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不适合做外照射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应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和布粒计划,CT定位下行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植入结束后,再次进行CT扫描观察粒子分布情况,进行质量验证。观察有无并发症等发生。治疗后半年行CT等检查,观察肿瘤体积变化判定疗效,并于1、2年评价生存率。结果肿瘤半年局部控制率为93.8%(30/32),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6~24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9.38%(19/32)和31.25%(10/32)。穿刺过程中有3例出现气胸,1例出现心脏事件,2例出现肺出血,均经相应治疗后好转。无长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安全、损伤小、并发症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方法]对35例中晚期肺癌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肿瘤直径2~6cm,植入粒子数4~46粒,平均32粒,3例接受静脉化疗,7例接受深部热疗,2例行肝转移瘤冷极射频治疗。[结果]瘤体完全缓解20%(7/35),部分缓解62.8%(22/35),总有效率82.8%,1年生存率80%。并发症:术中咯血3例,气胸2例,粒子脱落移位1例,刺激性咳嗽1例,白细胞减少4例(其中2例同时行化疗)。[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肺癌可使瘤体明显缩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创伤小,疗效肯定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肿瘤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CT定位下通过穿刺针将125I粒子植入到肺部肿瘤组织内,通过CT检查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30例患者接受125I粒子植入3个月后,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 3例,部分缓解(PR) 13例,无变化(SD) 12例,进展(PD) 2例,有效率(CR+PR)为53.3%,穿刺过程中出现气胸5例(16.7%),术后咳少量血痰6例(20%),术后粒子移位2例(6.7%).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不良反应少而轻,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肺癌的技术方法、临床价值和短期疗效。方法对本组24例经活检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无法手术的肺癌患者,先利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计划,然后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术后复查CT,详细记录粒子分布情况及并发症。以后每隔1个月复查CT,以观察疗效。结果短期总有效率95.8%(23/24),其中完全缓解20.8%(5/24),部分缓解75.0%(18/24),无变化4.2%(1/24),病灶进展0(0/24)。出现轻度并发症5例(20.8%),其中少量气胸3例(12.5%),少量出血1例(4.2%),粒子移位1例(4.2%)。复查病例均未发现放射性肺炎或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技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CT导向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CT导向肺癌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肺癌27例,其中中心型肺癌16例,周围型肺癌8例,肺癌肺转移3例.27例患者共有病灶33处,平均直径为3.1 cm.CT导向下经皮穿刺肺癌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结果粒子植入2个月后复查:CR 20个,PR 8个,NC 4个,PD 1个,总有效率为84.8%.2个月时随访,粒子移位2例(1 粒/例),粒子丢失 1 例(4粒).结论 CT导向肺癌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的治疗肺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技术可行性、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植入治疗NSCLC 95例.所有病例术前TPS制定治疗计划,术后质量验证.肿瘤处方剂量110~120Gy,质量验证D90>100Gy,V90>93%,如剂量不足,重新补种粒子或外照射.结果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无死亡,1年后局控率达83.92%.术后有16例咯少量血痰,5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中有11例出现气胸,44例周围性肺癌患者中有6例出现气胸;7例胸腔闭式引流,10例经过胸穿排气处理后自然缓解.胸痛缓解100%(32/32),胸闷、气短缓解83.33%(70/84),阻塞性肺炎治愈95.24%(40/42),咯血治愈91.43%(32/35),上腔静脉梗阻好转100%(18/18).治疗期间未出现胸腔出血、放射肺炎症状,未发现粒子脱落或游走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NSCLC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I125粒子治疗晚期肺纵膈肿瘤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晚期肺纵膈肿瘤患者70例,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I125粒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病灶控制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观察组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I125粒子治疗晚期肺纵膈肿瘤分析其技术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60天、90天总有效率分别为27例(77.14%)、33例(85.71%),在治疗后60天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6.119,P=0.0130.05),治疗后90天有效率观察组较优(χ2=4.786,P=0.029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3-5cm病灶控制率为90.0%,优于对照组63.16%,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52,P=0.0.280.05);观察组患者未发生出现粒子移动、丢失情况以及其他重大并发症,对照组出现2例骨髓抑制现象较为严重。CT可视下引导植入粒子,准确率高,直观性好,对粒子植入情况复查更为清晰明了。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I125粒子治疗晚期肺纵膈肿瘤对病灶控制能力高、疗效好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组织U是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方法]对35例中晚期肺癌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肿瘤直径2~6cm,植入粒子数4~46粒,平均32粒,3例接受静脉化疗,7例接受深部热疗,2例行肝转移瘤冷极射频治疗。[结果]瘤体完全缓解20%(7/35),部分缓解62.8%(22/35),总有效率82.8%,1年生存率80%。并发症:术中咯血3例,气胸2例,粒子脱落移位1例,刺激性咳嗽1例,白细胞减少4例(其中2例同时行化疗)。[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Ⅰ粒子治疗中晚期肺癌可使瘤体明显缩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创伤小,疗效肯定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对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53例肺癌患者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观察手术前后局部肿瘤大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对62个病灶行81次穿刺,术后1、2、3、6个月原发部位肿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3.87%(21/62)、51.61%(32/62)、91.94%(57/62)、95.16%(59/62)。外周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等指标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5例出现气胸(6.17%),9例发生咳血(11.11%)。植入后第6个月2例患者出现粒子丢失。结论: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对肺癌局部控制率高,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简便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治疗的4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资料.125 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23例)为A组,单纯化疗(19例)为B组.所有患者治疗后第1、2、6个月复查胸部CT,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2、6个月总体有效率(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为气胸26.1%(6/23),骨髓抑制26.1%(6/23),恶心、呕吐30.4%(7/23);B组患者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36.8%(7/19),恶心、呕吐26.3%(5/19).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较单纯化疗治疗的有效率更高,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