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替格瑞洛治疗出现呼吸困难不良反应的机制、预后及处理。方法通过监护2例使用替格瑞洛出现呼吸困难患者,并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治疗。结果文献提示,临床上患者使用替格瑞洛而出现呼吸困难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气促症状,绝大多数症状较轻而无需停药,予以吸氧处理即可,如不耐受,可换用其他药物。2例出现呼吸困难患者予以吸氧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替格瑞洛引起呼吸困难症状多较轻,不会引起安全问题,如不耐受,可换用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替格瑞洛使用情况,了解该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为提高替格瑞洛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1~6月住院期间使用替格瑞洛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使用替格瑞洛患者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6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3.77±14.69)岁;体重(70.76±11.17)kg。原发病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手术。36例患者中,4例为阿司匹林联用替格瑞洛,30例为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后将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1例为阿司匹林联用西洛他唑后将西洛他唑更换为替格瑞洛,1例为阿司匹林加用替格瑞洛。31例患者按说明书中所示的用法用量使用,5种患者使用其他不同的用法用量。涉及的可能与替格瑞洛存在相互作用的合并用药共8种。共6例次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其中2例(5.56%)发生出血,4例(11.11%)出现呼吸困难。结论:我院替格瑞洛多应用于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药师应严格把握该药用法用量,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促进替格瑞洛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口服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已成为临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指南推荐的首选抗栓治疗药物之一,但替格瑞洛相关的呼吸困难比氯吡格雷更为常见,发生率在10%以上。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替格瑞洛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对其导致的呼吸困难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机制、预后及对策,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差别,为ACS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提供合理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三个中文数据库,获得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各篇文献的有效性评测指标、疗效差别、不良反应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数据,比较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AC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共纳入52篇有效文献,涉及病例7 839例。有效性方面,更多的证据提示替格瑞洛临床疗效优于氯吡格雷。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方面,替格瑞洛组比氯吡格雷组MACE发生更少。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导致轻度呼吸困难方面替格瑞洛表现不及氯吡格雷。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替格瑞洛比氯吡格雷治疗ACS效果更为明显。除轻度呼吸困难外,安全性不劣势于氯吡格雷,临床可以考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监测替格瑞洛的不良反应,为其安全用药提高参考.方法 对2020年4~9月在我院首次服用替格瑞洛的195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析其服药后的ADR情况.结果 195例患者中有23例(11.79%)发生27例替格瑞洛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时间最快为首次服药后2h,最迟为36 w,绝大多数(18例,66...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在急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预防卒中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急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卒中症状发生后的24 h内随机分配接受替格瑞洛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治疗后90 d内主要终点事件(复发性卒中、心血管事件或全因死亡)以及次要终点事件(出血和呼吸困难)的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 307例患者,替格瑞洛组651例,阿司匹林组656例。治疗90 d内,替格瑞洛组47例患者(7.2%)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其中38例复发缺血性卒中(5.9%);阿司匹林组52例患者(7.9%)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其中44例复发缺血性卒中(6.8%)。替格瑞洛治疗能显著降低二次卒中的发生率(P=0.03)。对于次要终点事件观察发现:替格瑞洛组发生轻微出血8例(1.3%),呼吸困难40例(6.2%);阿司匹林组轻微出血4例(0.6%),呼吸困难9例(1.4%);替格瑞洛组轻微出血和呼吸困难的发生率略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结论 对于急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相比于阿司匹林治疗,替格瑞洛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二次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YP2C19中间代谢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和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就诊的ACS患者,排除未行PCI手术、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对568例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其中CYP2C19中间代谢型患者252例(占比44.37%),22例因各种原因(包括经济因素等)未接受PCI治疗,最终将230例CYP2C19中间代谢型患者(占比40.49%)随机分配至双倍剂量氯吡格雷组和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组,并对2组患者进行长达12个月的随访,统计分析2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出血事件和呼吸困难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随访1,6,12个月时2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替格瑞洛组稍高于氯吡格雷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格瑞洛组有2例发生致命颅内出血事件,可能原因是患者为出血高风险人群。呼吸困难发生率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组显著高于双倍剂量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6例患者发生显著的呼吸困难,导致患者无法耐受均转换成氯吡格雷。结论: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型ACS患者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和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安全性方面,2组患者出血事件无显著性差异,但替格瑞洛组严重出血事件高于氯吡格雷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组显著高于双倍剂量氯吡格雷组。基于本研究结果,谨慎建议对于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型患者,无出血风险高危因素时,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和标准剂量替格瑞瑞洛均可选择;出血高风险人群,建议选择氯吡格雷。对于使用替格瑞洛过程中发生呼吸困难,建议及时更换为双倍剂量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疗效及血栓抑制作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80例急性期N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分为替格瑞洛组、常规剂量联合组和低剂量联合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替格瑞洛组患者加用单纯替格瑞洛治疗,常规剂量联合组患者加用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低剂量联合组患者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各组复合心血管事件及单项终点事件,各组血小板聚集率缓解情况,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情况,药物治疗安全性等。结果药物治疗30 d时,联合用药组患者的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单纯替格瑞洛组患者降低(P<0.05);与单纯替格瑞洛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患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迅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且效果更显著(P<0.01或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减少更显著(P<0.01或P<0.05)。低剂量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剂量联合组、单纯替格瑞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的疗效优于单纯替格瑞洛,且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能够较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低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能够减少高剂量替罗非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是急性期NSTEMI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7,(4):270-273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短期疗效。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及替格瑞洛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心肌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分级(TIMI)、术后矫正的TIMI计帧数(CTFC)、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比值情况及两组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PCI术后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TIMI 3级血流明显增加,CTFC明显改善(P<0.05)。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替格瑞洛组术后2 h STR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入院即刻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入院后24 h、1周替格瑞洛组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结论:替格瑞洛可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的冠脉无复流情况,并能有效改善其炎性反应,从而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出血不良反应未增加。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动过缓及呼吸困难发生率极低。  相似文献   

10.
姚峰  朱磊  谌赟 《中国药师》2021,(4):698-701
目的:观察氨茶碱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接受冠心痛治疗并被确诊为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给予氨茶碱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随访6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替格瑞洛对支架内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及云南3家地级市医院进行诊治的支架内血栓37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血管造影结果,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方案,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并随访1个月观察是否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结果 37例支架内血栓患者经造影确诊支架内血栓后均改用替格瑞洛,随访至出院后1个月,无再发缺血性事件,且未观察到呼吸困难、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替格瑞洛用于支架内血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替格瑞洛药物利用评价(drug use evaluation,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替格瑞洛提供参考。方法 以替格瑞洛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和文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从用药指征、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3个方面建立替格瑞洛的DUE标准。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某三甲医院2021年1月—12月使用替格瑞洛的病历进行合理用药评价。结果 建立的替格瑞洛DUE标准分为三级,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60项。共纳入使用替格瑞洛的病例263例,其中不合理率为72.62%,不合理情况主要为超适应证用药(60.08%)、药物转换(14.83%)和用法用量(5.70%)等方面。结论 建立的替格瑞洛DUE标准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处方点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Embase、Scopus、中国知网(CNKI)、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收载的替格瑞洛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检索时间为2011年1月-2019年7月。结果: 检索到14篇共15例关于替格瑞洛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个案报道,以男性为主(10例,66.67%),年龄50岁及以上患者12例(80%)。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的是负荷剂量1 h后;最长为用药后2个月。其中10例(66.67%)患者在用药后10 h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后有3例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1例患者在出院前植入永久性双腔起搏器,其他11例患者分别通过停药、继续用药、换用其他药物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结论: 替格瑞洛可能通过抑制红细胞对腺苷的摄取,升高细胞外液腺苷的浓度,而引起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对于传导系统已经受损的患者,临床上在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临床合理使用替格瑞洛的同时,应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替格瑞洛新盐型的制备、表征及溶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替格瑞洛溶解性差的问题,采用悬浮液法和加液研磨法制备得到替格瑞洛-3,5-二硝基苯甲酸、替格瑞洛-吡嗪酰胺、替格瑞洛-D-脯氨酸、替格瑞洛-L-脯氨酸4种新盐型物质。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元素分析技术对盐进行表征,分析各分子间盐键等作用力。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和盐在pH 1.2和pH 6.8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替格瑞洛与3,5-二硝基苯甲酸、吡嗪酰胺、D-脯氨酸、L-脯氨酸均以1∶1比例成盐,除替格瑞洛-D-脯氨酸外,其余3种盐型物质在pH 1.2缓冲溶液中平衡溶解度均有所提高,其中,替格瑞洛-3,5-二硝基苯甲酸的溶解度与原料药相比提高了1.7倍。该成盐技术方法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替格瑞洛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参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  相似文献   

16.
那静  梁宇 《中国药师》2017,(3):494-497
摘 要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7~12月诊断为ACS并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病例,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终点事件发生率并利用SPSS软件对服药前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病例16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2%,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30.4%,其中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5%,但无主要出血事件;呼吸困难发生率10.6%,严重呼吸困难3例。对122例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服用替格瑞洛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进行统计,分别为(54.96±14.654)%和(24.37±13.183)%(P<0.01)。结论:推荐剂量的替格瑞洛用于ACS患者可以使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进一步降低;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程度较轻,药物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1例62岁女性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治疗,90 mg,bid。服用当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不适。停用替格瑞洛后,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停用后第1天,气短、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逐渐减轻,此后3天未出现以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替格瑞洛药物利用评价(drug use evaluation,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替格瑞洛提供参考。

方法

以替格瑞洛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和文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从用药指征、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3个方面建立替格瑞洛的DUE标准。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12月使用替格瑞洛的病历进行合理用药评价。

结果

建立的替格瑞洛DUE标准分为三级,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60项。共纳入使用替格瑞洛的病例263例,其中不合理率为72.62%,不合理情况主要为超适应证用药(60.08%)、药物转换(14.83%)和用法用量(5.70%)等方面。

结论

建立的替格瑞洛DUE标准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处方点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吲哚布芬联合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两种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用。方法:基于马尔可夫模型,模拟患者分别使用吲哚布芬+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用于PCI术后抗血小板的经济效益,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作为效用指标,并分别计算两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总成本、总效用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结果:在10年的时间范围内,吲哚布芬+替格瑞洛组的总成本为172 292.28元,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组的总成本为169 950.51元。使用吲哚布芬+替格瑞洛获得的QALY为6.540,而使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获得的QALY为6.335。吲哚布芬+替格瑞洛相较于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的ICER为11 472.09元/QALY,低于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说明吲哚布芬联合替格瑞洛的治疗方案在成本-效用方面显著优于阿司匹林。敏感性分析表明,本研究的结果是稳定可靠的。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使用吲哚布芬联合替格瑞洛的治疗方案在成本-效用方面比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更具优势,可作为PCI术后患者的首选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