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Ⅲ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组)。结果康复护理干预组总体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86.7%,P0.05),并且在降低心率、心源性休克、猝死、缩小梗死面积、缓解疼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Ⅲ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优,而且安全、可行,可改善心功能和降低再梗死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疗效。方法:比较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对照组只接受传统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出院时达生活自理16例,对照组8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早期的康复治疗可缩短住院日,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死亡相关因素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羽顾我院6年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对比分析住院期死亡与非死亡患者相关因素。方法统计2000~2002年95例和2003~2005年101例因AMI住院期死亡与非死亡患者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方法,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住院死亡者相关因素均有吸烟、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P〈0.05),生化指标均为血白细胞、血糖、血肌酐显著升高(P〈0.05);住院死亡患者中女性(21.1%vs42.9%,P〈0.05)人数增多、年龄增高(73.5±8.07vs66.7±9.12,P〈0.05),伴发心功能不全死亡者增多(54.9%vs25.8%,P〈0.05);两组住院死亡者治疗上无差别,后组非死亡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显著增多(P〈0.01)。结论规范用药、尽早恢复梗死心肌再灌注对AMI患者会更有利。  相似文献   

4.
丁岚  丁丽 《农垦医学》2001,23(3):212-213
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康复医学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也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做法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求卧床1-2个月,但易因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而现行开展的早期心脏疾病的康复医疗认为无并发症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对远期预后产生有益影响。我们运用整体护理对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循序渐进的为期2周的程序康复活动的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实践过程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实际效果,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在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的长于早期康复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且组间比较P <0.05,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各种不良症状发生率组间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水平显著的高于早期康复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水平,且组间比较P <0.05,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践过程中,我院采用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和显著的临床实践效果,是临床上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曲哲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7):861+864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临床康复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30例老年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结果:出院时生活能够自理者28例(93.3%),与康复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比较2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和对照组20例患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定室射血分数、Holter中LownⅢ级以上室性心常及ST段压低时限,心室晚电位阳性及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住院期死亡等的构成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性(P>0.05);康复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P<0.05),康复组出院时达到生活自理18例,对照组9例,差异显(P<0.05)。结论:无合并症AMI患实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我们应用了马斯洛需要理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在对1997年6月-1999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1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除接受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外,在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程序,出院前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动态心电图进行评定。结果:全组病例在康复训练中未发生心脏事件。结论: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邵云东 《吉林医学》2012,33(16):3494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情况。方法:选取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9例为老年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非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9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临床特点做对比。结果:老年组的总有效率89.86%(62/69),对照组为100.00(69/69),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梗死部位的非Q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患者的不同病情,予以有针对性地治疗,尽可能的提升并且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无并发症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5例,按无并发症AMI康复程序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45例,实施传统护理方法.结果 康复组平均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焦虑、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12.
宋小英  高波  程芹 《河北医学》2016,(5):730-732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运动康复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将其分成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前者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后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心肌再梗死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5例发病≤12h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年龄≥70岁34例为高龄组,〈70岁为低龄组,均符合溶栓条件,入院后给UK或rSK静脉溶栓,120min内观察再通指标;记录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出血并发症。结果:高龄组与低龄组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率、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脏事件中高龄组发生率高龄组发  相似文献   

14.
陈海华 《中外医疗》2012,31(10):9-10
目的探讨急诊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就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5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溶栓治疗,分析治疗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结果显示,显效35例(53.8%),有效25例(38.5%),无效4例(6.2%),死亡1例(1.5%),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患者病情稳定后送至上级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结论急诊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早期给予溶栓治疗。患者发病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心电图早期ST段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0例AMI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h心电图(ECG)ST段进行分析,根据溶栓前后ST段下降的不同程度分组,观察ST段下降>70%组、下降30%~70%组及下降<30%组的心肌酶(CK-MB)释放规律.结果:ST段下降<30%组,CK-MB峰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病情稳定后在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60 d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与常规药物联合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62例不适宜溶栓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常规治疗1周后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30例)和单纯常规治疗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显著减少,心功能指标改善(P<0.001),但这些有益作用在曲美他嗪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01)。曲美他嗪治疗组中仅2例发生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 曲美地嗪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叶艳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5):1762-1763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早期采用心电监测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溶栓患者均成功再通。最终存活17例;死亡3例,其中男2例,女性、糖尿病患者1例。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尿道出血各1例。结论:基层医院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再通成功率,安全可行,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死亡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8例AMI患者,其中19例发生早期死亡。比较死亡组与非死亡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浆CPK、CRP和BNP水平,并进行多因素参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在年龄、症状发生到来院时间、CRP、CPK和BNP水平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非死亡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42,P=0.011)、既往心衰史(OR 0.003,P=0.031)、症状发生到来院时间(OR 1.626,P=0.046)及血浆BNP浓度(OR 1.009,P=0.042)、CPK浓度(OR 1.011,P=0.009)为AMI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既往有心衰史、症状发生到来院时间长及较高的血浆BNP、CPK浓度为AMI后发生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溶栓前及溶栓后2h心电图(ECG)ST段进行了分析,根据溶栓前后ST段下降的不同程度分组,观察了ST段下降的百分数≥70%组,<70~≥30%组及<30%组的心肌酶(CPK—MB)释放规律及梗塞危险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ST段下降<30%组,其CPK—MB峰值时间明显长于其它两组,而CPK—MB最大含量也明显高于ST段≥70%组;溶栓治疗前后梗塞危险区的程度无改善,而且该组死亡率高。结论:心电图早期ST段变化可作为AMI病人溶栓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