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华龙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184-185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5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都给于常规剂量的护肝和利尿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前列地尔20 μg/d,疗程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凝血方面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LT下降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BIL下降水平及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独特的靶向释放使前列腺素(PGE)的药理作用能定向高效发挥,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可作为一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贺普丁联合贺维力联合抗病毒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来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治疗、促进肝细胞生长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支持治疗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贺普丁(拉米夫定)联合贺维力(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变情况,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be-Ag/HbeAb血清转换和HBV DNA阴转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AST、ALT、ALB、TBIL、DBIL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 DNA阴转率与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贺普丁联合贺维力能够显著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肝功能,抗病毒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功能84例,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此采用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比夫定.两组均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肝功能等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ALB、Child-Pugh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DNA测不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病毒,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道去污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随着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肝硬化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肠道去污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 d和15 d之后肠道屏障功能、内毒素水平以及肝功能状态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和治疗组患者治疗1 d的Chikl-Pugh评分、内霉素水平以及尿液L/M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5 d的Chikl-Pugh评分、内霉素水平以及尿液L/M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0%)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治疗之后并发症发生率(4%),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采取肠道去污剂可降低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并将患者的内毒素水平降低,对肝功能有着改善作用,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失代偿肝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用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治疗,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每次750 mg;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每次250 mg,两药均每天3次,连用4周。治疗前后,测定2组的肠黏膜通透性指标、肝功能指标、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分别是0.09±0.06,0.12±0.08,这2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分别是(15.02±3.69),(18.45±4.10)ng·L-1,这2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分别是(24.61±14.29),(36.82±15.67)U·L-1,上述3个指标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改善率分别为71.80%,9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ADR发生率分别为15.38%(6例/39例),20.51%(8例/39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和提高肝功能;且不增加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五子衍宗丸口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观察其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6例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予以加味五子衍宗丸口服,疗程为2年,设立空白对照组,比较2年后两组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分别为(23.60±1.78)g/L vs(31.02±1.8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5,P0.05);血清球蛋白(G)分别为(45.60±1.28)g/L vs(36.02±1.9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P0.05);A/G比例分别为(0.52±0.04)vs(0.86±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6,P0.05)。而对照组血清蛋白A、G、A/G比例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五子衍宗丸可以显著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球蛋白,逆转A/G比例。  相似文献   

7.
田晓敏 《北方药学》2018,(5):144-14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保肝药物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12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与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补体水平、肝功能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补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3、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低于对照组的3.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V联合保肝药物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可有效抑制病毒增生,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有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ADV)治疗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DV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不应用抗病毒药物,疗程72周.观察2组肝功能复常和病毒学应答率、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Childpugh评分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复常率分别为82.1%和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4%和1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BV-DNA应答率为50.0%高于对照组的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为21.4%高于对照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为14.3%,对照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DV治疗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62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肝功能指标改善率、HBV-DNA转阴率和HBe Ab阳转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阳性的肝硬化失代偿性患者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 通过观察HBV-DNA阳性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定HBV-DNA及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判断肝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HBV-DNA定量拷贝数大部分阴转或显著下降,血清白蛋白(ALB)明显增加,血清总胆红素(TB)水平明显下降,胸(或/和)腹水明显减少或消失.应用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阳性的肝硬化失代偿性患者低蛋白血症1年有显著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拉米夫定能够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提高血清白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某院接诊的76例失代偿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抽取38例患者采用替比夫定的治疗,作为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LT、TBIL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纤维化指标CIV、PIIINP、LN以及H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3,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抑制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肠功能紊乱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2例慢性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肠道功能紊乱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护肝、利尿、营养支持及对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ALT、AST和TBIL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中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肠道功能紊乱,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肠道症状,安全性较好,对于肝功能指标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罗凤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69-170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96例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口服4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血清HBV-DNA定量等,同时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2.08%与6.24%,两组患者的TBIL、ALT、AST均不同程度下降,ALB升高,Child-Pugh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HBV-DNA定量降低程度显著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明确,快速清除病毒,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2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保肝、利尿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拉夫米定,观察组服用阿德福韦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变化、病毒学检查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病毒学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有一定变化(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口服,1次/d,治疗96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HBV-DNA定量、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18例患者HBV-DNA转阴,转阴率为90%,而对照组仅有2例患者转阴,转阴率为1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发现与服用阿德福韦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其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13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替比夫定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各68例。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记录其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 A、B两组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A组为(5.1±0.3)分,与B组的(7.8±0.5)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总有效率为97.1%,同B组的70.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给药后出现头痛、皮疹、疲劳等轻微反应者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予以常规疗法联合替比夫定方案,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80-82
目的分析针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胸腺法新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临床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1例为本次观察对象(2015年8月~2016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51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单纯胸腺法新进行治疗,实验组26例实施胸腺法新+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水平、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HBe Ag转阴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法新+复方丹参片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的80例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阿德福韦酯。连续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周、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的HBV-DNA转阴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的HBV-D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年后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有助于HBV-DNA转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炎症因子及肠道通透性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利尿、常规保肝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10 g,23次/d,并根据大便情况适当调整乳果糖剂量。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炎症因子、肠道通透性水平和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ALT、AST和T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6、IL-8和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高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内毒素、D-乳酸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有13例发生SBP,其中治疗组3例(7.5%),对照组10例(25.0%),治疗组SB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0,P<0.05)。结论乳果糖能促进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恢复,降低肠道通透性和炎症因子的水平,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从而减少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项波 《中国药房》2015,(6):745-747
目的:考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5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ADV组、LAM组和联合组各52例。各组患者均给予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LAM组患者给予LAM 50 mg,口服,bid;ADV组患者给予ADV胶囊10mg,口服,bid;联合组患者给予LAM+ADV(用法用量同LAM组、ADV组)。各组患者疗程均为60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肝脏储备功能量化评分(Child-Pugh),不同时期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ALT、ALB、TBIL、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ALT、TBIL、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ALB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V组和LAM组患者不同时期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患者不同时期HBV-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ADV组和L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DV组和L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ADV联合LAM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较单用ADV或LAM疗效更好,HBV-DNA阴转率更高,且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