测体格发育指标,矫正年龄3、9个月时进行儿童智能发育筛查实验(DST).结果 共入组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80例,最后完成随访的营养强化组早产儿34例,对照组36例.人组时两组早产儿的胎龄、体质量、身长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强化组早产儿在矫正年龄9个月时体质量、身长及智能发育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强化有助于加快早产儿体质量、身长的生长速度,并改善其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早产儿校正18~24月龄时的体格生长和神经发育水平。 方法 利用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系统,前瞻性收集2018年4月—2021年1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定期随访的484例早产儿校正18~24月龄的体格生长数据和神经发育评估数据。219例足月儿作为对照。采用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2016版评估神经发育水平。根据胎龄分组(超早产儿组、极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比较各组体格生长和神经发育水平。 结果 除中期早产儿组年龄别身长Z值高于足月儿组(P=0.038),其余各早产儿组的体格生长指标与足月儿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早产儿组总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低于足月儿组(均P<0.05);除社会行为能区外,超、极早产儿组其他各能区DQ均低于足月儿组(均P<0.05);胎龄<32周早产儿全面发育迟缓发生率(16.7%)显著高于足月儿组(6.4%)(P=0.012),全面发育迟缓发生率有随着胎龄减小而升高的趋势(P=0.026)。 结论 早产儿校正18~24月龄时体格生长可完成追赶,但神经发育水平落后于足月儿,应特别重视胎龄<32周早产儿的神经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和早期足月儿1岁时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方法 选择矫正年龄为1岁的1 257名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生时胎龄分为4组:早期早产儿(胎龄28~33+6周)、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6周)、早期足月儿(胎龄37~38+6周)及完全足月儿(胎龄39~41+6周)。采用Gesell发展量表评估其神经心理发育水平,比较各组儿童在1岁时神经心理发育状况。结果 4组儿童1岁时5大能区(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发育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均表现为完全足月儿 > 早期足月儿 > 晚期早产儿 > 早期早产儿的趋势(P < 0.05);各能区发育迟缓率也均表现为完全足月儿最低,早期早产儿最高(P < 0.05)。与完全足月儿相比,早期足月儿适应能力发育落后的风险增加(OR=1.796,P < 0.05);晚期早产儿适应能力和精细动作发育落后的风险较高,OR值分别为2.651、2.679(P < 0.05);早期早产儿适应能力、精细动作和个人社交能力发育落后的风险较高,OR值分别为4.069、3.710、3.515(P < 0.05)。结论 儿童1岁时神经心理发育落后的风险随出生胎龄的增加而降低,呈现剂量反应效应。早期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落后,应重视早期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的保健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波形及潜伏期的发育规律,获得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的VEP潜伏期参考数据,评价其对早产儿远期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Ⅳ诱发电位仪,对纠正胎龄近37周的91例早产儿及55例足月儿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同期对91例早产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测.并对早产儿进行远期追踪.结果 91例早产儿纠正胎龄至近足月时,82例VEP波形已发育成熟,9例未引出或单侧未引出.纠正胎龄近足月早产儿N75、P100、N145潜伏期仍较足月儿长,P均<0.05.随访至纠正胎龄6个月时.5例早产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发育落后及肌张力异常,其中3例为VEP未正常引出者;纠正胎龄1岁时均发育正常,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VEP评价近期早产儿预后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93.0%,均高于ABR的40.0%及89.5%.结论 早产儿纠正胎龄至近足月时VEP波形已可正常引出,异常者应密切关注其预后.早产儿纠正胎龄接近足月时VEP检测对其预后评价优于ABR.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神经发育结局,探讨高危儿门诊对早产儿早期神经发育干预的作用,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选择2008-2011年在我院高危儿门诊规律随访的早产儿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保健的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在早产儿校正年龄/足月儿生后年龄3个月、6个月时分别进行Gesell测试和DDST筛查,评估并比较两组婴儿的神经发育.结果 校正年龄3个月时,早产儿大运动、语言、适应性与个人社交落后于足月儿[(62.2&#177;22.7)分比(82.6&#177;20.0)分,(91.8&#177;49.3)分比(117.0 &#177;22.5)分,(63.1 &#177;29.5)分比(88.7&#177;19.4)分,(66.5&#177;35.7)分比(92.2&#177;17.5)分,P均<0.05],两组精细运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6个月时,早产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交等发育商与足月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校正年龄6个月时大运动、适应性和个人社交发育商与校正年龄3个月时相比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早期发育商水平低于足月儿,尤其是大运动、语言、适应性和个人社交落后于足月儿.通过早期干预,早产儿发育商后期能追赶上足月儿.应重视早产儿出院后干预,促进早产儿潜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及多种高危因素与听力损失程度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NICU的早产儿为观察组,同期按约1∶1的比例选取普通新生儿病房的足月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为双耳瞬态耳声发射(TEOAE)初筛未通过者.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不同胎龄新生儿进行听力测试,以单耳Ⅴ波反应阈> 65 dBpeSPL (30 dBHL)为听力损失的参考指标,对多种高危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对听力损失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本文共检测123例早产儿和100例足月儿,早产儿听力损失总发生率为66.7%(164/246耳),其中各胎龄组异常率分别为<30周100%(12/12耳),30~34周75.0%(87/116耳),35~ 36周55.1%(65/118耳),足月儿总异常率为39.5%(79/200耳).早产儿各胎龄组异常率均高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组之间早产儿BA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胎龄越小,Ⅰ、Ⅲ、Ⅴ波峰潜伏期越延长,而Ⅲ-Ⅴ、Ⅰ-Ⅴ峰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胎龄(F =6.254)、高胆红素血症(F =6.925)、宫内感染(F =8.846)、ABO溶血(F=8.000)是早产儿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访的76例听力损失早产儿中,42例恢复正常(55.3%),随访的34例听力损失足月儿中,28例恢复正常(82.4%).结论 BAEP是一种比较客观评价早产儿听力损失及脑干功能的可行检测技术.造成NICU早产儿听力损失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胎龄、高胆红素血症、宫内感染和ABO溶血.  相似文献   

9.
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41例追赶生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研究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婴幼儿时期追赶生长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05年10月间存活出院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定期随访,给予生长发育监测和营养指导,对随访资料完整的41例早产儿进行追赶生长的评估.结果 41例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以体重计生长迟缓(低于生长曲线第10百分位)的发生率:出生时为58.5%,出院时为80.5%,校正胎龄足月(37~42周)时为56.1%,3个月时39.2%,6~12个月时22.0%,24个月时仍为22.0%.生长落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出生低胎龄、宫内生长迟缓、合并窒息、母亲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 本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宫内生长迟缓的比例较高,至出院时又表现出更多的宫外生长迟缓.通过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多数可在6个月内追赶至相应月龄的第10百分位以上.这种快速追赶生长的利与弊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定量超声(QUS)技术评价早产儿骨发育的作用及早产儿骨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2~7月本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为观察组,按2:1比例随机选择同期出生的足月儿为对照组,用定量超声仪测量生后2 d之内胫骨声波速度(SOS),同时检测出生24 h内血钙、镁、磷和碱性磷酸酶,分析不同胎龄、体重、性别、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生化指标等因素对SOS值的影响,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胫骨SOS值早产儿低于足月儿;胎龄≤30周早产儿低于胎龄34~36周早产儿和足月儿,胎龄31~33周早产儿低于胎龄34~36周早产儿和足月儿;出生体重<1500 g新生儿低于1500~2500 g和>2500 g的新生儿,P均<0.05;不同性别之间SO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适于胎龄儿低于早产小于胎龄儿,P<0.001: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早产儿高于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0.05.(2)SOS值与胎龄(r=0.347,P<0.001)、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r=0.215,P=0.016)、宫内发育迟缓(r=0.367,P<0.001)、血钙(r=0.259,P=0.004)和血镁(r=0.234,P=0.008)正相关,与血磷(r=-0.201,P=0.025)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胎龄、宫内发育迟缓和镁是影响SOS的重要因素(P<0.001).结论 QUS可以准确的评价胎儿骨营养状态,胎龄、宫内生长迟缓和镁是胎儿骨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his aims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eight catch-up rate in preterm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 infants during early childhood by gestational age and identify the factors affecting short stature in comparison to full-term SGA infants. METHODS: 449 SGA infants (214 full-term infants, 73 infants with gestation of less than 32 weeks, and 162 infants with gestation of more than 32 weeks but less than 37 weeks) from 25 institutions in Japan were assessed for catch-up (> or = -2SD) rate in growth by measuring for length/height at 1 year, 3 years and 5 years of age and the risk factors for no catch-up (< -2SD) at 5 years. RESULTS: The overall length/height catch-up rate was 68% at 1 year, 89% at 3 years and 88% at 5 years. The catch-up rate at 3 and 5 years of age in the group with gestation of less than 32 weeks had a rate of 7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approximately 90%). A significant factor associated with short stature at 5 years in the group with gestation of less than 32 weeks was the lower length SD score at time of birth, and for preterm infants born more than 32 weeks of gestation and full-term infants, significant factors were the lower maternal height and head circumference at birth. CONCLUSION: SGA infants born less than 32 weeks of gestation had a higher risk of no catch-up and different factors affecting catch-up compared to preterm SGA infants of gestation more than 32 weeks and full-term SGA infan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磁共振(MR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早产儿脑白质髓鞘发育的特点。方法 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的31例早产儿根据头部MRI检查分为早产脑损伤组(12例)和早产无脑损伤组(19例)。选取24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均于胎龄或纠正胎龄37~40周之间完成头部MRI及DTI检查。测定3组相同感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参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 早产脑损伤组内囊后肢FA值小于早产无脑损伤组和足月对照组 (P < 0.05);早产脑损伤组和早产无脑损伤组的额叶白质和豆状核的FA值小于足月对照组 (P < 0.05);3组间枕叶白质的FA值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早产脑损伤组和早产无脑损伤组内囊后肢、豆状核、枕叶白质、额叶白质的ADC值高于足月对照组 (P < 0.05)。结论 早产儿脑损伤容易出现内囊后肢深部脑白质髓鞘化障碍或延迟。早产儿至纠正胎龄足月时,无论有无脑损伤,脑周围白质及灰质成熟度均低于足月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94例宫内发育迟缓(IUGR)儿童出生2年内的身长追长观察,了解不同性别、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IUGR儿身长追长情况。方法:294例IUGR儿童与300例足月正常儿在出生后4、6、9、12、15、18、21、24月龄随访,测量其身长,计算身长增长值,比较身长增长情况。结果:IUGR儿童身长追长成功率男女分别为72.2%和71.5%(P=0.90);早产小样儿与足月小样儿追长成功率分别为77.4%、68.6%(P=0.11);出生体重1500~2499 g者的身长追长成功率较出生体重<1500 g和≥2500 g者高(P<0.01)。IUGR男童在4、6月龄及18、21、24月龄测得的身长增长值明显高于正常儿(P<0.05);女童在4、6、9、12及21月龄测得的身长增长值明显高于正常儿。男童早产小样儿在6月龄及9月龄身长增长值明显大于足月小样儿,女童早产小样儿在4月龄及18月龄身长增长值明显大于足月小样儿。不论男女,出生体重<1500 g者在4月龄身长增长值均明显大于≥2500 g者;男童1500~2499 g者在4、6、18、21及24月龄身长增长值明显大于≥2500 g者,女童1500~2499 g者在4、6、9、12及21月龄身长增长明显大于≥2500 g者。结论:IUGR女童的追长以出生后第一年为主,而男童除出生半年内追长外,在出生第二年仍追长明显。早产小样儿的追长比足月小样儿好。出生体重<1500 g者及1500~2499 g者的追长比≥2500 g者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住院早产儿校正年龄1岁时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及追赶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450例住院早产儿及200例健康足月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幼儿1岁时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将早产儿按照发育情况分为体质量追赶生长满意组(360例)和不满意组(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LPI)早期智能发育结局。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出生胎龄34~36+6周、治愈出院并定期规律随访的106例早产儿为晚期早产儿组;随机抽取同期120例健康足月儿(FPI)为对照组。对校正年龄40周的晚期早产儿及40周龄的足月儿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晚期早产儿校正龄3、6、12月龄或者足月儿3、6、12月龄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LPI组NBNA评分低于37分,低于FTI组(P0.05)。校正龄3月龄时,LPI组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落后于FTI组(P0.05);校正龄6月龄时,LPI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落后于FTI组(P0.05);校正年龄12月龄时,LPI组适应性、大运动、个人社交测评明显低于FTI组(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早期智能发育迟缓,需加强神经发育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技术测量的脑血流值(cerebral blood flow,CBF)评价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局部大脑皮质血流灌注量。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出生并转入新生儿科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于纠正胎龄35~40周完成头颅磁共振成像及ASL检查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诊断为BPD分为BPD组(n=45)和非BPD组(n=45),比较两组早产儿ASL相同感兴趣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和基底神经节)CBF值的差异。 结果 与非BPD组早产儿相比,BPD组早产儿1 min Apgar评分更低,辅助通气时间更长,胎儿窘迫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控制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时纠正胎龄、日龄等混杂因素后,与非BPD组相比,BPD组左右两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基底神经节、丘脑的CBF值仍较高(P<0.05)。 结论 BPD可使早产儿大脑皮质血流灌注量增高,可能与前期缺氧、较长时间辅助通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产儿校正24 月龄内生长轨迹,以了解早产儿的生长趋势和规律。方法基于互联网+ 随访系统建立早产儿随访数据库,纳入2018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3 188 例早产儿,收集其出生及校正1、3、6、 12、18、24 月龄时的身长、体重、头围数据。按不同的围生期因素分组,绘制生长曲线,并与21 世纪国际胎儿和新生儿生长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tal and Newborn Growth Consortium for the 21st Century,INTERGROWTH-21st)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按不同的围生期因素分组的各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曲线均在校正6 月龄内快速上升,校正6 月龄后增长速度减缓。按实际月龄比较,各出生胎龄组早产儿(<28 周、28~31+6周、32~33+6周、34~36+6周) 身长曲线在实际9 月龄后逐渐与WHO 曲线重合(P=0.082),<32 周早产儿的体重和头围则一直落后于WHO 曲线(P<0.001)。校正月龄后,不同出生胎龄组早产儿(<28 周、28~31+6周、32~33+6周、34~36+6周) 的体格生长曲线基本重合(P>0.05)。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的身长、体重、头围曲线均低于INTERGROWTH-21st 标准和WHO 标准(P<0.05)。结论早产儿在校正6 月龄内体格增长速度较快,校正6 月龄后增长速度减缓。胎龄越小,体重和头围追赶的时间越长。应重点关注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的体格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以及不同体重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为判断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中,纳入170例胎龄28~42周、出生8 h内入院的新生儿,其中男性87例,女性83例。按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按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正常出生体重组、低出生体重组和极低出生体重组。按是否小于胎龄分为早产适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组、足月适于胎龄儿组、足月小于胎龄儿组。于生后24 h内抽取静脉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TT)及D-二聚体(D-dimer)。结果早期早产儿组的APTT、PT、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晚期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P值均<0.05),FIB水平低于晚期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P值均<0.05);晚期早产儿组的APTT、PT水平均高于足月儿组(P值均<0.05),但两组间D-二聚体、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极低出生体重组的APTT、PT、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低出生体重组及正常出生体重组(P值均<0.05),FIB水平低于低出生体重组及正常出生体重组(P值均<0.05);低出生体重组的APTT、PT水平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P值均<0.05),但两组间D-二聚体、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早产小于胎龄儿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足月适于胎龄儿与足月小于胎龄儿组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早产儿出血发生率高于足月儿[26.6%(29/109)与8.2%(5/61),χ^2=9.019,P=0.003]。结论新生儿凝血指标有胎龄和体重差异,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的新生儿凝血功能越不完善。  相似文献   

19.
84例早产适于胎龄儿第一年体格追赶生长纵向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早产适于胎龄儿1岁以内的追赶生长特点,探讨其追赶生长规律。方法:选择84名胎龄28~36周的早产适于胎龄儿(男44例,女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0~12月内的体重、身长及头围分别按实际月龄足月儿生长标准和纠正月龄标准进行Z评分评估并分析。结果:早产适于胎龄儿1岁内体重、身长和头围均出现追赶性生长,且增长最快的阶段均在实际月龄0~3月,体重追赶速度优于身长追赶速度。结论:生后前3个月是早产适于胎龄儿的快速生长期;体重与身长的变化存在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