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实习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相关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0级实习前高职护生3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前强化培训,观察组在沿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相关内容的培训。实习结束后,对两组进行专业理论、技能考核,并对住院患者及临床带教教师分别下发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实习评价。结果两组护生专业理论、技能操作成绩差异不大,P〉O.05,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满意度及带教教师对护生临床实习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习前进行优质护理相关培训有重要意义,可使护生尽快适应现代临床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患者满意度及临床带教教师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任务导向为核心结合教学双向评价法在高血压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护士9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护士进科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任务导向为核心结合教学双向评价法。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教学质量评价情况和带教老师对实习护士质量评价结果均采用t检验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四个方面(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带教老师对实习护士质量评价的三个方面(理论知识、专业护理技能、综合素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任务导向为核心结合教学双向评价法可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教学质量和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教学质量的认可,促进实习护士和带教老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与电子标准化病人(ESP)在医学生岗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医学生岗前技能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医学毕业生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GMER的临床医师。方法:从2003-2005年来院实习的临床本科生中选取30名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其余228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SSP与ESP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岗前技能培训与考核,通过成绩比较与问卷调查,评价SSP与ESP相结合的模式的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在病史采集、全身查体、技能操作和与病人沟通方面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病历书写无差异性(P〉0.01);SSP与研究组在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SP与ESP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可明显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医患沟通能力,部分缓解了临床资源不足的矛盾,为岗前培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是对临床教学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性按需教学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中的带教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至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4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另将2020年1月至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实习的44名护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研究组采取磁性按需教学。对比两组带教结束后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带教前后护士核心能力(采用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评估)、带教期间主动学习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5.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带教后研究组理论和技能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后两组各项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均较带教前升高,且研究组各项护士核心能力更高(P<0.05);带教期间研究组主动学习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各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中采取磁性按需教学,可加强护生对护理理论与技能操作的掌握,提高其护士核心能力,并可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率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在ICU专业护生实习前急救与重症护理技能集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1级ICU专业护生120人为研究对象。2010级60人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规范化集训;2011级60人为实验组,在集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演练。集训后进行技能考核。自设2份调查问卷在护生实习1个月后,对护生和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调查,内容分别为护生对集训效果的评价和带教教师对护生各项能力的评价。2组技能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得分均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对集训效果的评价比较,实验组学生在自身所接受培养方式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实习生角色转变的时间、增强临床实习自信心及缓解实习前紧张、焦虑情绪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教师认为实验组学生在分析、应变、操作、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及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强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景模拟演练有助于提高护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任务导向为核心结合教学双向评价在高血压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9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护生进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任务导向为核心结合教学双向评价。教学结束,两组实习护生对带教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两组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对带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4个方面(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质量评价的3个方面(理论知识、专业护理技能、综合素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任务导向为核心结合教学双向评价可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教学质量和实习护生对带教教师教学质量的认可度,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医学本科生考研与实习相冲突的背景下,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个体化带教模式应用于妇科实习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2018年进入妇科实习同时需备战考研的5年制学生共157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带教(对照组),一组采用基于PBL的个体化模式带教(观察组)。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学生对提高实习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有助于以后学习方法的改进、提高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PBL的个体化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实习与考研冲突形式下的妇科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模拟教学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对胸外科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胸外科实习护生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选取2020年胸外科实习护生30人作为研究组,采用模拟教学结合CBL带教。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理论和基本技能操作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护生对教学的认可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培训结束后理论和基本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实习护生在提高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突发应急应变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培训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等8个维度的教学认可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拟教学结合CBL应用于胸外科护生实习中,可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技能掌握熟练程度,进而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链接式教学方法在护理本科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实习护士120名,随机分组,研究组采用链接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对两组实习护士的理论及专科技能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调查研究组实习护士对链接式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研究组实习护士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实习护士对链接式教学方法认可度高。结论在护理本科实习带教中采用链接式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护士人际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激发护士的自主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护士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黄兰珠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1):104-105
目的 调查学生临床综合技能培训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对参加培训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04、2005级五年制专科,2007级三年制专科学生及实习医院带教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所实施的临床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结论 实习前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为学生实习和毕业后进入职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循证护理在内科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的应用,对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护理能力及护理科研能力的作用. 方法:将02级50名进入内科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2人和实验组28人,对照组按原教学模式(即按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带教),实验组按循证护理模式实施带教,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和实习护理论文质量评分. 结果:实验组综合技能成绩及护理论文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带教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护理能力和护理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循证护理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大学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护理本科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取循证护理方式带教,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方式带教。结果:实验组护生学习兴趣、理论考试、综合科研能力、EBN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带教方式可以促进护生临床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实习方式。方法:将在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的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优化实习流程,带教过程中引入“问题”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调查带教教师对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带教老师对教学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革后临床教学方法优于传统临床教学法,前者更能激发护生的实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带教老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评教评学模式在老年医学科护理实习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20年55名在老年科实习的护士为观察组,接受评教评学模式带教培训;选取2019年57名在老年科实习的护士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培训后,通过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  相似文献   

15.
<正>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变知识为技能的必须过程,是护生从学校跨入临床工作的桥梁。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优质护理在临床的广泛推出,对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如何做好带教,优化临床带教方法,提升护理带教质量是每个带教老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将我科自2011年开展优质护理以来的临床教学方法总结如下。1岗前培训1.1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培训:要让学生明白开展基础护理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而工作,而是通过对患者实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微课教学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 standardized patient,TSP)、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儿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在儿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士4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另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儿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士42人作为研究组,采用微课教学联合TSP/OSCE模式教学。分析两组护士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护士对儿科护理临床实践培训模式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研究组护士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护士在提高实践技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人文关怀和服务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激发护理学习的兴趣等八个方面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联合TSP/OSCE模式能提高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护士在儿科培训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集中强化培训对提高内科实习生临床技能的效果,改进内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方法.为向各附院实习基地推广实习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0年5月30名新进本院的I临床实习生。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先后进入内科实习,进行96学时的集中培训方法。结果:各组全身体格检查及完整病历书写的考核成绩在培训后均有所提高,理论成绩有降低(P〈0.05),轮科顺序对实习生的成绩无影响(P〉0.05)。结论:实行内科实习生临床技能的集中强化培训,可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技能成绩,轮科顺序对实习生的临床技能成绩无影响。集中内科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强化培训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规范地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克服因不同带教教师所致的教学效果差异,培训方法在各附院实习基地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变双向评价表发放时间对护理临床带教工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两年临床护理实习的76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人,对照组沿袭以前常规时间发放护理临床实习双向评价表;实验组在岗前培训后,初入各临床科室时即发放双向评价表。结果:对双向评价表中内容的满意度评价和出科理论、操作、综合素质考核分数,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改变双向评价表发放时间对护理临床带教工作有积极推动作用,提高了护生的实习质量,有利于护理临床带教工作持续性质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护理临床教学是培养合格护士不可缺少的一环,不仅为护理实习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而且对于其专业角色的形成及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院护理部针对如何提高护理实习生技能进行积极探索,对临床带教模式进行改革,建立并完善了临床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加强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建立考勤制度、实施临床带教计划、在临床实习中应用反思日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性ICU实习护生新型带教模式的临床带教质量。方法对研究组63名实习护生按"护士长总负责—小组管理—跟班实践—考核评价"新型带教管理模式实施临床带教实习,出科前进行带教质量的理论与临床技能考核评价,并与对照组62名实习护生(一人专职带教)的带教质量考评结果相比较。结果通过在综合性ICU为期4周的临床实习,研究组实习护生对实习大纲要求的各项综合性ICU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考评得分分别为(92.5±5.4)分和(89.2±5.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综合性ICU实施"护士长总负责—小组管理—跟班实践—考核评价"新型带教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实习护生的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