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DM患者,设为DM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结果将DM组患者分为高HbA1c组(HbA1c≧8%)和低HbA1c组(HbA1c<8%),另选择同期于我中心健康查体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DM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FPG)和HbA1c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DM组患者FPG和HbA1c相关性,对比观察高HbA1c组和低HbA1c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DM组FPG、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M患者FPG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0.726,=0.000);高HbA1c组DM患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周围神经病变和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低HbA1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升高,能一定程度反映空腹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诊断及并发症监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红细胞及胞内血红蛋白(Hb)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人30名为对照组(H组),T2DM患者102例,按HbA1c水平分为3组:血糖控制良好组(A组)30例(HbA1c<7.0%);血糖控制较差组(B组)36例(7.0%≤HbA1c<9.0%);持续高血糖组(C组)36例(HbA1c≥9.0%)。利用新型静态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对各组红细胞及胞内Hb进行检测。结果: 与H组比较,A、B、C组红细胞的圆度因子明显增大(P<0.05)且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B组红细胞的截面积和C组红细胞的全部形态参数均较H组明显增大(P<0.05);A、B、C组,除A、B组间红细胞长短轴参数无显著差异,其它组间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与H组比较,A、B、C组Hb的紫外-可见光谱的谱型和谱峰未出现明显差异,但B、C组Hb的吸光度较H组明显下降(P<0.01),且C组Hb的吸光度也明显低于A组(P<0.05),随HbA1c水平的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 随HbA1c水平的升高,T2DM患者红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变形功能逐渐减弱,胞内Hb的结构可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糖尿病大鼠肾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GSP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0.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GSP治疗组(GSP组,GSP 250 mg·kg-1·d-1),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观察24周后测量大鼠体重、收缩压、肾重/体重和24 h尿蛋白定量;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肌酐(SCr)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并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μ亚型(GSTM)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结果: 实验开始时3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24周时DM组大鼠较C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GSP组大鼠体重较DM组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第24周时DM组大鼠与C组相比较,收缩压、FPG、HbA1c、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定量、BUN和SCr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GSP组大鼠与DM组比较FPG和HbA1c水平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重/体重显著降低,(P<0.01),BUN和SCr水平显著降低(P<0.05)。GSP组肾组织病理改变较DM组改善。GSTM和Nrf2表达在DM组表达较C组上调,在GSP组治疗后回调(P<0.05)。结论: GSP可能通过Nrf2下调GSTM表达而起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糖化清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GA/HbA1c比值在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中的诊疗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组,以临床明确诊断的1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病例组,其中1型糖尿病(T1DM)组为76例、2型糖尿病(T2DM)组为84例,应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及Pearson相关性检验,统计分析对照组与病例组,T1DM及T2DM组各组间FPG、GA及HbA1c的检测结果的相关性、GA/HbA1c比值及诊断切点的差异。结果:T1DM及T2DM组FPG、GA及HbA1c的检测结果及GA/HbA1c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1DM组高于T2DM组,P值均<0.01;T1DM组中HbA1c与GA成显著性正相关(P<0.01),FPG与GA呈弱正相关(P>0.05)、与HbA1c呈弱负相关(P>0.05);T2DM组中FPG、GA及HbA1c均成正相关(P值均<0.05),相关程度依次为HbA1c/GA>FPG/GA>FPG/HbA1c;评估各指标的ROC曲线分析:T1DM组中,FPG、GA、HbA1c及GA/HbA1c比值作为诊断糖尿病(DM)的切点分别为5.86 mmol/L[曲线下面积(AUC)=0.922]、15.5%(AUC=1.00)、6.10%(AUC=1.00)及2.95(AUC=0.992),其敏感性为86.8%、100%、98.7%及93.4%,特异性均为100%,P值均<0.05;T2DM组中,FPG、GA及HbA1c作为诊断DM的切点分别为5.94 mmol/L(AUC=0.941)、15.5%(AUC=0.977)及5.95%(AUC=0.991),其敏感性为91.7%、85.7%及97.6%,特异性均为100%(P值均<0.05),GA/HbA1c比值无诊断切点(AUC=0.644,P值>0.05)。结论:FPG、GA、HbA1c及GA/HbA1c比值在T1DM和T2DM中具有极高的疗效观察、诊断及分型价值,应用各指标生物参考区间上限诊断T1DM和T2DM均存在漏检现象,T1DM患者密切关注FPG水平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性高尿酸血症(HUA)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2-05-07-2022-12-11于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75例HUA患者,根据是否合并T2DM,将其分为HUA-T2DM(n=79)和HUA组(n=96),纳入同期就诊的88例UA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n=88)。采用ADIV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清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FPG)、尿素(Urea)、肌酐(Cr)和补体C1q水平,计算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酶免疫技术定量检测血清FGF21水平,比较三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HUA患者血清FGF21与T2DM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UA组UA、C1q和FGF21水平升高,HUA-T2DM组FPG、HbA1c、UA、Cr、Urea、C1q和FGF21升高,eGFR降低;与HUA组相比,HUA-T2DM组FPG、HbA1c、UA、Cr、Urea、C1q和FGF21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Neuregulin-1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neuregulin-1(NRG-1)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周、8周和12周糖尿病组(4th、8th 和12th DM组),4周、8周和12周对照组(4th 、8th 和12th C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在诱导糖尿病后第4、8和12周用超声诊断仪评估大鼠心功能,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观察NRG-1在心肌的表达部位,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4th DM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心肌CVF、N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4th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8th C组相比,8th DM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心肌CVF均增高,但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N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仍未见明显改变(P>0.05)。与12th C组比较,12th DM组LVESD和心肌CVF均显著增高,而LVFS和LVEF显著降低(均P<0.01)。12th DM组心肌N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同期对照组显著下调(0.073±0.008 vs 0.156±0.010,0.171±0.054 vs 0.324±0.039,均P<0.01)。结论: NRG-1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下调,这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涛  张士荣  周静  张林杰 《免疫学杂志》2011,(12):1063-1066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基因Foxp3表达关系。方法采集LADA组、T1DM组、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新鲜外周血,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CD3、CD4、CD25 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计算Treg数量,RT-PCR检测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LADA组和T1DM组外周血CD4+T细胞明显高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LADA组外周血Treg细胞高于T1DM组(P>0.05),明显低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T1DM组外周血Treg细胞明显低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ADA组Foxp3 mRNA明显高于T1DM组(P<0.05),明显低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T1DM组Foxp3 mRNA明显低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ADA患者Treg细胞数量和活性降低,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CD40L、IL-10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DM2)患者(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30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6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测定患者血清sCD40L、IL-10(试剂盒购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同时用血清采用酶学比色法测定血脂,采指尖血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①DM2患者的HbA1c和TG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M2患者的TC、HDL、LDL和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的HbA1C、TC、TG、LDL、HDL和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无统计学差异。②sCD40L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③IL-10水平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低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④sCD40L与IL-10呈负相关。结论: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sCD40L水平逐渐升高,IL-10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9.
翟振艳  陆峰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43-44,8,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时β-羟丁酸(β-HBA)血清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T2DM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25~83岁,平均57±13岁。测定各患者血清β-HBA浓度,根据HbA1c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轻度组(HbA1c<7%)、中度组(7%≤HbA1c≤9%)、重度组(HbA1c>9%)。又根据FBG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轻度组(FBG<7mmol/L)、中度组(7mmol/L≤FBG≤mmol/L)、重度组(FBG>9mmol/L)。分析比较不同水平HbA1c和FBG组间β-HBA水平差异。结果:随着HbA1c水平的逐渐升高,β-HBA水平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HbA1c重度组与轻度组和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BG水平组间β-HBA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血浆HbA1c>9%的T2DM患者中,β-HBA显著升高,提示临床加强血糖控制,降低HbA1c,防止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A(cyclophile A,CypA)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T2DM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HTN)分为单纯T2DM组(n=70)和T2DM+HTN组(n=60)。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基本资料、血清Cyp A水平,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T2DM+HTN组BMI、SBP、DBP、TC、TG、LDL-C、Cyp A均显著高于T2DM组(P <0.05),两组间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FPG、TC、TG、LDL-C、Cy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HTN组血清SOD、GSH水平显著低于T2DM组和对照组,MDA显著高于T2DM组和对照组(P<0.05);T2DM组血清SOD、G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DM+HTN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和对照组(P <0.05);T2DM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Cyp A与T2DM+HTN患者SOD、GSH呈负相关(r=-526、-539,P<0.05),与MDA、TNF-α、IL-6、IL-10呈正相关(r=0. 564、0. 812、0.805、0.774,P<0.05)。结论血清Cyp A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参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血糖波动监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研究组采用CGMS联合胰岛素泵调整胰岛素用量进行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检测指尖血糖联合胰岛素泵调整胰岛素用量进行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A1c、FBG和2hB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bA1c、FBG和2hBG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达标,其中研究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血糖漂移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糖达标后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研究组低血糖事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无症状低血糖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2DM患者强化治疗中采用CGMS检测血糖波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低血糖检出率,有助于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 VitD)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328例T2DM患者(T2DM组)和50例常规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 VitD、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男性与女性血清25-OH Vit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男性与女性血清25-OH VitD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男性、女性血清25-OH VitD和HOMA-β水平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男性、女性水平(P0.05)。T2DM患者组男性、女性的FINS、FPG、HbA1c、HOMA-IR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女性水平(P0.05)。T2DM患者血清25-OH VitD水平与HOMA-β呈正相关(r=0.306,P0.05);与HOMA-IR呈负相关(r=-0.173,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25-OH VitD水平降低与胰岛素抵抗增加及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基因测序技术对湖北汉族101例CHD患者(CHD组)和122例健康人(对照组)SREBP-1基因18号外显子54G/C(简称18c)、SREBP-1a基因18号内含子20C/G(简称18a)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同时结合糖代谢水平、血脂水平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8c基因多态性在对照组与CHD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CHD组中的2型糖尿病(T2DM)病例后,对照组与CHD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湖北汉族人群中不存在18a基因多态性。结论:18c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冠脉病变的发生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通过影响糖代谢水平而与CHD的发生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氨基酰化血红蛋白(carHb)对慢性肾脏病HbA1c三种检测方法的干扰情况。方法收集64例慢性肾病患者(CKD)患者的血液样本,分别采用亲和层析法、毛细电泳法、离子交换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以体检健康志愿者的新鲜血液进行20份体外加carHb样本制备;对不同方法检测CKD患者HbA1C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方法检测HbA1C受carHb干扰的能力。结果在不同CKD分期中Urea、BUN、Scr和FPG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随着CKD的进程各指标值逐渐地增加,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硼酸层析法(IFCC)作为参照方法,进行配对t检验,在CKD 5期中离子交换高效液相法检测HbA1c的方法与IFCC方法之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毛细电泳法检测HbA1c在不同分期CKD的结果与IFCC方法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酰化建立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法检测HbA1c前后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方法在检测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CKD患者进行HbA1c测定的过程中离子交换法由于受到carHb的干扰会出现假阳性事件的发生,应根据CKD的疾病状态分期进行相应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赵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7):1255-1257
目的:对比研究西格列汀与达格列净治疗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糖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T2D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接受降糖、降压、抗心力衰竭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增加晨起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研究组增加餐前口服达格列净片.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ESD)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EF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西格列汀,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血糖、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杜玉茗  陈艳华  宋利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12):1129-1133,1135
目的:临床评估初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心血管疾病风险。方法:初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共132例,经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后分为LADA组和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组(其中LADA组60例,T2DM组72例)。同时从体检中心选取与LADA组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Normal controls,NC)组46例。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l thickness,CIMT),比较三组患者之间的hs-CRP、CIMT水平。结果:1.hs-CRP、CIMT水平在LA-DA组显著高于NC组(P<0.01,P<0.05),LADA不伴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AS)组与NC组比较,hs-CRP、CIMT水平升高达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hs-CRP水平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后,LADA组与NC组比较,心血管疾病风险中、高危组比例明显升高(P<0.001)。2.将hs-CRP、CIMT水平分别在LADA组和T2DM组之间、LADA不伴AS组和T2DM不伴AS组之间比较,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LADA组与T2DM组比较AS发生率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489)。AS斑块发生率在LADA组、T2DM组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920)。LADA组与T2DM组hs-CRP危险分层,心血管疾病风险中、高危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P>0.05)。3.LADA组中,CIMT与LDL-C、FPG、2hPG、HbA1c、hs-CRP均呈显著直线正相关(P=0.001~0.044)。结论:初诊LADA患者hs-CRP、CIMT水平升高,提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与初诊T2DM比较心血管疾病风险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维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糖维胶囊治疗,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C肽(CP)、胰岛素水平(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血糖及胰岛素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监测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FPG、2hPBG、HbA1c、CP、FINS、2hINS、HOMA-IS 、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BG、HbA1c均降低,CP、FINS、2hINS、HOMA-IS、HOMA-β均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2hPBG、HbA1c下降幅度及CP、FINS、2hINS、HOMA-IS、HOMA-β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维胶囊可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优化T2DM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FF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特征,探索血清FFA和hs-CRP与老年2型糖尿病(DM2)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和生化法测定156名老年DM2患者和75名无DM2的健康对照组的FFA、hs-CRP、GLU、TG、TC、HDL-C和LDL-C的浓度,将测得的数据进行DM2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对比分析。结果:DM2组患者血清FFA、hs-CRP、TG和LDL-C均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FFA和hs-CRP P<0.01,TG和LDL-C P<0.05);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DM2患者血清FFA和ha-CRP浓度升高,FFA是反映糖代谢及脂代谢的灵敏指标。此外,可能参与患者代谢异常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肾微血管病变患者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T2DM患者125例,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UMA)排泄量分为三组:(1)T2DM无肾病组(A组);(2)T2DM早期肾病组(B组);(3)T2DM临床肾病组(C组)。平行检测PAI-1、TNF-α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结果:(1)各组T2DM患者PAI-1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C组的PAI-1显著高于A、B组(P<0.01),B组高于A组(P<0.05)。(2)C组的TNF-α显著高于A、B组(p<0.01),B组高于A组(P<0.05)。(3)相关分析表明PAI-1与FINS、FBG,TNF-α与HbA1c、FINS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PAI-1、TNF-α升高与肾损害有关,可能是T2DM肾病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降低PAI-1、TNF-α活性,对延缓T2DM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建立兔单侧桡骨骨折(3mm)模型36只,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B、C3组,每组12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骨折局部注射0.9%氯化钠溶液;B组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照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骨折局部注射BMP-2溶液;C组为辛伐他汀实验组,予以辛伐他汀配置液灌胃,骨折局部注射0.9%氯化钠溶液。在术后2、4、8周通过X射线摄片、病理组织切片、骨密度测定及生物力学测定(仅在第8周)等指标来观测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并分析各组骨折愈合程度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X射线摄片检查:在术后各个时间点,B组和C组在骨痂的形成改建及骨髓腔的再通上均要优于A组,而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测定:术后2、4周时,C组、B组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第2周时B组要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时,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8周时,A组要优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第8周时):B组和C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检查:C组和B组在胶原纤维、软骨组织、骨小梁及骨基质的形成时期均早于A组,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有良好的成骨作用;辛伐他汀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效果与BMP-2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