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临床分析术后护理干预预防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临近椎体再骨折作用。方法在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20例,分成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至2013年10月共对3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其中10例患者出现手术椎体再骨折。通过回顾总结该10例PKP术后再骨折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表明,手术椎体骨质疏松、椎体内裂隙、椎体骨坏死、骨水泥因素、脊柱生理学特点是导致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29例为研究对象.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术前、术后3 d、3个月疼痛目测分级评分和测量标准侧位X线片上病椎高度.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近期疗效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术后检查发现椎间隙骨水泥渗漏1例,无临床症状.未发现神经根和脊髓损伤、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一经诊断,应尽早地使用KMC骨扩张系统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即可达到疼痛缓解,又可恢复病变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患者在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运用椎体成形技术进行手术操作,评估椎体高度恢复情况,骨水泥填充情况及止痛效果。结果经椎体成形术后,术后复查X线显示椎体高度有所恢复,骨水泥弥散效果良好,术后止痛效果满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数天即可离床活动。随访8~14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患者止痛效果满意。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对治疗老年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起的慢性腰疼临床效果满意,止痛效果良好、迅速、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使用特立帕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筛选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使用特立帕肽的随机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2年8月,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8项研究,囊括865例患者;特立帕肽组降低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MD=-1.40,95%CI(-1.65,-1.15),P <0.000 01]、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功能评分[MD=-6.64,95%CI(-8.70,-4.57),P <0.000 01]、增加骨密度值[MD=0.06,95%CI(0.04,0.08),P <0.000 01]、减少术后再发椎体骨折发生率[OR=0.34,95%CI(0.22,0.54),P <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使用特立帕肽有助于术后止痛、促进功能恢复、增加骨密度、减少再发椎体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9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复查时间等;延续护理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的疼痛缓解程度、邻近椎体再骨折率、恢复满意度等指标,对比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周、1、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组术后1年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及术后1年的再骨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时患者恢复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组术后1年时患者恢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服务,虽然不能改善早期疼痛与再骨折的发生,但对远期的疼痛改善、预防再骨折发生、提高患者恢...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椎体成形(PVP)术中骨水泥渗漏、骨密度值与术后再发椎体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行PVP治疗的14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后是否再发椎体骨折分为再骨折组和对照组,术中是否出现骨水泥椎间渗漏分为渗漏组和未渗漏组,分别分析两组的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率、骨密度值、再发椎体骨折等情况。结果本组141例,平均随访20个月。再骨折组的骨密度值(-3.6±0.49)与对照组的(-2.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漏组术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数与未渗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漏组术后非相邻椎体再发骨折数与未渗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术中骨水泥椎间渗漏增加术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的风险,但不增加非相邻椎体术后再发骨折的风险;骨密度降低是再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骨折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患者100例,分析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发生再骨折19例(1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骨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绝经后妇女280例(骨折组)和无椎体骨折的绝经后妇女280例(对照组)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检测腰椎(L2~L4)和左髋部BMD和T值。结果骨折组腰椎及髋部BMD和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两组BMD均逐渐下降。结论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腰椎BMD下降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椎体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对绝经后妇女应重视BMD和胸腰椎X线片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46例(共5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治疗。术前、术后及最终随访时分别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手术前后以及随访病椎椎体高度以及后凸角度的变化。结果大部分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后凸畸形明显矫正,未见复发;部分患者出现术后腰骶部疼痛遗留或者随访椎体高度丢失。结论 PKP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可以通过骨水泥充填形态控制来提高疗效和有效预防椎体高度丢失。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68例OVCF合并PLC损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是否发生再次骨折分为再骨折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骨水泥量、骨密度、手术方式、穿刺方法、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1.4个月。再骨折组32例(34个椎体),发生在手术椎体相邻节段椎体25例(26个椎体),手术椎体非相邻节段椎体7例(8个椎体),再骨折率为47.06%(32/68)。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骨水泥量、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骨折组ODI评分(36.19±5.69)分高于对照组的(32.09±7.32)分,骨密度(3.04±0.42)g/cm2小于对照组的(3.52±0.47)g/cm2, Cobb角(37.56±6.61)°大于对照组的(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本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出现骨折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进行研究,再次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记录患者再次术前、术后自理生活能力评估(ADL)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再次PKP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再次术后24 h、3个月的ADL和VAS评分较之再次术前差异均显著,(均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出现骨折的患者再次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特立帕肽是目前促骨形成的代表性药物,它能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的骨密度,并降低其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特立帕肽应优先选择用于骨代谢呈低转换、长期接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PMOP患者的治疗,而对伴有高钙血症、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增高、接受外照射或骨骼植入放射性治疗、骨恶性肿瘤或伴有骨转移、不明原因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升高和腰椎管狭窄的PMOP患者,则应慎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BMD),血清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和骨钙素(OCN)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2018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特立帕肽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术后第1日给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9年2月椎体成形术后568例相邻椎体发生再次骨折24例,询问病史并查体,重视首次治疗资料的保管,认真与原有资料对比,常规应用MRI和CT检查进行诊断,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为4.23%,全部发生在手术后1年内。发生原因主要与骨质疏松的程度、穿刺注射方法和不规范手术后管理有关。常规做MRI和CT检查,可以提高相邻椎体骨折的诊断率。再次椎体成形术疼痛缓解满意,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5例。结论椎体成形术后可以发生相邻椎体的骨折,改进穿刺注射方法,加强手术后管理,正规康复训练和规范的全身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39例,在双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经皮向患者椎体内穿刺并注入骨水泥,对其术后的止痛效果和椎体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为(3.4±1.7)mL,平均手术时间为(52.4±6.1)min/椎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2±3.8)d。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7.2±1.8)分,治疗后VAS评分为(2.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椎体操作手术全部成功,均未出现脊髓压迫、神经损伤、感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后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患者术后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手术操作简便且安全,患者术后止痛效果明显,能较好恢复患者的椎体高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钱黎  王大寿  潘奇  肖杨  段斌武  陈黔 《天津医药》2023,(11):1258-1261
目的 探究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再发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OVCF患者152例,根据术后唑来膦酸输注情况分为唑来膦酸组(68例)和对照组(84例)。记录2组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骨密度(BMD)T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等骨代谢指标。术后随访2年,记录椎体再发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唑来膦酸组术后3、6和12个月BMD T值升高,疼痛VAS、β-CTX和P1NP下降(P<0.05)。术后2年,唑来膦酸组再发椎体骨折率(5.95%,5/84)低于对照组(16.18%,11/68;χ2=4.171,P<0.05)。结论 唑来膦酸可有效预防PVP治疗后OVCF患者再发椎体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对比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运用PKP方法治疗,对照组运用PVP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后凸畸形Cobb角、骨水泥渗漏率及椎体压缩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凸畸形Cobb角、骨水泥渗漏率及椎体压缩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和PKP均能有效缓解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痛苦;PKP能更好使伤椎复位,恢复伤椎高度,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