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囊藻毒素促肝癌过程中对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坚 《毒理学杂志》2005,19(A03):219-219
目的 探讨微囊藻毒素(MC)促肝癌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
微囊藻毒素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随着工农业排污的增加 ,各地水体富营养化加剧 ,湖泊、河水、池塘中藻类尤其蓝绿藻水华日趋普遍 ,在这些藻所产生的毒素中以微囊藻肝毒素 (Microcystin简称MC)家族存在最普遍 ,且与人类健康关系最为密切。其中首要是铜绿微囊藻 ,还有其他微囊藻种及其他属 ,如 :鱼腥藻属、颤藻属、念珠藻属等。MC是单环七肽化合物 ,有 5 0多种异构体 ,最常见的是MC LR。在其结构中Adda对生物活性表达及结合双链的立体化学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Adda破坏可导致毒性去除。另一蓝绿藻毒素是节球藻毒素 (nodularin) ,…  相似文献   

3.
赵胜仙  彭年春  时立新  等. 《天津医药》2016,44(8):963-966
摘要: 目的 探讨 40 岁以上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 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2011 年 5 月—8 月,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贵阳市云岩区 4 380 例 40 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前瞻性研究, 检测该人群的 ba-PWV 并收集基线资料, 剔除不符合条件及患心脑血管疾病者, 将 4 189 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作为本研究的基线样本, 于2014年7月—11月对该人群进行随访。根据ba-PWV 值将将最终完成随访的3 241例分为3组: <14 m/s 组 (正常组, 1 039 例)、 14~17.9 m/s 组 (1 393 例)、 ≥18 m/s 组 (809 例)。应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 ba- PWV 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3 年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共 63 例 (2.0%), 正常组、 14~17.9 m/s 组、 ≥18 m/s 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0.6%、 2.2%、 3.2%, ba-PWV 升高的两组均高于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调整年龄、 性别、 收缩压、 糖尿病、 高血压、 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后, 14~17.9 m/s 组、 ≥18 m/s 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比是正常组的 2.777 (1.123~6.864) 倍、 2.786 (1.032~7.526) 倍。结论 40 岁以上人群中, ba-PWV 升高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 ba-PWV 可以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睡眠中心血管的影响。方法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66例患者夜间血压、心律的动态变化,并以1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OSAS患者早搏发生的次数频繁和血压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严重,发生早搏的次数更加频繁,血压升高更明显。结论OSAS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相关文献,总结m6A甲基化调节蛋白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 m6A甲基化调节蛋白m6A甲基转移酶、m6A去甲基转移酶和m6A结合蛋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参与调控卵巢癌的增殖、侵袭、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并与卵巢癌的化疗耐药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m6A甲基化相关研究可为改善卵巢癌化疗耐药性及指导新型靶向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志涛 《安徽医药》2009,13(5):494-496
目的探讨5种结构相似的吡咯烷酮衍生物的质谱裂解规律。方法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对吡拉西坦、奥拉西坦、茴拉西坦、奈非西坦和左乙拉西坦进行多级质谱分析。结果各化合物在二级质谱分析时,均可发生酰胺键断裂,生成脱去含氮基团的碎片离子m/z126(吡拉西坦和奈非西坦)、m/z142(奥拉西坦)、m/z135(茴拉西坦)、m/z154(左乙拉西坦);在三级质谱分析时,除茴拉西坦外,则进一步发生脱去羰基的反应,生成稳定的碎片离子m/z98、m/z114和m/z126。结论通过多级质谱分析可获得吡咯烷酮衍生物分子丰富的结构信息,并可用于该类化合物的快速结构解析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急性重复缺氧对人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急性重复缺氧对人脑功能的影响程度,为高原脑功能研究积累借鉴资料。随机选择常年频繁出入海拔3000-5400m的某部汽车兵50名(急性重复缺氧组)及驻守海拔3700m与5380m1年的40名健康青年,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简式四合一及韦氏记忆量表甲式(WMS)现场进行智力与记忆功能的心理测验,并设置平原对照组。结果:急性重复缺氧组与平原对照组(海拔1400m)、高原甲组(海拔3700m移居1年)及高原乙组(海拔5380m移居1年)比较,VIQ(语言)PIQ(操作)FIQ(智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重复缺氧组的记忆功能与平原对照组比较,1-100、积累、记图、再认、再生、联想、触摸得分降低非常显著(P<0.01),与高原甲组比较,1-100、再认、触摸降低非常显著(P<0.01),再生、理解、MQ(记忆商数)得分显著增高(P<0.01或P<0.05)。与高原乙组比较,1—100、再认、触摸、降低非常显著(P<0.01),100-1、理解、背数、MQ得分显著增高(P<0.01或P<0.05)。结论:急性重复缺氧机体产生间歇性的低氧适应,脑功能较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缺氧损害轻,但记忆功能仍低于平原正常人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矫正常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光学区偏中心切削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方法13例16眼光学区偏中心切削的LASIK患者,经OPDSCAN检查眼部像差后导入Final-fit软件进行设计,应用偏中心模式进行手术。结果术后随访时间(7.31±2.98)m(3~15m),无特殊并发症发生。术后3m裸眼视力由0.58±0.23提高到0.99±0.11,总像差、高阶像差、彗差分别由术前(3.620±2.122)μm、(0.954±0.240)μm、(0.823±0.361)μm降至(1.551±0.871)μm、(0.454±0.109)μm、(0.334±0.127)μ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地形图显示偏中心明显矫正[术前(0.91±0.33)mm,术后(0.43±0.21)mm,P〈0.01],患者视觉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矫正常规LASIK后光学区偏中心切削效果理想,预测性好,安全性高,是矫治偏中心切削的理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含蒽环类方案和蒽环类序贯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对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致闭经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08至2010年收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且接受含蒽环类或蒽环类序贯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的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化疗方案包括含蒽环类的6EC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 +表柔比星75 mg/m2,21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和蒽环类序贯紫杉类的4EC-4T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 +表柔比星90 mg/m2,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序贯紫杉醇175 mg/m2或多西紫杉醇75 mg/m2,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按辅助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统计化疗所致闭经(CIA)发生率,记录CIA患者化疗结束后2年内月经和卵巢功能(以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水平反映)恢复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和χ2检验分析CIA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96例。 6EC方案组45例,中位年龄43岁;4EC-4T方案组51例,中位年龄42岁。化疗结束时96例患者中77例发生CIA(802%),化疗后2年内CIA患者中月经恢复者51例(66.2%),卵巢功能恢复者53例(68.8%)。6EC方案组和4EC-4T方案组CIA发生率、月经恢复率和卵巢功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6%(34/45)比84.3%(43/51),70.6%(24/34)比62.8%(27/43),73.5%(25/34)比65.1%(28/43),均P〈0.05]。年龄是CIA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风险比=0.759,95%置信区间为0448~0.968, P=0.048)。年龄>40岁和≤40岁者CIA发生率分别为86.9%(53/61)和686%(24/35)(P=0.022),卵巢功能恢复率分别为56.6%(30/53)和100.0%(24/24)(P=0000)。年龄≤40岁者月经恢复时间与卵巢功能恢复时间同步,年龄>40岁者月经恢复时间(中位时间11个月)晚于卵巢功能恢复时间(中位时间9个月)。结论含蒽环类方案和蒽环类序贯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均可导致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发生CIA,两组CIA的发生率及转归相似。年龄是CIA发生及其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发生CIA的年轻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后的内分泌治疗选择应慎重。  相似文献   

10.
《药品评价》2009,6(3):115-115
对ARIC(社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危险)研究中随访11年的1871名成人糖尿病患者进行HbA_1c检测,将所测的HbA_1c水平分为4级(分别为HbA_1c〈6%,6%~7%,7%~8%,〉8%)。随访6年后肾小球滤过率(GFR)〈60m1/min/1.73m。或因肾脏疾病住院被认定患有慢性肾脏疾病(CKD)。随访过程中检测患者有无蛋白尿和视网膜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测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活性水平与心脏重塑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IHD患者254例,根据LVMI不同分为心脏重塑组(128例)和非心脏重塑组(126例)。对照组为214例门诊健康体检心脏功能正常的健康人。利用明胶酶谱方法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浆MMP.2、MMP-9的活性水平,分析两者与心脏重塑指标的关系。结果心脏重塑组患者血浆MMP-2、MMP-9的活性高于对照组和非心脏重塑组[MMP-2:(13.0±2.9)m2/(g·L^-1)比(8.9±2.3)、(10.9±2.9)m2/(g·L^-1);MMP-9:(2.6±1.0)m2/(g·L^-1)比(1.4±0.4)、(2.1±0.7)m2/(g·L^-1),均P〈0.05],非心脏重塑组患者的MMP-2、MMP-9活性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MMP-2、MMP-9活性水平与LVMI明显相关(r=0.464、0.516,均P〈0.05)。结论MMP-2、MMP-9在IHD患者心脏重塑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有可能用来预测IHD患者发生心脏重塑的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婚育龄妇女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发病危险因素,探讨其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调查1500例育龄妇女RVVC的发病率,并研究RVVC与其一般情况的关系,比较RVVC与未发生RVVC人群中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差异,调查RVVC治疗前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结果 RVVC的危险因素有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较低、公用卫生间、住房不通风、内衣不单独洗涤、内衣晾晒方法不当、多位性伴侣、人工流产、性伴侣疾病、性行为频繁、性行为清洁习惯、糖尿病、抗生素病史。RVVC人群(572例)中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例(408例,占71.33%)高于未发生RVVC组(57例,占7.22%),RVVC治疗后性功能障碍的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RVVC的发生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RVVC的发生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对RVVC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后有助于减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频繁就医原因分析及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48例为对象,统计入组患者频繁就医次数,并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频繁就医原因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是否频繁就医分为频繁就医组和非频繁就医组。查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因素完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1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自拟调查问卷确定频繁就医患者34例,占22.97%。频繁就诊原因排在前三位分别为:家庭原因、心理因素及疾病因素,分别占38.24%、26.47%和23.5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β=1.213,OR=3.582,95%CI=2.482-6.313)、饮酒吸烟(β=1.563,OR=6.413,95%CI=5.682-8.452)、遵医用药(β=1.454,OR=4.083,95%CI=3.235-4.572)、饮食指导(β=2.934,OR=1.034,95%CI=0.283-4.394)、体育锻炼(β=1.691,OR=1.593,95%CI=1.241-1.786)、定期血压监测(β=1.336,OR=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标危型和27例中高危型ALL患儿分别采用中剂量(3 g/m2,静脉滴注,1次/10 d)、高剂量(5 g/m2,静脉滴注,1次/10 d)甲氨蝶呤治疗,监测其血药浓度和排泄延迟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愈率.结果中剂量组44 h血药浓度(1.21±0.23)μmol/L,68 h血药浓度(0.39±0.14)μmol/L,高剂量分别是(1.02±0.21)和(0.21±0.09)μmol/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0、7.123,P<0.01);排泄延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可发生皮肤损坏、黏膜炎、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改变、感染等并发症;总的治愈率为79.3%(46/58),中高危型患儿的治愈率为66.7%(18/27),标危型患儿的治愈率为90.3%(28/31),明显高于中高危型患儿(66.7%)(1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5,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ALL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车晓礼  万沁 《天津医药》2015,43(12):1433-1436
目的探讨饮酒量与糖尿病前期3 年转归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泸州地区2 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从基线调查中筛选出糖尿病前期人群1 125 例。按饮酒量分为不饮、少量、中量和大量饮酒4 组,按体质指数(BMI)是否大于24 kg/m2 分2 组。对所调查对象进行3 年随访。比较不同饮酒量和BMI 水平糖尿病发生情况。结果完成随访1 116 例,失访9 例。不饮、少量、中量和大量饮酒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18.81%、 8.80%、16.51%、26.53%。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BMI、热量、基线血糖因素后,少、中、大量饮酒组与不饮酒组糖尿病发病相对风险比RR 及95%CI 分别为0.49(0.31~0.79)、1.15(0.69~1.92)、1.95(1.25~3.04)。按BMI 分组比较:BMI<24 kg/m2 人群少、中、大量饮酒组与不饮酒组糖尿病发病风险比RR 及95%CI 分别为:0.40 (0.20~0.80)、0.77(0.30~1.97)、1.10(0.46~2.64);BMI≥24 kg/m2 人群少、中、大量饮酒组与不饮酒组糖尿病发病风险比RR 及95%CI 分别为:0.62(0.33~1.66)、1.49(0.80~2.80)、2.64(1.55~4.47)。结论少量饮酒可以降低BMI< 24 kg/m2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发病风险,对于BMI≥24 kg/m2 人群大量饮酒则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GC-MS法同时检测人尿液中10种常见安眠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烨  郭巍巍  李军  于天晓  杨硕 《中国药房》2013,(46):4362-4364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人尿液中10种常见安眠药物的方法。方法:采用乙醚提取,气-质联用(GC—MS)法检测。系统地对体系pH值、提取时间等样品预处理条件以及色谱柱等GC—MS分析条件进行考察优化。运用选择离子模式(SIM)进行检测,每种成分选择2~3个特征离子。所选离子分别为:巴比妥m/z 156、141(定量离子)、185,苯巴比妥m/z 204(定量离子)、117,异戊巴比妥m/z 156(定量离子)、141、227,司可巴比妥m/z 168(定量离子)、195、239,地西泮m/z 256(定量离子)、283,硝西泮m/z 264、280(定量离子),阿普唑仑m/z 273、308(定量离子),咪达唑仑m/z 310(定量离子)、325,氯丙嗪m/z 58(定量离子)、318,氯氮平m/z 326、256(定量离子)。结果: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10种安眠药物在相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在92.6%~97.3%之间,RSD在2.46%~5.19%之间,检出限为0.02~0.30gg/ml。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可应用于患者尿液样品中药物成分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7.
董禹洋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38-134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索(恩度)联合TP及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33例ⅢB期和Ⅳ期NSCLC患者,包括鳞癌12例,腺癌19例,腺鳞癌2例,均采用恩度加常规化疗联合治疗,其中联合.IP方案20例,联合GP方案13例。恩度剂量为15mg/次,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3~4/1,时,第一至十四天连续给药;TP方案为紫杉醇(PTX)150mg/m2第一天,顺铂(CDDP)25mg/m2第二至四天;GP方案为吉西他滨(GEM)1000mg/m2第一与八天,CDDP25mg/m2第二至四天,均为21天1周期。结果:33例晚期NSCLC患者中,获得CR1例(3.O%),PR12例(36.3%),SD12例(36.3%),PD8例(24.2%),总有效率为39.4%,中位TTP为4.2个月,1年生存率为39.3%。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消化道毒性等。发生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11例(33-3%),Ⅲ~Ⅳ度血小板减少5例(15.1%),Ⅲ~Ⅳ度呕吐4例(12.1%),发生I度及Ⅱ度血压升高各1例,肝功能损害7例,全组无心律失常及出血发生。结论:恩度联合TP及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较高,安全性好,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1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质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质谱裂解规律。方法: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对1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别进行ESI-MS^n和APCI—MS^n质谱分析。结果:多级质谱分析时,2-脱氧链霉胺双取代衍生物(小诺霉素、庆大霉素、西索米星、依替米星、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A、卡那霉素B、妥布霉素、新霉素、巴龙霉素和核糖霉素)均先脱去C环或D环(氨基葡萄糖);再进一步发生A环(氨基葡萄糖)与B环(脱氧链霉胺)之间的糖苷键断裂;大观霉素可能首先在B环的异侧C-O键间断裂生成m/z189的碎片离子,再脱去羟基和甲基生成m/z158的离子,或在B环2个C-O键同侧断裂并脱去羟基和甲氨基生成m/z158的二级碎片离子;链霉素可产生二级碎片m/z407(脱去C环)、m/z320(脱去A,环)的离子,三级质谱中m/z407生成m/z390、m/z263(A,环碎片)、m/z246(A环链霉胍)和m/z221(再脱去一胍基部分)的离子。结论:质谱分析可获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丰富的结构信息,归纳其质谱裂解规律可用于对该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和有关物质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接受成人脂肪肝供体的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ODAT)的关系。方法 对接受成人脂肪肝供体的肝移植术的18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消瘦组5例(BMI<18.5 kg/m2),正常组82例(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65例(24 kg/m2≤BMI<28 kg/m2),肥胖组29例(BMI≥28 kg/m2)。又根据患者有无NODAT,分为NODAT组57例和非NODAT组124例。比较各组受体的一般资料、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脂肪肝供体肝移植NODAT的危险因素,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患者肝移植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 肥胖组术前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NODAT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1),肥胖组患者NODAT发生率高于消瘦组和超重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超重(OR=3.423,95%CI:1.410~8.310)和肥胖(OR=16.808,95%CI:6.023~46.907)是脂肪肝供体肝移植NODA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曲线显示,肥胖组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Log-rank χ2=44.998,P<0.01)。结论 超重和肥胖是成人脂肪肝供体肝移植NODAT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合理控制患者BMI可显著改善移植预后。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肝移植;糖尿病;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脂肪肝供体肝移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应用DCG对50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500例共检出心律失常983例次,房性心律失常最多见(64.09%),其次是室性心律失常(24.92%)、窦性心动过缓(4.98%)。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电生理学的改变,导致各类型的心律失常频繁发生,而心律失常是老年人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及早诊断,及时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