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延萍 《中国药房》2008,19(33):2605-2607
目的:建立枳楂健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枳实和山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20∶80),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橙皮苷的进样量在0.102~1.12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0.20%(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枳楂健胃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小儿肠胃康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临科  吴永江 《中国药业》2012,21(13):24-26
目的 建立小儿肠胃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小儿肠胃康颗粒中鸡眼草、赤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同时测定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0.1%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和250nm.结果 TLC法能鉴别出鸡眼草、赤芍、甘草.芍药苷与甘草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9~174μg/mL(r2=1.0000)和1.3~79μg/mL(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5%和98.38%,RSD分别为1.55%和1.27%(n=6).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小儿肠胃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陈皮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陈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进行检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方中橙皮苷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醋酸-水(35∶4∶61)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3.4 nm。结果用薄层色谱法检出了方中的橙皮苷。红外光谱法对陈皮配方颗粒所含基团进行了详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橙皮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676~4.056μg,回归方程为Y=600.759 62 X-21.199,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61%,RSD=0.8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陈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儿康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方中君药黄芪和白术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中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柱为Welch Xtimate TM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0 m L/min;漂移管温度70℃;喷雾器温度36℃;增益10;气体压力40.0 psi。结果黄芪和白术薄层色谱斑点分离清晰,专属性强。黄芪甲苷在0.3068~1.534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6%,RSD=0.47%(n=9)。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儿康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胃宁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胃宁合剂中的防风、白术和白芍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防风、白术和白芍;橙皮苷进样量在0.1~1.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98.14%,RSD=0.51%(n=5).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胃宁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定百年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橙皮苷和酸枣仁皂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YMC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酸-水(35:4:61),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5nm。结果在TLC色谱中能检出橙皮苷和酸枣仁皂苷,橙皮苷在10~100μg.mL-1浓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1.49%,RSD为1.81%。结论本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简便地对百年康口服液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健脾止嗽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健脾止嗽颗粒中的苍术、木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含量。色谱柱为E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橙皮苷质量浓度在31.04~155.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5%,RSD=1.64%(n=6)。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健脾止嗽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止泻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向阳 《安徽医药》2007,11(7):614-615
目的 制定止泻灵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采用薄层色谱法能够检出甘草;含量测定橙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35~7.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2%;RSD=0.95(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二陈颗粒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丁东平  刘祖雄  蒋超 《中国药房》2006,17(23):1782-1784
目的:制备二陈颗粒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含挥发油的药材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它药材采用水煎煮法提取药液;应用薄层色谱法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作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该制剂中橙皮苷浓度在10.2~5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63%。结论:该颗粒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0.
痛风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痛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薏苡仁、赤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知母中有效成分菝葜皂苷元的含量。结果:TLC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菝葜皂苷元进样量在0.546~4.3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74%,RSD=1.3%(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痛风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参术健脾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山楂、白术、党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术健脾丸中橙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观察,橙皮苷在20.9~419.2 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0.8%(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参术健脾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泰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野黄芩苷、α-香附酮、野菊花为对照鉴别制剂中的半枝莲、香附、野菊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青皮中的有效成分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Tc-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5mol/L磷酸溶液(20:8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方法专属性强。橙皮苷线性范围为1.00~8.02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为1.15%(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能科学评价乳泰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小儿香橘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小儿香橘片中的白术、苍术、木香、砂仁、枳实、香附及山楂药材中熊果酸;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的橙皮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橙皮苷进样量在0.3~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为1.36%(n=6)。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有效控制小儿香橘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气滞胃痛颗粒中的香附、枳壳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气滞胃痛颗粒中的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采用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6.0)-乙腈(59∶4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结果枳壳、香附和甘草薄层色谱法鉴别专属性强,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050 1~1.0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7),延胡索乙素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60%(n=6)。结论所用方法可准确地定性、定量,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药实践》2013,(10):759-762
目的:研究陈夏痰咳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对制剂中的牛磺胆酸钠、橙皮苷、蛇胆汁、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明显检出牛磺胆酸钠、橙皮苷、蛇胆汁、甘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橙皮苷含量为0.4060.420 mg/mL,线性范围为0.193 80.420 mg/mL,线性范围为0.193 81.938 0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2%,相对平均偏差(RSD)=1.27%。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陈夏痰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肠得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原标准中薄层色谱鉴别黄柏、大黄和厚朴3味药的鉴别项进行了优化,并增加了甘草、乌药和芍药的薄层鉴别;建立了HPLC法测定处方中黄柏的盐酸小檗碱含量,色谱柱:Agilent Zorbax XDB C18(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345nm。结果各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好,阴性样品皆无干扰;含量测定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0.84~8.4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RSD值为0.86%(n=9)。结论所用定性、定量方法准确可靠,且能有效控制肠得安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萍  方宜 《中国药业》2004,13(9):39-40
目的:为控制小柴胡颗粒的质量,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的柴胡、黄芩和甘草进行了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对样品中的黄芩进行了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VP-ODS C18柱(4.6mm×150mm,5μm),VP-ODS保护柱,以甲醇-水-醋酸(57:43:0.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RP-HPLC法线性范围0.01~0.08 mg/mL(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7%,RSD为1.9%(n=5).结论: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柴胡、黄芩、甘草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小柴胡颗粒的鉴别方法;黄芩苷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方便、重现性好,可作为小柴胡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蚕参健脾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野  张嘉乐  黄牧 《中国药师》2002,5(10):587-589
目的:建立蚕参健脾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蚕参健脾颗粒中的黄芪、陈皮、甘草进行定性鉴别;以总氮量检查蚕蛹提取物;用 HPLC法测定该颗粒中的橙皮苷(hesperidin)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橙皮苷进样量在0.1018~1.2216μg内呈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100.41%(n=5),RSD=1.36%。结论:本法可有效地控制蚕参健脾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元平 《中国药房》2007,18(6):431-433
目的:制备通脉灵颗粒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回流提取制备通脉灵颗粒;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通脉灵颗粒中山楂和葛根进行定性鉴别,并对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扫描法对山楂和葛根的定性鉴别专属性强;熊果酸的线性范围为0.990~4.95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2.3%)。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维血康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党参、熟地黄、何首乌;采用HPLC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C_(18)(250 mm×4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1:79),流速1.0 mL·min~(-1),测定波长283 nm.结果 定性鉴别的分离度好、重复性好、专属性强;橙皮苷的线性范围为1.084~5.240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69%.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